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我年轻时的朋友》读后感摘抄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我年轻时的朋友》读后感摘抄

2021-03-18 04:56:4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我年轻时的朋友》读后感摘抄

  《我年轻时的朋友》是一本由[加] 艾丽丝·门罗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页数:30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年轻时的朋友》精选点评:

  ●这本书看的有些慢。印象较深的是《各不相同》中对婚姻的描写:“一个虚伪的、安全的、装腔作势的、隐蔽的世界”;《假发时间》中的青春追忆很有门罗的风格,“当你充满恐惧和期待时,便有了转换的力量”,是啊,我们都有力量去面对生活和生命中的一切。

  ●敏感的性别意识、大时代背景的处理、对年长生活精准的把控以及结构性穿插故事的能力。

  ●这一本写了特别多的婚外情,女人走入或不走入婚恋都很绝望。最喜欢《抓住我,别让我走》。

  ●在Alice Munro这里 女性就好像时间转盘上的珍珠 她们颗颗饱满而富有诗意 她要么是十分了解女性的共犯者 要么是想象的产物 很多故事没有规矩的开头和结尾 线性叙述带有一些些柔软 如同被打捞上来牡蛎的的肉体 因为每篇故事具有相似性 所以阅读审美是呈下降趋势的

  ●没有一定年纪,没有感觉疲惫,可能理解不了门罗的“闷”。覆盖在表层下的本真的生活。最日常的,最无常。

  ●门罗60岁时的作品

  ●已有。各不相同;善良与怜悯。假发时间;我年轻时的朋友。

  ●好,每一篇都非常好。岁月的磨损,记忆的骗局,悔恨和改变,幻想与现实。纯粹的女性视角作品相比起来太少、太难得了。 “她说,我从来没有快乐过。人们总是这样说。人们做过重大的改变,却和想象中的变化不同。”《各不相同》里的这句话可作为本书总结。 《我年轻时的朋友》写了女性情欲。《五点》写情欲和孤独之不可忍受。《门斯特河》有点爱情博弈的味道,她的爱情幻想输给了可鄙现实。《抓住我,别让我走》,一个寡妇去找寻丈夫记忆之地,目睹另一场爱情博弈的故事——徒劳而无奈。《橘子和苹果》、《各不相同》、《哦,有什么好处?》和《假发时间》,浪漫的死亡,婚姻(爱情)的坟墓。《冰的照片》,关系的冷漠孤独。《善良与怜悯》,关于冷漠,爱与恨,原谅与告别,束缚与放纵的故事。

  ●《门斯特河》:泛黄纸页间拼凑出女诗人敏感细微又波云诡谲的心路历程;《橘子和苹果》:从望远镜里捕捉到的隐秘的出轨,欲望没有流泻出封闭的婚姻;《冰的照片》:双重叙事的可能性,男人在柔和色系的黄昏恋里,或者在孤凄空白的晚年;《善良与怜悯》:想象成它被改编为一部冰冷美丽的悬疑电影,母女似姐妹,可能发生的近似完美的谋杀;《哦,有什么好处?》:女神光辉的泯灭。这本里门罗的风格稳定,每一篇都是很好看的。

  ●门罗老奶奶的风格一直在线,一直不是我的菜

  《我年轻时的朋友》读后感(一):一些想法

  阅读门罗可能只是巧合。

  下面写的很乱。

  第一篇《我年轻时的朋友》,“我”是个很让人迷惑的视角,不是作者本人,也不是上帝视角,“我”是女主人公弗洛拉的朋友——“我“的母亲的女儿。”卡梅伦派“,嗯哼,是种象征?《五点》出轨篇,玛丽亚是故事中的故事。《门斯特河》看了两遍,这是有个人翻看报纸,根据从前的新闻,编的故事??有毒,小说居然可以这样写?!.......

  腻烦了卡佛式的简洁,阅读门罗的小说有种小说就该是这样的感觉。有基本的故事,性格迥异的人物,情节的转折,很多的说教,不像传统小说的说教,而是以人物的口吻讲的充满偏见的——意见?观点?文学作为艺术存在就好了。

  小说的结构,其实是我不太愿意去了解的一块,太二十世纪了,好多二十世纪以前的小说我还没看过呢!

  《我年轻时的朋友》读后感(二):读完《哦,有什么好处?》,更加喜欢门罗了

  我想象着门罗笔下的中年生活,一种表面平静而内心躁动的生活。生活貌似沿着一条轨道有条不紊地向前进着,倒也没有太过糟糕的事情发生,但日复一日的生活却像缺少了什么。某一天,一个突然出现的意外,为生活创造了一个偏离轨道的机会,于是,从内心世界,到物质的实体世界,生活发生了不可逆转的改变,原有的轨道偏离了,你的生活脱轨了。好像内心也并不确信,不知道这种脱轨是好是坏,但好像“有什么好处”并不是关键所在,“变化”才是。我没有读出对原有生活的厌倦,而是隐隐感知出一种在既有处境中的某种失措和茫然。好像是中年人心底怀着对浪漫和意外的某种憧憬,想要寻求一点生活的刺激。门罗的小说是神秘的,她留有很多的空白。我不知道故事里的人物选择逃离和越轨的具体原因是什么,但透过门罗的文字,我会觉得动机本身也并不重要。

