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梁实秋 我爱这世间的味道(梁实秋谈吃散文名篇精选,名人谈吃中的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梁实秋 我爱这世间的味道(梁实秋谈吃散文名篇精选,名人谈吃中的

2021-03-20 00:30:08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梁实秋 我爱这世间的味道(梁实秋谈吃散文名篇精选,名人谈吃中的

  《梁实秋 我爱这世间的味道(梁实秋谈吃散文名篇精选,名人谈吃中的经典)》是一本由梁实秋著作,山东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2.00元,页数:243,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梁实秋 我爱这世间的味道(梁实秋谈吃散文名篇精选,名人谈吃中的经典)》读后感(一):烟火人间,本真滋味

  传统饮食,各地名菜,国外快餐,家常便饭,都能说得头头是道,爱吃,会吃,能用吃做文章,能把吃作为好玩的事,先生真是不折不扣的美食家。

  喜欢看他娓娓道来,不掉书袋,不故弄玄虚,就是一位和蔼可亲的长者,笑眯眯地跟你说“美食”这个话题。

  在茶叶店被抢白,在国外偶尔吃不饱,跑到牛奶厂里好奇参观,……所有的内容都让人充满兴趣,一直津津有味地读下去。

  一个热爱美食的人,绝对是个有意思、热爱生活的人。

  《梁实秋 我爱这世间的味道(梁实秋谈吃散文名篇精选,名人谈吃中的经典)》读后感(二):读梁实秋先生的美食美文,果然惬意无比

  我已经记不清楚这个是我所看的梁实秋先生的有关于吃的第几本散文集了。虽然几本书读下来,难免会有一些篇章相同重复,可我还是忍不住去将这些书收入囊中,生怕会一个不经意而错过了什么。

  是什么让我对于梁实秋笔下这些关于“吃”的文字如此痴迷?归根究底我自己认为就是一个“馋”字。提起这个字,若是放在几年前,我都羞于提起。从小家人给我灌输的观点就是,“馋”这个字实在不是什么好字眼的。我老妈经常对年幼的我说,“做姑娘的最忌讳被别人说的两个字,一个是懒,另一个就是馋。而这起其中馋字更要不得。若是被人喊上一声馋丫头,那真的是要恨不得有个地缝钻进去的。”

  或许正是因为老妈这对我自小的教诲吧。这些年来我对于美食的渴望其实一直都是大多隐于心中,而少于表露在行动。纵使是很喜欢某样食物也不会太过于痴迷纠缠,虽然有时也会管不住自己的嘴而在不知不觉间吃下一些感觉当时不应该吃的东西,但是比起梁实秋先生笔下那些可以被冠以“馋”字的人来说,总体来说还算是有所节制的。

  至少我不会因为想要吃个榅桲拌梨丝而在风雪之中狂走一个小时。也不会半夜里托着一盘羊头肉,钻进被窝在枕上一片片的放进嘴里,在咀嚼中入梦。更不会难为自己饿上一天,只为节约了下铜板,让自己吃一次令人垂涎欲滴的糯米藕。

  ……

  ……

  虽然梁实秋先生笔下所讲述的这些个所谓的“大馋虫”的所作所为我几乎都不会去做,但是却并不表示我厌恶嫌弃他们的做法。相反,我甚至还有些羡慕他们对于心仪食物的这种执着,向往他们的随心所欲。

  梁实秋先生说了,“馋非罪,反而是胃口好,健康的现象,比食而不知其味要好得多。”这话说的实在是在理。能吃、会吃、懂得吃,的确是一件极其幸福的事情。民以食为天,有什么能够比喜欢的食物在口腔中咀嚼所带来的感觉更美妙呢?当然,当闲来无事之时,偶尔将梁实秋先生这些关于美食的精品文字读上一读,也是一大幸事啊!很多食物纵使一时间吃不到自己的嘴里,通过梁先生的讲述在脑海中畅想回味一番,也是惬意无比啊!

