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世事和叙事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世事和叙事

2021-04-11 14:08:50 作者:不是我吧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世事和叙事

  媒体每天都在讲故事,人们每天都在传故事。一件世事如果值得媒体去讲,人们乐意去传,那么它的故事版本就会和它真正的样子大相径庭。

  昨天有人问我,怎样才能学好英文?我的英文在高一之前都很难及格,但是到了大二就过了六级考试。从不及格到过六级,这是个故事,因为有反转,有逆袭,有振奋人心的结果。但是,在世事的层面上呢?

  我的初中英文老师是个在课堂上打毛衣的女人,会把声音好的男生叫起来念课文,只是因为她想听。我到中考前半年,英文都一塌糊涂。为了应付考试,我强行做了一叠模拟卷,然后背答案,最后在中考里好容易及格。

  到了高中我的英文还是很糟糕,考不了试,也读不懂书。幸运的是,我被同学拉去一个课外补习班。那个老师脾气很坏,水平却很好,教书的方法更是奇特。根本不管我们的水平如何,先提速授课,很快就超过学校里老师的教学进度,一年后就学完了高中三年课程。于是,变成在他这里上课,回学校课堂复习。奇特,但的确有效。

  如今回想起来,他老人家还真的很有想法,那就是他相信小孩子的潜力,足以可以承受学校教育两三倍以上的强度。学校教育为了照顾大多数人,一堂课上的学习密度非常稀薄。他不照顾,反正是开小班,每周末4个小时,学完当场测验,测验完当场讲解,强度比学校一周的课程都高。习惯了他的高强度教学,回学校听课相当于降速2倍重播,人怎么可能没有信心?

  这是世事层面上真正发生过的事情,没有因为努力所以提升的直线逻辑,而是比较复杂的一个过程。其中有题海战术,也有怪人老师,整体上看和努力的关系不大,倒是和运气有关。如果不是我同学拉我去补课班填人头,如果不是刚好遇见一个有能力的教师,那么后来的结果可能完全不是这样。

  但如果这么来讲述,事情会变得很复杂,缺少了许多戏剧性,没法变成一个好故事。如果和我关系不是很亲近,人们大概也没有兴趣了解当年到底发生了什么。但是,在世事的层面上进行观察,你可以看到真实。在故事的层面上倾听,你可能什么都得不到。

  昨天我翻译了一篇4000字的长文《(全文)翻译练习:卡蒂,她助力世界抵御新冠病毒》,那是记者撰写的一个故事。从故事的角度来看,它讲述的是一位学术界里坐冷板凳的女性,外来移民,在冷落、孤独和不断的挫败中坚持科学研究,保持一颗初心,爱科学不爱金钱,却始终不为学术界所接受,最终她的研究结果却拯救了人类,起码是有钱的那一部分人类。不对,最后这一句要去掉,不能增加故事的复杂度,要让故事保持一根主线,不能开分线。

  我出于兴趣,自己去找来了故事里女科学家的资料。发现她也并不像文章中描述的那样,是个死倔的书呆子,视金钱为粪土。在她的研究成果获得初步认可之后,嗅觉敏锐的人们盯上了她。在2013年,她就成为BioNTech公司的高级副总裁。而你看故事的话,感觉是新冠病毒肆虐全球的时候,她才被人们从实验室的角落里发现,一夜之间成为了英雄。移动时间线,或者隐藏时间线,这是讲故事的常用手法,可以使得故事的高潮更加激动人心,但它不是真的。

  同样的,故事里也没有写另外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女科学家在匈牙利的时候,那是一个全凭关系做事的社会。她们一家三口去到美国,需要凭本事吃饭,没有关系,全靠自己。但她要的就是这个,并且接受了这种社会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自己承受所有压力,没有业绩就要遭受挤压,时常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也就是说,她做出了人生选择,她也甘愿承受选择带来的负面结果。这是她那么多年来能够承受压力,绝不放弃的原因。选择自由就要付出代价,这是世事的真相,但不会出现在故事里。

  通过世事去了解世界,会把世界和人生视为复杂的,曲折的,多变的,琐碎的,低效的,有时候是盲目探索的,有时候是运气主导的过程。通过故事去了解世界,那么世界和人生是清晰的,简单的,直线的,稳定的,宏大的,高效的,主人公凭借坚定的意志朝着一个方向努力,然后就自然地取得了成功。当然,我要承认后者更容易为人所理解,也更容易为人所接受。努力付出就可以得到,这是大多数人都喜欢的一个叙事逻辑,而且非此不可,否则自己对人生就会陷入怀疑。

  但我还是认为前者更好,因为知道世界是这个样子,人生是这个样子,还是决定要继续按照原来的方向走,那么会走得更加坚定,更加清醒,而且,也能承受更多。好故事从来都是隐喻,需要解读才能获得其中的真意。但是,解读隐喻这件事情,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实在是太困难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世事和叙事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