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维特根斯坦说逻辑与语言》读后感1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维特根斯坦说逻辑与语言》读后感100字

2021-03-23 02:35:17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维特根斯坦说逻辑与语言》读后感100字

  《维特根斯坦说逻辑与语言》是一本由(英)维特根斯坦著著作,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5.00元,页数:35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维特根斯坦说逻辑与语言》精选点评:

  ●讲真的 我一直在想 大师们的情话都讲的棒棒的,为什么都是单身?不由的为自己紧张起来了。

  ●算编译加点个人见解。不可说的世界作为逻辑语言世界的背景,并可赋予其意义。我们不能超越时空世界来描述它,因为身在其中。人是不能完全真实的了解自己,因为需要语言来思考,而语言有局限,但自己很可能是最了解自己的个人。信仰没有对错,只有具有必然性的逻辑有对错。每个人的生活得自己找寻,生活即世界,不要刻意逃避苦难。

  ●前半部分解说部分精彩。后半部分原著一掠而过。我不觉得是我看不懂的问题,是人们高估了维特斯根坦。

  ●待澄清

  ●没有什么语言能赞美维特根斯坦

  ●《哲学问题》,对它更好的理解似乎是一本学完逻辑学后的练习册……剩下都好。待读原著。

  ●完全是亵渎。

  ●带着思考去接近,维特根斯坦的思想似乎也不是那么遥不可及,反而有种透过烟火后的纯粹与提炼。本书作者加入了自己的思考和梳理,有助于读者的理解和深入。

  ●作为阅读逻辑哲学论前的阅读很棒了

  ●陆陆续续看了一个半月,写的有点杂,维特根斯坦的生平和他的哲学澄清。感觉还是要看原著。

  《维特根斯坦说逻辑与语言》读后感(一):选择自己的人生

  每个人都以不同的方式存在着 同样是走人生这一条路 有的人跪着走 有的人步行走 有的人开车走 有的人坐飞机 不同的方式有不同的体验和感悟 很难说哪种最好哪种不好 只能说各有所得 肤浅深刻 浅显厚重 每个人的脚步承载心里的指向 精致的利己主义和功利主义会绞尽脑汁计算怎么才能利益最大化 最大限度的最短时间的实现自我价值 但却忽略了自我的深度和长度 人在不同情况下会注重自己没有的 看中别人有的 看中自己有的 别人没有的 前者是嫉妒后者是自负 我曾经两者都出现了 还很严重的影响了自己的情绪和心理 然后我开始寻找解决的办法 看更多的书 旅行认识不同的人思考自己的存在方式 自己的优势自己的短处 怎么和自己相处融洽 怎么和周围平衡 不断吸收 不断舍弃 不断的做理智的选择 宇宙洪荒 做一个合适的人 做恰当的事 不争不抢 一路平静

  《维特根斯坦说逻辑与语言》读后感(二):维特根斯坦式维特根斯坦论

  1、(96)命题、语言、思想、世界,一个站在另个之后,每一个都等价于每一个。

  【命题、思想、语言、世界——顺序如此。

  命题是信念。思想包括了信念。问:除了信念,思想还包括了什么?一种凝视?当人们在全心全意地感受艺术的时候,能说人们在思考吗?我觉得不能。那么思想似乎只是信念的集合?

  到此为止,思想包括命题,站在它之后。

  语言包括思想吗?语言在思想之前还是之后?我相信存在一个二元世界。其一是物质的世界。其二是我们认知的世界。我们通过且只通过归纳认识世界(甚至逻辑也是归纳而来的)。我们不断发现新的事实,也不断总结我们的归纳,直到达到一个精简的,可以十分准确预测未来的归纳(不过,我不认为这种归纳有尽头)。

  简单的归纳活动并不需要语言。动物可以归纳,婴儿也可以归纳。不过如下两种使得归纳更高效和准确的活动需要语言:生成普遍命题,和使用三段论。

  语言构造出一个世界。这个世界是我们的认知世界的复制品。它应该十分接近思想。而且由于(相比于思想)更精准,它反过来强化思想。这里所说的强化不是理真理更加接近——或许没有真理。唯一可以准求的真理就是——贴近物质世界的事实。

  那么语言如何能作为沟通的工具呢?一个人如何正确理解另一个人的意思?或者用维特根斯坦的那些问题:游戏一词到底如何被定义?一个人这一次所说的红色和他下一次所说的红色一样吗?两个人之间关于红色的看法呢?当两个人一起谈论红色的时候,他们谈论的是同样的事物吗?

