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绝色读后感锦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绝色读后感锦集

2021-02-24 01:05:44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绝色读后感锦集

  《绝色》是一本由曾启雄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86.00元,页数:31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绝色》读后感(一):目遇之才能成色

  用轻松语调,铺陈开中国传统色谱。有感“目遇之成色”,在不同时代语境下的颜色往往会有差异,文献里记载的颜色,在当代语义下,并不能帮助完整地理解当时的审美文化。作者不仅讲颜色故事讲的好,还探索用古法染色还原出当时的颜色,很有意思。

  原本可惜古代染色会褪色,看完书觉得褪色过程的颜色也很好看了。

  《绝色》读后感(二):内容深度和广度都不够

  介绍了蓝黑白红黄金几种颜色代表的意义,在文学上的表达,以及作为颜料和染料的制作工艺。可能因为作者是台湾人,内容比较局限于台湾和日本当代的色彩应用。每页纸有小一半是空白,不太满意。图片有重复,很多篇的内容也有重复,感觉有凑页数的嫌疑。优点是书籍的装帧很精致,手掌大小,携带方便。如果想粗略了解中国的色彩学,可以借来翻一翻,不值得买来收藏。

  《绝色》读后感(三):色彩足以表达一切

  一本关于色彩的趣味小史,虽然文章的内容略显芜杂随意,却可以再度唤醒古代中国人对色彩精微的感受。单举一例,古人凭借他们的肉眼观察,在非黑即白的中间地带,发现了皂、漆、暗、阴、幽、玄、乌、冥、墨等等的丰富层次,我想这不仅仅证明了汉语的博大精深,更见证了一种成熟、自如的文化心态,在色彩中,人与万物可以发生如何细致深刻的认知,达到如何相融贯通的境界。从这一点窥视古人的风雅,也足以令人神往。

  所以读这本书还会产生一点羞愧,古人为色彩创造了那么多曼妙的词汇,其中包括多少想象和美感,而我除了赤橙黄绿青蓝紫外,对色彩几乎已经失语。命名的钝化背后,实质上是生存状态的贫瘠。

  想起有一年夏天去巴塞罗那,发现这座城市中遍布米罗的作品。米罗认为艺术能带来自由,而自由需在简洁中获得,艺术品到最后就是通过一个符号、一点色彩来表达,他后期的作品往往呈现出数学般的简洁和精准。在博物馆里看了一下午,有点累了,坐在一个电子屏幕前休息片刻,屏幕里米罗深沉地说:色彩,色彩足以表达一切。

  《绝色》读后感(四):颜色的散文

  颜色大概是最难说得清道得明的眼见之事实,如何能够将眼前的颜色清楚的告诉另一个人,多少文字和话语都不够用,因为每个人对颜色都只能依靠纯粹主观的和经验的描述,缺乏客观的量度,没有统一的标准。本书不是那种学妍式的颜色讲解,不涉及现代颜色的分类和制作,偶尔涉及波长与颜色关系的引用也只是轻轻带过,绝对不是科学教材。本书的颜色,更多是指颜料染色后实物的色彩,而不是光科学中的颜色。

  本书总体有种散文的诗意,所谈所说有点像谈话,兴之所至,没有太多条条框框,没有严谨的结构。颜色的选择以我国古代以来能自然采集的植物染出的颜色为主,基本就是蓝、红、紫、黄等的基本颜色,这是我们传统印象中的正色,浓彩重墨的感觉。从颜色的染料来源说起,到颜色的历史发展和疑问,再到颜色有关的趣事。有关颜色的一切都在书中已一种闲谈的方式展开,让人读起来很舒服。书中还暗含一种对颜色色彩逐渐流失在词语间,颜色天然原材料逐渐比化工合成色素替代的失望。当无限变幻的颜色变成化学上的恒定公式,当人们不再说粉红、绯红、赤红、丹顶红,而是说红色1号、红色2号、红色3号、红色4号,世界的确缺乏了美感。

  不要抱着学习的心态,要抱着对话的心态,在午后的雨过天晴,泡一壶红茶,翻动书页,看书中的五颜六色,看茶随温度改变颜色,是享受本书的好方法。

  《绝色》读后感(五):关于复原古典色彩是否可行的担忧

  “红色、粉红、黑色、白的.....”

