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贝多芬的头骨读后感锦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贝多芬的头骨读后感锦集

2021-03-26 01:28:30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贝多芬的头骨读后感锦集

  《贝多芬的头骨》是一本由[美] 蒂姆·瑞博著作,中信出版集团/楚尘文化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页数:33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贝多芬的头骨》读后感(一):八卦基因耸动

  完全没有欧美音乐史概念的人会选读这本书,完全是因为基因中有大量八卦分子。对于几乎只知道肖邦、贝多芬、柴可夫斯基的我表示,前一半完全看不懂,从墨丘利跑得快所以用来给水银命名开始才有感于八卦果然吸引人。艺术是门高深的学问,因为综合性太强了,一般人摸不着门槛,八卦就是在阵中开个生门,让人人都有活路走。尼采疯了,但他说了很多对人心的话,比如:"没有音乐,生活就是个错误。"

  《贝多芬的头骨》读后感(二):疯狂音乐史

  这是一本记录着近三千年来,音乐家们的秘史,在这本书中作者颠覆了我们对于这些音乐家们的常规印象,把他们背后的疯狂故事总结了出来。这些音乐家在写出那些堪称神作的曲目时,人们都以崇拜的眼光去看待他们,总以为他们的生活与常人不同。然而看着这本书之后,就会发现他们也是普通人,他们也有难以控制的人性弱点。很难想象作者是怎么了解到这么多背后的故事的,我们到底忽略了多少历史中的细节。

  作者用幽默的笔法来记录这些疯狂的事迹,这本书完全有可能改变一个崇拜者对于某位音乐家的崇拜态度,当发现了他们在背地里实际是你完全不认识的模样,你还会喜欢他吗。这本书肯定是那些音乐家不想看到的,也不想被人记录下来的,如今一切裸露地呈现在读者面前,想想总感觉侵犯了人家的隐私一样。虽然他们背后可能是难以理解甚至是可怕的,但他们的音乐作品无疑是美好的,我们要考虑一下到底喜欢的是他这个人,还是喜欢他的作品。在我看来,流传下来的只有艺术品,而艺术品背后的故事只是帮助我们进一步了解这些作品的契机。

  以这种方式来记录历史显得很独特,本书也是按照历史的时间顺序展开的,从而还可以深入到当时的时代背景。这本书只是了解这些音乐家的其中一个方向,也不能够由此断定他就是个什么样的人,还是需要结合大历史去了解他们,这样才能够拼凑成一个完整的形象。书中每个人的篇幅都不长,毕竟这并不是他们人生中的大部分,所以阅读起来也很方便。书中不仅讲述了那几位经典的音乐家的故事,还有我们完全没听说过的名字,这样反而产生了一种对比。

  这本书当然不是为了摧毁他们的形象而存在的,我认为作者是想要让读者了解到完整的一个人,不想让这些秘密石沉大海。更何况作者在讲这些事的时候并没有诋毁的意味,所以在书中还是能够看出一些尊重的,可这本书难免会遭受到或多或少的争议。不过现在的人们,都喜欢扒皮、人肉、八卦什么的,所以这本书的读者群体应该不会少。具体书中记录的是什么样的事,我在这里就不多介绍了,带着对这本书的书名的疑问翻开本书就好。

  《贝多芬的头骨》读后感(三):不疯魔,不成活!

  本书完全可以叫做欧洲音乐人古怪轶事宝典,只要跟音乐有那么一点点关系的人都被作者列举了出来,然后用简短的文字介绍其一生中一件或几件疯狂的事件。并且,有趣的是作者真的是严格和严肃的在按照真实历史来书写,虽然选的角度看似荒诞,依然是这些音乐天才最真实的一面,但同时作者也喜欢恶趣味般的在不经意间调侃两句,冷幽默功底满分。

  现在人们都说玩音乐的不是天才就是疯子,这本书里的内容更是直观的让我明白了这一句话有多么千真万确。可以说,本书记载的这些音乐天才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古怪,疯狂这个词来形容他们实在太温柔,变态也不过勉勉强强。暴力、复仇、血腥、死亡,你能想象到的一切负面词语都可以跟这些音乐天才挂上钩,正如作者所说,美妙动听的音乐之花却是盛开在人性与血肉的土壤上,细思极恐。

  诚然,对于不专门研究音乐的我们阅读本书可能连很多人名都读不顺,但是这并不妨碍看本书所得到的满足,或者说刺激。看着这些人在生命中如此放飞自我,还能留下音乐史上浩如繁星的璀璨音乐,除了感觉不可思议之外,更多的是一种醍醐灌顶般的震惊。现代人们有时会好奇,为什么在某一个时期会出现那么多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各个领域的天才,让前人无语,让后人仰望。

