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世界观(原书第3版)》读后感1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世界观(原书第3版)》读后感100字

2021-03-20 00:17:07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世界观(原书第3版)》读后感100字

  《世界观(原书第3版)》是一本由[美]理查德·德威特(Richard DeWitt) 译者:孙著作,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512图书,本书定价:109.00元,页数:2020-8-2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世界观(原书第3版)》读后感(一):更换核心拼图?

  

基本没看懂

只有一个观感——

现在习以为常的常识

竟经历如此曲折坎坷的验证过程

即便如此 现今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很有限

人不是世界中心 仅仅是世界的一份子

对于个人 在历史长河中 甚至连尘埃也谈不上

还哪里敢口出狂言 妄自菲薄呢

怎能不对天地敬畏 对生命珍重呢

对世界的探索是在不断定义和打破中曲折前进

对于个人成长

只有核心价值观的更新换代

才能真正可以改变一个人

思想的改造

形而上层面上的理解

从看重有形到把握无形变化的过渡

要在不断探索失败中艰难前行的

  《世界观(原书第3版)》读后感(二):不要被500页的内容,还有看不大懂的序言吓坏,正文很有趣也相对好理解

  

我们常说教育孩子要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可是什么是世界观呢?当我拿到这本书这么点大厚本书,将近500页的时候,我不知道我能不能把它读懂,也不知道我能不能给孩子传递书中世界观的概念。

原本我以为世界观就是对世界有一个更加全面准确的科学认识。读了这本书的第一章的第一部分,我才知道,我想错了。

世界观是由不同观点组合在一起的一张拼图。

这张拼图里面有一个核心观点,然后其他外围关点都跟这个核心观点保持一定的关系,而且每个外围观点之间的相邻两个观点还会有一定的关系。它们共同组成这张观点体系拼图。

当我把这个意思讲给孩子的时候,作为一个六岁的小朋友,他开心的说原来世界观是一张拼图。

然后我跟他说,最关键的是这张拼图最里面的那张那张,它决定了你整个拼图的观点体系,比如说亚里士多德他最里面的那个观点,跟牛顿提出来的观点是完全不同的,所以他们有两个不同的世界观。

通读完第一章,它实际上没有那么晦涩难懂。

读完有一种感觉:你老师还是你老师,专家不愧是专家。

作者是理查德·德威特,专门的学术研究什么是世界观,然后世界观呈现出来的整个的科学体系是什么,但是他在描述的中用的是更加好理解的语言。

[玫瑰]科学并不是需要专门的科学家才去研究的一个东西,而是我们每一个人甚至说从小孩子就要去接触的一种理念。

这本《世界观:现代人必须要懂的科学哲学和科学史》推荐给大家。

你读完之后呢,可以分享给自己家的孩子听一听也可以去了解一下。

那些我们特别认定的死理儿,其实就是我们从小接触的世界观体系里面的某些观点,所以我们会觉得它是常识,我们才没有去质疑过它。

而这本书给我们的另外一个重要启发就是什么是核心观点,什么是外围观点,我的核心观点跟我的外围观点是什么样的关系。

当我们越来越去思考自己的观点的时候,我们再去写文章也好,再去写方案也好,我们就会能够提出更加新颖,清晰且独特的东西来。

写作人必备这本书[赞]

  《世界观(原书第3版)》读后感(三):宇宙的面纱理工科最浪漫的美

  

小时候老师说科学的尽头是神学,牛顿晚年都去搞神学了。实际上牛顿一生都坚信上帝,而他致力的科学是为了解开上帝设计宇宙时留下的密码。早前哲学家或宗教神学家往往有着如同现代科学家的另一个身份,他们为自己的理论或信仰论证世界的运行之道。虽然不知道科学的尽头会不会是神学,但科学从一出身就携带着哲学的基因。本书为科学史的科普读物,而科学哲学的思想也贯穿着整个发展史,或许正是这样的思想才推动科学的不断进步, 从亚里士多德到牛顿,再到现代科学前沿。

