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拾遗录读后感摘抄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拾遗录读后感摘抄

2021-03-13 00:21:30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拾遗录读后感摘抄

  《拾遗录》是一本由夏达著作,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80元,页数:20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拾遗录》读后感(一):《拾遗录》精华知识干货摘抄十点

  这是高分长篇连载漫画《长歌行》的前传,书后面作者还分享了他的创作点滴。

  1:昔在长安醉花柳、五侯七贵同杯酒、气岸遥凌豪士前、风流肯落他人后。——李白

  2:特勤:突厥 、 回纥 官名,以可汗子弟及宗室充任。

  3:璎珞:原为古代印度佛像颈间的一种装饰,由世间众宝所成,寓意为"无量光明"。

  4: 隋唐时期出现的一种功能型腰带,称为蹀躞带,简称蹀躞。

  5:中国古代铸剑鼻祖是春秋时期的欧冶子,他铸了第一把铁剑“龙渊”。

  6:干将、镆铘夫妻为了冶炼出宝剑跳入炉中,以血肉之躯“祭炉”。

  7:沈从文写的《中国古代服饰研究》有9.2的高分。

  8: 《穿墙透壁》 副标题: 剖视中国经典古建筑,有9.3的高分。

  9:《华夏意匠》 副标题: 中国古典建筑设计原理分析 ,有9.2的高分。

  10:《中国历史地图集》有9.6的高分。

  《拾遗录》读后感(二):仙风古韵,雅俗共赏

  舍友给我推荐了这本《拾遗录》,还有夏达的《长歌行》。我没有看过《长歌行》,但我依然看懂了《拾遗录》,而且,我很喜欢这本书。 这本书从封面包装到内容,每一页、每一处、每一画都有一种古色古香的韵味,就像是一件艺术品,能从骨子里散发出美感,让人爱不释手。 第一个故事《纨绔》,桀骜不驯的公主不经意间救了乔家二郎,虽然只是顺手一救,但还是让他心存感激,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这是那位将走上仕途的少年真诚的想法。对她来说不值得一提的小事,他却记了一辈子。谁能料想,世事变迁,当年贵极一时的公主,也会有无助的时刻。 第二个故事《师父》和第四个故事《先生》,这两个仙风道骨的故事,在夏达的笔下,真的有一种不食人间烟火的意境,但是,师父虽武艺高强、貌如仙子,还是抵不过凡尘情结;李先生虽然在世人眼中是个谪仙一般的人物,可毕竟也只是凡胎肉体,不过确实比常人聪颖。虽然画风非常仙气、有诗意,但是人物形象还是很立体的,师父有点傲娇,童子有些调皮,大家都是有血有肉的凡人。 第三个故事《奴隶》最有趣了,阿史那隼和穆金真的是太可爱了,“主人可能是个傻的”,哈哈哈哈,“得给他找个聪明点儿的媳妇”,舍友说,看了《长歌行》以后就会知道,其实《拾遗录》第一个故事里的公主就很不错,啧啧啧。这一篇很有异域风情,而且,《拾遗录》的封二和隼的衣领上面的图案好像敦煌的花纹。 其实后面的“山河岁月”也是很多个有美图衬托的小故事,话说,长歌作为一位公主,最真心、最要好的朋友应该就是“阿豹”吧。 后面的“大唐风物”和“参考书目”,更是让我这个考据派对《拾遗录》的好感倍增。 总之,《拾遗录》算是一本值得一读又不止一读的好书,安利。 【为达叔打call+@一尺卷卷】

