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冤家宜结不宜解》经典观后感集
《冤家宜结不宜解》是一部由萧显辉执导,吴启华 / 郭可盈 / 何宝生主演的一部喜剧 / 爱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冤家宜结不宜解》观后感(一):超喜欢的
很喜欢这部~啊哈哈哈~明显还是喜欢TVB早期的作品啊~这部剧气氛很浪漫轻松~也很贴近生活!~我觉得生活中就有很多冤家宜结不宜解的例子~美雪的性格和自己很像~~不过最后有情人终成眷属了吧~喜欢这个时期的郭可盈!
《冤家宜结不宜解》观后感(二):结局很难过
为什么总是要自己把自己逼这么狠,拿一个已经去世的人来逼在世的人。完全没想通成达充的想法,可惜。因为一个已经去世的人,让自己失去一个在世的爱你的人,这剧大结局真的很虐啊,无法接受。人世间最悲惨的事情就是,两个相爱的人,却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而不能在一起,这部剧20集都在告诉我们,如果不珍惜,真的喜欢的时候,可能再也挽救不回来了。
《冤家宜结不宜解》观后感(三):美雪
那时候的郭可盈不算大红
那时候的吴启华也不算大红
那时候的吴美珩几乎没有名气
那时候的何宝生我超爱啊啊啊啊啊,可惜已经遁入空门了
我喜欢何宝生为田美雪弹奏钢琴曲月亮代表我的心
那时候我甚至觉得Brian更加适合美雪
可是,tvb的定理,男女主角总会在一起,妨碍他们的都会出国生病死掉等等等等
记得,吴美珩在飞机上写了一封信给吴启华
然后便悄无声息的死掉
吴启华于是无法面对田美雪,知道一年后他们再度相遇
其实吴启华这样的男人真的不能托付终身,太孱弱
《冤家宜结不宜解》观后感(四):每个年代都有属于他们所特有的美好!
90年代的TVB剧有一种典型的恋爱模式就是两女一男之间产生醋海情波!而片中的男同情节也被鄙视!现在这样的情节都会被女拳和男同喷死吧!
也许是自己年龄大了,感情戏还是比较喜欢看那时的TVB,有怀旧情绪在作怪,还是因为那时的TVB感情剧情和自己年轻时代的比较接近呢?
电话是座机还没有来电显示的年代,接到电话你会第一直觉的以为是TA!分手后给TA打电话,也不会觉得尴尬,只为了想听一声“喂”!电话响了几声没接到,就赶快给TA打电话说:是不是你刚才给我打电话啦!
那种带点神秘的美好,也许是那个时代所特有的!就像有人怀念书信年代时拆开信封那时的美好!
《冤家宜结不宜解》观后感(五):我永远喜欢的一部电视连续剧
我永远喜欢它,从它在1998年上演,到现在整整10年过去了,我看了无数遍,还是喜欢看,从看电视到在网上购买碟片,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拿出来看一遍,尽管已经能够背熟了。
一开始,最喜欢的人物是田美雪和阿充,但现在看得越多,越觉得阿充不理想,太优柔寡断。他和美雪在一起时心里就想着AMAND,和AMANA在一起时就想着美雪。
现在最喜欢的人物是田美雪和BRAIN。BRAIN对美雪的痴心用情,令我深深感动。而田美雪,从一个有点依赖老公的小女子,到后来能够独立地走出来,成为一个服装设计师,是她成熟、坚强的过程。她在任何人面前都能够表现得乐观和豁达,尽管一转向,眼泪就可以掉下来。
每当我遇到类似不如意的事情,我就会想起美雪,用她的个性精神来鼓励自己,学习她选择退出或逃避的行为,让自己走出阴影,不受当前环境的影响。
希望有更多的朋友喜欢这部片子。
《冤家宜结不宜解》观后感(六):我真的可以温柔的。
初中的时候看过的, 主演是郭可盈和吴启华。郭可盈在剧里是一个刀子嘴豆腐心,倔强任性,却善良真心的女人。那时候的电视剧似乎很流行这样的女主,多多少少也影响了一些我现在这样讨厌的性格塑成?这几天突然想起这部电视剧,看起来觉得特别痛心。
为什么我们要倔强?为什么我们不试着温柔地沟通?为什么我们明明知道对方的气话是等着我们去温柔地挽回,我却非要顺着他的气话做他最不愿意看到的事?为什么我不可以豆腐嘴豆腐心?我在坚持的这些无谓的不屈服究竟是什么?是因为自己内心的脆弱,是因为对自己无能的愤怒吧。总是用攻击来试探对方的底线,总是把尖叫伪装成自己的盔甲。在获得对方的安慰后取得平静,却在这样的索取中耗尽了对方所剩无几的爱。
相信所有人都会记得那首color of the night,每当男女主在情感上产生联结,就会响起这首插曲: You and I, moving in the dark。小时候为了找这首曲子翻遍了各种CD行,终于最后买到了那张收录了这首单曲的CD(Now 10)。今天听的时候忍不住泪如雨下。20年前的我一定不会预见到我今天的愚蠢。
《冤家宜结不宜解》观后感(七):冤家宜结不宜解..(2008-01-23)
这..是很早的一部TVB剧集了吧..郭可盈..吴启华..吴美珩主演..其实之前都有看过..不过昨天又重看..感觉..很有感触..