  不疯魔,不成活!如果你看本书,你会得出跟我一样的结论。这些人放浪形骸,不论当时社会处于什么阶段,就好像完全干扰不到他们,平行于世。这里面贝多芬算是大众最为熟知的音乐天才,而看完作者笔下的贝多芬,惨,真惨!不忍直视,颇有点替古人流泪的意味,一方面这里是作者冷静的笔触,另一方面确实是贝多芬的生活也太难了些,比所有电影里的反派加起来还要惨一万倍!这个时候这一句话放在这里便显得是那么韵味悠长:音乐是受诅咒者的白兰地。

  而关于本书的名字贝多芬的头骨在这里我就不剧透了,留给你们自己来发掘,依然是个很刺激的故事。总的来说,这本书非常适合闲暇无事来偶尔阅读几个片段,因为作者是按照时间来为这些音乐人划分的,所以在看的时候,也会发现各个时期疯狂的点真的不一样,但却都有共同点,那就是极度的狂热,对自己,对他人,对音乐。

  《贝多芬的头骨》读后感(四):你或许记不清这些音乐家的名字,但是你一定不会忘记有关于音乐的那些八卦

  虽然我经常会听一些西方的古典音乐,但是若是没看这本书的话,我还真的不知道原来有这么多的音乐家和音乐作品是我从来就没有听说过的。看来自己在音乐方面的知识量还是太少太少。不过看完《贝多芬的头骨》这本书之后,相信你有关于过去的那些西方音乐人的知识量绝对会增长不少,只是这些知识却并非是我们传统印象中的那些内容。

  之前我们所读到的一些介绍音乐人的内容,大多是只会介绍一下国籍生卒年份,代表作品、音乐成就什么的,对于其余的像是轶事传说类的东西所知甚少,毕竟当时的音乐家是都是以作品取胜,又不是现在的小鲜肉演员,得靠八卦上头条、博眼球。

  可偏偏这本《贝多芬的头骨》就是本压根不按常理出牌的书。你若说它是本专门讲音乐家八卦的书,似乎有些冤枉了它,可是里面所讲述的内容还真的就绝对并非什么高大上的东西,说起来或许还有些庸俗,但却是一定是会看的你大吃一惊,或许会因此而掉下巴也说不定的。

  对于尼禄这个人之前我只知道他是一位暴君,可并不知道他居然还是位音乐爱好者,若你告诉我说他是位诗人或许我还觉得靠谱,毕竟在历史的记载中说他为了获取写一首诗的灵感而防火烧了罗马城。可是在这本书里它就告诉我尼禄是酷爱音乐的艺术青年,并且那场有关于罗马的燃烧,似乎也不如同传言中的那般。

  诺基亚的手机虽然现在在市面上已经不火爆了,但是他那经典的开机音乐相信每一个用过诺基亚的人都不会忘记的。可是你知道这段旋律的作者是谁吗?它其实是来自西班牙的作曲家弗朗西斯.塔雷加。之所以他的作品能够入选,居然是因为他是一百五十年前的作曲家,而采用去世七十五年的音乐家的作品,是不用付版权税的。

  整整三千多年的西方音乐史上究竟有多少不为人知的惊奇古怪、逸闻趣事啊!读完其此书之后,或许你仍然还是记不太清这些音乐人的详细名字,但是你一定不会忘记有关于他们的这些零零碎碎的各类小故事。因为我们都有一颗好奇的心,哪怕这些人早已作古多年,也挡不住现代人那强烈的八卦念头啊!

  《贝多芬的头骨》读后感(五):怪异的音乐史

  历史这个学科,很长的一个阶段对我来说,就是枯燥的不平等条款内容、各种事件的年份甚至是具体日期、死板的历史人物形象……总之就是一些完全提不起兴趣的东西,所以在很长的时间里,对于历史类的书籍我始终都是兴趣缺缺。近些年有了些改观,开始看一些或者不那么枯燥、或者言之有物、或者观点独到的作品。《贝多芬的头骨》貌似不属于其中的任何一类,而是本可以用有趣来形容的书。

  至于音乐,我大概应该算是一个完完全全的门外汉,就连平时随手找来听的歌,也大都是找来喜欢的嗓音或者是曲调,演唱技巧、作曲难度之类的,似乎从来没对我产生过什么影响。

  这样的自己,从来没想到过有一天会对一本摆在音乐史分类架上的书产生兴趣。好吧,其实是从来没有想象过这中可能性,可这本书的标题、和富有层次感又色彩鲜明的封面设计,真的是第一眼就打动了我。

  《贝多芬的头骨》书名取自书中的最后一个故事,那个关于贝多芬死后的故事有着一股子诡异、荒唐的味道,其实严格说起来,其实这个就是整本书的基调吧。全书记录了大量篇幅短小关于音乐家、关于热爱音乐的人、关于与音乐有关的人的故事,这些故事的基调都和前面所提到的贝多芬那个故事一样。“音乐史上的天才与疯子”,这是这本书的副标题,在我看来,其实更适合整本书呢定位呢。