  我试图解答:

  虽然个体之间存在微小的差异,但是人类的每一个个体的感官功能都大致相同。这很重要。它意味着,世界对于我们来说,是大致相同的。试想相反的情境:一个人和一条狗对话。人说,你看到那美丽的红色和绿色的对撞了吗?狗说,你闻到这微妙的混着太阳和桑树味儿的雨后泥土的气息了吗?显然,这他们无法交流。不管这两者使用的语言多么先进,一个都没法理解另一个——狗是红绿色盲,人无法闻到狗说的那些气味——他们的知觉不同,因此他们的世界不同。

  我们是在自己的思想和知觉里重新构建世界的。我们只能如此。我们无法原模原样地感知物质世界(或者说理式的世界(或者物自体))。当我们构建的世界和外部世界大致等同时,我们可以更好的理解世界。当然,生物一定不是必然地要构建迎合外部世界的认知世界的。我完全可以想象一个种族,他们甚至不知道世界最基本的逻辑定律。当他们看到前面来人时,会认为这个人也在他们后面;当他们看见果子掉落时,认为既有可能时果子先落地,又有可能时果子先离开树枝——显然,这样的种族不会有很强的生存能力,于是根据优胜劣汰的法则遭到灭绝。所有可以存活的生物的认知世界都完善地描述外部世界。所有存活的理论也完善地描述外部世界。那些存活着但是又不能完善描述外部世界的理论,是还没被淘汰。

  根据小穆勒,世界里存在如下几种事物:

  一、知觉(意识状态),分为:感觉(由物质激发)、情感(由心灵激发)、思想(包括信念(包括直觉))、意志(行为的一部分,另一部分是意识的结果)

  二、感受这些知觉的心灵。

  三、激起特定直觉的外部事物:物体、性质、数量

  四、关系:接续和共存,相似或不似。

  生物先拥有的只有基本的五官感觉。这个时候世界上的一切都是无序的。如果这个时候存在一种语言,那么它只包括个体名称。比如这个,那个,A、B、G、X,等。显然,它们没有任何意义,只是标记(不包括任何属性)。

  (一个问题:在混沌的初期,生物感觉着的到的是事物的世界还是属性的世界?我认为都有。生物感觉到属性,进而感知到事物,不过不能用属性将众多事物进行归纳。)

  当生物懂得归纳事物之间的联系的时候,语言升级,发展出普遍名称——也就是说,总结出一些属性,然后把一堆属性的集合命名。“看起来都是这样的,我把它叫做石头”。当然,这个时候“这样的”一次所指的属性有些模糊,不过它完全可以被理解、当作交流来使用(只用当人介入更精细的分类的时候,比如研究化学的时候,石头这个词语的分类就显得粗糙,于是人们发明新的名称,进一步划分属性。实际上,语言和知识是于此发展起来的——通过观察实际,归纳出事物之间的联系,并最终付诸语言(为了传播思想和使自己的思想清晰化))。

  通过属性将名称之间的联系相互叠加和归纳,生物终于在脑海中建立出可以模拟外部世界的认知世界。在这个世界中,存在和可被观察到的外部世界里相同的秩序。如果认知能大致相同,那么可视的外部世界大致相同,可总结出来的关于这部分世界的秩序也大致相同。语言,如果使用得正确,可以准确表现认知世界的秩序。如果两个人发现他们可以在对方语言里看见与自己的语言所有的秩序相同的秩序,那么语言对这两个人就有意义。

  于是,当两个人在谈论红色的时候,他们谈论的到底是不是一个红色?

  永远都不可能是一个红色。这个问题等于,有没有可能测量出完全精确的一米。

  但是,语言不是关乎外部世界的,或者说语言不直接关乎它——语言首先导向认知;在某个例子里,特定语言在语言系统里所占据的位置应该映照认知系统里的那个位置(在这里说外部世界的位置是无意义的,因为外部世界不存在本然的秩序,而这里的位置全部都是“在某个秩序中的位置”)。

  于是,我们说,只要一个事物在两个认知(秩序)世界中的位置相同,那么就可以说,当人们在谈论这个事物的时候,他们谈论的其实是一个事物——我们能把握的,只有秩序。

  ((P258)“我们不能谈论正确。”)

  (于是知识的发展分两个方面:发现新的事实(归纳),然后通过事实理清人类认知的秩序(演绎)。)

  (当知觉扩大到一定的不同的时候,比如红绿色盲和正常人的情况,人显然完全无法交流,语言失去意义。当然,可以通过秩序系统来从侧面提供信息,比如说一种事物不是什么,是什么的对立面,不过这终究是辅助——缺少的知觉是没法被想象的。)

  我认为如上的思想更清晰地说出了维特根斯坦的问题:(97)“世界存在一种先天秩序,是可能性的秩序,它被世界和思想共有,在语言的本质和逻辑中有所呈现。”

  命题、思想、语言、世界——得以成立。】

  2、(98)【也许可以理解为,每一句话对于每个人都是有着完美秩序的。有秩序不等于符合事实。误解中仍然存在秩序。误解是属性的错误归纳。不过,如果一个人的思考在逻辑上出现问题呢?如果一个人真的不知道一件事情不能即对又错呢?这还遵循着完美秩序吗?如果真的有,那么这种秩序没有任何意义。只能回到现实来对比着检验语言的效果。】

  3、(248)感觉是私人的。【这是一个名称重言式】

  4、(256/267)有没有一种只有自己才能理解的语言?【只有一种:自己才能感觉到的那种知觉。267中的问题,当痛苦不被人类表现在外的时候,它就是一种只有自己才能感觉到的知觉,固不可能被用来交流(“我”就像全世界唯一一个能看见红外线的人。我当然不可能和别人交流我的感觉)。除非,我通过描述让对方理解这种感觉的诸种特性(插入解释:痛苦可以是事物,也可以是属性。当维特根斯坦说痛苦的有些时候(这个痛苦,我的痛苦),他的意思是“痛苦这个事物”。于是每个人的痛苦都可以是独特的。不过痛苦的事物都包含痛苦属性。这种属性是共同的),也就是说那些痛苦的属性,比如“让人感觉强烈地想要避免”,那么就算人们不表示痛苦,它也可以被理解,并被纳入语言。】