  《拾遗录》读后感(三):勇气

  《拾遗录》很棒,人物的刻画都很生动形象,且画质感跟真人、景物相似度很高呢。看了四个短篇,第一个让我感叹美女救英雄,不过是女扮男装的美女救英雄的戏码。虽然我对历史的了解度并不算很熟,但还是略知一二的。我想他们的相遇注定是不凡的。因为每一场相遇都有它自己独特的魅力。难道不是吗? 他,我想是喜欢着她的吧。作者大大的那个画面,总觉得它是一个伏笔,让未来的他们难分难舍,这就是命运啊。让人难以猜测,让人无能为力。 《师父》这一篇章,在我看来情节不少,五个人的故事,两代人的恩怨情仇。不得不说让人感慨万千。人生又何尝不是呢?只不过每个人的遭遇、境遇都有所不同罢了。 故事中的郎郎以旁观者的角度去探知、解析故事、了解种种的无奈啊!虽然这篇给我的感触不大,却也知道了爱而不得的道理呢。很虐,虐到人的心坎里啊。 让我感到情是多么的难,更爱的难。郎郎对师父一定是有这某种情愫的,只是他不能说,更不能去表达自己的爱意。 铸剑师景行、“仙女”莫索两人现今的关系也算好的吧 虽不能在一起,却无法忘记彼此。 啦啦啦,感受最深刻的当然属《奴隶》啦,作者大大简直把奴隶小男孩画的太可爱、太萌翻了。我现在都超喜欢超爱奴隶小男孩了。 在那个弱肉强食的世界中,权利即是一切。有了它,你可以守护很多东西,包括自己在乎的人或事物。 小主人公――奴隶小男孩的言语让我又喜欢到了一个新高度呢。我记忆最深的便是他那句“主人……可能是个傻的。”当时我就笑翻了。心里直吐槽“你咋辣么直言不讳呢。” 当然啦我最喜欢他,还有一个原因。便是他不屈服于这个时代的种种封建制度。他有抱负、有一颗敢于去跟命运抗争的心与勇气。 虽然现今的他就只是个半大的孩子,不过我相信在以后的将来他必定是个勇士,一个说“主人……可能是个傻的”勇士。 他的决心让我不禁赞叹,如果现在的我们能有他的那种决心,是不是离梦想那目标不遥远了呢?

  《拾遗录》读后感(四):古典雅致的画风

  夏达太太最早了解在微博,很喜欢她的画风,属于看画的我,微博未了解她之前作品。看到拾遗录出来是很期待,封面也很吸引,一恬静淡然女孩扶着下巴思考. 快看有九章漫画可以看,画风很好,不足有些分镜,配应手机会颠倒看整体,那是一章集市,倒过来,有点影响阅读,但能更好体现那一张画,有得有失吧。 看漫画简介与评论《长歌行》相连续,好像发生一些事情,使得没更,很多读者等更,不知道当时发什么,未看过长歌行了解到就拾遗录,以独立的故事来看,未有任何影响。 拾遗录里有一对人物印象深刻些,司徒朗朗的师父莫萦与景行,交错在上一辈的恩怨情仇,使得这一对有情人分离,这一对的故事呈现出来她们之间未曾有交流,所发生都是通过司徒朗朗在她们周身徘徊,知道她们那一年所发生的事情,为何会成为现在,释怀不了什么。 景行与司徒朗朗说:“杀人没意思,被杀更没意思。他就是想跟那个被骗的姑娘信马由缰,煮酒论剑过一生。”很美好的想法,上一辈的恩怨隔阂着,景行铸剑两把赠予司徒朗朗病逝,都未曾和莫萦再相见,而莫萦在司徒朗朗下山也,自觉事了闭户散功,经脉全毁,被救回一年后逝去,可谓两位有情人终究无缘,爱与恨都消散了.不可说.

  画风出彩,故事情节清晰条理,讲诉多篇人物的命运,每一篇所承载的使命都不一样,夏达太太展现出古典飘逸雅致的唐朝文化,展现这个朝代所发生几代人故事,让人沉溺其中。

  《拾遗录》读后感(五):细腻唯美的漫画作品

  著名漫画家夏达新作《拾遗录》,精致的画风、唯美的笔调、恢弘的历史视角,让喜欢漫画的漫迷们非常喜爱。据说在第十四届中国国际动漫节上,《拾遗录》这本书签售会非常的火爆。这本《拾遗录》系列的第一部,收录了《纨绔》、《师父》、《奴隶》、《先生》等短篇故事,画中细腻勾勒了李长歌、阿史那隼、司徒郎郎等人在《长歌行》之外漫漫时光中个人独立的故事,仿佛让读者走进每一个人物全新细腻的内心世界,呈现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个性。

