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的频率》读后感摘抄
《寂寞的频率》是一本由[日] 乙一著作,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2020-10图书,本书定价:平装,页数:,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寂寞的频率》读后感(一):读后感
1.未来预报:感觉是作者单纯地往你嘴里丢刀子,如果主角因为好友的一句话而蹉跎青春,那显得太以自我为中心了,那不就是“中二病”表征吗? 2.小偷抓住的手:主角因为一次错误的行窃,改变了另外一名少女的一生。但很明显感觉出来作者想描写的并不是这种命运的巧合,也没有突出重点,让人读地很无奈。 3.胶卷中的少女,情节变动得很突兀,由于是单人进行叙述,导致没有言语上的互动,这种叙述作者处理得并不高明,导致叙述者像个自言自语的精神病患者一样。故事到高潮的时候也并没有给人触动,除了情节让我觉得恶心之外没什么亮点了。 4.失去的世界,小说集里面最好的一篇,夫妻之间的情感随着丈夫车祸之后的遭遇而起伏是一大看点,在最后丈夫决定牺牲自己而换取妻子以及女儿的自由让故事来到了高潮,不过再华丽的刀子仍然只是刀子而已。 总的来讲,这几篇小说的焦点都集中在两人之间的交往,格局太小,而对于人类本身的一些闪光点又没有描写,只能算是伤痕文学吧。
《寂寞的频率》读后感(二):永远是那个乙一
是乙一20年前的旧作,据他自己说是刚毕业那阵写的,编辑要求他写“悲痛”的主题,然后他就磕磕绊绊地写了这本。其实确实不太好看,故事整体比较阴郁,感情也有些轻飘飘的,其中一个故事的部分设定在乙一后来的书里也有用到,那个故事里主角的所思所想就显得丰满很多,不过可能也是受篇幅限定。 总体来说,点子都很棒: 1、能看见未来的同学告诉“我”和另一个女生,以后我们会结婚; 2、胶带里出现了幽灵女生,而且每放映一次她的头都会转过来一点; 3、想偷钱而在墙壁上凿洞的“我”混乱中没有抓住钱包,反而抓住了一个女生的手,并且无法放开; 4、成为植物人后的“我”只有手指能感知外界,因为不想连累妻子而自我放弃。 但是故事展开后就觉得不过如此,可能因为年代太过久远,对现在的我来说期待的是更光怪离奇的故事,更何况他是乙一。但是每个故事都是熟悉的“不被期待,也不期待别人”的调子,不管是白乙一还是黑乙一,几乎总有这种感情在,也还蛮让人对他好奇的。
《寂寞的频率》读后感(三):寂寞时,世界依然……
我还挺喜欢乙一的短篇的。他有一些想法与我总是背道而驰,越是因此,我越是对他笔下的故事充满兴趣。我不喜欢从第一眼就能猜到的结局。 四个短篇,我比较喜欢『未来预报』和『小偷抓住的手』。下面涉及剧透。 『未来预报』是写无所事事混日子的少男,被生命短暂很年轻就死去的少女鼓舞的故事。这里关于浑浑噩噩的打工族,有很多细腻的心理描写。乙一很擅长写这一类人的心理活动。我有时候不能理解这些人,怎么会有人冷漠到自己家养了多年的狗都不亲近他。 这也是一个让人感到无助的故事,里面那个预告未来的古寺同学,就好像是洞悉世事的哲人,但又有什么用呢?人的力量始终渺小,生病的人并不能因为心态坚强就战胜病魔。 生离死别也很难由我们自己控制。本质来说,无论是浑噩地活着还是乐观地死去,都只不过展示了人类的脆弱一面。 『小偷抓住的手』这一篇讲因为一时邪念而去偷盗的年轻人,偷错了对象,误打误撞和女演员在黑暗中抓住了彼此的手并且交流了彼此的困顿。而故事的结局,女演员戴着年轻人的样品手表,无意中捧红了这款手表,年轻人也度过了最艰难的日子得以继续生活下去。 这是一个表面看起来很侥幸的故事,但其实仔细想一想觉得非常悲伤。年轻人父母早逝,不是努力工作就能出人头地,最终手表热卖也不是靠他自己的能力而是别人的无心插柳。 我们一直在努力做自己想做的事,但到底有多少人能真正靠自己取得成功?