  描述颜色,如今几乎失语。

  苍白无力的形容词之下,暴露的不仅是当代中国人语言能力及对色彩敏感度的匮乏,更多的是对汉语文化知识和古典风雅的缺失。

  我们是否应该开始反思?

  而《绝色》这本书,我认为作者正是在这样的担忧之下,开始起笔——

  “作为世界人口占比最大的中华儿女,如果无力于找寻自己的色彩,只能模模糊糊地感觉到其存在,当要做进一步深就时,却说不上其中的道理,这已经不是一两个颜色的问题了,而是涉及中华民族所有生产、生活、生命层面所显示出来的色彩样貌问题,这是根本的、基础的、全面性的问题。”

  作者以“黑、白、蓝、青、紫、红、黄”七种代表色铺陈开中国传统色谱,通过历史故事、植物染料、染色方法以及颜色命名故事等方方面面为诸位读者呈现上一卷令人神往的色彩画卷。

  《孔子讲真话》作为开篇,引用《论语·乡党》提出“孔夫子为什么连衣服颜色都要置喙”的问题,来潺潺诉说——在古代,染色技术不发达易导致褪色与衣服各部位耐脏程度之间的关系,直接引出由于古代染色技术的弊端,造成染出的颜色耐久度不佳,易褪色。于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自然的染色技法在清朝末年消失。

  作者在本章最后所说的话语,是他的写作初衷了吧——

  ”于近代消失的千年色彩,并不全是落伍、跟不上时代的,只是在现代化进程里,这些古老的色彩,来不及经过反省或咀嚼,被暂时遗忘了而已。“

  可是,物竞天择之下消失的天然色彩材料,而今真能可以被重拾吗?

  对于被化学染料”击败“的古法运用植物、昆虫等大自然给予的素材调制出的天然色彩的方法 ,有其利弊。

  利,在于其颜色风雅,为生活更增色彩之美;弊,在于其制造的难度——不仅仅是对自然的“获取”,还有技艺的传承。

  在当下化学合成燃料风靡的时代,能够花心思将古典之色呈现出来的人群一定是少数的吧。

  快节奏、保护自然、种植培养的复杂,中国古典颜色真的能够好好地流传下去吗?

  嫣红、朱砂、青金、葱绿、藕色、鹧黄、鸭绿、猩红、鸦色、佛青......

  白、素、皂、墨、乌、淄、黛、漆、苍、赭......

  石榴红、海棠红、密合色、玫瑰紫、秋香色、荔枝色......

  古人创造得如此之多的曼妙词汇,其中包含的想象力和美感,是今人无法企及的,我们最能做到的是将诸多词汇熟记在心,在看到美景、美色之时,不再用匮乏的形容词以表露自己知识的贫瘠了。

  《绝色》读后感(六):书摘笔记

  胭脂---是由匈奴语转译而来的,匈奴语的意思是王的妻子,后来出现“胭支”“燕支”“燕脂”“胭脂”等不同写法。

  茜草---茜草在诗经里被称作“茹藘”,也许是经由丝绸之路,传入中国的西洋茜而得名。

茜草染色

  苏枋---是苏枋树(supang)的音译,也可写作“苏方”或“苏芳”。据南宋《诸藩志》记载,当时中土从印尼进口苏枋树作为冠服的红色染料,因此把染料的出口国称作苏枋国,即现金印尼的古称。

