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红十字方队》经典影评有感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红十字方队》经典影评有感

2021-04-11 23:15:37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红十字方队》经典影评有感

  《红十字方队》是一部由王文杰执导,罗刚 / 傅冲 / 刘威葳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红十字方队》影评(一):我的青春

  不记得什么时候看的这部电视剧,那时候我自己告诉自己,将来要考军医。要有那样青春的故事。可是一切都过去了,我学了医。只是没有上军医大学!怀念我的以前,只是永远不会回去了,再见了,我的从前!

  《红十字方队》影评(二):红十字方队 相逢是首歌 20年的回忆

  记得小学时候很喜欢看的一部电视剧《红十字方队》,剧中的女学员们之间的情谊和奋斗故事很让我感动。尽管随后几年偶尔有重播,但每次我都会为剧中的情节感动流泪。记忆中学习优异而家境贫寒的司琪,善良热心但遭病魔夺取生命的江南,任性顽固却敢爱敢恨的肖红,还有时而严肃时而可爱的教导员们,每一个人物都是那么的真实。

  《红十字方队》影评(三):偶尔应该看看这种理想主义的片子

  偶尔应该看看这种理想主义的片子。

  多么想去军队,圆一个军人梦。接受军队的洗礼,接受人格的锻造,去感受战友之爱,集体之爱。

  多么希望生活在这样一个社会,充满了礼貌、爱心、真诚、正义,还有人与人之间纯洁的爱。

  无论在哪个年代,社会的污垢永远存在,有人的地方总会有欺骗,“恶势力”一次次地挑战,把你逼到道德的底线;

  无论哪个年代,理想主义也永远存在,只要你愿意坚守。即使别人都放弃了,只要你依然坚信人性原本的纯真善良,相信人都愿意往好的方向走,理想就永远留在你心中。

  《红十字方队》影评(四):关于梦想

  看到弟媳妇的朋友圈 她说她小时候的梦想是当一名女军医 然后就突然想起了这部剧 跟她聊了很多 她说因为家人的阻拦没有去实现 到现在都心存遗憾 其实人这一生怎么会没有遗憾呢 大多数人都是带着遗憾过完这一生的 但是曾经努力过 离梦想越来越近就好 所以她后来努力的再也不顾家人意见的选择了医科大学 现在是一名优秀的医生 虽然没有穿上军装 但是她穿上了白大褂 说想想也挺好的 因为说实话就算当初进了军医大学 没有家人的支持 没有雄厚的背景也很难留在当军医的 所以其实我羡慕她

  红十字方队真的太美了 真的让人肃然起敬 向所有女兵致敬

  《红十字方队》影评(五):相逢是首歌

  作曲:张千一

  作词:刘世新

  演唱:俞静

  你曾对我说,

  相逢是首歌,

  眼睛是春天的海,

  青春是绿色的河,

  你曾对我说,

  相逢是首歌,

  眼睛是春天的海,

  青春是绿色的河.

  相逢是首歌,

  同行是你和我,

  心儿是年轻的太阳,

  真诚也活泼.

  相逢是首歌,

  同行是你和我,

  心儿是年轻的太阳,

  真诚也活泼.

  你曾对我说,

  相逢是首歌,

  分别是明天的路,

  思念是生命的火.

  相逢是首歌,

  歌手是你和我,

  心儿是永远的琴弦,

  坚定也执着.

  相逢是首歌,

  歌手是你和我,

  心儿是永远的琴弦,

  坚定也执着.

  啦啦啦啦啦

  《红十字方队》影评(六):红十字方队

  主人公来自五湖四海、身份家境各不相同的十几个少男少女,讲述了她们在军医大学中五年的成长时光,在身份上从青涩的学生成长为医学界的人才,也在性格上从单纯转变到成熟。肖虹是出身在军人家庭的女孩,为了自己的理想,选择了军医大学这块神圣的净土,却总在冲动与稳重中徘徊。江男是女生班班长,有极强的责任感和同情心,用自己的言行默默地感染着周围的人。司琪是来自农村的女孩,在同学与教官的帮助下,逐渐建立自信,消除自卑,完全融入集体并最终成为他们中最优秀的一员。多年以后,这支红十字方队毕业了,在梦想飞动的大江南北,他们用知识回报社会,也用自立成熟为人生佐证。青少年时光是人生中最宝贵的一段,转瞬即逝,但失去与拥有是相伴而生的。这部电视剧在激励了一代人投身军校、报效国家的同时,也教会了大家如何让年轻的身躯中充满正能。

