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月色在水中轻吟》的读后感大全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月色在水中轻吟》的读后感大全

2021-03-05 04:02:54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月色在水中轻吟》的读后感大全

  《月色在水中轻吟》是一本由吴丹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257,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月色在水中轻吟》读后感(一):把生活过成诗,你也一样可以

  当第一眼看到《夜色在水中低吟》时就莫名地喜欢上了它的诗集名,也就在那刻眼前浮现了一个画面:柔和的夜光撒向宁静的水面,夜色用它独特的方式向我吟唱它的美。当我第一次捧起这本诗集时,它再一次让我欢喜,它从蓝到紫渐变色调的封面感觉正在慢慢地向我述说它的忧郁与浪漫、感动与温暖。

  我满怀期待地打开了它,期许它带给我不一样的感觉,它没有让我失望,翻开,里面的每一首诗都带给了我不一样的触动。看到关于往事的回忆、有母亲的温暖、关于爱情、关于那个心中的你,还有漫漫时光。

  我沉浸在这诗歌的海洋了,感受着诗歌里的情怀。当看到《我要为你建一座花园》—献给母亲时,在想起年少的我们何尝不曾有一个这样的梦,一个“绽放的快乐,轻悦的铃响,交合着,那一定是傍晚的天幕下最惹眼的欢声。”的花园,再为母亲在“花园边留一把安静的木椅。多幸福多温馨的画面。那刻我感觉我的梦成了真,感觉看到了母亲坐在花园一家看着花开时露出满足的笑容。

  念到遇见里那首《水边》:我们也仅仅只是刚刚谋面,像一阵凉风在寒冬之后邂遇了春天…我想到了某个瞬间,想到和他遇见的那个时刻,犹如春风般温暖。后来的那句“至少你笑了,就在你低头的瞬间。”我仿佛看到了他在河边与流水细语只为传达简单的问候,只为博那个心中的她低头一笑。我感受到了这里的柔情蜜意,也仿佛看到了那个在另一个巧合的清晨一个美丽的女子来到河边在听完流水细语后甜甜的一笑。

  具备了现代诗的独特魅力,深情似海且画面感十足。这里的深情打动了我,这里的画面感染了我,这就是吴丹的《夜色在水中轻吟》,吴丹是一位80后现代诗人的作品,他的诗歌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他用艺术形式记载了自己七年的人生感悟、对生命的热爱、对爱情的态度。

  他用他的艺术创作告诉我们生活就是一首诗,我们都生活在其中。这里的每首诗里都有一个属于我们的影子,曾经年少羞涩的我们、那个为爱追逐狂热的我们,在漫漫时光里尽情奔跑的我们…这里的每首诗里都有一种情感是我们曾感受过的,初见的难忘、思念的甜蜜……

  生活就是一首诗,不过是一首含着人间烟火的诗,那夹杂的人间烟火是对现实生活的接纳与挑战,而那首诗的诗意是生活中的感动、温暖、还有爱。

  我们在勇敢地迎向生活的每一天时都别忘了带上爱与温暖,在一路前行的路上也不妨翻开《月色在水中低吟》,用作者的视觉去看生活,你会发现身边处处充满着温暖与感动,你会发现原来你的生活也如诗。

  《月色在水中轻吟》读后感(二):既有生活,又有情怀的诗篇

  读诗,要在静谧的环境中进行,或是落雨飘零的午后,或是虫鸟叽啾的早晨。坐在摇椅上,阳光透过玻璃,洒在身上,没有人打扰。一个人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心陷入文字里,才能读懂诗的意境。

  记得读书的时候喜欢冰心的诗,尤其喜欢诵读,每每读毕总觉得心生满足,那是一种纯粹天真的灵动,是一种包含哲理的安然。

  现代人生活节奏的加快,很少有人能够静下心来读诗了。而由北京联合出版有限公司出版的《月色在水中轻吟》是笔者多年来真真能静下心来读的一本诗集。因为它和我们的生活很近,体悟着生活最本真的情感,读之令人感动和反思。

  吴丹的这本诗歌选集一共收入了他的178首诗,历时7年之久,沉淀了他对生活的理解,对生命的知觉,对理性与感性的态度,对诗歌语言独有的热情。

  诗集分成5个部分,分别是《记得》《遇见》《你》《听风》和《时光》。这些部分之间并没有明显的区别,因为诗歌的语言是互通的,情感也是相连结的。比方说《记得》篇章中这首小诗——《那些,被清晰地记得》中写到:

