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回乡下》读后感摘抄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回乡下》读后感摘抄

2021-03-26 02:17:15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回乡下》读后感摘抄

  《回乡下》是一本由弯弯著作,中国和平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9.80元,页数:2019-9,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回乡下》读后感(一):弯弯:回乡下,是去回溯我们的根呀!

  

很小的时候,爸爸妈妈带我和哥哥离开乡下,搬到了镇上,后来,又从镇上搬到了邻近的市里,当我大学毕业全家又来到远在一千多公里外的北京。就这样我们离家乡越来越远,回去的机会也越来越少。

我的孩子出生后,第一次回乡下是他三岁的时候。在城里出生、成长的他,对于乡下的一切,都非常新鲜,非常好奇。他乐此不疲地参与到自己看到的各种活动中——去菜园拔大白菜,从压水井压水,用柴火灶烧火……那么快乐,那么鲜活。看到他,我忍不住回想起自己的童年,爸爸妈妈时常带我们回乡下——那是我最快乐的回忆之一。

我清楚地记得,有一年去给爷爷奶奶扫墓,我们一家下了车,然后到姑姑家、伯伯家,队伍慢慢壮大,大人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聊着天,孩子们则打打闹闹的,踮脚走过布满鸡屎的晒谷场、捏着鼻子跑过臭烘烘的猪圈、捂着耳朵穿过养狗的院子、小心翼翼地走过狭窄的田埂、手脚并用地爬上植物茂密的山坡……长长的队伍来到坟墓前,大人们开始放鞭炮、烧纸钱、摆供品等。随着一系列仪式的进行,气氛一下子就变得凝重、肃穆起来……

小时候,其实很喜欢这样的仪式,虽然,懵懵懂懂的我并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回想起来,那时候,好像更多的是喜欢这种和亲人一起热闹、轻松、自在的氛围。在这样的氛围里小小的我体会到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认知了乡村自然与人文的美好。

现在,过年或清明我们回不去的时候,我和我的先生也会做上一桌子的菜,摆上酒水、盛上饭,把筷子搁在碗上面。学着我父亲的样子拿着纸钱在蜡烛上点燃,然后围着饭菜转一圈,边转边说着都有些什么菜、家里的近况、请祖宗保佑等话,最后带着孩子跪拜。

我由衷地感谢这些民俗和仪式,它,成就了各在一方的亲人们团聚的机会;它,沉淀了我们对故去的家人的思念;它,也传承了国人对于生死的态度。

“回乡下”,是去回溯我们的根呀!

  《回乡下》读后感(二):永远为故乡留存一个独属的角落

  

每一个人,都曾经或者现在仍是乡下人。乡下,是清新空气、泥土芬芳的自然野趣;乡下,是我们的来源,我们的根。

《回乡下》这部图画书,从一个孩子的视角,写了她跟着父母回乡下的故事。在颠簸的道路上担惊受怕,在田边、路边采摘美丽的野花,在乡间逗狗追鹅看猪,当然,更重要的,似乎是与家人——堂哥、堂姐们的相聚。

作品巧妙地设置悬念,直到最后所有人一起上山我们才知道,这一切的目的其实是——给爷爷奶奶扫墓。当然了,有经验的读者从细节中其实早能看出端倪,从一开始的“那年春天”,到堂姐说“可不能吃”,以及从村子里走向村外等都是暗示和线索。

扫墓是故事最核心的内容,在很多人眼里,这可能是一个相对沉重、严肃的话题,但作品却着眼于一个小女孩的眼睛与心灵,从她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展开,有固化的仪式,更有温暖的细节和充满情感的生活。

作品让我们看到扫墓这一习俗对于我们的价值和意义所在。为爷爷奶奶扫墓,让分隔各地的几个小家庭聚在一起,是家人情感的桥梁,是让家族凝聚的力量;为爷爷奶奶扫墓,让家人有机会谈起逝去的老人。

梅子酒、桂花糕,是祭品,但更多的是儿孙们对爷爷奶奶深切的怀念;为爷爷奶奶扫墓,还是一种传承,小小的主人公被家人行动中展现出的珍视与深切的惦念感染,最终为爷爷奶奶亲手编制了美丽的花环。