  搞创作不是容易的事,需要沉下心来,才能画出精品,漫画创作其实就是一种“工匠精神”,非常辛苦。夏达的的绘画作品堪称经典,她的作品气质灵动,画工精良。以宏大的故事背景,丰满的人物形象,翔实的情节设计,

  夏达在这部作品里首次采用全彩上色的方式绘制内文,用夏达最为擅长的精致唯美的画风、缜密的编剧巧思、恢宏的历史视角、唯美的绘画笔调,再度带读者梦回大唐,沧海拾遗。夏达善于运用中国古典元素。这本全彩绘的《拾遗录》古秀灵彩,所绘的风景建筑宛如一幅幅精美的画卷,串成一幕幕大唐的瑰丽诗篇。这是对历史的考究与尊重,用丰富饱满的色彩描绘出唐朝的历史画卷,为读者还原出盛唐的繁华和塞外草原的广袤。

  在这些精心绘制的漫画故事,还加入了介绍唐朝文化的大唐风物”。仕女翩翩齐胸襦裙,将大唐的繁华、开放之风以精美画卷普及,画出栩栩如生的盛唐景象。

  这本漫画作品气质灵秀,别具一格,散发出古典飘逸雅致的文化底蕴,深受读者的喜爱。

  《拾遗录》读后感(六):莞尔一笑 大唐风韵再起

  初初拿到《拾遗录》,沉甸甸带着浓浓的油墨香,封面上少女长歌若有所思,矫健的阿豹精神奕奕,绮丽的色彩配合着精美的装帧,书页厚实鲜明的手感,一页页一章章,熟悉又陌生,一声感慨,这个达殿挥毫泼墨的盛世唐朝,回来了。ps:看着一版第二次印刷的字眼,让初版初刷强迫症的我有些小小狂躁…^_^

  巍巍大唐,沧海拾遗,从达殿在微博写下这几个字时,作为一位看着达殿漫画成长起来的少女,这不禁是我当时的一剂强心针。我从小就是一个爱看漫画爱幻想的孩纸,每每沉浸某个故事,我会蹦出很多很多妙想,有时候想着想着就能笑起来,达殿笔下的世界都很能让我开脑洞,子不语的世界古灵精怪,米特兰的北欧风世界充满着童话和蕾丝,同类、四月物语、将爱的现实世界又那么的真实无奈又峰回路转,长歌的大唐风云遵照历史又超脱历史唱着自己的歌,感谢达殿给我们创造了那么多的世界,能让每一个读者都能在这些美妙世界,畅游探寻和享受。出于对古代文化的偏爱,长歌的大唐世界,我更加的有代入感,山青水灵,人杰物换,朝堂上翻云覆雨,乡村间悠然见南山,这个世界,真的令人心驰神往。长歌的故事起于庙堂,持于庙堂,而后在于情感,再后来,我们还要听达殿慢慢讲……有波澜壮阔的经历,也有儿女情长的小小的甜,长歌的故事真的真的我特别的喜欢!这本《拾遗录》,讲了很多人物的更多的故事,人物更加的饱满,世界更加的真实,因为这些背后的故事,我们才有迹可循更多的人物性格、发展、乃至命运,在长歌的大唐世界中抽丝剥茧,哪怕那一点点的伏笔,捕捉到都是不小的快感与兴奋。

  每个人物都是作者辛勤塑造的孩子,感谢达殿给了我们喜欢的角色更多的故事,期待新作的继续相遇!《拾遗录》破风而来,大唐风韵再起,相信未来亦不远!祝《拾遗录》大麦!为我们的达殿打call!微博ID:小鼹鼠黑又黑

  《拾遗录》读后感(七):动漫版的幽默小故事

  《拾遗录》系列是夏达首次以全彩篇幅发表的一部作品,收录《纨绔》、《师父》等系列唯美动人的小故事。但我最喜欢的是作者所采用的插画形式,来表达故事的手法。

  经常会听到别人说:“我一看书就困。”是的,中国的汉字魅力可能就在于这,令有些人为之疯狂着迷甚至彻夜不眠,却也令有的人因之困倦以至于昏昏欲睡。或许,你们可以试着翻开这本《拾遗录》,以动漫的魅力向你讲述大唐的故事。