  书中一共有两种大类型的故事,第一部分是作曲家奇特的生、更奇特的死和怪异的命运,这里截取了不同的时代,从各个时代里寻找那些与主题相关的人物和故事。第二部分是黑暗古怪的音乐杂章,相比于第一部分,不熟悉音乐史的我似乎在这里更能够找到些熟悉的名字,可能是某一位盛名远扬的大师,可能是一些似曾相识的歌曲,也有可能是一段知晓却并不熟悉的历史,带着一知半解的心思慢慢读完,就会发现这本书带给我的,不仅是略带着怪异的感受,还有分量十足的、关于音乐史的干货。

  书中每一个故事的篇幅都很短,大概是两三页到四五页的样子,且各个故事完全是作为一种独立的存在,与其说是音乐史,这本书完全可以被看作是一本故事集。茶余饭后随手翻阅几个故事,怪异中带来的轻松和捧腹感是一种不错的满足呢。

  《贝多芬的头骨》读后感(六):疯狂的音乐家们

  《贝多芬的头骨》是一部挖掘西方音乐天才们疯狂行径的非典型性音乐家小传,看完这本书,将会让你对那些音乐家们有一个颠覆性的全新的认识。作者蒂姆·瑞博是美国中世纪史专家,他同时还是一位音乐史专家,自己也擅长超过10种乐器,他的写作内容包括从中世纪到二十世纪初的各种历史和音乐题材。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这本书充满了离奇与荒诞,但是却不失历史的真实性了。

  人都有好奇性和猎奇心,对于各类花边新闻、小道消息、名人八卦,总是会吸引人们的眼球,让人津津乐道。而在这本书中,更是充满了过去两千年甚至更早的隐秘音乐史,充满了最为不同寻常、往往骇人听闻的时刻。全书分为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从古希腊到二十世纪的大批作曲家,包括了最名声昭著或默默无闻的作曲家和乐师。当然,这里面很多人名我都没有听说过,但是,却不妨碍我对他们致以或同情,或瞠目结舌的表情,因为他们的共同之处在于都有不寻常的生活或特别不愉快的结局,有的还具有相当可笑的命运。第二部分则是更深入的探索,给读者展示了各种令人惊愕的东西。我觉得这部分才是名副其实的离奇事件大市场。从怪诞的真相到恶作剧和都市传说,简直就是一个不同寻常且引人入胜、充满恶趣味的阴暗恐怖世界。就像第一部分一样,很多记述是真实的,有些是猜测,有些一直被当作真相,直到最后被证伪。有些谎言看着实在有趣,根本无法抗拒。也许这也恰恰迎合了人们猎奇的心态了,只能说,这个美国作家的恶趣味真的是让人无言以对,叹为观止了。

  书中的每一个小故事,篇幅都在一两页左右,很适合拿来在休闲的时光中阅读一二,看的过程中,我总是忍不住要感慨,也许一个精彩作品的诞生,一位天才音乐家的出世,总是会伴随着或怪异、或荒诞、或滑稽、或苦闷的过程,是不是只有经历了不同常人的过程,才会绽放出别样的风采。当然,在品读别人的人生中,也会反过来思考自己的人生,人有旦夕祸福,明天和意外总是不知道哪一个先到来,所以当我们面对困境的时候,想想那些比我们更悲催的音乐家们,是不是可以更加的从容去面对了呢。

  看这本书,不需要多少广泛的音乐知识,也不需要对各位音乐家有多么深刻的了解,当然,知道的多了对此书会有更好的理解。所以,建议在闲暇之余,还是可以看看的,也许会对以前闻所未闻的音乐产生新的热情和迷恋,同时也会有更深的理解。要知道,古典乐并不无聊过时,也并非不合时宜。它们是令人激动、充满活力、意味深长而美妙动人的,每个人都可以享受古典乐,只不过它们有时比较阴森,好好的享受吧。

  《贝多芬的头骨》读后感(七):奇葩音乐史

  这本书之所以吸引我的首个理由除了它美貌的外表还有它的名字,过年期间休息时恰巧看了一部纪录片《爱因斯坦的大脑》,对其非凡又疯狂的经历感到三观震荡,后在余震中看到了《贝多芬的头骨》,当然这本书的内容同贝多芬的头骨只有那么丁点关系,主要的可循副标题窥视“音乐史上的天才与疯子”。

  在一般情况下我会直接略过废话颇多的“前言”直奔主题,但这篇前言大略看了下,至少是提前给读者讲明了你从这本书中到底会领略到什么内容。全书分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七章从古罗马时期讲到现代时期,时间跨度颇长,里面罗列了大量历史上有名的音乐人,仅看名字已是眼花缭乱,有熟悉的莫扎特、贝多芬、肖邦、柴可夫斯基等人,但更多的是我闻所未闻的音乐家们,可能相对第一部分的内容更吸引我的是第二部分,因为第二部分放眼望去,是遍地古怪诱人的小标题,争相雀跃扑闪着吸引我的注意,内容看上去也更丰富些。

