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白玉苦瓜的读后感大全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白玉苦瓜的读后感大全

2021-04-11 02:03:16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白玉苦瓜的读后感大全

  《白玉苦瓜》是一本由余光中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6.00元,页数:2017-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白玉苦瓜》精选点评:

  ●三十多年前的经典之作,好诗总是给人很多触动

  ●我只能说我读过了,对于诗,我不能理解深意,我感到很无力,又遗憾,得想想办法。

  ●句句经典。

  ●“就还好啊” 没什么感觉

  ●读这本书的时候老先生还没过世呢

  ●一开就凋落,一吻就消失

  ●不知如何评价,诗大概是要反复再读才能读懂的

  ●朋友送我的书

  ●浓浓的乡愁,浇满这盘苦瓜

  ●我也就喜欢这么几位诗人而已

  《白玉苦瓜》读后感(一):乡愁

  大陆 岛屿,海峡 两岸。余光中的诗,读来便是乡愁。

  年少不知味的乡愁。

  少年到中年,离家渐远,愈来愈远。

  上次过年回家,不觉已是前年。再次返回却是转年为亲人送行,然后只身南下过一个人的除夕。

  年少至年暮,他乡当故乡,故乡成远方。

  为求安身糊口,告别家乡只身漂泊。回家的间隔愈来愈久,在家的日子愈来愈短。

  不知路的尽头是否亦能曾经是瓜而苦,被生命引渡,成果而甘。

  《白玉苦瓜》读后感(二):初中时代

  《白玉苦瓜》是余光中先生最经典的代表作之一,其中有不少怀念大陆、思忆故乡的诗,以《乡愁》作为知名,因为这首诗是选录在初中课本上,要求背诵的。

  《乡愁》短小精悍,朗朗上口,又情真意切,拥有击穿人心的力量。想起以前要求背诵的课文,难免会从心底升起一股厌恶,但这首诗并没有,反而是初中时代记忆最深的文章之一,则关联着初中时光的美好回忆。

  我所在的乡镇中学,辍学率是非常之高的,比如说我刚上初一时,有十个班级,每个班级大概有70个人。但到了初三,只剩下三个班级,并且每个班级只有45人左右。某种程度上说,你只需要在班级上一直老老实实地坐下去,便可以胜过大部分的同学。但是,剩下来的也没有几个赢家,因为中考和高考后,真正步入大学的也没有几个人。

  记得刚上初一的时候,十分不适应,习惯了村子附近的乡村小学,每天走路十来分钟就可以到学校,但是乡镇上的中学仿佛是地球两端的距离,总觉得很远。学校的教室、食堂十分简陋,铁制的学校大门门口,一到放学时间,经常有打架斗殴,而且,学校教室也会不定时地被小偷光顾,把同学们桌子里的东西翻个底朝天。总之,那是一种十分不安全的感觉,放下一张安静的书桌倒成了奢侈。

  初一上学期,刚考完期中考试,成绩还没有出来,学校放假了两天。回到家的时候,不知是怎样一种情绪,来由也记不太清楚了,或许是初中生活实在艰苦,我就哭着闹着不要上学,态度也颇为坚决。但幸好爸妈没有答应,这股情绪过后,我又回到了学校。期中考试成绩出来的时候,我考了班级第一,全校第六。

  想想真是幸运,如果爸妈那时一时心软,或是考虑到村里几十年也没有考出来几个大学生,答应了我的辍学请求,那么,此时此刻,我会在哪里,又在做着什么。但我知道,农村的男性,一旦步入中年,几乎都是一个模子里的样品,全指向一种归宿,我大概也不会例外。

  现在回老家的时候,有时会没事去初中看一看,变化不大,将近二十年的时光仿佛在这儿停止了。原模原样,仅仅提供给我怀旧的情绪,却无法提供给乡村孩子一个美好的学习环境和充满希望的未来。

  还有一个奇怪的现象,从家到学校的距离,以前总觉得十分漫长,骑自行车至少要半个小时,如今只需要十来分钟。是距离缩短了呢?还是我长大了?

