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木心上海往事读后感摘抄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木心上海往事读后感摘抄

2021-03-18 03:50:4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木心上海往事读后感摘抄

  《木心上海往事》是一本由铁戈著作,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9,页数:33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木心上海往事》读后感(一):继续期待吧!

  “年华屈指堪惊

  剩两三枯枝也闹春”

  挣扎、忍耐、坚持,上海灾难年月的木心。

  铁戈先生这本书写的很用心。

  刚出版的时候看到有见面会,但因为对这类书的失望,内心觉得很抗拒,尽管知道总归要看,但似乎并不着急。在书城看到随手一翻,墨迹、遗稿、文言破译,除了梦熊师那篇有些了解,其余的都没见过。回来开始看,一再跟咩咩感叹这本书用心了,太好了。

  《西班牙三棵树》里的繁体文言,从目前看到的文献中,只有铁戈先生解读了几篇,没有当事人,的确很难明白老头在说什么。

  “呈现作品,隐退艺术家”,小说、诗歌、散文,“我”都是分身,在这几篇文言中,“我”是真的我了,读者却又读不懂了。

  绝交的一把好手,几十年前跟人家吃饭的场景却还记得清清楚楚,绝不明明白白讲给不相干的人听,但那个人,你,你看了绝对懂。这个闷骚的老头。

  这本书最大的价值是遗稿和文言解读,不能算研究类的作品,只是一个朋友的努力回忆,下篇有些主观了(某些文章),但相对来说真的挺好,弥补了上海时期的空白。栗同学说写“木心与上海”,太难了,资料太少。但看到书里提到木心曾有那么多上海朋友,就,继续期待吧。

  秦言

  2020/7/24

  于南方

  《木心上海往事》读后感(二):上海于木心

  

一个才学惊奇、思想冷艳的木心形象已然在我脑海里。人们大多熟悉纽约时期的木心,而对上海时期的他印象空白。殊不知,他在上海待了35年之久。有意气风发,也有灰头土脸,有如释重负,也有看破红尘。

读到早期他们一群文人艺术家在上海的某个房屋里谈文学音乐绘画建筑艺术等等,我就不自觉地想到那时候的巴黎。出奇地相似,有着文人风骨的图卷。也惊奇怎能有这么多博学通达的人,何其羡慕!而这样的人在遭遇了文革后,还能“不诉苦”,这是有一定的思想与素养积累才能到达的境界高度。

也感慨文人之间的容易“绝交”,大多提到的原因都让人哭笑不得。可能这也体现了他们的真实、坦率与骄傲,不虚以委蛇。他们对智识都有相似的渴求感,他们灵魂相通,感慨自己何时才能到此般境地也有两三好友为一些观点甚至一个字词争个半天,谈天说地谈艺术谈个三天三夜。也不尽兴。

上篇的八卦轶事读得很过瘾,下篇简单介绍了木心对福楼拜、纪德、契诃夫等作家、哲学家的思想认同与欣赏,也试图从他的一些文章中描绘他对艺术创作的动机与效果、中国画的表达、自我、孤独、生活等方面的理解。其中,《一颗掉落在外的青豆》章节我印象极其深刻。“只有当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他才可以完全成为自己。谁要是不热爱独处,他也就是不爱自由……在独处的时候,一个可怜虫就会感到自己的全部可怜之处,而一个具有思想丰富的人只会感觉到自己丰富的思想”。

的确,好像年纪渐长,更喜孤独。

  《木心上海往事》读后感(三):朋友眼中的木心

  

这本书是作者身为木心的朋友,对木心内心和过往生活的追思,重点集中在木心在上海生活、工作期间与朋友们的交往。看完这本书,我印象中的木心是这样一个人:

其一,他身材高大魁梧,倒不是我去查了他的生理身高,一是因为他过人的才识自会让人觉得“高人一等”,另外是他非常注重自己的相貌修饰、衣着服饰,仪态修养,总是在茫茫人海中最闪亮的那个人,最美自有自己执拗的坚持,故而显得尤为“突出”。

其二,文学素养深厚,纵论古今,侃侃而谈,爱文学,也爱绘画,热爱一切美的东西。初始专注于绘画,在纽约期间为了生活投身文学,声名起于文学,但仍然难抛对于绘画的热爱。不管是文学,还是绘画,他主张艺术创作发于本心,在作品中关照自身,寻求与观者的共鸣。

其三,他是个隐藏极深的人,在特殊的时代背景受过很多苦难,但他始终不发一声,认为“一出声便俗”,从不诉苦、抱怨、伤感,当然也有过孤独、抑郁,但最终寻求到自我救赎之路,通过艺术实现自我生命价值的深化。

其四,他是个真性情的人,当完成了一件得意的作品,乐不可支地希望从朋友那里收获赞美,但如果没有达到期待的效果,也会失望;有时像个孩子很任性,认准了的死理坚持到底,不肯妥协,才会和朋友出现创作分歧的时候绝交,但如此决绝并非薄情寡义之人,正是情深义重至此,失望至极至此,有着艺术家特有的“孤傲、独特、飘逸”的个性。

当然,正如作者所说“世界一早就抛弃了木心,但他却始终在外,筑起灵魂的高墙来抵御世界,一生都在失落中小心翼翼地守护孤独的自己。”