  《梁实秋 我爱这世间的味道(梁实秋谈吃散文名篇精选,名人谈吃中的经典)》读后感(三):是食物的味道也是生活的味道

  《舌尖上的中国》中有一段经典台词:“这是盐的味道。山的味道,风的味道,阳光的味道,也是时间的味道,人情的味道。这些味道,已经在漫长的时光中和故土、乡亲、念旧、勤俭、坚忍等等情感和信念混合在一起,才下舌尖,又上心间,让我们几乎分不清哪一个是滋味,哪一种是情怀。” 读梁实秋先生《我爱这世间的味道》散文集,看到的是他对食物的描述,感受到的是他对世间满满的爱。情感与信念,滋味与情怀尽显无遗。 有人说看一个人对待吃饭的态度,就能大致看出他的生活方式和品质,甚至是为人的修养,处事的状态,以及其中所浸透的人生价值观。深以为然。 《我爱这世间的味道》全书分为四章,从《烟火故乡》,到《食在四方》,再到《异域食趣》,最后说《吃喝也有文化》。身为北方人,对先生所描述的故乡吃食有些是熟悉的,其中有很多带着小时候的味道,带着妈妈的味道。但也有一些非酒楼做不出来,也就是各个饭店所说的招牌菜吧。那些精细的工艺,复杂的程序,也不是一般人能够模仿的。成就一道菜,需要耐心,也需要爱心与专注。色香味俱全的菜品,不用说一饱口福,单是看书中描述就觉得垂涎三尺。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食在四方,真有很多菜名连名字也没有听过。作者哪里只是在品菜谈食,分明就是在分享自己的生活感受,描述四方风情。做一道菜,讲究很多,同样的材料不同的人做出来口味不同,饭店有自己的拿手菜才能吸引食客。西施舌、佛跳墙、核桃腰……菜名就有吸引力,美女的舌,连佛也馋的跳墙,有趣吧!这就是我们的食文化。 阅读这本书,宜在饭后,如果肚子里空荡荡,你的馋虫一定会被撩起来,越看越饿。吃的讲究,思考一定也少不了,看《萝卜汤的启示》作者从做汤想到写文章,萝卜汤少加水,写文章少说废话,想想还真是这个道理。

  好好吃饭的人,一定是热爱生活的人。有一句话说,吃饭是为了生活,但生活不全是吃饭。能够认真地对待吃饭,讲究饮食。是一个人成熟,有责任心的表现。讲究营养均衡,才会有健康的身体,才能让父母、亲人放心。

  离家在外,对家的思念,很多源于食物。妈妈的味道,是永远难忘的味道。《我爱这世间的味道》散文集最后一篇,在别的散文集中也有收录,重读仍然让人感慨万千。“疲马恋旧秣,羁禽思故栖”。客居他乡,对故土的思念,对亲人的怀念,使人潸然泪下。

  这世间的味道来源于食,更多地发至于情。能够在平凡的世界,找到真味道,非要有一颗热爱生活的心才可以实现的。就像苏东坡,经历了颠沛流离的一生,仍然没有失去对生活的信心。是不是就是所谓的“你热爱生活,生活也会厚爱你”!

  《梁实秋 我爱这世间的味道(梁实秋谈吃散文名篇精选,名人谈吃中的经典)》读后感(四):用心品味美食,享受百味人生

《我爱这世间的味道》

  《我爱这世间的味道》是梁实秋先生谈吃的散文名篇精选。梁实秋先生博古通今,学贯中西,谈的是美食,信手拈来,讲的却是故乡情、古今中外的美食文化和四方人文风情。

  他不仅喜欢吃美食,而且对各种美食还颇有研究,书中详细描述了各类美食的特点,记载了它们的做法、起源,对当时有名的酒庄茶楼的历史和经营特色也多有描述,让人既了解各种美食的特色,又涨了相关的美食文化知识。

  梁实秋先生通过讲述美食,回忆过去品味美食的经历,对母亲深深的爱,对故乡浓浓的眷恋之情,对生活的热爱也展露无疑。

  01 妈妈的菜最是难忘

  香港美食家蔡澜曾说过:吃,是一种很个人化的行为。什么东西最好吃?妈妈的菜最好吃。这是肯定的。你从小吃过什么?这个印象就深深地烙在你脑里,永远是最好的,也永远是找不回来的。

  对于这句话,我深以为然。小时候,家里经济十分拮据,妈妈总是想方设法用简单的食材做些美味的食物,以满足我们小小的欲望。记忆中,她曾用大蒜的根须裹上面粉,在油锅里炸了给我们吃,那种酥香的美味至今令我难忘。

