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愚公移山》的观后感大全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愚公移山》的观后感大全

2021-04-02 04:11:30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愚公移山》的观后感大全

  《愚公移山》是一部由杨福东执导,万茜主演的一部短片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愚公移山》观后感(一):愚公疑山

  越看不懂的越酷 就像越不爱我的人我越觉得有点儿意思

  留守妇女带着2个留守儿童和老年痴呆的公公住在山里

  女 日子单调重复 丈夫像爱一样消失不见 在望不尽头的人生幻想自己是古典美人男人拜倒在旗袍下

  老叟 萎缩的脑袋装满了水 水结成了冰 思想体力欲望凝结成了锤子 每天咧着嘴重复年轻时候的梦 移走大山打破坚冰

  7男 一周的7天 复制粘贴无意义的游荡 不太一样又大概一样 清醒 混沌 麻木 愚钝

  小孩 现实 美好 无忧无虑 未来 希望

  牛 流血的伤口 巨大的眼眸 劳作 动人 非人

  大象玩具 现实 荒谬

  土 一点一点行动 大山终会消失 逃离自己的牢笼 做一个新的梦

  《愚公移山》观后感(二):每天的你,看起来都很艺术

  我的大学,曾经有过一段很安静很文艺的时期,在那不长不短的两个学期里,每个周末我都会早起,搭地铁换公交,穿过有轨电车叮当行驶的巷弄,路过清晨售卖海派早点的摊头,然后踩着外滩整九点的敲钟声,到达艺术馆,开始一天导览志愿的工作。 那是一家当代艺术馆,不间断会有来自国内外艺术家的作品进行展览,文字,影像,装置,并不算多的形式,却承载了艺术家们对于内心对于周遭细腻的莫名的深刻的情绪的思考。导览日的工作需要持续站立8小时,很累,却依然愿意,打心眼里被那些作品给吸引。有些时候看不懂某件作品,突然有一天在生活碰到的事情却引发了对那件作品的共鸣,更多时候会和前来的观众交流,聊着聊着听到一些有趣的理解和灵感,实在是心生欢喜。 艺术馆,和室外喧闹充满生活气息的街景于我是完全不同的,它们各有魅力让我着迷,处于街头的我好像躲在快门后的精灵,时刻都想不停探索和记录,而进入艺术馆,从身着正装的保安打开大门让我进去的那刻起,我的内心似乎被一道无声的光照射,变得缓慢寂静,变得清澈透明,好像是在茫茫宇宙中找到了光。 当然,艺术,对于每个人来说传达的东西和被感知到的部分都不相同。我在知乎上看到过这样一个问题,艺术是什么,然后记住了一个回答,是表达。而我想艺术分两端,一头是表达,一头是感知,它是让你能够沉入生活去感知,又跳出生活去表达的东西。 后来大学毕业,我便没有继续做艺术导览的志愿工作,但常会接触一些艺术影片。《愚公移山》是我最近关注的一部短艺术影片,来自关注当代中国的社会及文化模式,并且创作出大量艺术电影作品和多屏录像装置,在国内外均有颇高影响力的中国影像家杨福东。 大部分人在小时候应该从寓言故事中听过《愚公移山》,讲了人称“愚公”的老人毕其一生和子孙的力量移走大山的故事。 古老的故事很难通过视觉语言进行表述,如何才能表达清楚?怎样才能跨越时间和空间的距离?

  《愚公移山》观后感(三):用空间解决时间

  

在广东美术馆看三年展遇到了这个片子。

万茜很美。看之前不知道她演,这种意识流的片子,她竟然接了。

确实是有些意识流的片子。

整部片子灯光打的都很妙,黑白的影像,构图达到美的地步,也很有氛围。

设置了处于同一个空间,不同时间的人物,彼此不可见,但同时出现在观众眼前,彼此独立行为,却构成关联画面。

就像那个很妙的短评“很雅地解决了空间问题,很俗地解决了时间问题。”

空间和时间的关系一直是各种作品和很多导演想去探究的,但是想讲清楚真的很难。

这部片子也没讲清楚。

它搭建了一座山,这座山就是舞台,空间调度是挺巧妙的。

它用了很多意象和符号,却没能很好的叙事。

终究是形式大于内容。

感觉它想表达什么,想表达很多,却又什么也没表达明确。

或者只是我没太看懂。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