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摇滚乐杀人事件》好看吗?经典影评锦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摇滚乐杀人事件》好看吗?经典影评锦集

2021-03-19 23:18:27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摇滚乐杀人事件》好看吗?经典影评锦集

  《摇滚乐杀人事件》是一部由游智炜执导,姚爱宁 / 欧阳伦 / 宋柏纬主演的一部犯罪 / 音乐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摇滚乐杀人事件》精选点评:

  ●丰碑不朽,摇滚万岁。大陆什么时间能有这样的电影

  ●不疯魔做不了音乐么?感觉音乐人真的都很癫狂的样子

  ●其實不要弄什麼殺人事件了,單純拍成樂團電影可能會好一點。想說的太多,什麼都摻一點弄成大雜燴的概念。不過隔行如隔山,算是比我預期的好看

  ●傻了吧唧

  ●这两条线虽然是齐头并进,但稍微有点乱了。最后一章说“独裁者的真相”是“艾莉丝”,乍一看以为她会是个关键人物,却没有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没有摇滚的激情,更像是青少年的叛逆。

  ●看了前二十分钟被尬出来 这什么鬼东西

  ●这个电影总结一下就是一个自以为是的破逼主唱和几个毫无存在感的乐手组成的一个毫不起眼的乐队的那些破鸡巴事儿.从头到尾都没看出来哪儿在像摇滚乐致敬.除了最后结尾的字幕.

  ●导演你们对摇滚是有什么误解,还以此片致敬摇滚精神……它不是一味反叛、愤世嫉俗,它不是大众流行的对立面,它不是长发和紧身裤。很难用一言二语来形容,总之、摇滚很酷,但不傻逼。有些段落还是挺有感染力的,拍的很迷躁,可惜剧本太弱智。

  ●他媽的打低分的人不希望你們看懂啦,操他媽的理解另外一個所謂的不是這麼主流的世界對你們來說就真的有這麼難嗎?你們這群雜種就只會冷眼旁觀,說一些冷漠的話,你們他媽的活著和死了有什麼區別,操一群自以為很有文化的人,都是狗屁

  ●摇滚电影真的很容易脸谱化拍成一帮傻X,这点大陆就做的不好,台湾这部也差不多。情怀足了,部分片段也确实击中我的泪点,但剧本有问题,人物苍白,既然是向台湾摇滚致敬,搞个狗血杀人是干啥?男主的女儿最后把男友锤死也太戏剧无厘头了。不过看在两岸三地近年来少有一部范儿正的摇滚片,就多给一颗星了。

  《摇滚乐杀人事件》影评(一):《摇滚乐杀人事件》看得我有点尴尬。

  导演说这是致敬曾经的台湾摇滚,可是看完我只觉得玩摇滚的都是一群疯子,没得救和有啥好致敬的。 一个地下乐队,音乐还可以,被很小一撮人知道而喜欢(或许只是看热闹)。 主唱小四就是那种觉得老子天下第一,不认为我是千里马不是我的错,而是因为你没有做伯乐的命,难道这种就是所谓的摇滚精神?坚持自我?死都不能低头? 可最后还不是低头了? 我觉得有一句话很对,没有面包怎么去坚持自己的梦想? 魔神仔是我觉得有摇滚精神的一个人,他是真的热爱音乐,他有态度,但他愿意做出能接受的付出,而不是一味的拒绝。 本片有几个点很莫名其妙的,一个人为什么爱丽丝要抛弃女儿,是为了做明星?一个人万子哥的态度,是因为警察的警告? 如果魔神仔一开始就和lulu在一起,多好呀。。

  《摇滚乐杀人事件》影评(二):摇滚在台湾存在过吗?

  算是了解一下台湾玩乐队的。大陆玩乐队的电影《摇滚英雄》、《怒放之青春再见》、《走出尘埃》,基本都是烂片,看了不热血,不情怀,反而对玩摇滚玩乐队的更多偏见。香港片的话,吴彦祖导演处女作《四大天王》,黑色幽默了一把,但讲的是乐队和娱乐圈黑幕,而非摇滚精神。反而香港导演张婉婷早年拍的一部《北京乐与路》略有感觉。

  是不是摇滚要长头发才有Feeling啊?看皇后乐队主演弗莱迪后来剪短了头发,还真没长发带感。

  玩音乐的比较OPEN,玩摇滚的就更加。艺术圈都比较乱,像画画的实在是开放得超乎想象,这个为什么没人拍电影?但淫乱不是摇滚的全部,也有人出淤泥而不染的。

  剧情太无聊,歌曲也不好听,没感染力。人物没一个爱得上来的。

  最后致敬缅怀的音乐人中有黄家驹、张雨生。

  忽然想伍佰大概可以算半个摇滚人。

  看过好几部林辰唏的电影,脸盲症的我硬是没记住她的样子,看来她的辨识度有点低。

  导演游智炜,原来编剧过《听见下雨的声音》(方文山的导演处女作,很烂)。

  《摇滚乐杀人事件》影评(三):你们唾手可得!他们曾经用生命去争取!

  

严格来说,从电影角度,《摇滚乐杀人事件》大概最多只值三星,但是个人情感因素,对已经被消失的“董事长乐团”的喜爱,让我多加两颗星!

多解释两句。不少看过片的观众不理解最后魔神仔的女儿为什么要杀了她男友。我觉得这是神来之笔。

从剧情线索来说,一个想要破坏她和父亲内心最珍视也最隐藏部分的人,那就是死敌,更何况,他还在用世俗的势力的手段去破坏摇滚乐本身最初的纯真。第二个解读有可能是我想多了。1998年,甚至更早以前,那一拨地下摇滚乐手,想要用生命去对抗,去争取的平等露出、表达自我的机会,却成为二十年后,成名的垫脚石。摇滚乐曾经坚持的部分,在二十年前被公权力打压,二十年后,被经济利益抹杀。与其这样,不如杀死摇滚乐。

林大钧出钱出力,为的肯定不仅仅只是拍一部卖座的电影,好像这部片在台湾也不算卖座。就像魔神仔劝小四接受那份合约所说的一样”哪怕只有一张专辑,等未来我们一无所有的时候,还可以怀念。“这应该是很多当年做摇滚乐队的人自欺欺人的说法。但是林大钧作为董事长乐团的队长,他不仅出了很多张很漂亮的专辑,而且至今还以大多数原班人马坚持下来了。董事长乐团就是我心目中台湾第一的摇滚乐团。可惜,除了我早就下载好的一些,在如今内地各个网络平台,他们都是被消除的那部分,公权力还在继续抹杀,然后,就没人知道他们了!

电影的故事是从最后一张被禁掉的摇滚唱片开始,也就是赵一豪的《白痴的谎言》。电影里独裁者乐团演出唱的也是他的《把我自己掏出来》。但是整个故事的原型应该是大钧和董事长第一任主唱冠宇之间,甚至有一些和阿吉之间故事改编而来。当然,有些桥段太狗血了啦,比如说两个人都爱上同一个女人啥的,这不是不会发生,但是因为发生了这种事,乐队就解散了,确实太狗血了。这种事,只有当事人才会痛得不行,对外人来说,就是无聊俗套的老古板。

另外,小四骑摩托车被撞死这事,也太张炬,张雨生了。

爱丽丝有句台词也代表了这部电影:“我看到的所有麻烦,都是他们自己制造的。”

那一脉的摇滚乐,以及摇滚乐队,确实就是在不断对抗,不断毁灭的。如昙花一现,然后自我毁灭。而不仅仅只是音乐层面的东西。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