  长大后,我一直对那种美味念念不忘,拿来又央求妈妈做过一次给我吃,却再也体会不到儿时尝过的那种美味的感觉了。心中的美味与童年的快乐生活印迹一样,随着岁月的流逝,徒留美好的回忆。

  这份遗憾,与梁实秋先生比起来,其实也算不得什么。梁实秋先生的母亲是烹调高手,然而并不经常下厨,通常只有父亲亲自买回鱼鲜,特烦母亲做,她才会下厨。

  在梁实秋十四岁进了清华后,每星期只能回家一次,在家只能吃一顿午饭,母亲怜爱他,总是亲自下厨,特地备一道他喜欢的一大盘肉丝韭黄加冬笋木耳丝,临起锅加一大勺花雕酒。

  令梁实秋先生难忘的,还有母亲做的核桃酪,熬的粥,……这些美食里蕴含着母亲对孩子深深的爱,梁实秋先生也深爱着母亲,思念着母亲,“菜的香,母的爱,现在回忆起来不禁涎欲滴而泪欲垂!”

  02 忘不了家乡的味道

  《烤羊肉》这篇散文里面,作者讲述他的同学张心一在他家做客的一次经历。张心一是甘肃人,极好葱蒜,偏偏他的夫人是江苏人,家中禁食葱蒜。有一次路过青岛,应邀到作者家中作客,仅只要求大葱一盘,别无他求。

  梁实秋先生满足了他的愿望,特备大葱一盘,家常饼数张。张心一用大葱卷饼,顷刻吃完,对其它的美味佳肴竟视而不见,并说这是数年来第一次如意的饱餐!梁实秋先生在写下这段文字的时候,应该也是与张心一有着同样的思乡之情吧!

  我也有过与张心一相同的体验,很能理解他的感受。多年以前,我曾陪母亲到山东去看望亲戚,在那里小住了10天。刚去的时候一切都觉得新奇,本想多呆些时日,但那里的饮食我很不习惯,没过三天我就开始想家乡的美食,尤其是武汉的热干面。

  呆了五六天我就开始闹着要回家,亲戚极力挽留,我又勉强呆了两三天,然后便和妈妈迫不及待的踏上了回汉的火车。一下火车,正好是早上,我赶紧拉着妈妈跑到车站外面的早点摊上,买了一大晚热干面,呼啦啦一口气吃完,才觉得解了馋。

  家乡的美食如同那风筝上的线,牵扯着游子的思乡之心,走到哪里也忘不了故乡的味道。

  蔡澜说:有时,我们吃的不是食物,是一种习惯,也是一种乡愁。一个人懂不懂得吃,也是天生的。

  03 爱美食的人热爱生活

  爱吃的人,一般都热爱生活。会吃的人,通常也会做美食,梁实秋先生就是一个这样的吃货,既喜欢品尝美食,也愿意亲自动手去尝试制作美食,探究与美食相关的一切事情,体验生活的乐趣。

  他对故乡的美食如数家珍,宝华春的烧鸭,玉华台的水晶虾饼和汤包,厚德福的铁锅蛋和瓦块鱼,信远斋的酸梅汤和糖葫芦,致美斋的锅烧鸡和煎馄饨,东兴楼的芙蓉鸡片和乌鱼钱……

  在国外,只要有机会,他便会参观、探访当地的美食生产基地。如在美国参观著名的康乃馨牛奶公司、圣米舍尔酒厂等。

  他从国外留学回来,看到错过家里的饭点,便将行李寄存车站,到致美斋去品尝自己心心念念的爆肚儿。且看他,一口气点了三个爆肚儿,盐爆油爆汤爆,吃得他神清气爽,隔五十余年犹不能忘。

  他在书里写到,“人之最馋的时候是在想吃一样东西而又不可得的那一段时间”,“一年四季的馋,周而复始的吃”,即使隔着时空的距离,仍是精准地道出了天下所有吃货的心声。

  无疑,梁实秋先生是位天生的美食家,他热爱生活,懂得欣赏美食,也爱好钻研美食,抱持着不偏不倚的态度去接纳,品味个中滋味,用心感悟享受美食带来的百味人生。

  我们也别对自己太苛刻,好好享受美食,享受充实的人生吧。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