经验事实与哲学性/概念性事实

或许是因为人类的渺小、宇宙的不确定性带来的安全感缺乏,促使了先一代的哲学家发出了灵魂的疑问,"我是谁" "我在哪" "宇宙是什么样子"。哲学的两个对立分支"理性主义"、"经验主义",在追寻真理的路上,理性主义如笛卡尔谨慎的质疑世间的一切存在,以"我思故我在"的方法论得到完全确定可信的观点基数太少,无法构建出较大的知识体系。而科学偏向于经验主义,科学并没有追求绝对的真理,它尊重事实,即使这些事实在今后可能被证实有误。事实也有差异,比如你坚信"桌上有一支铅笔"和"抽屉里有一支铅笔"背后的理由是不一样的,前者是因为你可以直观明确的观察感受到的,被称为"经验事实";后者是源于你对待这个世界的认知,你坚信这个世界的运行规则不会出现当你把笔放进抽屉后消失不见的灵异事件,被称为"哲学性/概念性事实"。"哲学性/概念性事实"可能很霸道,我无法给你证明这事实,但它就是如此。欧几里得几何基础定律的"平行公理"(通过一个不在直线上的点,有且仅有一条不与该直线相交的直线)到了19世纪才被证明是不可证的。亚里士多德时期的常识"地球位于宇宙的中心" "万物有四种基础元素组成",这也是"哲学性/概念性事实"。"经验事实"和"哲学性/概念性事实"无法保证正确性将来不被推翻,有时候也很难分类清楚。

亚里士多德体系到牛顿体系

"世界观"是一个观点体系,对这个世界的认识,由不同观点如同拼图的一块块拼板互相联结。亚里士多德体系在公元前300年到公元1600年间占据统治地位,该体系以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为基础,经后世共同发展而来。而亚里士多德本人也自信的认为对宇宙的理解已经很全面了,剩下的一些细节只需要后人继续填补上拼图的版块即可。

虽然该拼图上的很多核心观点在现在看来十分荒谬,但用于解释当时能够观察到的"事实"或数据也是很合理。比如地心说,能够用一套很复杂的方式说明各行星绕地球的运动轨迹模型,并能够计算给予准确的预测具体的某个时间点火星将位于你所在位置上空的哪个位置。甚至在16世纪哥白尼提出的日心说后也没能动摇到地心说的主流地位,两者都能自圆其说的解释和预测,当时人们更多把日心说当做工具主义来看待,日心说体系在模型上相对简单一些,对预测的计算方式也简单一些,需要做题时把它当做工具来使用,是个好工具。但除此外,他们还是相信地心说才是世界的真实情况。随着17世纪天文望远镜的发明,以及越来越多的数据和事实的出现,动摇到了亚里士多德体系拼图的核心板块,当核心的崩殂,拼图也就土崩瓦解。于是牛顿体系揭竿而起,随后1700-1900两百多年的发展,新体系欣欣向荣,他们又自信的认为现代科学的天空已晴空万里,仅剩几朵"小乌云"了。

近代前沿物理

如果现在问受牛顿世界观体系教育下长大的我们"苹果为什么掉落在地上",我们可能张口就来"因为重力(万有引力)",可进一步追问"隔空的物体之间是如何产生吸引力",可能就哑口无言。这种"超距作用",让牛顿本人也很烦恼,因此他采用工具主义的态度对待。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更接近"现实主义",质量的物体导致其周边的时空扭曲,曲率与质量成正比,与距离成反比。 加上量子理论的发展,也动摇了牛顿体系拼图中的部分拼板,小乌云似乎也要下雨了。如果有一天牛顿体系如同17世纪时的亚里士多德体系被推翻了,我应该也不会那么惊讶了。或许用工具主义的态度对待科学更合适,宇宙可能不是像牛顿体系描述的那样运转,但这个体系对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进步,诠释了更多现象,并带我们上天冲出了地球。以黑猫白猫论,将来可能会出现只斑点猫更能抓老鼠,便是更好的猫。至于说现实究竟是怎么样的,我们可能不是一步步的在靠近,而是在努力拼一副更全的拼图,在不确定的世界中摸索出一套属于自己更合适的确定性。