  4.1、(269)【对词语的理解没有对错,只有差别。少数服从多数。】

  5、(411)【知觉可以被指称,可以被思考,可以被想象,有意义。】

  我是否可以想象我周围的人是自动机?【当然有可能。只不过这个可能性的意义不大——不会很有效地帮助你理解世界——如果进行相反的理解,也就是说周围的人其实和你意义拥有心灵,思考起问题来思路就会更加清晰,更透彻,而且得到的结论基本上都可以符合事实的检验。】

  6、(569)语言是一种工具,它的概念是工具。用米研究物理学和用英尺研究物理学没有不同。【总结:我们通过语言表述思想,思想力图描绘外部世界。每个人拥有稍有不同的世界秩序。每个人在每个不同的时间点都拥有不同的世界秩序。语言帮助我们确立那个最准确描绘世界的认知秩序。而且,语言相比于思想有一个绝对的好处:它比思想更不易逝,更经得起分析和检查。】

  7、论《一篇关于伦理学的演讲》:

  【语言—世界—秩序—理性(归纳和演绎)

  感性—非理性—非语言—不能很好地表现世界(客观)—主观

  语言的准确性存在瑕疵。语言建立在归纳的基础上。归纳不能保证百分之百正确。而且世界秩序在一直不断的调整当中——似乎,在语言中找不到绝对意义。

  在非语言中可以找到绝对意义。因为它代表主观信仰,代表对业已建成的世界秩序的漠视。

  (问:罪犯是否在犯罪过程中找到绝对意义?答:绝对意义当然也依据环境而决定。阿兹特克人在屠杀奴隶中找得到绝对意义,而现在人显然无法从其中找到绝对意义。绝对意义的显现靠审美的发展引领,靠那些有此方面天赋的人来推动世界的发展——不过这是否意味着,人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一切皆由环境和天赋决定,世界的发展唯有依赖为数不多的天才的功业的积累?)

  在功利性的思考和语言出现之前,生物必然是漠视着任何形式的理性的。它们存在于绝对意义当中。当功利性能力开始发展、带给生物更强生存能力的同时,也让生物逐渐脱离了绝对意义。

  维特根斯坦的超越世界,是超越功利性的世界。这包括了逻辑世界、归纳世界、演绎世界、语言世界、思想世界(美感体验不是思想,更接近信仰)。】

  8、【相比于《逻辑哲学论》,《哲学问题》似乎扩大了语言所包含的事物——从单纯的逻辑,到庞大的归纳和演绎体系(秩序)。不过实质没有改变。因为逻辑本身也来自归纳。】

  注:【】内是我自己的思考。

  《维特根斯坦说逻辑与语言》读后感(三):维特根斯坦:我愿用一生时间,逃出“捕蝇瓶”!

维特根斯坦说逻辑与语言

  作者:诸神的恩宠

  从古至今,哲学家一直是个神奇的物种。无论是古希腊的苏格拉底、中世纪的奥古斯丁、近代的康德,还是现代的尼采,身上都有着鲜明个性,常能做出惊世骇俗之事。你留意观察一下,就不难发现,哲学家有个共性:放着好日子不过,偏要自讨苦吃。在众多哲学家里,离我们最近、名气最大、也最爱自讨苦吃的一位,非奥地利的维特根斯坦莫属。他为什么要自讨苦吃?他吃了哪些苦?他为什么这么有名?

  带着这些疑问,我翻开了《维特根斯坦说逻辑与语言》这本书。它分六章,较全面介绍了维特根斯坦生平事迹、他的哲学思想,以及他的主要贡献。哲学这门学科,本来就比较抽象,而维特根斯坦的著作,更以晦涩著称。但,这本书却相对通俗易懂,这得归功于它的编译——加拿大华裔学者孔欣伟。书里的主要思想都是维特根斯坦的,但很多诠释是由孔欣伟完成的。而且,他把维特根斯坦的思想进行了分类,让人能更全面的了解他的哲学特点。孔欣伟坦言,翻译和编辑这本书过程中,让他更深入了解了维特根斯坦本人及其思想,受益匪浅。

  1889年4月26日,奥地利钢铁大王家里,诞生了一个男婴,他老爸给他取名:路德维希‧约瑟夫‧约翰‧维特根斯坦。当时大概谁也没料到,这个小毛孩长大后,没有继承祖业,却成了大哲学家。那时候,维特根斯坦家族富可敌国,在欧洲的地位仅次于罗斯柴尔德家族。和他家交往的,不是社会名流,就是大艺术家。再加上维也纳是音乐之都,勃拉姆斯等大音乐家经常出入他家。小维特根斯坦耳濡目染,对艺术产生了浓厚兴趣。

  老维特根斯坦是个专横暴君,年轻时,心心念念想做工程技术人员,最后却成了奥地利钢铁大王。为了圆梦,他不惜拿自己两个儿子当试验品,强迫他们去实现他的梦想。结果,悲剧了,两个儿子受不了这位狼爸的折磨,相继自杀。老维特根斯坦这才恍然大悟,担心小维特根斯坦也走上黄泉路,赶紧把他送进平民学校,不敢给他太大压力。