  《红十字方队》影评(七):江南最后的话

  亲爱的同学们:

  我在与病魔作最大的抗争,想把生命的终点延续到你们回来,但恐怕做不到了。这些天我一闭上眼睛,眼前就浮现出你们的笑貌。这种感觉,我画了这幅画,算是我们最后的合影吧。回想四年前,大家从四面八方走进这支红十字方队,那时的我们多么天真,多么单纯,历经四年的风霜雨雪,磨练锻造,我们长大成熟了。眼看毕业在即,我多想和你们一起走出校门,投身到部队火热的生活中去,做一个真正的人民军医。可是,在这22岁如花的年龄,我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对此,我抱怨过,命运为什么对我这么的残酷,可静下心来我想一想又坦然了,尽管我的生命如此短暂,可它所承受的爱是很多人几十年都得不到的,我庆幸,我能拥有你们这么多的好朋友。就要告别这个世界了,这些天我最想念的就是你们,请你们记住,将来你们不管分到哪里,走向何方,在这支红十字方队里曾经有过一个江南。亲爱的同学们,再见了,如果人真有来世,我还会成为这支方队的一个成员。

  《红十字方队》影评(八):当初就是看了这个电视剧

  上学的时候我就是看了这个电视剧,然后我就跟我爸说我要当兵.

  然后在我18岁的时候,我就真的去了~~~

  说被祸害了吧~有点过...

  部队本来就是那个样,胳膊拧不过大腿.

  不过呢,那段军旅岁月确实在我的内心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记忆.

  也让我学到很多.懂得很多.所以军队是一所大学校确实没错.

  军校我也考过,,,分数很高.我们基地我考了第六名....

  不过最终还是有个关系无比巨大的战友顶替了我的名额,

  我看榜的时候发现她才考了200多~~这世道啊~~

  当时哭了,过后想想,其实也没什么.

  那时感觉天塌了,现在觉得是小挫折.相反还会感谢.

  女孩子当兵没几个提干的,除非你家真的有本事.

  上军医大学,护士很多,我两个战友三医大毕业了在海司总医院不也是护士么?伺候首长的活儿.文艺兵?那个时候大连海军舰艇学院有个政治系挤破头啊~能去的都是%^%$#^%&^&**((现在谈起来也只是茶杯里的风波罢了.

  想要锻炼自己不一定非要去部队,会有更多好的机遇.

  红十字方队太美了....里面的故事美不胜收..

  她在我记忆里存在的只是一种幻象罢了.

  但是我推荐这个电视剧,

  因为我觉得我当过兵,为国家尽过义务,国家培养了我.

  这是事实.同时我也很骄傲.因为我曾经是中国女兵.

  《红十字方队》影评(九):啥叫共鸣

  几年前,看《激情燃烧的岁月》的时候,人家都在YY石晶和胡达凯的美好爱情时,俺拍着大腿感叹到:哎呀,共鸣,这绝对是共鸣,我跟石光荣他家孩子有共鸣。你说我娘怎么能比褚琴还伟大呢。哎。俺至今对这种说的好听叫革命的淳朴型的人没什么好感。

  啊,怎么一晃眼又到八一啦。啊,我居然看了一整天的《红十字方队》啊!

  啊,想起来十年前我就萌《红十字方队》了。当阎维文大叔很豪迈的开始唱片头曲的时候,我就坐在藤椅上盯着21寸的小电视,开始看着这群兵。哇,以赵志伟为代表的军人啊,看他训斥小流氓,为黎明洗清冤屈的时候,嗯,帅兵啊!

  哇,医生啊,救死扶伤。还有像小姑娘司琪一样为了照顾好年迈的奶奶立志当医生的。不过当时我不萌这娃娃,觉得她老是有流不完的眼泪,太多的悲苦总是弄的自己不知所措。倒是肖红的性格让人欢喜。哦,当年对演员是谁没有概念,完全是冲着剧情和人物性格是否讨人喜欢这么个简单理由去的。

  1998年,作为初中生的我,觉得大学很神圣啊,很神圣,周围有一干军校毕业的哥哥姐姐,我眼巴巴的看着他们从红版学员军装变成什么中尉,上尉的,觉得真神气啊。我对大学+军人的结合地【军校】的感性认识,完全是出自这部电视剧。

  后来我知道演赵志伟的是罗钢,演罗芸的是傅冲,演司琪的是刘威葳,演江南的是杨圣文。当我以后在某部剧里看到这些人的时候,我就想起了《红十字方队》,然后把在红十字方队里产生的特殊好感延续到了他们以后演的片子里。