  作者利用人类猎奇的本性来引导读者走入他笔下的音乐世界,也许通过对一个音乐家的好奇从而了解并爱上他的音乐是有着极大的可能。加快阅读步伐,沿着音乐天才亦或音乐疯子的人生轨迹展开了这次猎奇之旅。

  首先逆时来到第一场景,古希腊城邦雅典大抵给我的印象就是偏文艺,若说此时在头脑里浮出的首位音乐家特尔潘德的经历,那还真是空白一片,而在这个时期的讲述里,最熟识的也只有罗马皇帝尼禄了,印象中的暴君与音乐相联系,通过多个角度来审视一段历史,是否会让事件走向接近真相而人物也更真实的地步,这一点想来如此有趣又值得让人期待。

  抱着对每一位名留青史的音乐家的尊敬,翻开他们的人生片段,记忆里中世纪的狮心王理查与作曲家之间产生联系还是让我有些意外,还有文艺复兴时期的英格兰国王亨利八世,读战争史时怎能想到他还有这另一面,来到古典主义时期后,头两篇就让人三观震荡,海顿失踪的头颅将阅读的注意力瞬间旁移。

  作者在讲述这些疯狂有趣的历史时可能想要尽量保持客观,偶尔附带的括号内有着注解及主观评论或对当下人物及其命运的调侃,虽然我会烦感自作聪明的人,但作者幽默的尺度尚在可控范围。在这些历史碎片中,对每一个人物及事件的讲述基本上都是点到为止,若是成功引起读者的好奇,那只能再做额外引申阅读或从音乐作品中寻找答案了。

  纵观整本书,与其说是我对音乐大师及其人生非凡亦疯狂的经历充满了探秘的兴趣,不如说是对他们各自所处的时代背景更感兴趣,因为我相信作品同个人境遇以及作者所处大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正如作者在这本书的尾声中所说“伟大的艺术可能来自动荡和绝望的时代”。

  疯猴勿杀20180314

  《贝多芬的头骨》读后感(八):怪诞、离奇、神秘的音乐世界

  《贝多芬的头骨》,看书名有点惊悚,或者以为是医学研究亦或小说之类的,至少第一眼我并没有把它与历史结合起来。不过翻开目录,你会立刻被无数人名和奇怪的标题吸引,虽然只在本书的最后部分你才会看到两个与书名契合的小标题,但看前言的标题并预览内容后,你大概能知道这是一本关于西方音乐史中的阴森离奇故事的书。

  准确地说,这是一本关于欧洲音乐史中的音乐名人的记传体书籍。作者蒂姆.瑞博(国际上享有盛名的音乐家)将本书分为两个部分展开叙述。第一部分的主角是人,作者以时间为轴,讲述了欧洲从古希腊时期到二十世纪的大批音乐家的离奇命运和这些名人不为读者所知的各种奇闻逸事,让读者眼花瞭乱、兴趣盎然,有如在读一本名人野史和八卦杂志。第二部分的主角是事件,作者从音乐的生物学和神话起源到有关音乐和音乐人的最阴森的故事,向读者展示了各种名副其实的离奇大事件。全书由数篇短文组成,无论读者从哪一章哪一页开始阅读,都不会觉得晦涩难懂或是前后脱节,因为每一篇都有相对的独立性。但全书又是一个有机的密切联系的整体,逻辑清晰,知识性和趣味性都很强,不管读者是一个在音乐方面有高深造诣的人,还是任何一个五音不全对音乐一无所知的读者,都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即使是一个对音乐再无兴趣或无知的人,至少都是听过莫扎特、贝多芬、李斯特、肖邦等音乐名人的,也多少都是听过《命运交响曲》、《月光曲》、《致爱丽丝》等钢琴曲的。所以我觉得这本书不妨可以这么读:先选这些熟悉的名字的章节来阅读,当你被书中的故事吸引时,再慢慢回到目录,对音乐和艺术历经的几个时期跟随作者进行一个回顾,慢慢从作者对每一个时期的简介来学习。最后,我们可以结合欧洲历史的一些重要阶段和当时的政治格局背景,来看彼时的音乐发展和分析导致音乐人命运的深层原因。当然,这本书中有很多篇关于神话、宗教、迷信的故事,这些在信息闭塞、科技限制、生活单调的时期,都属于是再正常不过的传说。

  无疑,纵观几千年世界历史,欧洲不管是在音乐、绘画、宗教等文化艺术方面都是世界各国的中心,西方国家如古希腊、罗马、巴比伦、法国、德国、英国、奥地利等国家,都是引领世界潮流的,他们的文化艺术历史与我们东方的文化艺术历史各独树一帜,有着不同的特色,都有着重要的地位。读本书,作者首先给我们科普了欧洲文化艺术历史的七个阶段:从古希腊罗马时期,经中世纪、文艺复兴、巴洛克、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时期,到现代时期,也许大家在学世界历史的时候有接触到这些名字,不过读书教材中的介绍绝对不会有课外书这般生动有趣,估计都忘记得差不多了吧!而且,不读此书,我们恐怕很难系统地了解到:我们所耳熟能详的海顿、肖伯特、莫扎特、贝多芬、韦伯、肖邦、李斯特、柴可夫斯基等音乐巨人都出现在相邻的古典主义时期和浪漫主义时期,也是就十八至十九世纪的一百多年间,而拜伦和雪莱、黑格尔的辩证法和马克思的共产主义、工业革命等被我们熟知的名字与浪漫主义时期紧紧联系在一起。不得不惊叹,十八、十九世纪的欧洲为世界贡献了什么!