维特根斯坦与希特勒

  上学期间,维特根斯坦成绩平平,没有任何闪光点。有趣的是,他和希特勒(没错,就是那个战争狂魔希特勒)曾出现在一张照片里。据专业人士考证,他俩同岁,在一所学校就读,但维特根斯坦比希特勒高两级,两人没交集。

  青年时代,维特根斯坦远赴英国剑桥求学,在那里,他拜见了大哲学家罗素。博士答辩时,还当场怼了罗素,那意思就是:算了,就算我说了,你也听不懂。罗素,不光是英国著名的哲学家,还是第三代世袭伯爵,风度好到没话说。尽管被一个毛头小伙狠狠怼了一顿,但他发现,这小伙子总能第一时间抓住事物本质,是个不可多得的哲学天才。他求才若渴,对维特根斯坦赞不绝口,甚至想把维特根斯坦培养成他的接班人。然而,维特根斯坦的叛逆远超出罗素的想象。1914年,一战爆发后,他毅然决然回到奥地利,参了军。战场上,他写出了《战时笔记》;被俘后,他又在战俘营里完成了代表作《逻辑哲学论》。难以想象,什么人能在监狱这种环境下,写出哲学名著,大概也只就有维特根斯坦这种天才吧。

  读过维特根斯坦书的人都知道,他有很强的宗教情怀。这种情怀是怎么来的呢?一次,维特根斯坦逛书店时,无意间看到了托尔斯泰编写的《福音书》,他买回家,读了一遍又一遍,爱不释手,仿佛从中得到了天启。从此,那本书与他形影不离。它使维特根斯坦成为一名虔诚的基督徒。即使在残酷的战争中,他也把这本书当做精神支柱。这本书,不仅当时在他灵魂深处闹起了革命,后来还掀起了一场更大的风暴。

逻辑哲学论

  大卫,是维特根斯坦的剑桥好友,也是维特根斯坦的爱侣。他不仅给了维特根斯坦很多心灵慰藉,也为他的哲学研究提供了许多灵感和帮助。不幸的是,1918年他坠机身亡。当时,维特根斯坦感觉天塌地陷,痛不欲生。在《逻辑哲学论》扉页上,印有 “献给我的朋友大卫·品生特”字样。维特根斯坦在用这种方式,怀念大卫。

  从战场上回来后,大家以为,这下维特根斯坦该消停了吧。可谁也没想到,他又开始折腾了。这一次,他的决定让所有人大跌眼镜——他把所有财产分给了家人,自己一个人跑到乡下当小学教师去了。他疯了吗?当然没有。这就是长期受托尔斯泰《福音书》影响,掀起的那场大风暴。到了乡下,维特根斯坦愣了。那一霎,他才体会到什么叫: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当地村民的粗野行为,让他吃惊。你想啊,他出身豪门大家,从小过惯了富贵日子,接触的都是社会精英,和贾宝玉差不多,哪见过焦大、刘姥姥这等乡野村人呢。他性子本来就急,没耐心,现在脾气更火爆了,动不动还体罚学生。别说孩子,连大人都看不惯他。虽然他很喜欢给人帮忙,三天两头主动为大家修各种物件,但他的人缘还是差极了,没人喜欢他。

  天才大多是矛盾的,维特根斯坦就是个矛盾混合体。他很虔诚,却无法谦卑;对自己要求严,对别人要求更严。他再次体罚学生时,被家长告上法庭,最后不得不卷铺盖走人。后来,他在修道院里找到了一份园丁工作。他对新工作很满意,心灵重获宁静。这是自大卫死后,他第一次享受宁静的滋味。再后来,他又回到维也纳,当起了建筑师助手,设计了一栋房屋。还经历过一段有始无终的爱情。这一次,对方是女的。

  在好友经济学家凯恩斯帮助下,维特根斯坦重返剑桥。二战爆发后,他又开始折腾了。这一次,是去医院做打杂工。都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而维特根斯坦却正好相反,他一次次自降身份的做法,让很多人大惑不解。但,是金子总会发光的。1947年,他被剑桥大学聘为教授。不久后,被查出了前列腺癌。1951年,他写完最后一本著作《哲学研究》,结束了62年的人生旅程。临死前,他说:“告诉他们,我有一个美好的生活。”

维特根斯坦

  维特根斯坦名气如此之大,一方面在于他的哲学主张,另一方面在于他的传奇人生。后者可能占得比重更大。他散尽家财的行为,常常被人们拿来当做他崇高人格的证明。但这本书的编译孔欣伟认为,这种观点有些牵强附会。维特根斯坦给钱的对象,不是叫花子,不是农民工,而是和他同样富有的亲人——那些人,不差钱。他不在乎钱财,说明他已经活明白了,不想人为财役而已。和崇不崇高,没多大关系。维特根斯坦是个极聪明、又高傲、又拧巴、还急脾气的人。但,最重要的是,他特别纯真。这个世界上,聪明人多如牛毛,而纯真的人,比大熊猫还少。