书中自有颜如玉

  《拾遗录》中的画风很细腻,故事很唯美。就像“师父”这篇故事,它会将集带入另一个世界。一位资料颇深的师父,带着一个天资聪颖的小徒弟,却时常说他,怎么这么笨呢。其实,这位师父深交的也就三个人,而这位小徒弟后来才知道,自己不是愚笨,而是聪明得很。

  师父有着属于自己的家仇与情长,却从不与徒弟说起。也对,一个未经世事的小孩子,去承受这些,未免有些残忍。

  《拾遗录》虽然是以动漫的形式表达的,但是它所构造的人物形象也依旧很饱满。故事情节也很丰富,一旦开始看,就会爱不释手。

  每个故事里面都会有一些小幽默,有呆萌的小徒弟,有美若天仙的师父,有聪明伶俐的小奴隶。每个人物都有各自的小幽默,让我看到完结都有点小伤心呢。

  《拾遗录》很巧妙的将古风,历史,言情,搞笑类的结合在一起。希望会有下一部,期待ing。

  《拾遗录》读后感(八):画面中流淌着古风之韵

  每次看书最爽的时候,就是周末上课的时候。经济管理、会计原理,这些全部都像苍蝇一杨哼哼,百无聊赖的我一般会选择用这段时间看文学故事、刷豆瓣、刷微博。上周,我就无意间刷出了个夏达,当时觉得这个美少女画家长的太漂亮了,知道了她有《长歌行》和《拾遗录》这种作品,但是知道后也就结束了。没有想过要去买这些书,当时的心都在查令十字路口的84号上。

  今天来奶奶家过节,下午百无聊赖没有书读,便想去纸的时代逛逛,一逛就看到了这本。封面上一个古风少女托腮若有所思望着前方,烫金字写着拾遗录,横开的大本看上去制作很精良。书店最近经营效果不好,每本书都打八折,几乎没犹豫,把它买了回家。

  这本书总共有5个小故事,每个故事剧情很简单,但是让我觉得有才气的是,作者的分镜镜头做的很好,画面异常唯美和古风。看了花絮才知道,需要看那么多历史、文物、建筑的书籍,作为知识储备。

  比较喜欢师傅那个章节,剧情还是如江湖的那种,但是,每个分镜都设计的刚刚好,流畅自然,把十年的故事说完了。直接拿去给人演,都感觉很OK。

  因为这本书,被夏达的才气给圈粉了,有种要看长歌行的冲动。看到简介上说,长歌行被翻译了6种语言,想查查有没有英文版或者希腊文版,想寄给吉娜,感谢她把她的生日礼物——英文版的《傲慢与偏见》送给我。拾遗录9.1夏达 / 2018 /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拾遗录》读后感(九):不容错过的国漫佳作

  这一部《拾遗录》其实是夏达的另一部优秀漫画《长歌行》的番外篇。作为一部以大唐历史为背景的漫画,读者不仅能从中看到有趣又富有传奇色彩的各色人物,还能感受大唐的文化和独特的魅力。夏达的画风一向细腻,富有古风的意蕴,此书的画面更是精美灵动,每一笔都是作者心血的结晶。 全书有四个短篇,内容上与原著《长歌行》相辅相成。 《纨绔》一篇,讲述了乔师期与李长歌年少时在长安的初遇。当时山雨欲来风满楼,玄武门之变一触即发,少年正为自己的前程担忧,那个天不怕地不怕的公主还是混迹于纨绔之中嬉戏,他们的相遇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当时谁也没有预见,他们的未来还会发生意想不到的交集。 四篇中最打动我的,就是《师父》一篇了。司徒郎郎的师父莫萦剑艺出神入化,貌若天仙,风华绝代,却甘守空山不问世事;越女剑代代只收女弟子,莫萦却破格招司徒郎郎为徒。深山中细雨纷纷,一座墓碑,几缕焚香,牵动的又是谁的神思?世人只道冤冤想报何时了,但是两代人积累的恩怨,又该如何才能化解?世事无常,人心难测,世上却有这样的“痴人”,愿意为自己所爱的人坚守心中的承诺,甚至付出自己的所有。书中的他们,就是这样的“痴人”。