虽然他没有偷盗成功,也没有因此付出代价。但他内心会不会有一把枷锁,也需要一辈子内疚自己曾经做过这种事呢?悲伤的是,不是你不努力,是你身处的世界,它有时候就是荒诞无稽的。 『胶卷中的少女』以一种神奇的看似二人对话实则只有一个人的对白的形式展现了一个恐怖灵异的故事。被害死的少女,神秘的力量牵引出的冰冷恐怖的真相,结局却笔锋一转,变成少女选择原谅这个伤害她的世界,选择留下了爱。 这个故事给了我一瞬间虚假的感动,很快就被可怕而悲伤的心情打破了。因为对于死者的心态,往温柔有爱的方向揣测,并不能让我觉得这个世界就因此更加美好。 不。乙一笔下的世界,总有那么一些阴暗恐怖的地方,那也是人性里肮脏的角落。即使有阳光万丈,也一定有阴沟暗渠。 我们到底为什么要去强求被害者原谅与包容?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真的很残忍。这个周末素媛案的凶手就要出狱了。社会应该原谅这种泯灭人性的施暴者吗?受害者应该原谅和宽容这种禽兽吗? 如果怀着一种希望受害者宽恕施暴者的心态去祈祷世界美好。那我觉得大可不必了,这美好真的很虚假。 我想要的世界是惩恶扬善的美好。人要为自己的所作所为负责。施暴者,永远不能得到原谅,受害者,永远需要安抚和援助。 犯罪成本太低了,才会有人一再挑衅法律。受害者太轻易原谅了,可能就有人会再三伤害更多的人。 最后一个故事,无尽的黑暗,叫『失去的世界』。乙一写现实的残酷真是一把好手。关于婚姻的描述,贴切又到位。志趣不合的两夫妻,结婚以后琐碎的争执。男人遇到意外成为了终生的植物人,女人抚养年幼的女儿并且坚持了好多年陪伴这个男人。故事的结局,不是男人苏醒了,不是女人守护到白头。是无尽的黑暗。无法坚持下去的妻子,被家人医生遗忘在角落的植物人,不必有什么责备。 视觉角度很好的是,从一个陷入黑暗混沌的植物人的角度出发。我很少会去体谅植物人,可能跟我的生活离得太远。浑浑噩噩地活着,和浑浑噩噩地做植物人,哪一个比较惨?我以为是后者吧,至少前者还有晒着太阳无所事事的机会。 看起来很无助的这一篇,却又时不时被妻子的坚强感动。当她在男人唯一有知觉的手上弹琴,真的觉得音乐是我们人类的最重要的治愈品啊。 可是没有奇迹。这才是人生。失去的就是已失去的。我们都不能重来,植物人也不一定有治愈的可能。可怕的是,那男人还没有死。他还得在无尽的黑暗中,痛苦麻木得活着。 寂寞的频率是什么?是一个人看着这个世界发现自己格格不入的时候吗?是一个人终将失去一切美好而深陷孤单吗?是死亡带有生命所留下的深深伤痛吗? 皆有可能,但随你心。 如果问我,我所理解的寂寞的频率是什么。我会告诉你:是让你在寂寞无助的时候被世界依然美好的虚幻所感动的一种频率。 因为外面的世界依然美好,所以生而为人,也请你努力积极阳光乐观地面对每一天吧! 管它是虚假还是真实。
2020年12月9日于法国尼斯家中。
《寂寞的频率》读后感(四):寂寞的频率 | 悲痛而治愈的故事里,藏着爱神“白乙一”
如果乙一没有人格分裂,他不可能写出这些故事。
这是我读日本推理大神乙一作品的感受,他两种迥异的写作风格,让人完全无法将这些作品联系在一起——
以《动物园ZOO》为代表的“黑乙一”作品,阴暗、血醒,作品本身带给读者巨大的绝望感;
以《寂寞的频率》为代表的“白乙一”作品,温情、治愈,即使作品本身带着强烈的孤独,你依然能在厚厚的云幕中,看到一丝阳光洒下。
阿文在2020年给自己挖坑,说要读乙一的作品,顺带写点文字。时间隔了这么久,阿文并非忘了这个flag,相反,也在这段时间读了不少乙一的作品。
今天分享的就是“白乙一”作品《寂寞的频率》,这本书是由四个故事构成的小说集,整体悲痛又有些许治愈的风格,适合闲暇时刻食用。
点蓝字看阿文的第一篇乙一的书评:《动物园ZOO》
01 你的存在是一件很棒的事
两个平时在学校都不起眼的人,也几乎不怎么交谈,他们有可能相互喜欢吗?