  维特根斯坦到底说了些什么,让他这么大名气?从维特根斯坦的著作及书信集里,大致提炼出了以下五点,它们涵盖了维特根斯坦哲学思想核心内容。

  第一, 苦难与虚无。

  维特根斯坦认为,天底下,无人不苦。失去自我,是人最大的痛苦。人无法躲避苦难,只能面对苦难。苦难从哪儿来的呢?维特根斯坦说,当人们对生活的意义产生质疑的时候,就会心生空虚,强烈的虚无感正是苦难的根源。如果人们坚信,世界本身是有意义的,便不会觉得人生无聊,就更能忍受苦难,甚至能以苦为乐。相反,如果人们认为世界毫无意义,那痛苦就会加倍袭来。

  第二,世界的意义不可说,但能被感知到。这是维特根斯坦最重要的思想。

  维特根斯坦认为,世界无所不包,且没有边界。连世界之外这个概念,也属于世界的一部分。但他说的“世界”,并非肉眼看到的现实世界,而是抽象的逻辑世界,只包括逻辑空间里的事实。他认为,没有逻辑,人无法进行交流。这个很好理解,比如,我们听不懂疯子的话,因为疯子的话是胡言乱语,毫无逻辑的。有人可能觉得,讨论世界有没有意义,有什么必要吗?不同的世界观决定了不同的人生观。认为世界没意义的人,很可能喜欢过享乐的生活,每天得过且过,不求上进;认为世界有意义的人,可能会选择迎风搏击,更积极地生活,去体验人存在于世界的意义。你看,世界有没有意义,这是个很重要的问题。对不同人来说,它具有不同的作用,能造就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 在维特根斯坦眼里,世界的意义就是生活的意义。他指出,生活的意义不能用语言精准表达,凡能被说出来的,多少都会偏离原意。事物本来是怎样的,就是怎样的。无法用语言表达内心感受时,人应该沉默。

  第三,生命与永恒,这也是维特根斯坦哲学的重要命题。

  我们一般认为,死亡是物理行为,对人来说,肉体消亡,意味着死亡。但维特根斯坦不这么想。他认为,死亡不是生活中的事件,死亡是没有被活过。都说人死如灯灭,谁也不知道灵魂能否永恒存在。维特根斯坦一针见血地指出,人生谜题不能靠长生不老来解决。人活在时空中,人生之谜的答案却在时空之外。他说,永恒不是无限的时间延续,而是无时间性(这一点,他和康德、叔本华的思想是一致的,时间是无始无终的)。人活着,绝不能被时间裹挟。活在当下,即为永生。 维特根斯坦的这一思想,与我国佛学经典《金刚经》里所说的:“现在心不可得,过去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高度契合!大道至简,你会发现,世间的最高智慧,最后都通向了同一个目的地。

  第四、科学、迷信与宗教。 维特根斯坦一生信仰基督教,有强烈的济世情怀。

  他认为,宗教和迷信完全是两回事。前者是一种信任,一种生活方式,追求的是人生终极意义,能让人变得更好;后者来自于人内心的恐惧,是一种迷惑手段,也是某些人的谋生手段。虽然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们生活带给许多便利,但维特根斯坦对科学并不感冒。他认为,科学是研究客观事物的,它总能帮人把所有过错推给外部客观事物,因而,人本身是无罪的;而宗教正相反,它让人内心饱受折磨,在痛苦中挣扎,然后让人变得更好。一个是自我欺骗,一个是自我反省,这就是科学与宗教的本质区别。维特根斯坦觉得,每个人基于不同价值观,过着不同生活,很难说哪种生活比另一种生活更好。每个人在尊重别人生活价值的同时,也在寻找、思考、获得并坚守自己的价值。 这个世界,应该是多元的、包容的。

  第五,逻辑与语言的关系。这部分内容,是维特根斯坦对哲学的最大贡献。

  在《逻辑哲学论》序言里,维特根斯坦说,也许只有那些曾经有过书中相似思想的人,才能看懂这本书。维特根斯坦有个著名的观点:人不能思考任何非逻辑的事,不然,人就必须非逻辑地思考。他坚信,哲学不是理论,是活动,哲学的目标是澄清思想,把说不清的事说清,让模糊思想变得条理清晰。 维特根斯坦认为,“我”是世界的界限。这句话听起来很狂妄,堪比释迦摩尼的“天上天下,为我独尊”。如果你仅从字面去理解这两句话,那就错了,大错特错!这里讲的是维特根斯坦,所以释迦摩尼先放一放(其实他俩真的很像)。“我”是世界的界限,那这个“我”又是谁呢?维特根斯坦认为,你可以描述“我”,但那个“我”,只是你眼中的“我”,是作为客体的“我”,哪怕是我在想“我”,想的也是作为客体的“我”,而不是那个作为主体的我。所以,作为主体的我是无法被思考和描述的,主体的我指的是形而上学的主体。(也就是说,同一时空里,一个人不可能存在两个主体的我!)维特根斯坦进一步指出,要思考世界上的任何现象,必须要基于一个主体对世界的体验,我的世界中的一切都是我的体验。世界独立于我的意志,我的意志无法改变外在客观事实,但可以改变作为主体的我这部分。因为我的世界中的一切,都是作为主体的我的体验,所以说,我是世界的界限。

  好了,维特根斯坦的思想精髓说完了。这本书结尾处,编译孔欣伟还特别提示,想更深入了解维特根斯坦思想,推荐阅读他的三本书:《逻辑哲学论》、《文化与价值》和《哲学研究》。