  小的时候,妈妈给了一块糖果,含在嘴里,甜甜的,那时的童年,我不记得,妈妈记得;上学了,我有了书包和玩伴的笑声,追逐着,呐喊着,那时的童年,妈妈记得,我也记得;长个儿了,我有了新球鞋,除了疯跑,还学会了翘课,那已经不再是童年,我记不清了,妈妈记得……

  这首诗描述了我的成长,妈妈的变老,既符合《记得》,也是《时光》的印记。所以笔者在读诗的时候,完全抛弃了书中章节的划分,只依着心意,把一首首诗歌当做是独立的个体,这样一来,变像是和作者交谈,和生活对话,和时光和解。

  诗歌之中,最为常见的便是歌颂爱情,比如《你问我,为什么欢喜》:

  你问我,为什么欢喜,当我第一次看着你,还记得入夏的弦月吗?夜空中缀满了银色星棋,云朵和风儿挽着,望着天空,月亮也笑了,那是,时光映着你的欢喜……

  这些欢喜,通过小小的事件和细节描写,撩拨着读诗者的心。我们也有这样的小小欢喜,但是我们却没有细心记录,错过了很多美好的东西。

  当然,除了清新的诗篇外,作者的诗歌风格也非常多变,比如这首《历史,从未被遗忘》:

  昨夜与旧梦一齐沉没,死亡的根系隐藏进泥沙,伐木者吼出洪亮的哨子,那将被砍断,被破除的,光鲜浓郁的生机,一把屠刀,一团烈火,不可能毁灭,那厌恶的气息生长在眼中,绕过头颅和脊背,抽泣的种子又要躲避炎阳,任何声音都不会阻断,渴望的目光,就像一只只苏醒的耳朵,始终记录着,历史的回响……

  读这首诗的时候恰逢9月18日,“九一八”事变纪念日,也是国难日。这一天,日本侵略中国东北,中国人民开始了旷日持久的抗日战争,陷入了无穷的灾难与苦痛中,这是我们不能忘记的历史。

  既有生活,又有情怀,是笔者在吴丹的《月色在水中轻吟》这本诗集中所感受到的魅力。诗人总有一股子真性情,他虔诚地用诗歌记录了生命中所有的际遇与感动,再用富于韵律美的诗歌语言将这种感动传递给读者。

  一如书的简介中所说:“在这本《月色在水中轻吟》里,你得不到任何答案,你能看到的是一个又一个转瞬即逝的思考、事件、人和物,如何在诗里,拥有了不同的意味。平庸琐碎的生活,因为诗歌,而宝相庄严。 ”

  《月色在水中轻吟》读后感(三):诗歌并未离我们远去

  文/楚淮扬

  诗是情感的迸发,是上天的赐予,是孜孜不倦的手艺活,也是偶尔陨落凡间的流星,都是光彩照人,璀璨夺目。 自《诗经》始,我国就正式开始有了关于诗歌的文字记载。不管是庙堂雅音,还是江湖俗乐,在一定程度上都反映着当时的社会面貌和风土人情。孔子有言:“《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莫不是情感的写照,唯有真情实意,将心绪融入诗的一字一句中,诗歌方能引起共鸣。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推出的这本《月色在水中轻吟》诗集,浪漫轻盈,就像月光洒在山海间,若有似无,轻轻拂过人们的心头,美好静谧。作者吴丹,没有透露一丝个人信息,简介里写着,80后生人,现代诗自由创作者。这样的安排似乎刻意与读者拉开距离,保持一份神秘感,让读者能够纯粹地品读作者的诗句。 作者在开篇赫然写着:献给妈妈,就已经告知我们,这是一部献给母亲的诗集,一部包含着浓浓亲情的文字,同时也记录了他对生活的理解,对生命的知觉,对理性与感性的态度,对诗歌语言独有的热情。

  《月色在水中轻吟》共包含了五个专辑:“记得”、“遇见”、“你”、“听风”、“时光”。每一个专辑都印染着作者的时光印记,记录着生命中所有存在的,必然的,偶然的,顷刻遭遇的际遇。每一个意象,每一句倾诉,每一行呐喊,你能看到的是时间与空间的结合,立体和平面的破碎切割,整个世界在诗人的笔下重新焕发了新的意义。