  最让人惊恐的,恐怕莫过于书中所介绍的这些名人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命运和他们的死因,以及他们死后的尸体特别是头骨所遭遇的各种游历旅程。 “老爹”海顿一生幸福安宁,可死后其脑袋却被崇拜者偷走私人保管,直到跟他去世150年后的1954年才得以与身体合并安葬; 暴君尼禄竟是一个音乐酷爱者,为了加强肺活量和音量居然灌肠和在胸口压铅板,他逼迫民众听他演唱不能离开,有的女人在他演唱时居然生了孩子,还有的男人为了能幸免听他的演唱居然要装死被抬出去; 音乐神童莫扎特传奇的一生也足以拍成一部电影,他童年里在欧洲宫廷倍受宠爱,却在成年后被淡忘,因家庭和财政问题醉酒,最后在35岁的盛年夭折。他生前一生坎坷,死后也未能安宁,其头骨也经历了奇异的冒险,被数次转手; 贝多芬也是可怜的,生前和身后都没有喘息的机会。他童年艰辛,父亲是一名宫廷歌手,酗酒且花钱如流水,母亲在他16岁时死于肺结核,他自己因才华出众很早就踏上成名之路,可在他30岁左右的时候,听力开始出现问题,直到48岁彻底失聪,只能通过随身携带的“对话簿”来与人交流,以至于少了很多演出收入而穷困潦倒,尽管如此,在他晚年仍创作和谱写出很多伟大的作品。在他死后,他的头骨碎片也经历了漫长的旅行; 舒伯特、帕格尼尼等音乐家在生命的很长过程里都受梅毒侵扰而痛不欲生,因当时医疗技术有限,不得不用服用水银的办法来治疗,最终均因水银中毒而亡; 肖邦的生命也只有39岁,他年纪轻轻死于肺结核,因害怕活埋而严格指示亲友在他死后将他的心脏取出,以确保复苏后不会发现自己被困在六英尺下的小空间; 李斯特因才华倍受女性追捧,他的粉丝们收集他演奏过的钢琴断弦做成手镯,把他抽过的雪茄头戴在乳沟里。他一生活到75岁,死于德国,最终尸体因防腐处理不当而肿胀发臭,最终只能禁止任何人参观。 ……

  读本书,确实有如作者所说,是在穿越音乐史中一些黑暗的胡同、恐怖的林间小道和废弃的宅邸,让读者了解很多此前根本不知道的东西。在这场旅程中,我们应该学到的是,伟大的艺术可能来自动荡和绝望的时代,无论这些伟大的音乐家们经历了何种不幸,但也许正是因为有这些不幸,他们才得以创作出如此多的辉煌作品,我们也才能有幸欣赏到它们。

  在夜阑人静时,倒上一杯茶或红酒,放上一段名家们的作品,然后翻开这本《贝多芬的头骨》细细品读和回味,应是一幅很美很详和的画面。极力推荐此书!

  《贝多芬的头骨》读后感(九):音乐家的八卦史

  贝多芬逝于1827年3月26日。据说,法医学家于次日切开了他的头骨,后来这批头骨四处流落,许多学院都声称拥有“贝多芬”,后来20世纪的DNA技术排除了大部分的可能。这件轶事见于美国作家、音乐史家蒂姆·瑞博的著作,即《贝多芬的头骨》。

  瑞博说,该书还可起名为《莫扎特的头骨》。据说可怜的莫扎特在死后被挖坟,盗墓贼偷走了他的头颅,卖给了一个研究基金会。瑞博接着说,该书还可以叫《海顿的脑袋》,据说海顿去世不久,两位朋友和崇拜者切下了他的头颅,偷偷地藏了起来。

  以此类推,下列命名似乎也都合适:《尼禄的肠子》,据说这位爱唱歌的罗马皇帝认为灌肠可以增加肺活量和音量;《沙德兰·德·库西的心脏》,据说这位中世纪吟唱诗人爱上了一名贵妇,然后被爵爷挖了心脏烹制成菜送给了他那不知情的妻子;《罗伯特·舒曼的耳朵》,据说舒曼晚年严重幻听,耳边时常响着他称之为天使般的音乐,还有死人的气息。此外,书名如果不取决于身体器官,还可以叫《被葡萄噎死的特尔潘德:从古至今音乐家们的古怪死法》、《梅毒:十九世纪欧洲音乐的推手》、《抑郁症:如何创造音乐天才》,等等。