哲学研究

  现在,回过头来看维特根斯坦这个人,我心头竟涌上了许多感动,他的“面貌”也愈加清晰:理想主义者、天才哲学家、特别能折腾、盗火的普罗米修斯、释迦摩尼和贾宝玉的综合体。

  他是含着金钥匙诞生的欧洲贵公子,却主动放弃财产,一头扎进社会底层,一心想成为救苦救难的人。他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做过一些外人看来很不着调的工作(园丁、医院打杂的等),最后却成为一代哲学大师。他的一生,看似混乱,却又像一场历时62年的社会实践活动。他这一辈子过的,比别人三辈子精彩;

  上大学之前,他一直资质平平。结识罗素,是他人生的拐点。他从哲学角度出发,对逻辑与语言的深度探索和研究,开创了这一研究领域的先河。这一点,很像为人类盗火种的普罗米修斯。然而,高处不胜寒,大多数人既看不懂也听不懂他的理论。这反过来,又加深了他的孤傲,坚定了他和与世俗对抗的决心;

  维特根斯坦说,他的书要慢慢读、一句一句读。确实如此,他的每句话,信息量都很大。他的“世界不可说”理论,与中国禅宗思想中的“不可说,一说就错”几乎一模一样,神似度达90%以上。然而,他没有专门研究过释迦摩尼或佛学。他只是个虔诚的基督徒。《红楼梦》里,贾宝玉身处温柔富贵乡,却一眼能看到所有人的大结局:纵然眼前繁华,到头来,终逃不脱“黄土陇上送白骨”的宿命。维特根斯坦不稀罕任何物质享受,只一心探求真理,这不就是现实版贾宝玉吗?只不过,他没那么多姐妹,待人也不似宝玉那般温存体贴罢了。

  另外,维特根斯坦还有很强的原罪感,精神上也有重度洁癖,他的世界黑白分明,没有妥协一说。如果用一句话概括他的人生,我唯一能想到的是——“不疯魔,不成活”。维特根斯坦研究了一辈子哲学。人家问:到底什么是哲学? 他说:哲学,就是给苍蝇指出逃出捕蝇瓶的道路!

  维特根斯坦,这位20世纪伟大的哲学家,被罗素誉为“‘天才人物的最完美范例’:富有激情、深刻、炽热并且有统治力”的哲学奇才,用他不羁、热烈、无悔的人生,告诉人们:你的生活,你说了算!死亡不可怕,最可怕的是——没有真正活过。用心生活、爱我所爱,唯有真实活过,才不枉来人间走这一遭。

  在世人眼中,维特根斯坦放着富贵日子不过,偏要自讨苦吃,真是“不识好歹”。然而,他们忘了一点:鸿鹄,从不需要燕雀理解。终于,他逃出了那只又细又窄的“捕蝇瓶”,用尽所有力气,挥动双翅,飞上了人类思想巅峰,见到了瓶中苍蝇一辈子无法看到的美景。

  难道,这,还不够吗。

  2018.6.7晚

  《维特根斯坦说逻辑与语言》读后感(四):维特根斯坦:和希特勒是同学,公然怒怼老师罗素,终成哲学大师

  (原创文章,欢迎阅读,如敢洗稿,势必全网追究到底)

  文|诸神的恩宠

  哲学家一向被视为最智慧的人。古今中外的许多大哲学家,无论是苏格拉底、卢梭,还是尼采、罗素等,每个人身上都有说不尽的传奇故事。在众多的哲学家里,有一位分外耀眼。他,就是奥地利哲学家维特根斯坦。

  维特根斯坦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他出身豪门,却一生清贫。为实现人生理想,几度转变职业,他做学者、当兵,做花匠,甚至还做过打杂的,让许多人觉得不可思议。可以说,和他的深邃的哲学思想相比,他的人生更具传奇色彩。

  《维特根斯坦说逻辑与语言》深入介绍了维特根斯坦的生平、哲学思想和哲学贡献。本书的作者,是加拿大华裔学者孔欣伟。书中,孔欣伟将维特根斯坦的核心思想用自己的语言进行了诠释,深入浅出,使原本晦涩难懂的理论,变得通俗易懂。

  01自由的灵魂造就了桀骜不驯的人生

  维特根斯坦全名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1889年4月26日,维特根斯坦生于维也纳钢铁大王之家。维特根斯坦家族在欧洲享有盛誉,当时的大音乐家勃拉姆斯、马勒等,都是维特根斯坦家的座上宾。从小在艺术氛围中长大,让维特根斯坦生性敏感,很有艺术细胞。

  维特根斯坦的父亲年轻时酷爱工程技术,结婚生子后,他把这个爱好强加给了儿子们,维特根斯也继承了父亲的基因,天生爱好机械,十岁时就制造出一台简单的缝纫机。但他的两个哥哥不堪父亲的重压,相继自杀。哥哥们去世后,父亲害怕了,不敢给维特根斯坦太大压力,于是把他送到普通学校,接受平民教育。