  《白玉苦瓜》读后感(三):什么是诗之感性的两个要素

  人说起余光中,总会想起那首一唱三叹的《乡愁》,于是给他冠上了『乡愁诗人』的名号。对此,余光中本人有些『意见』:『就算我一首乡愁之作都没有写过,我仍然算得上多产、多元的诗人吧』。

  在读《白玉苦瓜》的时候,我明白了余光中除却内容以外的,在现代诗上的另一个作为。

  余光中最为人所知的那些诗,绝大部分都被收录在《白玉苦瓜》里,而它们之所以流传最广,并不是因为它们拥有最高超的艺术手法,而是它们本身『格律工整,语言单纯』,并且寻找到了一个『大众化的途径』。

  读《白玉苦瓜》,我是边听着同名的台湾民谣边读的。

  余光中自叙《白玉苦瓜》里有好多首诗『有意无意之间近乎歌词,颇受我在丹佛那两年爱听美国民谣与摇滚乐的启发』。此话不假,收录在诗集里的第一首诗《江湖上》,那句叠句『答案啊答案,在茫茫的风里』就出自鲍勃·迪伦的Blowin’ in the Wind。而更直观的表现则是《白玉苦瓜》里的很多诗,像《乡愁》《乡愁四韵》《民歌》《车过枋寮》都有着十分整齐的格式和音律,似乎成章就是要被谱成曲的。

  于是许多音乐家直接将余光中写好的诗拿来当词用,杨弦、李泰祥、罗大佑、侯德健是其中砥柱。有观点说,台湾现代民歌发展开始的标志便是1975年杨弦和胡德夫在中山堂演唱以余光中《乡愁四韵》谱曲的作品。

  余光中先生在给《白玉苦瓜》1974年出版的后记里写,意象与节奏是诗之感性的两个要素。一位诗人,应该不断试验音调的高低、节奏的舒疾,句法的长短,语气的正反顺逆,并且好好把握和利用。余光中的这一观点,是在当时『自由诗』对『格律诗』的反动矫枉过正的背景下提出的,陷入『散文化』的现代诗『耽于铺张意象而疏于安排音调,结果是意象庞杂,节奏散漫,主体不清』。

  诗与歌原本就是不分家的,但不知为何,说到为了歌而去写诗,总有一些人不屑一顾。在我读大学参加诗社时,我和伙伴们也就这个问题和老师讨论过,在我看来,诗与歌的界限并不那么明显,一些诗可以被谱成很好的曲,而一些歌词也毫不逊色于诗,另一位同好则带来了自己尝试写的歌词,结果受到了老师观点明确而不失委婉的批评。我感到沮丧,当时我所处的诗歌圈子里有一种很奇怪的现象,凡是以农村以乡野为背景的诗歌大家都认为淳朴、清新、自然,而以都市为题材的诗歌大家评价普遍都不高;另一方面,意象多的、语言违背传统规则的,大家就喜欢,平直的,回环往复的,大家就认为十分容易写。种种原因,我后来不再写诗了。

  余光中说,如果诗人视流行为『失节』,那么注定只能被『冷藏』。『歌,如同发行刊物和举办朗诵会一样,也是现代诗大众化的一个途径』。当然,并不是说所有的诗都要为歌而写,只是『一位诗人的创作,不妨在几个不同的层次上进行,既可以写深刻的诗,也可以写平易的歌』。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当时台湾的一些诗人和台湾新民歌运动的代表音乐人可以说是相互成就。那些滋养在中华文化中形成的歌谣,有着对大陆的眷恋,对岛屿的深情,对历史的追寻,对爱情的纯真,和对理想的热切,是真正温柔而敦厚的诗歌。

  去年12月,得知余光中先生过世的消息后,我在虾米音乐罗大佑的《乡愁四韵》下写下纪念他的评论,很快就被『最高赞』,直到现在还一直能收到被点赞的信息。我想,每天都依旧有人听这首歌,余光中的词加上罗大佑的曲,在结合后能够穿越漫漫的时光,让一代又一代人在『乡愁的烧痛』里牵肠挂肚,辗转反侧,发散出常听常新的魅力,这就是余光中写这首诗的目的吧。

  《白玉苦瓜》读后感(四):诗心长存:余光中《白玉苦瓜》

  2017年余光中过世时,一首《乡愁》又广为传播了一把。或者提起余光中大家脑海中蹦出的仍是这一首。对于苦吟的诗人来说不知是幸或不幸。

  手头这本《白玉苦瓜》是诗人第十本诗集。封面白底,浅绿描摹的苦瓜浮于海峡两岸之上,既直观显现诗集名,亦暗含乡愁之底蕴。而白玉苦瓜本身却是台北故宫博物院的一件展品,在另一种意义上,昔日漂泊渡海而去的与白玉苦瓜同样命运的中华文物所承载的意蕴就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清的。诗人对诗集包罗种种的期许也在其中了。