  总而言之,不管哪种都符合本书意旨,也挺符合作者的“恶趣味”。就可靠性而言,“据说”太多,作者所言不可尽信,他也无意让人信服,津津乐道引人注意的,大多是些八卦,听听笑笑就算了。我比较好奇引起这些八卦的原因。

  比如,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丢脑袋”呢?瑞博谈到了欧洲的颅相学和头颅崇拜。可惜未能展开。我找了找“场外援助”。有本可爱的小书,叫《人类砍头小史》。该书集合了被砍下的著名“脑袋”的各种传闻,作者惊叹:“人类的头颅是件了不起的作品。”人头在历史上甚至一度被当作货币。一种非常宝贵,也象征着权力的东西。在人类的文化传统里,活人一直向死人乞求授权,头颅作为人体抵抗腐烂的部件,仿佛能够抵抗死亡,保存生的力量。

  《贝多芬的头骨》副标题名为“音乐史上的天才与疯子”。音乐家们为什么那么容易陷入疯癫呢?这个文化史的议题在20世纪就得到广泛的关注。米歇尔·福柯在代表作《疯癫与文明》里强调了疾病,尤其是“疯癫”的文化建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疯癫文化,对异常有不同的看法。福柯把“焦虑”定义为“某种体验的风格”,它在创伤、创伤所引起的心理机制、在病态事件的历程中所影响的重复形式之上,留下了印记。如此看来,作家、音乐家、艺术家这类容易“焦虑”的人群,难免就会多些天才与疯子吧。

  瑞博还是中世纪史家。因此,他的八卦具有历史色彩。整部作品可以放在欧洲大历史中去观察,音乐史作为文化史的一部分,如何成为窥探欧洲历史发展的一扇窗口?以及,音乐家个人如何参与了历史?

  苏格兰女王玛丽和伊丽莎白一世的恩怨,早就被人嚼成甘蔗渣了,瑞博的版本里多了一个叫“大卫·里奇奥”的音乐廷臣的挑拨离间。故事未必真实,里奇奥没有那么大能量,不过优伶对君主的影响力真是好话题,也算是个新颖的视角。欧洲王室喜欢豢养宠臣,很多音乐诞生于宫廷,乐师的经济地位离不开宫廷的奖励。莫扎特的死因与竞争对手萨列里有关吗?众说纷纭,没有真相,历史在风语里掀动。音乐不是世外乐土,我们听到《英雄交响曲》,就会想起拿破仑,听到瓦格纳,就会想起德国的政治变幻。

  全书前半部分讲述古希腊至21世纪的音乐家轶事,涉及人数众多,碎片化,好在文字诙谐精要,不妨当作专栏随笔。后半部分谈论音乐的神话起源与文化衍变,提供了相对系统初浅的阐释,对欧洲音乐史能有大致的轮廓背景认识。有关酒神狂欢、瘟疫与赎罪、政治与权谋、民谣的暗黑属性等分析,体现了瑞博作为文化史学家的专业素养,他对符号的关注以及符号内涵的解释,将音乐家作为一个特定的人群从模糊的历史背景中凸现出来,从而使得整部作品在故事之余,也有了些历史的参照。

  声明:此文发在羊城晚报,署名错误,这是我的文章,同版已经有该文友的另一篇文章,估计是编辑忙中出错,张冠李戴了。我已经发去咨询邮件,待回复。以前在其他报刊也有遇到别人的文章挂在我的名下的,总之碰到的,双方都挺倒霉,在此说明,以免误会。

  音乐家的八卦史

  羊城晚报花地阅读编辑已回复,贴图如下,隐藏了邮箱信息:

  《贝多芬的头骨》读后感(十):音乐世界的“世说新语”

  乐正禾/文

  翻开《贝多芬的头骨》——一本以贝多芬为标题兼封面的书,人们会想当然的预期“本书讲述贝多芬作品与生平”,哪怕发觉书名中“头骨”二字刺眼,大概也认为这是指代或象征贝多芬的“天才”之类。但本书标题其实非常诚实,所谓的头骨正是作曲家本人长在脖子上的那颗头颅。而“贝多芬的头骨”其实是书中众多关于音乐家的奇闻异事中的一个,讲述了贝多芬的头颅被后人研究的故事。

  音乐家的奇闻异事被人们喜闻乐见,这些被历史层层筛选的信息经过大众几百年的传播,形成了音乐家们不同的面相。多数是刻画他们的天才,有些描绘他们的风雅,又或是打破固有形象制造猎奇效果。总之就是要告诉我们,他们是如何的与众不同。

  对今人来说,衡量历史上音乐家天才程度的依据大概有两类,第一是作品的艺术性;其二是历史留下的逸闻和传说。了解作品艺术性并不容易,需要冗长的分析和解释,人们很难耐着性子去学习这些,大多数人对作品的感受就是“好看”、“好听”。于是逸闻和传说——这类内容就更被大众青睐,比如讲述音乐家超人的能力来渲染他们的天才,尤其是炫丽的演奏技艺以及不可思议的音乐记忆能力,这些桥段只需寥寥数语就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通常这些诠释者还会引导人们将视线集中到“神童”的传说上,假如超人的行为是年幼的孩子做出的,那么说服力和冲击性也会成倍增加。