一对冤家..结识不过几个月..就匆匆结婚..又在误会中冲动离婚..这一合一分..也不过1年的时间..这也许就是现代人的..闪电恋爱吧..在后来的相处中..两个人..却渐渐有了无比深厚的感情..所以我还是相信日久生情的...没有共同的相处..没有对对方的了解..哪里有相恋相知呢?!
一对冤家..因为错误的电话联系在一起..却不知道对方到底是谁..是不是..就象网络一样呢?!你永远不知道..在线的另一头..是谁..当知悉对方就是自己熟悉的人..错愕..无法接受..最终还是因为爱..走在一起..
Amanda..很惋惜也很怜惜的一个人吧..从小父母离异..没有享受过父母的慈爱..还得承受母亲一次次寻找真爱的行为..她知道..只能靠自己..所以..她事业有成..但..也无法相信婚姻..但是在遇到自己真爱的那个人..她知道自己无法再放弃..纵使她用了欺骗的手段..也只是因为..她是那么脆弱..那么渴望被爱..当她知道最终无法摆脱命运..也无法再得到爱情..她只得选择离开..却..死在飞往纽约的飞机上..I always love you..悲凉凄美的音乐..那封写给Jason的信..慢慢飘落..那么轻松而沉重..那么坚强而脆弱..纵使有千错万错..这也只不过..是一个可怜的女子啊..
对于爱情..好像自尊变成了最大的障碍..因为自尊..让小事化大..因为自尊..让爱情裹足不前..甚至作茧自缚..不管怎样..爱情可以改变很多东西..也让我们..变得愈来坚韧强大..
《冤家宜结不宜解》观后感(八):清风拂面--《冤家宜解不宜结》
回头再看这部剧作不能掩饰心里的赞美,永远的港片经典。经典的不只是郭可盈的素面朝天,不只是吴启华一脸的优柔寡断,经典的是全剧体现的港式清新,每一个人物都有卡通人物的一面,几乎每一个重要角色都会抱着抱枕坐在电视机前面或者傻笑或者湿眼。可每一个角色又是活生生的活在我们的周围,有其貌不扬但期待爱情的舅舅,有依赖做家务活来证明存在感的母亲,有事业不如老婆的哥哥,有一直被哥哥叫做小朋友的大律师--陈达充(吴启华),有细腻敏感的小女人--田美雪(郭可盈),有用独立装扮自己的空虚女人,有用花心装扮自己的痴情律师,...还有美雪的父亲、刀子嘴豆腐心的可爱爸爸...还有很多,优点真是讲不清道不明。
剧情自然温暖清新,不像港剧或者说不像现在的港剧。现在的港剧还是这些老面孔,可是多了浓妆艳抹,连郭可盈的脸都是整容过的。剧情是老套加俗套。不论怎么企图旧貌换新颜,改不了空洞的剧情和人物。各方冲击下的港剧,连摄影的角度和特色都不见了。一些没有亲和力的小明星被捧成了当家小生当家花旦。叫人怎么忍受也对它爱不起来了。
冤家几乎是我和同学们心里的美好纪念。是什么成就了这部剧?也许是缘分,缘分让tvb固定的演员有了新的组合,当初的这个班子才有了清新低调和温暖的《冤家》,还有那首许美静的《讲理由》听得到香港的时代气息和节奏。这次下的是原版粤语片,脱下了配音这层阻隔,感觉比以前离剧里的生活更近了些,真好啊清风拂面的感觉。谢谢两位正在老去的演员。谢谢98年tvb献上的《冤家》。现在想来,冤家这两个字还真是社会里的社会,甜蜜中的甜蜜,世俗中的世俗。
爱情到甜蜜或感伤之处,必漂来Lauren Christy的the color of the night
《冤家宜结不宜解》观后感(九):如果遗憾无法避免,希望人间多一些小团圆
每个喜欢TVB的人,可能都有一种情怀,港式蜗居、“人活着最重要的就是开心”以及“本故事纯属虚构”,现在的港剧从制作技术是远超于九十年代的,但是却少了浓郁的港式风格。其实无论职业剧还是家庭剧,都是一个个小人物的生活。