  乡愁是诗人永远无法割舍的主题,千百年来,无数文人骚客在诉说自己的思绪离愁。抒发乡愁主要有二:一是具象的人物——母亲,一是抽离的意象——故乡,吴丹则选择了母亲作为抒发对象,诗人在《那些,被清晰地记得》里写道:“时间又慢了/时间又淡了/淡去了孩提的记忆/淡去了很多很多,”通过时间上的顺序描写,“小的时候…上学了…长个儿了…要走了…”一字一句将个人的成长和母亲的老去融为一脉,爱与哀愁弥散其间。

  爱情是诗歌的永恒乐章,人类与生俱来的色彩。“低头的那个瞬间”、“永恒的记忆里”,刹那须臾与亘古永恒的比对,让爱情超越了现实的意义。弦月、云彩、风儿、天空,构成了一副温柔曼妙的画面,此时此刻的轻与感情隐忍未发的重,迸发出无与伦比的穿越时间的爱之张力。山间潺潺流水,明月清风竹影,耳听为声,目见有情,季节变幻,沧海桑田,唯有世间真爱得以永存。《你问我 为什么欢喜》《我多么想告诉你》正是将这种情感书之于笔端,寄托咏叹。

  吴丹的诗并未局限于个人情感,对生命、时空以及人生的意义都有自己独到的思辨见解。“简单的寒暄/又道别分离/我们就这样平淡地相遇”(《旅途》),“透明的旗帜在着色新衣/焚烧的华服被历史隐去”(《归与尘》),“谎言被锤炼成锋刃/我们用刻刀镌刻着文明”(《废墟上的城堡》),无不透露出一种历史的荒芜,生命的短暂和人类的渺小。我们不曾停留,历史的车轮却轰隆而过。

  吴丹的诗有一种古朴气象,多从生活中采取意象,明白易懂又回味无穷。古人将“琴棋书画诗酒茶”列为文人七宝,无处不有诗,即是生活中充满了诗意。这本《月色在水中轻吟》拾取了众多生活的小片段,诗人赋予它们诗意的解读,不见平庸琐碎的日常,取而代之的是温情的问候,凝结的力量。诗歌离我们并不远,正如捷克诗人杨·斯卡瑟的诗句:诗人并不发明诗 诗在那后面的某个地方 许久许久以来它就在那里 诗人只是发现它

  《月色在水中轻吟》读后感(四):都曾少年

  作者:寇研

  诗集分五辑。记得。遇见。你。听风。时光。

  辑1,记得。往事的追想。文辞朴挚,一腔深情,丰盈也敏感。写母亲“时间又慢了/时间又淡了/淡去了孩提的记忆/淡去了很多很多/妈妈老了/妈妈却一直记得”;写父亲“他/是登山的铁索/是跨江的渡船”;写走过的公园南路北口“嗨/公园南路北口/青春的岁月在激荡彷徨/把时光都写进四季奔流”。

  每个人对自己的出处、来路,都会着迷,一生中总有段时间会不停回望,试图挖掘其中奥秘。“孩子”是个高频次出现的词。守月亮的孩子。被风遗弃的孩子。造梦的孩子。还有许多和孩提时代相关的意象。星空;“那一年/你把梦钉在核桃树上”;记忆深处的院落;“绿色的孤独/寻着白色的风”;“深夜/那只肥猫在窗下学着思考”。

  辑2“遇见”、辑3“你”,与其说写爱情,不如说写爱,写情,所有美好的人间情感,深埋的、刹那的、转念之间的、低徊的思绪。诗人声韵亦明亮、清新,不是江南雨巷油纸伞下的那一抹愁郁,是西北少年阳光般的坦荡。“你问我/为什么欢喜/当我还未再一次见到你/也许/相遇本就是一个疑惑的命题”;“你慢慢来/我慢慢等/追数着你迟至的脚步/像风把阳光送进黑暗中/而后/又把你映在阳光里”。