  序一中,余光中不无怨念的说到:“迄今我已成诗千首,其中以乡情与怀古为主题者不下百首,但是咏叹其他主题......还有很多。就算我一首乡愁之作没有写过,我仍然算得上多产、多元的诗人吧。”虽然如此辩驳,但乡愁似是余抹不去的底色,或多或少从不同诗作中反映出来。如《江湖上》、《小时候》、《蒙特瑞半岛》、《呼唤》等篇大陆、母亲、长江、长城等意象的直接展示,隐晦者如《海棠文身》。还有许多儿时生活的追忆升华,也是不断出现的主题。不记得在哪看过了,作家的写作最终都会回溯到自身所承载的模糊久远的记忆,以此为素材不断推陈出新。不知这算不算是一个证据。

  其他的主题,限于阅历和理解力,大多没有太多感触,读过就算。《大江东去》“胜者败败者胜高低同样是浪潮 浮亦永恒沉亦永恒 顺是永恒逆是永恒 浮泳仰泳都必须追随”,在怀古之中对世事造化予以思考。《守夜人》似是文化的孤独的传承守护者形象。《积木》“最后的寂寞注定是我 二十年后,依然在玩诗 依然相信,这种积木 只要搭得坚实而高,有一天 任何儿戏都不能推到 一座孤独 有那样顽固”展现了诗人对诗追求的固执与坚持,《调叶珊》友人的调侃也反映出其嗜诗成性的本色。余光中晚年之形象愈发枯瘦,与14年去世的周梦蝶仿佛,不知是否都是为追求诗艺而如此。《慈云寺俯瞰台北》“即始即终 无所谓从前 无所谓以后......如果有一拂飘飘的僧袖 四海随我去云游 如果袖中有一只葫芦 宁可打酒 也不愿把下面纤纤那世界啊 装在里头”;《上山》“走到山顶 怎么才一回头 竟浑不见僧,到底 是山失了僧 是僧失了山 到底是怎样下的山 有没有下山 要不要下山 甚且有没有山 问来问去 雾里云里 没有一只鸟说得清”。这两篇透露出禅意也是令人回味。

  在乡愁与怀古、咏叹的思考中,身份认同也若隐若现。《雨后寄夏菁》“纵长城走万里运河流千年 也难抵细细的一丝蟋蟀 把忘归的浪子牵回 北方的灶头啊南方的井湄”游子在外的绵绵相思韵味长久。而《断奶》中“才发现我同样归属这岛屿 断奶的母亲依旧是母亲 断奶的孩子,我庆幸 断了嫘祖,还有妈祖”诗人确信了自我的归属,身在此处,内里容纳的仍可追溯至彼方的血脉,文化的延续传承是不断的。

  “瓜而曰苦,正象征生命的现实。神匠当日临摹的那只苦瓜,像所有的苦瓜、所有的生命一样,终必枯朽,但是经过了白玉也就是艺术的转化,假的苦瓜不仅延续了也更提升了真苦瓜的生命。生命的苦瓜成了艺术的正果,这便是诗的意义。短暂而容易受伤的,在一首歌里,变成恒久而不可侵犯的,这便是诗的胜利。”诗人所追求的就是这种在短暂易逝的现实中炼化出永恒之物供世人欣赏。《白玉苦瓜》同名诗作中表达的主旨也在于此。

  后记中提到诗歌与音乐之关系,指出诗人若是不正视音乐,只会自怨自艾,就只有注定冷藏的份。说这话时是1974年,2016年鲍勃·迪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恰是对这一论断的最好注脚。诗在现今读的人不多,一方面诗本身愈来愈走到艰涩难解的路子上去,远离了大众;另一方面静下心来读也是颇为奢侈的,还有自身水平的限制,陈奕迅的《苦瓜》里唱到“大概今生有些事,是提早都不可以”也是这种意思。就我个人来说,艰深的内容就只是读过,不懂者十之八九。所喜者还是如席慕蓉那般浅易悠长的句子。

  最后。

  就现实来说,斯人已去,乡愁亦淡。

  就诗来说,诗人虽逝,诗心长存。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