  《师父》的凄情过后,《奴隶》一篇则活泼了许多。它讲述了草原上的故事,阿史那隼和穆金小时候的故事让人啼笑皆非,两人成年后的个性差异,在小时候就已经显露端倪。

  《先生》是发生在李淳风身上的趣味故事。李淳风在历史上确有其人,他是唐代著名的天文、历算学家,《旧唐书》评他“幼俊爽,博涉群书,犹明天文历算阴阳之学”。李淳风和袁天罡所著的《推背图》以其预言的准确著称于世。在漫画中,他不仅有历史光环,而且气定神闲,风姿俊雅,着实是一个有魅力的角色!   在这些小短篇之后,还有一些精美的图片和小段子,以及作者的经验分享等,可见其诚意。

  总之,不管是作为番外还是独立的故事来看,《拾遗录》都算是一本良心之作! 【为达叔打call,微博@可能有一只仙人掌】

  《拾遗录》读后感(十):关山路

  还记得达叔那条“愿随鲲鹏起,长风浩荡几万里”的微博曾提到,《长歌行》里每个角色的命运都是一条线,它们密密地织成了一张网。这《拾遗录》,似乎是把这张网拆解开,然后又把这些线给一根一根地捋直了。

  其实在实体书发行之前,我就已经在快看上追完了这一部分《拾遗录》的连载,但是当拿到实体书以后,那种兴奋得说不出话又感动得差一点落泪的感觉,还是抑制不住。毕竟,从初一那年12岁的我遇上14岁的小末开始,我的成长旅程,便一直有达叔的画作相伴。

  【画外音:诶呀,跑题了跑题了,悄咪咪地拽回来。】

  看《拾遗录》的时候,发现对司徒郎郎和锦瑟一点印象也没有了,于是又去从头到尾看了一遍《长歌行》,那些在“年少轻狂,纵马长安街,只惜道窄,只恨天高”的年纪看不懂的伏笔和关系,这一次,倒是大都有些明白了。

  下面着重絮叨一下李淳风。那一句“李唐必为女祸”让杜如晦对长歌有点疑神疑鬼,这句“妖星经天,气冲紫薇,李唐必为女祸。”是李淳风在李世民刚登基之时的预言,然而李世民登基于武德九年六月初四,武则天生于武德七年,依历史后续发展来看,这里“祸”李唐的“女”应该指的是武则天而不是长歌。虽然达叔一直称李淳风是如嫡仙一般的人物,但是在《长歌行》里他屡屡参与政事,这让我觉得他有点名不符实。不过《拾遗录》里的“先生”们,“忘忧清乐在枰棋,坐隐吴图悟道机”的样子,倒确是有点世外仙人的感觉了。

  趁着《拾遗录》还在连载中,再提个小愿望咯。就是还想在《拾遗录》里看到阿窦、秦老、魏征、阿史那杜尔、孙思邈、李世民、杜如晦在《长歌行》之外的故事。想来窦大将军之前过的应该是艰苦而快乐的日子吧,见证过死亡与绝望却还能乐观生活的人,一定曾被爱得深切、被幸福包绕过;秦老的过去有些神秘,又有些传奇,应该有很多有趣的故事;《长歌行》里的魏征比历史课本里的魏征更讨人喜欢,他的故事应该会和小时候的长歌、还有教长歌的先生们有很多交集;至于阿史那杜尔,他和锦瑟的故事还是很让人好奇的;孙真人的故事应该会关联到观主和李淳风,是一步大棋,而且渴望看到达叔笔下的“药王”孙思邈治病救人,也是我作为中医学子的一点小小私心,还想让虎撑也成为“大唐风物”的一员呢;还有,二叔在《长歌行》中的出镜率很低啊,可能是因为史书上记载太多,故事里不太容易发挥吧;最后讲,杜如晦是《长歌行》里最忠心耿耿而又疑神疑鬼的一位了,这样的性格是怎样培养出来的,还真是让人好奇呢。

  字数有限,就此收笔。天佑大唐,福泽绵长。

  韶目

  二〇一八年六月三十日

  山东•济南

  【为达叔打call+@韶目】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拾遗录读后感摘抄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