  历史上最惊人的传说,是关于莫扎特“一次聆听就记住《求主怜悯》合唱曲”的记载。这个故事被世人津津乐道,但如果不进行深入分析,恐怕只能流于表面,大众熟知的经过是这样的:1770年4月中旬复活节将至,莫扎特父子来到了罗马的西斯廷教堂。14岁的小莫扎特参加了西斯廷的晚祷仪式,当教皇在祭台前向主下跪时,莫扎特听到一首美妙至极的合唱曲,于是他默默将其记了下来。

  这首合唱曲是意大利作曲家阿莱格里所作,名为《求主怜悯》(Mis-erere Mei,Deus),内容是关于大卫的悔罪。每当复活节前的四旬斋最后一周时,这个曲目会用来表达宗教仪式中对神的忏悔。教皇乌尔班八世曾经下令,此作品只能在复活节前最后一次大弥撒中演唱,且不能在西斯汀教堂之外的任何地点出现。《求主怜悯》的乐谱也是绝密,不能外传,一直到1840年以后才解禁正式出版。

  西斯廷教堂方面万没有想到,莫扎特只在现场听了一遍,就在寓所将这个曲子默写了出来,身边的人们为此而惊叹。

  不过惊叹两个字是不足以描述此事的,我们必须经过分析,才能体会到莫扎特记住的音乐究竟有多复杂。作品的长度超过了十分钟,莫扎特是记住了旋律,还是将整个总谱完全再现了呢?实际上对这个曲目本身来讲,只记住主旋律这个说法本身就不成立,因为《求主怜悯》是复调音乐而非主调音乐,复调是由各自独立的几条线交织而成,并没有严格的主旋律和伴奏之分,自然就没有“只记住旋律”的说法。其次,事后流传的说法是莫扎特只听一遍就完全再现了总谱,不过根据莫扎特的姐姐南奈尔回忆,小莫扎特默写完乐谱后,又在两天后的受难日将自己默写的谱子藏在身上,去西斯廷教堂又听了一遍,然后进行了少许订正后完成,他还用羽管键琴演奏了一遍。

  既然是再现了总谱,那么《求主怜悯》的音乐织体究竟有多复杂呢?由五声部组成了背景的合唱部分,大概相当于低音、上低音、次中音、中音、高音五个部分。而独唱部分则另有四个声部。独唱和合唱在音响效果上分别制造了近和远的效果。也就是说,莫扎特要同时记住九个声部的进行,并且将持续十几分钟的音乐完全记述下来。

  一般对于一段主调音乐,比如主旋律带伴奏的曲子,记下来相对容易。记住旋律和基本的合声进行就可以了,在现实中确实有人现身演示过将一段没听过的音乐一遍记住并演奏下来。但问题是《求主怜悯》是复调音乐,在如此复杂的音乐织体下,人有可能达到这种记忆吗?事实上这个问题已经不是记忆能力的问题,而是正常生理构造下的人耳和大脑是否能分辨出这么多的声部。一般我们认为经过训练后人可以分辨三到四个声部,再多的话就需要通过视谱和聆听的手眼配合才可以。而九个声部的乐曲中多个声部间至少会出现重复音(两个声部同时发出同一音高的重叠),非常容易听乱。

  当然,以上说法建立在一个前提上,那就是一切都以普通人的生理情况为标准,如果我们认可“莫扎特在生理上不是正常人”,那是另一回事了。对于《求主怜悯》事件还有另一些解释,比如辛丰年先生曾经介绍过一种推测:《求主怜悯》的禁令未必有那么牢靠,比如哈布斯堡皇室就存有过一套盗印本,意大利大音乐家马尔蒂尼也应该有一份,好巧不巧这位马尔蒂尼正好是莫扎特学习对位法的准师父。更巧的是马尔蒂尼在事发前,正好去拜访过莫扎特父子。这就不得不让人有点怀疑了。莫扎特的父亲利奥波德·莫扎特会不会搞出这种巧计呢?并非没有可能,实际上利奥波德展开巡演的主要目标,就是在整个欧洲塑造出儿子“神童”的形象。

  和莫扎特的神童形象不同,贝多芬给人留下了相对“大器晚成”的印象,这一切其实不难理解,贝多芬最被大众称道的是他的九部交响曲,而写出第一交响曲时他已经25岁了,莫扎特的《bE大调第一交响曲》创作于8岁半,相较之下莫扎特当然更加令人耸动。