作品巧妙地用“礼物”串起女孩的情感变化,从一开始的懵懂,到见到乡下新鲜事物、见到亲人的欣喜雀跃,再到看见二伯母、大伯母、小姑准备的礼品,听见大人聊起爷爷奶奶的事情,慢慢地升起为爷爷奶奶做礼物的念头,并最终付之行动。

是的,与其说扫墓是为了亡者,不如说是为了生者——这就是《回乡下》带给我们的感动与启示——所有曾在这一习俗、仪式中浸染过的人,可能都会有一个共同的感受:年复一年,一次又一次,随着这一习俗、仪式,某个人的形象并未随着时光淡去,变成一个符号,反而愈加清晰;如同条件反射一般,一到那些日子,那个人就会一下子占据我们的思绪,在纷繁芜杂中我们永远为那一个人留存着一个独属于他的角落。

这是国内原创图画书中较少的图文为同一作者的作品,图文配合共同讲述故事的特质非常鲜明,画面中还有诸多可细读的细节——比如前后环衬、封底,还有故事里那只小狗,树上的两只小鸟。

作品图画风格独特,造型稚拙,用色细腻又大胆,明度极高的黄色、红色、蓝色、绿色,让画面充满明媚的气息,穿插着黑白灰的深色调,这多么契合作品传递出来的气息呀,扫墓——并不全然指向死亡,指向沉重,而是牵涉着情感,关联着我们的根。

每个人也许都需要这样的仪式,它可以承载我们的思念,让我们记住亲人带给我们的美好,让家人的爱在心中,永存并传承下去。(王潋昕/文)

  《回乡下》读后感(三):《回乡下》:像孩童一样思念故乡,记住乡愁

  

背井离乡的我们,想起故乡时,记忆最深的是什么? 是一餐一饭,还是故人旧友,亦或是那些抹不去、又不愿遗忘的美好过往。 每年总有一个时节,离家的游子总会带着思念,一路风尘仆仆回到故乡,只为在那不曾忘却的亲人面前,话一话家常。 是的,扫墓,这也是留在青年图画书作家弯弯记忆最深处的故乡情缘。

缘起: 记忆里印象最深的故乡

《回乡下》插图

弯弯在很小的时候,与家人一同离开乡下,搬到镇上。后来,从镇上搬到市里,又来到北京。就这样,离家越来越远,回乡的机会越来越少。 “印象最深的,是有一年给爷爷奶奶扫墓。”弯弯记得,下火车后,一路从姑姑家到伯父家,越走人越多,扫墓的队伍也慢慢壮大。大人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聊着家长里短、聊着对亲人的思念,小孩则一脸懵懂地打打闹闹、你追我赶。 一路走去,大家踮着脚尖走过布满鸡屎的地坪,捏着鼻子跑过臭烘烘的猪圈,捂着耳朵穿过养狗的院子,小心翼翼地走过狭窄的田埂,手脚并用地爬上植物茂密的山坡。就这样,连走带跑,不知不觉就来到了墓地前,随着放鞭炮、烧纸钱、摆贡品等一系列缅怀仪式的进行,气氛一下子变得凝重而肃穆起来…… 相信每个人心里都有关于故乡的难忘回忆,每每想起,都会有些许酸楚涌上心头。都说回不去的是故乡,弯弯则以孩童的视角,用生动的笔墨描绘出了这些有关故乡的情怀,名字也很朴实直白,叫做《回乡下》。 民进中央副主席、新教育实验发起人朱永新教授对《回乡下》评价很高,他详细解读并讲道:“这是一本致敬童年、致敬乡村、致敬传统文化的图画书。”