苏枋的花苏枋的叶子

  紫胶虫和胭脂虫,都是红色系的染料虫;五倍子则是蓝黑色系的染料虫。五倍子是寄生于漆树科盐肤木上的蚜虫,雌虫的口器刺伤树干或叶柄的表皮,被刺处就像人的皮肤被蚊子叮咬后一样会肿起来,而雌虫则进入肿起处的囊肿里寄生,一个囊肿常会寄生上百只小虫,因此也被叫做“百虫仓”。严格说来,五倍子用来染色的部分并不是虫体,而是被叮咬后肿起处的树皮,因其中含有大量单宁,所以能作为染色的材料。五倍子的染色是用高温热煮后,再将纤维浸入溶液,后再经铁离子媒染,瞬间会初选蓝黑色的变化,颇富戏剧性。反复染色,就可得到接近黑色的深染效果。煮沸时,五倍子的汁液会飘散出类似酸辣汤的酸咸味道。尽管五倍子目前在中药铺被当作止泻药贩卖,但早前它曾是近代钢笔墨水的蓝黑色原料,古代则是用来染牙齿的染色材料,也可以染胡须、皮革等。

  李白的《子夜吴歌.春歌》:

  秦地罗敷女,采桑绿水边。

  素手青条上,红妆白日鲜。

  蚕饥妾欲去,五马莫流连。

  《绝色》读后感(七):一些中药染色材料的书摘

  五倍子,蓝色、黑色

  32

  五倍子属于蓝黑色系的染色虫,是寄生于漆树科盐肤木上的蚜虫,雌虫的口器刺伤树干或叶柄的表皮,被刺处就像人的皮肤被蚊子叮咬后一样会肿起来,而雌虫则进入肿起处的囊肿里寄生,一个囊肿常会寄生上百只小虫,因此也被叫作“百虫仓”。严格来说,五倍子用来染色的部分并不是虫体,而是被叮咬后肿起处的的树皮,因其中含有大量单宁,所以能作为染色的材料。

  大陆五倍子多分布在偏南方的省区,台湾省低海拔山区,偶也可发现五倍子的踪迹。五倍子的染色是用高温热煮后,再将纤维浸入溶液,后再经铁离子媒染,瞬间会出现蓝黑色的变化,颇富戏剧性。反复染色,就可得到接近黑色的深染效果。煮沸时,五倍子的汁液会飘散出类似酸辣汤的酸咸味道。尽管五倍子目前在中药铺被当作止泻药贩卖,但早前它曾是近代钢笔墨水的蓝黑色原料,古代则是用来染牙齿的染色材料,也可以染胡须、皮革等。

  中国史料记载古代曾有“涅齿国”的存在。涅字,在字典的解释中与黑色同义、通用。据说用五倍子染牙齿,有预防蛀牙的功效。

  青黛,蓝色

  45

  黛字,字典解释为青黑色,现代的中药店里仍有一味称为青黛的材料,是制作靛蓝过程中产生的靛花,经干燥后得到的粉状物,可以直接涂在眉毛上,叫作黛眉。

  101

  冬日里,漫步在台湾溪头杉木林中的小径,阳光点点洒落,让人感到神清气爽,是个吸收芬多精(即花、草、树木精华)的好去处。信步走来,可发现小径两旁开满了紫蓝色的钟形小花,在深冬一片绿褐色的环境里,想不瞧见都难,花朵摇曳中仿佛还可听到铃声似的。这些小花就是山蓝,是少数冬季开花的植物,宽大的叶片是台湾北、中部染蓝布衫的主要材料,而山蓝生长的区域包括阳明山、三峡、三义、南投、溪头、阿里山等地。

  我在福建进行田野调查时,在妈祖的故乡仙游县发现过大片的山蓝田。依着山势,一亩亩的梯旧没有种稻子,而是栽满了枇杷树,树下满是半腰高的山蓝。村落里,到处可见利用山蓝制作药材“青黛”的工寮。山蓝田附近的深池槽和草寮尚留有夏季建蓝打靛的痕迹,旁边亦留有来不及收拾干净、掉落一地的靛蓝渣,可想制作过程的匆忙。村落空地上,则铺开了一块块晒着太阳,等待着完全干燥的浅蓝色的青黛。看到如此的生产过程,是我这趟田野调查的一大收获。