  偶尔旖旎,漫天的情,却又是一绢素白的景:“你/和我的距离/也许只差一场雪落”;“二月的第三个夜里/你叩响我的门环/沉默像星云/整理着天空中你的长发。”悲伤中也有笃定“星象叠错/逝水流潺/此生/我们竟然没有相见”。尤喜欢这个“竟然”,有几分惊愕,却没有故作的沧桑,倒似一种调皮的赌气。或许这就是少年人的愁肠,愁归愁,亦是明亮有力的。纵使追忆旧时光“天空一直向西……旧时一直向东……时间撺掇着手臂/挥拂黑夜的影子/谁在你的身后/拔掉了旧时的路旗”;“逃离了时光/谁用沉默的方式叙述凄凉/错过了时光/别用一生回望。”也自有一种豁达和天真。

  辑4“听风”,叙写孤独。站台,夜归人,流浪,路口,沿途,风暴,盲夜,阴天,都是孤独景致,时而具象,时而幻象,或远在天际,或近在心底。诉说绚烂年华,沉在最下面的底,孤独的底,可言说,又终说不尽,永远说不破。道出的,是,又不是。这亦是诗歌的高蹈之处,处处留白,处处意犹未尽。然,少年人的孤独,终究也是明亮的。《沿途》“前方只能看到/流莺在你身上留下的/一抹红色的叫声”;《炼狱》中“别了的忧伤/给了蒲公英远行的翅膀”;《风暴》中“风暴携带着黎明”。

  辑5“时光”,虚实摇曳,辉映生姿,时而喧哗:“阳光打开了白色的世界/用第八种颜色/传递着神秘/被抚摸过的燥烈/随夜晚轻轻褪去”;时而静谧:“那一树花开/可是你眼前柔和的色彩/挡住了迷失的天空”;时而亦丰饶多情:“盛开在呢哝初夏/晨时结语/暮时羞乏”。宛然一滴胭脂落在水中央,层次交错,或朗润,或素净,或远远地荡开去,蕴意拈取,皆看读诗人的心境。

  诗歌是留白的艺术,每个人都可渗进自己的经历、情绪,又或异时异地,读到同一首诗的感喟自又不同。诗歌亦是等待的艺术。等待一份念想,潜入心底,慢慢慢慢地捶打着,直至晕染出一片完整又无边际的风景。

  人生亦是等待的艺术。走过夏天,秋天,走过少年,青年,等待岁月沉淀,时光醇厚,慢慢的转动一个词,举在阳光下,细细观察,看年轮的每道纹理都溢出华彩。这本诗集为诗人的第一本诗歌结集。每个作者的第一本书多少都会携带少年气,少年气是来路,亦可指向去路:剜进时间和生命里,祭出血淋淋的恫和恸。悲悯,感念,人性中神性的慈善。毕竟人间值得,依然奔忙的人们从未真的厌倦,如诗人在《都曾少年》所写:“望向赤金的车辇/夜晚很短/奔跑的欢愉/和悦的笑声/更未在此刻感到厌倦”。

  《月色在水中轻吟》读后感(五):《月色在水中轻吟》:生活更像是一首诗,短小而深刻

  《我(我即是你)》我是生命的奇迹我是爱情的渴望我是最纯真的许诺我是最至诚的信仰但愿生命的每一个虔诚的瞬间都如我澄澈的眼睛也如我合十的手掌我要在纯净的土壤安静等待守候时光。读诗,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而写诗,更像是每个人都可以去做的事情。

  曾经读过余秀华,她的诗如同墨迹洒在白纸上,赤裸的表达着她的内心。而吴丹不同,看见这个诗意的书名:《月色在水中轻吟》,便觉得作者一定是个诗意的人。因为作者对我而言是个完全陌生的人,习惯性的去百度搜了“吴丹”,结果让我非常满意。满意从何而来?从难以找寻的人物条上,我对她的诗集,更加充满了期待。