小人物的故事便离不开喜怒哀乐、柴米油盐,少不了为家庭、事业烦恼。更多的是对现实生活的无奈——难以作出的选择、明明自己心里不是那样想的,却为了某种原因而不得已选择一种生活方式,在有意无意中伤害别人,有了误会却无法解释清楚,对家人的需要,有时却得不到满足。过去看《冤家易结不易解》的时候,只是觉得搞笑,现在看——完全不是当初的搞笑了。有时会觉得命运真是会捉弄人,两人可以在一起的时候却要分开,两人明明是有缘的,但是经历了风风雨雨后却还是不懂得如何珍惜对方,两人是该分开了,却又要在一起。是两人可以重新选择生活的时候,偏偏放不下即成的事实,不选择对方。自以为是对对方好,殊不知对方的感受,什么是对方想要的。不知道什么时候是需要付出感情的,什么时候是需要负责任的。就像美雪一直以为成达充是把她当做救生圈的,在成达充的心里责任是大于爱的,但不知道真正需要他的责任和爱的只能是一个人。在成达充在经历事业的失败时对美雪说的,“今年的情人节,甚至是每一年的情人节,我都不想祝你情人节快乐,除非你身边的那个人是我。”有时命运的戏谑也许就在于此,只有自己在经历过以后,终于知道了自己的想法,而整个故事已尽到了谢幕的时间,再也没有重来一次的机会,后悔与苦苦的哀求已无济于事。
《冤家易结不易解》在港剧中是少见的开放式的结局,但是男女主角最后的相遇,总会让人不由自主倾向于大团圆结局,但是现实中并没有那么多的大团圆,命运无法更改,遗憾不可避免,却希望每个人能拥有更多的人间小团圆。
《冤家宜结不宜解》观后感(十):程达冲+田美雪
田美雪+程达冲。
还是一个小学生的时候,跟姐姐一起看的剧,
假期翻出来回顾。
每一幕,我的潜意识都可以说出下一句的台词。
幼年看了太多TVB了,
以至于觉得自己的爱情观都会按照TVB模式来了。
不过多年来常留在心中的是达冲和美雪温暖的小家,
每一样家具都是两个人一起挑选回来的,
办公桌在客厅,达冲工作累了的时候会让美雪帮他泡咖啡,
两个人一起坐在客厅圆形的地毯上看电视,
听共同最喜欢的英文歌。
第一次看这部剧就会对未来的家跟老公有各种幻想,
很想有一天,也能在属于自己的温暖而不大的小家里面,
跟心爱的人。
两个人的拖鞋,睡衣,喝水的杯子连同一对璧人也是天造地设的;
舒服的沙发上,躺在他腿上看电视;
晚上饿了的时候,一起去厨房煮泡面;
阳台上,种上几盆玫瑰;
有值得庆祝的时刻,跟他开一瓶红酒;
出门前,帮他整理领带,他帮我整理头发。
美雪跟达冲,总是因为死要面子不肯承认很在意对方,
失去的时候才幡然醒悟,
却又大义凛然的想牺牲自己来成全他人的幸福,
其实他们跟彼此在一起的时候才最轻松快乐。
不过好在是电视剧,所以最后一定是HAPPY ENDING,
影响男主女主在一起的人统统都要靠边站,得癌症,出国,结婚。
TVB中的男女主角如果确定了深爱彼此,
那么即使是生气了吵架了失意了伤心了他们总会彼此心有灵犀,
他们一定会听共同钟爱的歌,然后想到对方;
一定会去有他们共同记忆的地方,比如许愿树,第一次约会的码头;
即使分开了,也会因为现任的细微的动作,陷入与往日情人的回忆中;
然后有一天,他们共同的好朋友们会不经意间向彼此透露出两人隔阂误会的最终原因,
最后,冰释前嫌,happy ending。
可是现实中,怎么会有那么多miracle呢?
就算是,此时此刻,我们在听同一首歌,我们也不会知道彼此的这种默契;
我们也不会知道,你在挣扎要不要打给我电话的时候恰巧我也在望着电话发呆;
就算我去了你曾经去过的城市,看过你当年看过的风景,我们始终没有牵手去旅行;
甚至,经历过同样的梦境,我们也无从知晓;
也或许,很多都是一个人的一厢情愿和自己单凭想象和希望杜撰的罢了,
大学之后,看的不只是TVB理想化的剧集之后,
就知道了现实的残酷,
He is not so much into you,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但是达冲和美雪演绎的美好,还是会一如既往留在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