  有意思的是,那所平民学校里,后来出了两个世界级大人物,一个是维特根斯坦,另一个是希特勒。他俩虽不同班,却出现在了同一张照片上。

  青年时代,维特根斯坦离开奥地利,前往英国留学。当时,罗素是英国最著名的哲学家和数学家。一次,维特根斯坦无意中读到了罗素的《数学原理》。他兴奋地发现,这才是他的兴趣所在,于是他鼓起勇气,去剑桥大学拜访罗素。经过深入的交谈,罗素发现维特根斯坦是个很有思想的年轻人,他很欣赏维特根斯坦的才华,越来越器重他,甚至还把他视为自己事业的接班人。在罗素眼中,维特根斯坦是 “天才人物的最完美范例”。

  维特根斯坦如果按照这个人生规划走下去,他的人生之路会比后来顺遂很多。然而一战的爆发后,让他选了另一条道路。1914年,他果断地回到维也纳,参军入伍,投入到战争的炮火中去了。服役期间,他写了一些哲学笔记,后来收录进《战时笔记》里。

  战场上,眼见着身边的战友一个个丧生,维特根斯坦对战争充满恐惧。为了安定心神,他随身带着托尔斯泰编辑的《福音书》。

  炮火连天的岁月里,《福音书》和哲学,成了维特根斯坦的精神支柱。一战结束后,奥匈帝国灰飞烟灭,维德根斯坦被关进意大利战俘营。在那里,他以惊人的毅力完成了《逻辑哲学论》。他的好友

  维特根斯坦出狱后,《逻辑哲学论》得以顺利出版。这本书后来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哲学著作之一。后来,维特根斯坦突然冒出一个念头——去当乡村老师。他的这个想法,把所有人都吓了一跳。但他并不在意别人看法,他把所有财产都分给了同样富有的兄弟姐妹,一个人甘愿过着深居简出的日子。

  不久,维特根斯坦便如愿以偿当了小学老师。然而一到乡村他就傻眼了,这里和他想象的完全不同,他根本无法适应乡村生活。农村人的野蛮无礼,让他大为吃惊。

  维特根斯坦出身大富之家,从小家教严格,他对自己要求很严,对别人要求更严。一次上课时,他体罚了几个学生,结果家长不干了,纷纷把他告上法庭。他被判无罪,却丢了饭碗。

  现实世界里有太多无奈,这让维特根斯坦屡屡受挫。然而,他内心的完美主义倾向从未改变,他的一生,都在追随自己内心的声音,从不屈服于现实的残酷!

  不久,他找了一份新工作——修道院的园丁!他非常喜欢这份工作,花花草草给他内心带来了久违的宁静。再后来,他离开修道院,回到维也纳,转行成了建筑师,帮姐姐设计了一栋房屋。

  几经辗转,在经济学家凯恩斯的帮助下,维特根斯坦又回到了剑桥大学。回剑桥后,维特根斯坦急需一篇论文获取博士资格,唯有如此,才能拿到研究经费,才能过上体面的生活。

  当时,他的博士论文是《逻辑哲学论》,考官是一群剑桥教授,其中也有罗素。当着众人的面,罗素向他问了一个问题,维特根斯坦说完答案后,又一脸傲慢地说:“别在意,我知道你们永远不会懂的。”别人都以为维特根斯坦傲慢,殊不知他当时已经40岁了,为了获得博士学位,不得不当众盘问,他内心的苦闷又有谁知道呢。

  拿到了研究经费后,维特根斯坦在剑桥安顿下来了,但他对这里的生活并不满意。二战爆发后,他离开剑桥,再次转行。这次更离谱,竟是去医院当医学助理技术员。

  是金子总会发光。二战结束后,维特根斯坦被剑桥聘为教授。晚年时,他在爱尔兰完成了最后一本书——《哲学研究》。62岁时,他被查出前列腺癌,不久病逝。去世前,他说:“告诉他们,我度过了美好的人生。”

  纵观维特根斯坦一生,真实而率性,生于富贵之家,却甘于清贫生活。他当过兵、做过乡村教师,当过花匠,去医院打过杂,最终成了哲学大师。这样的人生,堪称传奇!

  02维特根斯坦的哲学思想是什么

  维特根斯坦的书,以晦涩难懂著称。他的哲学思想的核心是:不可言说的美好。对在现实中屡屡受挫的人而言,他的思想犹如久旱逢甘霖。他擅长段落式写作,作品短小精悍,和哲学家尼采的文风很像。

  那么,维特根斯坦的哲学思想包括哪些主题呢?

  第一个主题是,苦难与虚无。

  在《文化与价值》这本书里,维特根斯坦认为,世界上随处可见各种各样的苦难,而人最大的苦难,是失去自我。空虚的生活会让人产生虚无感,而虚无感又造就了苦难。如果我们确信生活本身是有意义的,那我们就能忍受一切苦难。

  第二个主题是,世界的意义不可言说,虽不可言说,却能在生活中显现。这个主题是维特根斯坦思想的精华。

  维特根斯坦认为,世界是一切的集合,就连世界之外这个概念,也是世界的一部分。世界存在于思考中,人不思考,就无法解决问题。

  维特根斯坦的这个思想,和中国禅宗主张的“教外别传,不立文字”非常像,都主张凡是文字或语言等能表述出的东西,在一定程度上,都会在削弱或歪曲内心的本意。他们都主张不可说,一说就错。比如,当我们给一个人起名字时,就已经扩展了现有语言来包含他,他能被语言表达后,已经丧失了部分真实的自己了。