  所有寂寞的心中

  应该都会有一盏灯

  照亮身后探寻过的黑暗

  旅行的时光倘若不能驱散阴寒

  那就继续走吧

  翻过冷漠的山头

  无关的人们肩并着肩

  他们简单的祝福

  一定会为你点燃一束火焰

  开篇的第一首诗,便能感受到作者内心满满的星光,哦,不,是那轮照亮了星星的明月,这轮明月倒映在水中,轻声吟唱着,诗人内心的美好。

  记得遇见你

  在听风的时光里

  用诗歌去热爱

  去纪念

  诗歌是华丽的语言,更是质朴的情感。如同去掉了那绝美的天空外壳,露出的只是简单的白底黑字,那么你是更喜欢那天空的深邃,还是喜欢里面质朴的平淡。或者可以更贪心一点,两个都喜欢。那么,你更应该找一个安静的地方,有一张舒适的单人沙发,正好适合你窝在其中,翻开《月色在水中轻吟》,诗人吴丹用她的诗句,为你点燃了那一束火焰。

  你总能在诗句中,读到你心里那个柔软的、刚强的,高兴的、哀伤的,总有一句诗,伴着月光,钻进你的心里,触动你的灵魂。诗句自有它喷薄而出的力量,能够震撼人心却不限制你的想象。那些长长短短的诗句,用它自由的样子,给你更为广阔的天地去想象,去赋予它新的解读。

  生活并非是一潭死水

  而是一湾泉眼

  泉水源自我内心

  内心深处燃烧的火焰

  为了这火焰不灭

  我应该

  去认识更多的人

  去攀爬更多的山

  去横渡更多的江河

  我也应该

  去读经典的小说

  去看温情的电影

  去听高雅的音乐

  我更应该

  去读更多的诗

  去寻心中的

  白月光

  《月色在水中轻吟》读后感(六):生活本就是一首诗,或读或写全由你

  很多人都希望把生活过成一首诗,但今天还在读诗的人并不多了,人们低头刷着手机里一篇又一篇夺人眼球的快餐文字,获得刷认知的快感,之后再想什么时候能把生活过成一首诗?

  虽说生活本就是一首诗,每个人都可以把自己的生活中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写成一首诗,但是对那些把长句切成短句而成的诗,我始终无感。话虽如此,但优秀的诗人也不在少数,他们始终坚持着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原则,沉淀、积累,写下一首首让人产生共鸣的诗歌。

  今天临窗而坐,手捧一杯热茶,翻开由诗人吴丹写的《月色在水中轻吟》,一句一句,静静品读,感受爱、感受时光、感受遇见。

超级喜欢这些蓝

  《月色在水中轻吟》是一本诗歌集,沉潜了吴丹七年的时光,记录了他对生活的理解,对生命的知觉,对理性与感性的态度,对诗歌语言独有的热情。诗人吴丹作为80后现代诗自由创作者,携着内心深处朝圣般的虔诚,用诗歌,记录了生命中所有存在的,必然的,偶然的,顷刻遭遇的际遇。那些在时间中不被铭刻的细节,那些在生活中得不到诠释的瞬间,吴丹用诗语向它们问候。

  这本诗集一共分为5辑:《记得》、《遇见》、《你》、《听风》、《时光》。每一辑里你能看到的是一个又一个转瞬即逝的思考、事件、人和物,如何在诗里,拥有了不同的意味。

  童年、故乡、妈妈都被清晰地记得

  妈妈或者说是母爱是诗人最爱歌颂的对象,每一个生命的到来都是源于母亲,每一个生命的成长都离不开母爱。在《我要为你建一座花园》和《应该送什么给你,我亲爱的妈妈》中,不论是花园、圆月,还是信笺、果实,能明显地感受到孩子对母亲的爱,每一个孩子都有过“我要为你.....“的美好愿望;在《那些,被清晰地记得》中所有我成长过程中记得的、被淡忘的,妈妈都记得。

  童心是这个世界是最纯洁、宝贵的礼物,每一个人能够记得童年的时光,那也是莫大的幸运。《造梦的孩子》中心爱的小火车、调皮的南瓜星、贝壳糖果、爸爸的手锤、核桃馅儿饼无一不透露出儿时的快乐。

  时代的飞速发展,不管是在家还是离家的人,每一次走到儿时玩耍的地方,总会产生人是无非的遗憾,正如《记忆深处的院落》和《公园南路北口》中所描述的漆红色的院门和再也没有勇气走到的公园南路北口。