最后

揭开宇宙的面纱,真是理工科最浪漫的美。如果我能早接触这书,说不定也会爱上科研。精彩的科学史,背后作为指导思想的科学哲学也同样迷人,也很有启发意义。我才知道可证伪性更多时候是态度问题,当新证据或事实与原有的体系拼图冲突时该如何面对呢。是该接受新证据并舍弃拼图的部分拼板,还是质疑新证据的可靠性,这是个问题。像我们做实验时得到的数据跟教科书上的理论不一致性时,我们第一反应往往是实验哪里做错了,甚至为了应付而去捏造出更"合理"的假数据。

  《世界观(原书第3版)》读后感(四):是本好书,但是,不是好翻译和好出版社

  

这本书讲的东西,很大一部分我认为应该是中学教育阶段学习自然科学的意义所在。

我认为中学教育阶段学习自然科学的最基本也最有价值的意义,在于让学生在接触新知的过程中,建立起对物质世界的基本世界观,培养基本的科学思维。

我愿意给5星,但是,是给原版书,而不是中文翻译版。

这个孙天翻译、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第三版《世界观》,我只愿给1星,给多了怕他骄傲。

上图,P114,根据下文的 “ 西方 ”,上文应该是 “ 东方 ”,“ 东地方 ” 是什么鬼?明显是多打了一个字。

上图,P225,“ 及其古怪 ” 是这个 “ 及其 ” 吗?那还真是极其古怪呢。

这明显是出版社不用心,都不好好校对吗?但这其实不影响理解,是可以给4星的。

主要是下面这种错误,太不应该,太丢人现眼。

中文版,P263网上找到的英文版第三版

这明显翻译错了。

分号之后的话,原文意思是 “ 但它不像声音一样,需要空气或其他物质的存在才能使它的振动从源头传播到感知者 ”。

中译版变成了 “ 但是,和声音一样,它也不需要空气或其它物质的存在来使其振动,…… ” 这完全莫名其妙嘛。

从以下3点考虑,这不应该翻译错,

1.语法很简单。

最笨的英文直译的结果也应该是 “ 但是它不,像声音,需要空气或其它物质的存在使得它的振动能够从源头传播到感知者……”,我不知道译者是如何翻译成 “和声音一样” 的。

2.逻辑上讲。

既然分号前面讲的是光波和声波的共同点,然后分号后面接了个but,那么,分号后面表达的应该是光波和声波的不同点。

3.常识上讲

但凡有点物理学常识,都应该知道声音的传播是需要物质作为介质的。所以,当译者自己翻译成 “和声音一样,它也不需要空气或其他有形物质的存在…… ” 难道就不觉得哪儿不对劲吗?

而且后面是 “ enable its vibrations to be …”, to be 后面还有内容啊,译者直接把 enable its vibrations 翻译成 “使其振动”,这不对啊,不是 “ 使其振动 ”,而是 “ 使其振动能传播出去 ”,这完全是不一样的概念啊!

所以我说译文读起来莫名其妙。

根据书本封面的介绍,译者孙天,是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的硕士。那么,从英语水平来讲,不该犯这个低级错误,从教育水平来讲,也即从常识来讲,也不该犯这个错误。

我不明白,这种错误到底是如何发生的,简直不可思议!

并且,关于这一段话的翻译,第二版和第三版是一样的!

某电子书平台《世界观》第二版

译者也好,出版社也好,难道从来不校对嘛?同样的错误从第二版带到第三版?

书中还有一些地方我同样觉得读起来很别扭,我怀疑也是翻译错了。

鉴于翻译错误的地方可能不止一处,我建议有能力的还是读英文版。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