  这真是部理想主义的成长片啊,什么叫成长呢,就是对处在成长期的少年们有所助益。我不得不感慨,十年前,大伙儿都没怎么上网,只有几部可以看的电视剧的时候,也是有种单纯的快乐的。

  我有段时间真的产生一种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将来报效祖国的伟大理想的。

  信息不泛滥的年代,没有YY的年代,我看着这个片子,当年我看到江男死得时候,一边哭一边骂编剧怎么这么狠心,这么好的人怎么就死了。

  后来我学到一个名词叫悲剧。 啊,崇高的东西逝去了。就叫悲剧。原来编剧是故意的。。

  《红十字方队》影评(十):在物欲横流的今天,也需要理想和感性

  很早以前就知道这部电视剧了,当兵的时候憧憬军校的生活,当了学员的时候又总想去体会军校的每一种感受,因此就知道了这部军校佳作《红十字方队》,包括比它更出名的主题曲〈相逢是首歌〉,至今仍是我吹口琴最喜欢的曲子。

  隔了这么多年,今天总算来看这部上世纪的电视剧了,从今天的角度看确实有很多的东西都不一样,当然这有时代的原因,社会是发展变化的,价值观当然也在与时俱进。如果以今天的标准来评价它,那它绝对脱不了形式主义的帽子。不过,在物欲横流的今天,有时候也需要一些理想和感性的。

  上个世纪的军旅电视剧贯彻的主旋律就是奉献和牺牲,因此都带有浓重的军旅味道,因此也涌现了一大批包括诸如《和平年代》、《导弹旅长》、《凯旋在子夜》等电视剧,现在的时代旋律更多的是拷问人心,所以也更加符合人性,《士兵突击》就是典型。在这段历史的进程中,也是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进程,人的审美变了,价值观变了,曾经的无私奉献被看成了傻子或别有用心,曾经的铁血训练也被如今的科学训练所取代,当然,越来越科学,可血性也越来越少。因此,当今无论是干部还是战士,迷茫的越来越多,而军人的社会认同也不尽人意。当然,近几年来随着抗震救灾、灭火救援等任务的突出表现,军人的社会地位在回归,这也算是可喜了。

  剧中有几个场景让人久久难以平静,却也升华了主题:

  江男无可奈何地离开了这个她深爱着的世界和深爱着的战友们。她在遗书中写道:“亲爱的同学们,无论你们今后走到哪里,请不要忘记这个红十字方队中曾有过一名叫江男的战友,如果有来生,我还要成为这个方队中的一员。”

  洛青藏的前女友,一个折了翅的天之娇子。她从青藏高原来到了这座城市的一所普通高校,相同的起点,却偏离了跑道,在纷乱的世界里迷失了自我,为了留在这个繁华的都市里,她选择了出卖自己的肉体。她说:“如果我一生都生活在大山之中,或许我会心安理得地在那里生活下去,但走出来以后,才发现外面的世界有多么精彩,我要留在这里,但我除了女儿身之外,什么也没有……”渴望幸福,追求理想,没有错,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我们或许没有权利指责她所做的一切。但是,我想这个女孩儿应细细品味一下洛青藏对她所说的一番话:“再过五年,不,也许用不了五年,你会发现,你今天失去的是多么珍贵的东西。”

  军校是一片净土,是塑造灵魂的地方,四五年的时间把一群高中毕业的学生培养成走向部队带兵的干部,当然,我看过很多的残次品,而我的身边也有不乏这样的人物,但也有更多的成长起来的雄鹰,他们坦率、正直,英勇无畏,敢于担当,或许他们很多同学都在事业上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工作体面,潇洒风流,而他们摸爬滚打,满身狼狈,这会让他们无助,或者更加的孤独,或许他们会质问是社会变了还是自己变了,或许他们不止一次萌生过转业的想法,但也正是这些迷茫的年轻人,他们走在骄阳下,走进风雨里,或许他们的背影很狼狈,但他们战斗的样子真的很美。在朱日和的演练场上曾经有过这样的一句话,“夕阳下奔跑的身影,那是我们青春。”

  或许生活还会许多坎坷,或许爱情还是那么狗血,又或许还是那样拼命工作得不到正比的奖励,那又能怎么样呢,这不正是部队里最无奈又最可爱的地方吗,有时候,我们抱怨太多、计较太多而忘记了初心。结尾的时候有这样一段话:“有的人一生里都在不停地寻找自我,但在军医大学短短的五年里,我们找到了,我们知道今后该怎样去走过一生。”我想,我也知道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