设计: 巧妙而独特的艺术效果

《回乡下》插图

书中的小女孩名叫笑予,温暖而静谧。小时候的笑予同样有着跟随父母回乡的经历,颠簸道路上的担惊受怕、田间地头的美丽野花、乡间小路上的鸡鸭猪狗……当然,对笑予而言,更重要的还是与家人——堂哥、堂姐们难得一次的相聚。 弯弯把自己对于故乡的种种情谊寄托在小主人公笑予身上。“现在回想起来,那段时光里,最喜欢的还是跟亲人聚在一起的那段既热闹又安静、既忙碌又轻松的自在氛围。”在中国和平出版社举办的2019精品图书国际版权推介会上,弯弯说,只有沉浸在这样的氛围里,才能体会到人与人之间最朴素、最真实的那种血脉亲情,感受到自然与人文的无限美好。 弯弯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创作的原创图画书获得过信谊图画书佳作奖、张乐平绘本奖最佳绘本奖、桂冠童书儿童绘本类奖等。她对图画书的创作有自己的见解,对于这样一部倾注故乡情感的作品,弯弯自然非常用心。 弯弯在书本整体结构的设计上,采用了设置悬念的手法,读者直到最后所有人一起上山,才明白回乡的目的其实是为了给爷爷奶奶扫墓。中国海洋大学教授、儿童文学研究所所长朱自强对该书的这样评价:“《回乡下》设计了一个巧妙的叙事,随着一步步的铺垫,让读者逐渐走近故事的终点,营造了出人意料、发人深思的艺术效果。” 整部作品的用色细腻大胆,用明度极高的黄色、红色搭配蓝色和绿色,加上穿插的黑白灰色调,让画面都充满着明媚而不张扬的气息。中国原创绘本作家熊亮对弯弯的作品很了解,对这部作品的图画风格也给予了高度认可。他说,“浓郁的色彩,稚拙的造型,饱满的场景感,弯弯每本书透露出某种来自民间的生命力,一眼就能辨认出来。不,是嗅见,她的书里有独特的味道。”

寻根: 家族情感的桥梁

《回乡下》插图

的确,纵观《回乡下》全书,看似从内容、结构到形式、画风描绘的是回乡扫墓的故事,其实诉说的是我们内心深处的“寻根情节”。 悠贝亲子图书馆创始人、亲子阅读专家林丹在看到这本书时说道:“大家庭爱的传承一代又一代,亲密的家人有很多的话说,带孩子回乡下,回溯自己的根,爱永恒。” 扫墓,是为了寻根。在很多人眼里,可能是相对沉重、严肃的话题,但在弯弯的作品中,却深入一个小女孩的眼睛与心灵,从她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展开讲述,描绘了既有温暖细节又充满情感的生活画面。 《回乡下》用“礼物”串起女孩的情感变化,从一开始的懵懂,到见到乡下新鲜事物、见到亲人的欣喜雀跃,再到看见二伯母、大伯母、小姑准备的礼品,听见大人聊起爷爷奶奶的事情,慢慢地升起为爷爷奶奶做礼物的念头,并最终付之行动。 为爷爷奶奶扫墓,让分隔各地的几个小家庭聚在一起,是家人情感的桥梁,是让家族凝聚的力量;为爷爷奶奶扫墓,让家人有机会谈起逝去的老人,梅子酒、桂花糕,是祭品,但更是儿孙们对爷爷奶奶深切的怀念;为爷爷奶奶扫墓,还是一种传承,小小的主人公被家人行动中展现出的珍视与深切的惦念感染,最终为爷爷奶奶亲手编制了美丽的花环。 扫墓是为了亡者,不如说是为了生者,为了所有曾在这一习俗、仪式中浸染过的人,为了传统中的一个共同感受——年复一年,一期一会,随着这一习俗、仪式,某个人的形象并未随着时光淡去,变成一个符号,反而愈加清晰;如同条件反射一般,一到那些日子,那个人就会一下子占据我们的思绪,在纷繁芜杂中我们永远为那一个人留存着一个独属于他的角落。