  维特根斯坦认为,尽管世界的意义不能用语言表述,却会在生活中会显现出来。当你把所知道的信息排列在一起时,意义就会自己显现,东西本来是怎样的,它就是怎样的。一旦用语言说出,就会被扭曲。人们想在语言中寻找出路,却发现,到头来只能找到更多困惑。所以维特根斯坦主张,在无法言说之处,人必须保持沉默。

  第三个主题是,死亡、永恒与时空。

  在《逻辑哲学论》里,维特根斯坦认为,以永恒视角来观察世界,把它看作一个整体,这时世界是神秘的。如果永恒不代表时间的无限延续,而仅指无时间性,那么活在当下,就意味着活在永恒里。维特根斯坦认为,人活在时空中,而人生之谜的答案,必定在于时空之外。

  人生对每个人都是难解的谜题,有些人认为,如果灵魂不灭,就能解答人生一切难题。维特根斯坦却认为,这是把手段当成了目标。人只有活在当下,当下才能成为永恒。这时候,我们的生活才是脚踏实地的,我们才真正能做到不受时间的束缚,安心生活。

  03维特根斯坦对哲学做了哪些贡献

  维特根斯坦对哲学的最大贡献,在于梳理了逻辑与语言的关系。他认为,哲学是基于语言的思辨,而语言有自己的边界。同时,他还清晰指出了边界的存在,并断言人生意义在语言边界之外。

  1953年,维特根斯坦去世两年后,《研究哲学》正式出版。这本书里,维特根斯坦说自己把哲学问题当作案件来调查,而不是做学术研究。他还说,也许只有那些曾有过书中相似思想的人,才能读懂这本书。

  维特根斯坦认为,人不能思考任何非逻辑的事,否则,人就必须非逻辑地思考。这句话听上去有些绕,举个例子你就明白了。上司给你交代工作任务,他一会儿说东,一会儿说西,说话毫无逻辑,你肯定听得一头雾水,但如果他很清楚地告诉你:今天你要完成三件事,第一件事是做什么,第二件是做什么,最后一件事是做什么。这时候,你能很快领会他的意思,也就能很顺利地去开展工作。

  在维特根斯坦眼中,哲学不是理论,而是活动,哲学的目的在于澄清事实,消除语言带来的混乱,使那些本来模糊的思想变得更清晰,为思想确立界限。他说:凡能被思考的东西,都能被清楚思考,凡能被言说的东西,都能被清楚言说。一个人语言的界限,意味着他的世界的界限。

  维特根斯坦认为,你可以描述我,但那并不是作为主体的我,而是作为客体的我。也就是说,你描述的我,是你眼中的我,而并非真实的我。在我的世界中,一切都是我的体验,所以说我是世界的界限。

  在维特根斯坦看来,语言是思想的载体。和所描述的东西本身相比,人类语言的描述是很不准确的。每个解释,都是一个假设。来看个例子。红色物品能被摧毁,但红色本身却不能被摧毁。这就是为什么“红色”这个词,是独立于红色物品之外的存在。一旦你知道这个词代表什么,你就能知道它的全部用途。

  在维特根斯坦后期的代表作《哲学研究》里,他的关注点从逻辑转向了语言。与逻辑相比,日常语言具有更多模糊性,离哲学核心问题更遥远。因此。当很多人阅读完《哲学研究》后,都会产生疑问:书中那些日常而琐碎的讨论,虽然很深入,但和哲学有什么关系呢?但维特根斯坦认为,在哲学中,语言和逻辑具有同等重要地位。

  在他来看,语言是游戏,崇高词汇和普通词汇之间是平等的,两者没有高下之分。语言是所有命题总和,口语是人类有机体的一部分,但语言有时能掩盖想法。说到这,维特根斯坦打了个比方:衣服外形由一种东西制成,这种东西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显身材。我们从衣服的外观中,根本无法推断在这件衣服下,藏着一个怎样的灵魂。

  在《哲学研究》序言里,维特根斯坦说,他写作的目的是希望通过自己的书,能引发更多人进行思考,从而产生自己的想法。他认为,思考能给人带来巨大的精神回报。维特根斯坦一生热爱思考,他曾说,世界上没有任何事,比思考哲学问题更美妙。因此他一直主张,人的思考应超越时间,不要被时间所局限。

  在《战时笔记》这本书里,维特根斯坦写道:真正的幸福,并非指事业有成或家庭美满那种世俗意义上的幸福。真正的幸福,指的是不生活在时间洪流中,而是只生活在当下。只有活在当下的人,才是最幸福的。

  维特根斯坦的这番话,正是他哲学思想的精华。他的一生充满传奇,直到临去世,他都从未后悔自己当初的每一次选择。他一生知行合一,用62年的时间,完美地诠释自己的哲学主张。世界上最幸福的事情,就是为理想奋斗终生。维特根斯坦甘愿抛弃世俗的幸福,皆因他心中有着更高的精神追求。如果这都不是幸福人生,那这世界上恐怕也没有幸福人生了。

  (完)

  作者介绍:诸神的恩宠,资深互联网人,多平台签约作者,简书人文优秀作者。热爱读书、思考、写作,被朋友称为“行走的百科全书”。本文为原创文章,欢迎点赞、留言、转发。抄袭或洗稿必究。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