  遇见你,遇见爱,遇见自己

  情诗是最不能让人自拔的文字,不管情窦初开的女孩,还是在婚姻中沉沦的女人,亦或是白发苍苍的老去之人,在情诗面前都会为之动容。

  不论是《相遇》中有“从来没有什么/能够如此美丽/像几声呢喃话语/弥散着温柔的神秘”,还是《你问我,为什么欢喜》中有“或许冬日的初雪也想问同样的问题/莫不是每一颗深埋的种子/也都怀着浓浓的爱意/但总会有一颗/我轻轻撒下的/那时/你已被我藏在心里,甚至《你慢慢来,我慢慢等》、《我有一个惺惺相惜,你有一个惺惺相惜》《我多么想告诉你》这些诗名都让我们想到爱的美妙。

  你,就是美好,就是我

  我们都曾是少年,总是在成长过程中经历的的一件件事、看到的一个个人中找到自己,感悟生命的意义。

  《在太阳消失之前》,你是否能够从迷惑恐惧痛苦中原谅自己原谅别人;仰望《远山》,感受《生命》,就这么看着你《你的眼睛》。

  《当我再一次想你,我的姑娘》这个姑娘不仅是曾经心爱的姑娘,也是童年记忆中的那个你,就在不远处,安静地生长。《你,相信吗?》,也许我苦苦等待的不一定是爱情,只消时光,漫漫独行。你与我的距离也只是《那些青与黄的距离》,我们都应该安静着/从失去的途中/再走到/找寻的路上。

  不论你是谁,只愿你永如阳光,此生有你,短暂,也不觉匆忙。

  其实读诗更注重个人的感受,每一个意象每一个你都由你自己来解读,不管看到爱情还是亲情友情,也不管想到曾经或是未来,诗歌就是这样的一个媒介,只要能有所感悟,一如诗人把生活中的感悟写成诗一样。

  《月色在水中轻吟》作为诗人吴超七年所作的诗歌集,除了能看到一个又一个转瞬即逝的思考、事件、人和物,如何在诗里,拥有了不同的意味。还能感受大平庸琐碎的生活,因为诗歌,而宝相庄严。

  最后,我还为这本诗集的质感点赞,一页一页翻,触感细腻,读诗的时候,好像生活也就是一首诗。

  《月色在水中轻吟》读后感(七):真纯流深的诗歌创作

  文/俞耕耘

  画面、乐感和结构,曾是五四新文学以来,新诗写作的一种美学追求。然而,当今新诗乱像却愈演愈烈,严重透支“消费”了诗人之名。那些犹如怪异谵妄、梦话连篇、口语化的粗鄙之作,大行其道。它们沉溺在极端私人经验里,无力完成“共情的交流”。换言之,新诗面临的最大危险是:自言自语,根本不寻求读者理解。诗人吴丹始终警惕这种风险,拒绝这种沉溺。他的诗集《月色在水中轻吟》就像轻风呢喃,告诉我们:生活,与爱有关;写诗就是回味生活,品尝爱意。

  吴丹有难得的诗心,这是一种能回望,将时间翻检、停驻的智慧,它与童心相通。好的诗歌是一种坐忘,只有心境澄明,才能反照记忆过往。《守月亮的孩子》一诗就与童话叙事相合,它像一首摇篮曲,劝慰爱抚,熨平人心的焦虑与恐惧。我们又何尝不是孩子?我们渴望听到“你可以稍作休息”,“你不必奔跑追赶”,总有光亮遇见另一个你。诗人一系列的题目都说明了这点:《被风遗弃的孩子》《我,还只是个孩子》《造梦的孩子》它们形成了组诗气质。

  母爱、童心,自然美,是诗人的反复萦绕的情结,因为诗歌本身就是孕育、萌发的力量。它们三者三位一体。诗中土壤、种子、根系、幼芽就组成了完整的意象世界,意义链条。“找一片空地,建一座花园”就成了理解母亲辛劳,敬献母亲的诗篇。首辑“记得”就是对亲情老照片的瞬间抓取,吴丹就像完美的“剪辑师”,诉说什么叫一往情深。《那些,被清晰地记得》用记得和淡忘的比对,晕染了荡不开的愁绪:母亲对“我”的记忆不因岁月老去而淡忘,但确实是老了。