乡愁:剪不断的思念

《回乡下》插图

回乡,回乡,回得去的是故乡,记得住的是乡愁。 乡愁,在大人心中或许是对于故人的的眷恋,就像诗人余光中《乡愁》中所写的那样——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然而,在小孩心中,却是对于新鲜事物的好奇,是那看得见山、望得见水、慢慢留在心底的温暖亲情。 多年过后,留在记忆里的除了淡淡的思念,或许还有那穿梭在青山绿水间、属于故乡的熟悉的味道。正如《回乡下》这部作品里的图画,一路前行,青山环抱,绿水萦绕,白墙红瓦,荷塘人家。孩子们在田间嬉戏打闹,自由奔放。 这是我们每个人对于故乡记忆里的模样,也是我们无数次魂牵梦绕却有可能再也回不去的故乡。 对于无数漂泊在外的离乡人故乡已成为一个符号,这个符号有曾经的青山绿水,有记忆里的苍劲古木,更有那剪不断、理还乱的思念。 正如国家图书馆典藏阅览部主任兼少儿馆馆长王志庚对《回乡下》的评价:“这是‘一个融合团圆和思念的故事,一部凝聚文化与情感的感人作品’。”

  《回乡下》读后感(四):给宝宝上一门清明节的启蒙课——《回乡下》书评

  回乡下评价人数不足弯弯 / 2019 / 中国和平出版社

某天逛书店的时候,偶然看到这本绘本,我就被它朴实但又颜色艳丽的图画风格深深吸引。

《回乡下》,简简单单三个字,让人想到远方的家乡,亲切又熟悉。

想到我家宝宝没看过这类绘本,就买下了。但由于在书店是塑封的,看不到具体内容,所以只能根据书名猜测,这是一本关于亲情的绘本。

但没想到打开仔细翻阅,我发现,这不仅仅是一本简单的亲情绘本,它背后的意义深远,是民俗文化和情感记忆的载体,饱含亲人的团聚、深藏的思念、守望与传承......

《回乡下》是由中国和平出版社出版的,弯弯女士绘制并配文。它讲述的是父母亲带着年幼的她回乡下扫墓的所见所闻。刚好清明节快到了,回家扫墓的路上和孩子一起读这本图画书,真的再适合不过。

一般人提起扫墓,想到的都是比较沉重的话题,比如死亡。作为一个妈妈,我烦恼过,以后要怎么和宝宝解释至亲逝世,清明扫墓这类习俗。他真的能理解吗?

这本书就是一本鲜活的教材,我们大可以用这本书,借着清明节,给孩子好好补补回乡下祭祖这门课。

远离城市的钢筋水泥,买一张火车票,回到有油菜花香味的原野上,回到最初的“家”。老家给我们的回忆总是那么美好。正如书上这幅图画,令人神往。

你看,农村的风光多么美好,城市里见到的各种动物,绿油油的农田,少见的三轮车……更重要的是还有熟悉的亲人们,淘气的童年伙伴,欢声笑语,烦恼暂时被风吹走了。

这本书很妙的地方是,一开始并没有说明扫墓,而是通过各种对话,隐晦透露出爷爷奶奶已经不在,此次回乡就是为了祭拜他们。直到描述清明那天的祭拜场景,水到渠成,非常自然,也容易让人接受和理解。

这本书生动再现了祭祖的场景:下雨天,路滑的上山路上,亲人们撑着伞,带着纸钱和祭品......

太真实了,扫墓不就是这样吗?我们都会如书里描绘那般,用虔诚的心,和祖先说说心里话,说说自己的期望,请求祖先保佑家人一切安康......

祭拜祖先,追思祖先,是清明节要做的事。但宝宝还小,可能还不能真正理解这种“仪式感”。我们可以和作者描绘的那样,引导宝宝给祖先送“礼物”——献花。这只是一个小小的形式,但看到这里我真的很感动,我看到了作者那颗真挚的孝心和童心。

如果现实生活中,我们带娃去扫墓,也引导宝宝思考:你可以给亲爱的xx送点什么礼物?相信清明扫墓一行会更有教育意义。

总的来说,我很喜欢这本绘本,它很接地气,很真实,又温暖人心。推荐给思乡的游子们,更推荐给家有宝宝的你。这个清明节,不妨拿起这本《回乡下》,给你家宝宝上一门生动的清明节启蒙课吧,让爱在阅读中传承、流动、永存......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