  《木心上海往事》读后感(四):《木心上海往事》:当木心变得更完整时,其实也是更模糊时

  第一时间看到这本书出版,就下单了。花了三天,断断续续,不舍得读完。假如一气呵成,只需花半天功夫。但这样一来,好像意味着转眼就要和先生告别,心里难过。沉淀了几天,今儿忽然想写点儿什么。

  这几天做了三件事,一,重读《上海赋》;二,试着破译《西班牙三棵树》里的其它密码;三,读了纪德的《地粮》。

  《上海赋》一如既往引着我,应尽早去趟上海,让向往成为现实。《西班牙三棵树》令我羞赧,文言翻译的能力,早立志要补习,结果明日复明日,至今仍是困难户。非但新密码没找出来,旧密码也渐有遗忘,实在难为情。

  再说纪德的《地粮》,先生有言在先:“我还记得纪德的好处。当时我在罗曼·罗兰家里转不出来,听到窗口有人敲,是纪德,说:‘Come on,come on!’把我带出去了,我永远心怀感激。”我当时想,我正在木心家里转不出来,纪德会把我带出去吗?

  然而,没有。许是一本《地粮》不足以下结论?尽管当年一本《素履之往》,就让我下定决心,甘愿做住在木心家对面的钉子户,哪怕是间茅舍也无妨。

  既然他曾在罗曼·罗兰家转不出,那么理解这句话的关键点,需要另一个前提:先推开罗曼·罗兰家的门。这种对一间房尚感陌生,又惦记墙那边的急迫,似是在读《文学回忆录》,久久读不完。

  我仰慕先生,因为他每每使我意识到知识的无边,及人所以应自谦的意义。我时时矛盾,在独守他与拥抱博学之间徘徊,于是愈自责,愈感叹即便给予同样的时间,人所悟得的经验,到底深浅不同。他的经验与过往经历相关,那些已不必提及的往事,通过文学与艺术,化作旁观者难懂的形式,也许毫无保留地表达清楚了,只叹读者不才,怎么都被一层纱隔住。

  当这层纱在拂过轻风时,隐约卷起,记忆回到上海,谁的记忆?曾和木心相处过的友人,无论绝交与否,提起他,自难忘。

  此生能遇见一不同常人之人,本就难得,遇见了,不必接近,保持淡如水的心境便可。铁戈在书里写了几个木心的日常“密友”,算是和他的关系较别人近,但彼此亲吗?我觉得是近而不亲。

  我又想,假如纪德或福楼拜在身边,就能近且亲吗?可能关系一旦连接,就像一列火车有数个车箱,距离过近,难免逃不开一致,不妙。木心会冒着生命危险,选择脱轨。不是独孤选择他,而正是他的选择。

  在上海往事留白阶段,关于木心受过的苦难,已不是秘密。作为读者,心痛不已。有想过将空白填补,本以为会再添平淡,无非是他与文学、艺术朝夕相伴,寂寞吞噬时间。不成想竟几度被刺痛,也常想起白日与夜晚,奴隶与王子。

  他心里爱着文学,恋着艺术,与其说不屑沦为俗世污浊中人,不如说这不屑的缘由,是因着看重对自我的认知。时不我待,路远亦求索。先将自身修养好,由外至内,而静待时机。向内走的路,无人能同往。独自书写、阅读、绘画,凡是做让心灵更上一层楼的事,即便朋友遍天下,搭伙也枉然。

  他并非绝情,只是太过通透。与书里的旧友自幼结识,放不下。心思用尽,多创造一分价值,就多一分坦诚。对亲友的诚恳,确在真心讨教,有所收获,博对方一笑。对生命的坦荡,惜时做事,未敢浪费,弥补曾流失的时时刻刻。

  那年,我在木心美术馆看他的手稿,一字一字,到如今,是他在救赎我。相比去城市寻他,书里的他更难找到。我逐渐养成习惯,每天翻上几页。有一晚,我拿着放大镜,想象年老的一幕幕,到那时,自以为地读懂,终究仍不懂。

  我有一个感悟,任何关于木心的往事,用来完整他本人有必要,但如果用来生拉硬套的理解其作品,实在没必要。读者定要从作品里窥探作者的全部?只怕会落空,用认真的心态对待游戏,开局就输了。

  起初读木心,精致短句,无法不陶醉。而后着迷于小说,若干精致相连,回味无穷。这次读到《动机与效果》和《日本文化是一场了不起的误解》,我解惑不少。无论写哪类作品,寥寥几句就见功底,几乎没有废话,此能耐最令我叹服。

  那些难捱的日夜,先生不愿提及的往昔,于他而言意味什么?每个读者各有所思。而他缄口不言,在内心与外界之间,是层层叠叠的诗文画作,请它们来回答。

  从外在看,木心留存的轨迹,愈发清晰,随它而行,为与他重合。但内在,却愈发模糊,谁能将这颗心看真切?本书读毕,我发觉正站在他心门前,知道他不会开,我又舍不得离去,只好久久驻足......

  每次想写先生,总是打算铺开长卷,最后草草收场。写着写着,感到空虚袭来,既不如他博学,也不如他精巧,又想推荐所有和他有关的书,真是时时刻刻不知该如何是好呐。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