  生命中会有很多转瞬即逝的状态。它们突然发生,没什么预兆。如同从冗长的生活中裂开的一点缝隙,开了一个口子,给了一个喘息的片刻。

  《我年轻时的朋友》读后感(三):也许,你们从来没有快乐过

  但是她激烈的说,没有,从来没有。她说,我从来没有快乐过。门罗的这本小说里有种浓郁的已婚中年妇女的气息,当然,文艺已婚中年妇女的气息,因着年轻无知的时候,渴望身份认同,草草的结了婚。然后,开始等待婚姻的崩坏,有些人原本是不清楚的,如同迅速的爱上一个人一样,倏的,就知道自己的婚姻坏了……

  男人的面孔都是符号化的,无论他怎样被描述,都是一种代号。你,或你,或他,是谁都不重要,爱上谁也不重要,甚至于爱上与否也不重要,重要的是,那种婚姻中,莫可名状的疲倦。

  啊~生活,连仅有的一点欢愉都要拿走了似的,那种深刻又无力的哀伤,弥漫开来,仿佛,仿佛我在森林深处看到的大雾,渗透到骨头里,冷,且无法看透。

  非常喜欢那些出轨主妇的小片段,她们,貌似平静下来,生活里闪着光,那些假象,只有让人更深的坠落,找不到生活的重心。

  我跟Y先生说,我是个有点歇斯底里的中年妇女。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一点,让我格外的喜欢这本书。

  《我年轻时的朋友》读后感(四):真正的绝望让你心平气和

  太年轻和幸福的人看不懂门罗(只要够老,没人可以单纯的一味幸福)。

  按喜欢的程度:

  《冰的照片》最单纯的一篇,年老几乎必然等于丧失,成为边缘人,也许最后只能剩下握住最后的尊严结束生命还是坦然接受属于自己的命运的选择。

  《哦,有什么好处》门罗式的复杂,粒状冰,那些日常的细碎的种种汇成巨大的,让你无法再视而不见的东西。门罗式的男性,只是符号,只是对象,主角清楚地知道他们不值得爱,但还是一定要去爱,就像为了体验生活或是跟自己赌气。

  《抓住我,别让我走》和《哦,有什么好处》有点像,“她不得不试着把自己当成一个可以被取悦的人,然而黑兹尔所有的担忧,挣扎和复杂的情绪都能够被取悦吗?”

  《假发时间》两个不同的女孩成为两个不同的女人,但都不再是她们小时候的那个人。

  《善良与怜悯》母女关系,阴影下那个人的心和世界。

  《五点》等电话那段和吵架那段都太细腻真实了,玛利亚的故事没太理解。

  《橘子和苹果》“不要再让我失望”,男主期望的到底是女主的离开还是不离开?

  《我年轻时的朋友》没太看懂。

  总之,看完之后觉得纯文学是那种让你心情很低落同时又给你力量的东西(通俗小说带来的往往是兴奋和空虚),想起刘瑜的那句“真正的绝望让你心平气和”。

  《我年轻时的朋友》读后感(五):被束缚的弗洛拉

  这是一个非常短的故事,语言简洁却句句到肉,情节也丰富,讲述了“我”和“我妈”围绕“妈妈年轻时的朋友——弗洛拉”生平的看法,引出两代女性对“情爱”的不同观念,其实也是借着弗洛拉的故事表达对母亲既否定又怀念的矛盾情感。

  母亲年轻时是乡村教师,寄住在一对农场姐妹家,其中姐姐弗洛拉遭遇了未婚夫与妹妹的双重背叛,而她却毫不犹豫无比高尚地不予计较,十多年来一直帮助妹夫(前未婚夫)在农场干活,晚上照顾病重的妹妹(给她念书哄她睡觉),妹妹去世后,家庭护士阿特金森又鸠占鹊巢,前未婚夫再次背叛,弗洛拉依然逆来顺受,“我妈”信中替她抱不平,而弗洛拉却让“我妈”不要过度关注她的家务事,于是两人意料之中的渐行渐远。

  在“我妈”眼中,弗洛拉是一个极其高尚的人,无欲无求,她极其克己、耐心、谦逊,任何事情都无法打扰她的高洁。而“我”的弗洛拉是黑暗的,她沉浸在厄运与宽容中,把别人衬托得残忍又丑恶,另外弗洛拉在“我妈”故事里的优点在“我”的故事里变成了恶行——她无视性。

  总的来说,这是一个表达女性意识觉醒的故事,弗洛拉的悲剧并非因为她天生高尚,而是来自不靠谱教会思想的束缚,那个年代束缚女人的枷锁很多,“我妈”也是背负枷锁的一员,这也是“我”和“我妈”的分歧所在。尽管“我”对母亲的观点多不认同,但贯穿全文的“我妈”如何“我妈”怎样,这一声声的称呼已经道出了“我”对母亲的怜惜与思念。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