  114

  汉字古文献中称作蓝的植物,有蓼蓝、山蓝、木蓝、菘蓝。

  牡蛎,白色

  64

  在云林和彰化一带的海边,到处是养蚵人家采收过后剩下的蚵壳,在夏日的阳光下闪烁着耀眼的色彩。蚵壳是沿海地区养蚵的副产品,摘回来的蚵仔(牡蛎)要剥壳保鲜,剥掉的蚵壳用尼龙线串起来,吊挂于竹棚下放回大海,海里的蚵仔苗会自动附着到蚵壳上,长出另一片壳,来年可以继续采收。此外,蚵壳也可以烧炙后磨粉,盖房子或筑墙时,混入糯米等材料调和,用来黏着石块、红砖。台南一带还留下不少用蚵粉黏着的古建筑,其中以安平古堡附近的古墙最为壮观。

  蚵壳烧成的灰是白色的,因此偶尔也被当作色彩材料。制作者通常利用天然日光的紫外线作为漂白剂,将蚵壳置于阳光下曝晒,然后烧炙、磨粉,获得接近白色的灰,沿海地区早期就是用这种白灰色粉末来涂刷墙壁。

  紫草,紫色

  145

  紫草的染色部位是在根部,晋郭璞解释《山海经·西山经》时,说明茈草是染紫色的材料,“茈”通“紫”字。在《本草纲目》中,也记录有名为茈草的药材。在《论语》的时代,紫和红的社会印象并不是很高,是在赤、朱之下的,可是到了唐代制定服制时,却把紫定在红色系之上,甚至出现“满朝文武皆朱紫”的诗句。紫色等级的上升,究其原因大致有三:一、受到紫草材料采集不易、染色工序繁复,及其染色特性之影响;二、受到道教、佛教、神仙思想的影响;三、推测可能受到西方的影响。

  151

  紫草的染色,是取其根部,干燥后,可以保存,也可以生鲜染色。具体的染色方法是:先高温搓揉或敲击,使色素溶于热水,再将事先浸泡过碱水的丝质纤维,放入搅染。一个工人通常半天能处理的量,约是现在一块手帕的面积,如果要深染,则必须多次重复染色的工序,必然带动价格升高。此外,紫草的色素很不稳定,有遇酸会变红、碱度过高会偏蓝的特性,类似现今石蕊试纸的酸碱色彩变化反应,染色技术有其难度。以上种种原因,都造就了紫色成为高贵的色彩。

  红花,红色

  166

  红花含有黄色色素Safflomin A(C27H32O16)、红色色素Carthamin(C43H42O22)和少量的蓝色色素与植物荧光物质等,确实可以染出粉红色和黄色两个色相。从技术上来看,红花的黄色色素是水溶性的,以水浸泡即可溶出黄色色素;而属于碱性的粉红色色素不会溶出,两色可轻易分离。

  栀子,红色、黄色

  236

  若千亩卮茜,千畦姜韭:此其人皆与千户侯等。—《史记·货殖列传》

  “卮莤”指的是栀子和茜草,栀子的“栀”字,古时也写作“卮”。《史记》写于西汉时期,可见栀子和茜草在当时的需求量很大,市场价格很不错,于是种植者只要种有千亩的栀子或茜草,在扣除税赋之后,仍可过上“千户侯”等级的生活。因此可推断这两种植物,在当时可能已有一定规模的经济栽培。

  栀子除了具有药用价值外,也是一种染色材料。以台湾地区为例,从台中、南投、彰化、嘉义到台南的乡间,都有它的踪迹,眼尖些,即可发现栀子种植在大片水田的畸零角落。每到开花季节,飘香遍野。可惜的是,被采收的栀子很少是自用,多是供贸易之用。

  栀子是衣服和食品的色彩染料,也是中药材,但它的食用价值却被淡忘了。夏天市场上卖的黄色粉裸,淋上蜂蜜、加点碎冰,是很清凉爽口的应景食品,也是颇具地方特色的庶民甜点。早期粉棵的黄色是使用栀子果实萃取出来的色素染制,可惜目前被化学合成食用色素“黄色四号”所取代。其他的黄色食品也多以化学染料取代天然染料,真令人无奈。

  明明是黄色染料的产地,却无缘使用安全的自然色素,是消费大众无知,还是无所谓呢?每每看到菜市场、百货公司陈列的艳黄色腌渍萝卜,心中不免一沉,又是“黄色四号”。为了卖相好,菜头,腌黄瓜……连菜市场卖的黄鱼,都用人工色素染黄了。如果消费者聪明一点,多关心保健信息,就能避开对人体有危害的合成色素食品。