答案是肯定的。这得感谢学校的面包。
学校午餐会提供米饭或者面包,如果有同学缺席,就必须有人把面包送到缺席者家里,而这个人通常是住在缺席者家附近的同班同学。
很幸运,“我”就是那个面包投递员。清水从小就经常生病,所以我就时常要负责帮她带面包。
《未来预报》这个故事里,主人公小泉(也就是“我”)和清水如果按照既定剧情,肯定是会走在一起的,可偏偏乙一不如你愿。
古寺就是那个剧情转变的关键人物,作为新来的转校生,他经常不去学校上学。如此,小泉和清水只好承担起“面包投递员”的角色。一来二去,我们三人变成了很好的朋友,也发现了古寺的秘密——
他拥有预测未来的能力。
古寺曾作出这样的预测:如果我和清水只要其中一方没有死掉,就会结婚。
听到这个预言后,我和清水就莫名地开始躲着对方,成了两个看似完全不相干的人,一直到清水真的死去。
读到这里,我们不禁恼火古寺的多嘴,如果不是他的干预,小泉和清水一定会在一起吧,毕竟他们内心真的是相互喜欢。
现实生活里也经常如此,暗恋时两人可以无话不谈,当一方表露心迹后,双方反而变得陌生,开始有了距离感,甚至连朋友都没得做。至于为什么选择逃避?谁也说不出到底是出于什么心思。
小泉和清水就这样各自成长,渐渐疏离。
直到听说清水住院,小泉趁着看病想顺道看她。那天的阳光真好啊,好到小泉在医院向“陌生人”透露了心声,也许他当时并不知晓,那个“陌生人”就是清水——
小泉不知道何时起,每到自己陷入孤寂时,清水就是他唯一的支柱。
清水告诉他,这个世界没有毫无意义的人生,不要焦急,因为根本没有必要拿自己的人生和别人比较。
在此次遇到清水之前,小泉的日子过得浑浑噩噩,也没有什么追求,但有关他的消息总会通过各种渠道传到清水耳中。病中的清水,也只有听到他的消息时,才会有片刻快乐。
所以,清水才会说出,“我觉得你的存在是一件很棒的事,所以不要哭泣,要勇敢地活下去。你今后的人生道路会布满阳光。”
无法猜测,如果小泉当场就知道那个女孩是清水,知道他带给清水的重要意义,会是什么感受。但我猜测,他一定不会让清水孤独的离世。
后来,小泉问古寺关于他和清水的预言,古寺告诉他真的有看到一角未来,只不过有两种可能:
一种是清水的死去;
一种是他们结婚,还有两个孩子。
也许,在另一片时空里,小泉和清水真的结婚生子,过着很幸福的日子。也许,如果当初知道的预言是“清水会死去”,小泉和清水真的会走到一起。
不过这都无关紧要了,可你要明白的是,或许你也是某人的内心支柱,好好活着,你的存在对TA来说就是件很棒的事。
02 你是我失去的全部世界
《失去的世界》是这本小说集的最后一个故事,也是我最喜欢、最心痛、最难受的故事。故事里妻子对爱情的坚守,丈夫因为爱情而放手,让读者的心思百转千回。
当我失去你时,我也就失去了全世界。
故事里的丈夫和爱妻发生激烈的争吵,为了压倒对方,甚至说一些违心之话。等到他后悔想向妻子道歉时,却发现为时已晚——丈夫因为车祸变成了植物人。
好在命运在拿走他的全世界时,也给了丈夫全世界——丈夫的右手表面仍有知觉,于是这巴掌大的地方,就成为我了解世界的窗口:
三年以来,每天都来病房看我,在我手臂上写字,以告诉我当天的日期、家里发生的事,以及世界各地的新闻等。
他们的另一种交流方式是妻子在手臂弹钢琴,妻子平静时,手的动作就像睡梦中的呼吸一样温柔;妻子内心充满矛盾和疑惑时,她的弹奏仿佛从楼梯上滚落下来。
面对妻子的细心照顾和对爱情的坚守,丈夫感动之余,内心也充满煎熬。他知道自己无法变得更好了,如果按照现在的状况,妻子会照顾他一辈子,那妻子的人生从此就毁掉了。
经过艰难地抉择,丈夫最终开始决定执行自杀计划——他要让手臂对外界不再有任何反应,他要告诉妻子,别为自己耽误整个美好的人生。
不管是面对妻子的质问,还是医生的针刺,丈夫都如石头般沉默。他的计划想要成功,就必须如此。
最终,妻子也明白了他的意思,她在丈夫的手臂上写了这样一句话:
“对不起,谢谢。”
随后妻子还是经常来看丈夫,只不过次数渐渐变少了,从每天都来到两三天来一次,再到一周来一次。妻子在丈夫手臂的弹奏,那种沉重和苦闷感也消失了,转而像是一只欢快的小狗在跳舞。不过,也夹杂着妻子对我近乎罪恶感的内疚。
当然,我为妻子的变化感到开心,我的计划成功了。
不知道过了多久吗,妻子再也没来看我了,女儿也很久没有来了,医生和护士可能已经忘记我的存在。丈夫在黑暗中回味妻女弹奏的痕迹,想象外面世界发生的一切。
这个故事看完,强烈的悲伤将整个人笼罩,但又为丈夫和妻子各自的选择开心,充满治愈,他们都是彼此的全世界。
网上有很多关于“婚姻一方变成植物人,另一方应不应该坚持爱情”的讨论,至少我认为,故事里丈夫的这种做法是正确的。
03 向全宇宙呼唤爱
奇葩说里的辩手陈铭被大家戏称“站在宇宙中心呼唤爱”,个人觉得,“白乙一”也是作家里向全宇宙呼唤爱的角色。
《寂寞的频率》这部小说集里,不管是“未来预报”、“失去的世界”,还是没有讲到的“小偷抓住的手”、“胶卷中的少女”,给读者带来的都是悲痛中夹杂着温暖,孤独中夹杂着治愈。
所以读完这些故事时,纵使内心有些不平静,但依然对世界充满希望,相信乙一传达出的那份治愈的爱。
温暖、治愈是日本一些文学作品里很重要的特色,恰是这些作品,才给读者带来更多生活的乐趣、希望。
也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成为传递爱的一份子,向全宇宙呼唤爱、传递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