  如何把自然转化为具有人情之美、富于抒情气质的“意象世界”,是吴丹创作的重大命题。他的回答就是,创造“第二自然”,感应、汇通、神游,在刹那须臾里心游万仞,照见永恒。物景莫不是情语,诗人本就运禅心。诗人完美运用了古典诗歌的“比”与“兴”,由自然景象托起人间烟火情感的手法,和谐静谧,深沉(如《星空》)。诗中反复出现的“朝圣”情景,“顶着悲怆的烈日,为朝圣的旅人”、“朝圣的信众,身披黄金”。表面看,这些诗句总有萦绕不去的宗教气息,然而,诗人实质是把自然当做了朝圣的神明。诗人,总是那个离自然之美,大地之心最近的人。吴丹发现了一种“世界的散文”,他置身在“生活世界”的层面上,用诗句表述世界的平铺直叙。一个普通的公交站名(位置符号)就可入诗(《公园南路北口》),一朵小花也有她的一天。你会发现,诗歌最难得的地方,就是这种没有“分别心”的“观照”。而我们,往往缺乏这种痴意多情。

  吴丹的诗有种最大特质,那是一种“连续性”。连续性,并不是要求排除断裂、穿越、跳跃和拼接(这也不可能,它们本来就是诗歌的基本技术),而是要保全一种意义线条,要完整,能够读解。换言之,语言、场景、意象、事件可以穿插拼合,但隐在的情感逻辑一定要持续。吴丹诗歌里的叙事,就维系了这种情感逻辑的要求。在“遇见”一辑,你会发现很多“对话体”诗歌,第二人称的使用,类似郑愁予的“美丽的错误”。它的好处是,能尽显小诗的亲昵、倾诉和告白。《你问我 为什么欢喜》《我多么想告诉你》《我有一个惺惺相惜 你有一个惺惺相惜》就是极佳的例子。“你不言心/却如望我/夜沉中星月独坐/我未话意/辞令闪烁”,两人的情意与星月共享,巧缘和际遇,惺惺相惜。

  最体现诗情的是情诗。这估计是颠簸不变的真理。诗人的用情,真纯流深,既是写给一个人的,也像写给自我的回味,就如“第二次的爱抚”。因为,在他笔下,你总能看到场景、听闻渴盼、触到甜蜜,情绪也经了各种“历险”:从温然到炽热,从收获平淡,到最终不惧凉寒。柔情蜜意、羞涩轻腻,诗人揉碎了心来凝视邂逅、经过、思念的旧时光。从而,他写出的词句,都是爱人的投影,皆着爱人之色彩。“你是黄昏后第一眼闪动的星星”,“魅影是初见时 你妩媚的乌瞳”。(《初见》)“你说出的话像是简单的旋律”,“就算你闭上眼睛 呼吸也更像是一首旋律”。(《传递》)

  一个优秀诗人,不会止步于私情,而是还有思辩追索的探知精神。吴丹也有对时空的思索,也有对人生智慧的反思。这在本质上是“诗思合一”,寻找身体与存在的关系。《寻找经纬》就像来自旷野蛮荒的呼唤,对亘古的渴盼,对寻找定位和此在的追寻,末句却有种怅然迷惘“那是……另一个季节的北方”。超越有限空间感,获得一个“声声不绝”、“不会枯萎”,然而,这却只能是一个在别处的“异托邦”。《时间裂隙》里,“噪音比呐喊更加强硬”。大道似朴,静默无言,诗人用功成不居的态度观世。徒劳喧嚣总是浮出现实地表,而你需要发现被遮蔽的伟力。“太阳一直都在/在每一个我们想要躲过的黑夜中”,“智慧的云朵却没能唱出歌声/她只留下了浸润的雨水”。

  吴丹的诗是文人气的,古典、纤柔、善感,就像古人香薰里缭绕的烟气,在无数个日夜里,词语在氤氲。暮色的梦、轻风、云朵、夜空、原野,这些意象穿越古今,依旧是他的高频最爱。有时,诗句的叠章复沓,一咏三叹,你还能找到《诗经》里的经典范式――草木人情感应的隐喻世界。在结构上,诗句长短布置的章法、诗节形态的“力学”,都做到了“整散结合”,是艺术的整饬,更是一种“秩序的自由”。

欢迎关注我的公号:书语云中君

  《月色在水中轻吟》读后感(八):诗是这个世界上最美丽的文字

  The moon sings in the river.