  然而贝多芬15岁时为钢琴与弦乐器创作的三首四重奏(作品编号WoO.36)已经相当可观。莫扎特童年的作品经常被父亲进行润色,因此这两个人的“神童程度”也许是不遑多让的。有趣的是比起老莫扎特,贝多芬的父亲虽然只是三流音乐家,但他也乐于采取老莫扎特的某些操作手法,想利用“低龄神童”来哄抬儿子的身价,小贝多芬的身高偏矮,因此他就有意虚报小贝多芬两年年龄,这样一来“15岁创作三首四重奏”,就被人为降低成13岁创作。贝多芬直到40岁以后才恍然大悟:原来自己第一次在音乐会上演奏的年龄不是6岁,而是8岁。在“神童经济”风靡欧洲的年代,大家的套路都很相似。

  拿到从未见过的高难度乐谱,能够不经过练习当场视奏,这也是音乐家神奇能力之一,莫扎特拥有许多相关的传说,不过18世纪的视奏也许和我们想象中不大一样。比利时作曲家格雷特里曾经回忆过自己和莫扎特的一段邂逅:“1766年我遇到一个孩子,不论什么曲子都能当场视奏,他的父亲让我也写个东西考验他试试,于是我写了一段B大调的快板,不算很容易,但是也没多难,不需要费太多力气对付的那种。结果那个孩子果然将其演奏了下来,在场的人都纷纷惊叹,但只有我知道,他的演奏虽然没有停顿,但是很多地方并非我在谱子上写的。”

  这样一来事情也很清楚了,莫扎特运用了自己超凡的即兴演奏能力,将曲子连了下来。假如这事发生在现在,那么钢琴老师很可能会呵斥学生,因为任何老师都无法容忍学生不完全按照乐谱演奏,但在18世纪或19世纪初,不完全照谱演奏没那么严重,作曲家演奏自己的作品可能随时变化,演奏别人的作品也可以随时变化,他们甚至可以根据现场情况添加大量的段落。

  讲述这些事,并非要打破什么“英雄神话”,无论莫扎特或贝多芬,他们都是不朽的,他们的天才就蕴含在自己伟大的作品中,然而这些音乐家的奇闻异事也表达出背后的另一面:历史的记忆通常掺杂了层层的筛选。默写《求主怜悯》的情节被留下了,马尔蒂尼来访的细节却被筛去了;视奏一切乐谱的神奇事迹被流传,格雷特里们的说法却不被人们注意,这类信息似乎极少,但是我们都知道“幸存者谬误”的道理。当一个人的作品为他提供了一个角色形象,那么人物生平中更符合其形象的信息、评价也就更容易幸存下来,只有严肃的历史学者们才有兴趣去挖掘故纸堆,像侦探般找出所谓的真相。

  当然,音乐家的逸闻也在塑造音乐以外的面相。翻译家高中甫先生曾经把文献中音乐家的有趣段子抠出,按照人物汇集成册。幽默是这些段落的特色,尤其是犹太音乐家梅耶贝尔和歌剧大师罗西尼的交往令人过目不忘,德裔犹太人的精明古板和意大利幽默小老头的冲撞迸发出种种火花,这一切在巴黎这个浮华的大环境下呈现出了优雅而令人愉悦的观感。

  于是人们认为音乐家是天才,他们很优雅,都是幽默大师,这样的形象和他们伟大的作品相互衬托,十分般配。那么假如适当打破这些印象,就会形成巨大的反差,《贝多芬的头骨》的作者蒂姆·博瑞就很喜欢此类描述,音乐家也会搞凶杀?是的,当他在一个特别的时代,具有亲王的身份,拥有特权时,他就会草菅人命,虐杀偷腥妻子的杰苏阿尔多就是活生生的例子;音乐家憎恨自己的作品?是的,当自己耗尽心血的作品不被认可,那么无心插柳而大红大紫的作品就成为憎恨的出气筒,比如柴可夫斯基与《胡桃夹子》、《1812序曲》;音乐家是恋尸癖?是的,在“圣徒遗物崇拜”的风气下,他们就对伟大前人的骸骨垂涎不已,比如布鲁克纳。

  “音乐家的头骨被盗掘”,这样的故事似乎很无聊,然而如果维也纳乐派的古典三杰海顿、莫扎特、贝多芬三人都被盗贼或颅相学研究者觊觎,被收走了脑袋或是头骨的一部分,那么音乐史上的“圣徒”形象竟然通过另一种古灵精怪的方式被建立起来了。

  与此相应的则是巴赫、亨德尔的生与死。巴赫与亨德尔皆生于1685年,音乐爱好者通常由此联想到威尔第和瓦格纳皆生于1813年,这就是“后期巴洛克双生巨子”以及“音乐戏剧双生巨子”,然而巴赫与亨德尔皆因痛苦的眼病而死于同一位庸医之手,如此啼笑皆非的故事,以黑色幽默的方式让人感受到他们伟大人生末路时的苦难。

  种种的奇闻逸事令音乐家在天才、幽默、诡谲的不同面相中飞舞,我们何不放松欣赏一下呢?能给人带来最大阅读愉悦感的也许既不是道学分析、也不是《红楼梦》,而是一本《世说新语》。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