  栀子的染色方法非常简单,只要趁着果实由绿转为橙红时,抢在表皮未渍烂,鸟类也还来不及啄食前,将其采收。采收后,用热水永烫下,之后可晒干冷冻保存,也可直接冷冻。使用时,取出一定的量,用热水浸泡片刻,即可轻松剥除硬皮。再将去皮后的果实放入热水中,加汤匙的食用醋,滚煮数分钟。放凉后的液体,用滤网过滤渣,可得到清澈的黄色液体,这就是天然可食用的黄色色素。加入面粉里调和做成黄色的面条或水饺皮,抑或是做成汤品等,都是令人赏心悦目且兼顾安全性的黄。

  栀子的色素里除了黄色,也有少量的红色,因此整体呈现偏橙色的黄。另外,栀子里还含有蓝色色素,但需要经过生物酶技术的转化,才能成为人类肉眼可感知的色彩。这些色素皆可用于食品、药品或化妆品的染色,以增加它们的色彩辨识度与美观度。

  台湾栀子的传统产地集中在嘉义大林镇的中林里与上林里,有些农民不使用农药,采取放任生长的方式栽培栀子。最后收上来的果实和中药店贩售的球状山栀子十分不一样,个头不大,外观是饱满的长条椭圆形。到了深秋,漫步在栀子田,看着漏采的栀子果实兀自黄甸甸地垂晃于田野间,会不由地生出些许无奈之感。

  黄檗,黄色

  233

  在新黄檗寺的印经活动中,铁眼禅师为了保护纸张不被虫咬食,造纸时加入了黄檗煮出的液体。黄檗的树皮由于含有植物碱,虫不爱吃,因此自古以来被造纸业当作防虫剂使用。黄檗的黄色在抄纸前就被加入纤维里,进行黄色的染色,这样的工序叫装潢,后来“装潢”一词被延伸用来表示物品、房屋等的装饰。黄檗同时也是一种胃肠药,用于制药的部位是树皮。

  黄檗染出来的色彩,是带点绿的黄色,因为含有植物荧光物质,所以有些发亮。染在纸上,有点类似竹纸或土纸的感觉,配上印经的墨色,就形成了典雅古朴的经书风格。

  红色

  184

  古代的红色染材中,植物有中国茜、红花和苏枋;矿物有朱砂和铅丹;动物有胭脂虫、紫胶虫或动物鲜血。

  黄色

  219

  在植物界,可以用于染黄色的材料是最多的,有姜黄、黄檗、栀子、石榴皮、杨梅、荩草、槐花、柘木、桑叶等。

  可食用的颜色

  245

  其实大自然中就有许多可为食品添色的材料,我们不妨使用各种谷物、果蔬和中草药,例如红豆、绿豆、红曲、紫米、紫苏、菠菜、火龙果、柑橘、葡萄、芒果、桑葚、紫薯、紫山药、红苋菜、红风菜、甜菜、胡萝卜、洛神花、番红花、姜黄、艾草、郁金、栀子等,制成安全,可食用的色素,根本不必借用含有毒性的人工色素。

  比方说,姜黄就是天然的黄色色素。一畦畦的姜黄田与辛苦采收姜黄的农人共同构成一幅祥和的田园风景画。姜黄是咖喱料理中不可缺少的材料,同时也可用作染料,染出的色彩是天然带有荧光感的明黄色,上色也非常容易。

  天然植物色素的萃取方法很简单,大部分都是加点醋,稍微煮一下,色素就可溶出;或者用果汁机、食物料理机打出果蔬汁液,直接喝或加入菜汤里,均可让餐桌上的菜肴色彩变得丰富。只要保持现煮、现打、现吃的理念,就可为饮食安全把关。要健康,便不能马虎。但现代人忙碌,总想要煮多点食物保存,放着慢慢吃,如此就需借助腌渍、冷冻,以及真空的保存方法。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绝色读后感锦集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