  《月色在水中轻吟》——吴丹/著

  在我们过去不曾经经历的时代里,流传下来的除了传说以及传记,还有诗词歌赋。

  诗词歌赋在我看来,是最美丽的语言文字,他将一切都赋予了生命,让这个世界都变的丰富精彩了起来。

  小时候,我记得自己背诵古诗的场景,然后父母带领着我去参加一些只允许孩童上台的文艺表演。

  背诵着“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而我根据这个古诗的故事,幻想着相应的场景。

  这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大概也是我童年时刻不论去到哪里都喜欢独自一人读书的原因吧。

  美好的事物,总是会不自主的吸引住众人的目光,然后会豁然发现自己的身边不知何时全部都会变的如此美好。

  上学时候的我,喜欢异想天开。每一个人的童年,在我看来都是思维活跃的,毕竟那是一个胡思乱想的年纪。

  现在偶尔读报,有时闲逛微博,会发现一些现在孩童写的诗集,读起来让我感慨让我羡慕。

  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一首是一个八岁的孩童陈科全写的关于眼睛的诗。

  “ 我的眼睛很大很大/装得下高山/装得下大海/装得下蓝天/装得下整个世界/我的眼睛很小很小/有时遇到心事/就连两行眼泪/也装不下”

  我记得当时的心情是,现在的孩子真是了不得,如果是我,写得出这样的文字吗?

  思索的背后,是一种无言的沉默,是我们放弃了思考,还是我们放弃了那些曾经最喜欢的异想天开?

  现代诗,赋予了我们不同的新生命,为什么我们却视而不见?

  明明现代诗是写法更加自由的一种文字,也更适合我们抒发自己的感情,所以有时候只是因为借口太多了吧。

  忙,忙的没有时间看书,忙的没有时间写字,忙着刷微博刷抖音刷朋友圈……

  每一天看上去都很忙,可是如果每天只是这样忙碌着却不注重自己生活的诗情画意,最后能够剩下什么?

  很开心在冥冥之中,遇到了《月色在水中轻吟》这本现代诗集。

  我喜欢它的封面设计——一望无际的渐变蓝色,说它是星空也好说他是大海也罢,这蓝色在这一个瞬间,包容了我所有的思绪,吸引了我所有的目光。

  “一条河的长度/是一弯明月跨越白日的自由/一颗星的匿隐/主宰了一艘船的沉浮/一束光的遥逝/是一片云彩连着另一片云彩/一个人的距离/是另一个人/隔着晨昏的坦”

  如果时间真的不多,选择书籍的时候大概诗是最好的选择,其次是现代的关于个人提升的快速阅读书籍,只不过两则针对性不同,所以也看每一个人自己的选择了。

  作为八零后的作者吴丹沉潜了七年的时光,用自己的这本诗集记录了对生活的理解、对生命的知觉、对理性与感性的态度、对诗歌语言独有的热情。

  人生是一种思考,思考不仅仅是在脑海里的事情,用文字记录和输出才能随时随地的去探知自己曾经在什么时候有着什么样的启发。

  《月色在水中轻吟》,开篇献给了妈妈。然后分为了5个章节,辑1记得,辑2遇见,辑3你,辑4听风,辑5时光。

  每一个人看世界的眼光是不同的,辑1则以孩童的目光去看这个世界,去看自己的生活环境。

  辑2遇见,不知道是遇见了爱情,还有友情,更或者一直遇见的都是那个曾经的亲情。

  辑3你,每一个不同于我的人在我面前的人,都是你。这个世界有一个你,也有一万个你。

  辑4听风,风从一个世界吹向了另一个世界,从我不在的地方吹到了我在的地方,只要有风经过,就会有彼此。

  辑5时光,岁月匆匆,时光不再,过去的便是过去了,文字记录下来的比记忆还要永恒。

  在我看来,读诗和看书是属于不同的两种事情,因为诗词看上去比较快但是真的理解起来需要自己认真的思考;而看书更多的时候确是一本书籍看完,从故事上得到启发。

  那一树花开

  那一树花开 可是你笔下流畅的曲线 看不出开始和停顿

  那一树花开 可是你眼前柔和的色彩 挡住了迷失的天空

  那一树花开 可是你心中难忘的风景 藏不住喜悦 遮不住悲伤

  那一树花开 确是我用心装点的梦 消去颜色 兀自等待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