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亲密而独立:活出边界,活出自己》的读后感大全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亲密而独立:活出边界,活出自己》的读后感大全

2021-04-21 00:00:08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亲密而独立:活出边界,活出自己》的读后感大全

  《《亲密而独立:活出边界,活出自己》》是一本由冰千里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软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6.00元,页数:25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亲密而独立:活出边界,活出自己》》读后感(一):关系再亲密,也要留有独处的空间

  

在人际关系中,貌似我们都进入这么一个误区,认为人与人之间越亲密关系才越好。

如果看到某人与你隔着距离,或者暂时疏远你,这时候,你大可放宽心,不必心烦意乱,更没必要胡思乱想是不是对方跟你之间存在什么问题。

其实,这样若即若离的相处方式,反而是更安全的。

就像开车需要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那样,我们的人际关系也需要保持适度的距离,让自己也有独处的空间。

01

在《亲密而独立:活出边界,活出自己》这本书中,我国知名心理咨询师、心理学作家冰千里说:“一个人如何才能与另一个人亲密?我的首要结论是‘不亲密’。换句话,你要人格独立、要看见生命本质的孤独、要拥抱自己独特的灵魂,才可能‘入世’,才可能与另一个人发展亲密关系。”

在冰千里看来,亲密的基础是独立,最好的度是“既亲密又独立”。

无论是亲子关系、伴侣关系还是人际关系,很多时候,我们总是试图去刻意维护表面上的亲密和气,其实,到头来发现一切都是徒劳的。

因为每个个体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自己的思维方式,你认为的亲密无间,或许正是对方想要逃避的。

有时候,两个人在一起相处、共事,即使彼此不曾大声说出我们是友爱、和睦的,但是彼此之间的心领神会,或是某一个眼神的交流,都显得是那样的友善。

虽然没有太多言语的沟通,哪怕就这么定定地坐一起,都觉得彼此的心是在一起的,没有任何不适感和抵触感。

当不在一起时,彼此都正常地进行自己的工作、生活,每逢节假日,彼此都会不由自主地要给对方一句衷心的问候与祝福。

即使天各一方,彼此都觉得心是近的。这,就是既亲密又独立的和谐关系。

02

其实,一个人的独处能力,是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发展出来的。

比如,在你还是三岁小孩的时候,如果妈妈在自己的视线范围内,那么你就会心安理得地继续玩你的玩具。

可是,当妈妈突然出去了,你会感到不安,马上停止玩得好好的玩具,站起来冲出去。

如果妈妈懂得给孩子提供良好的空间,让他安全地做自己、玩自己的,不作任何干扰,那么,孩子的独处能力就得到了健康地发展。

正是早年发展出来的良好的独处能力,影响着一个人的一辈子。一个内心有安全感的人,他的人际关系往往能处理得特别好。

然而,如果因为种种客观因素,早年父母没有给你培养好独处能力,现在你依然可以在人际关系中慢慢习得这种能力。

比如,在你的生命中有幸遇到了一位知心朋友,或者是你遇到了善解人意、温柔体贴的配偶,总能给你一种平和心安的感觉,久而久之,你会发现自己在不知不觉中也有了这样的独处能力。

或许你遇到问题还是会特别焦虑,感到茫然不知所措,但是,在与他人的关系中,你慢慢地多了一份从容与淡定,懂得该如何冷静地面对。这样,你的独处能力便得到了循序渐进地提升。

03 写在文末

在喧嚣杂无的尘世中,你我都需要与人为伴,都需要有个知心的人,在你伤心难过时互诉衷肠,在你欢喜鼓舞时一同见证,在你失落沉迷时为你加油打气。

这就是我们最基本的社交需求。

然而,我们同样也需要一个人独自舔伤的片刻安宁,也会有不想为人所知的只言片语。这时候,我们需要有自己的独处空间,哪怕一个人静静地坐一会,哭一场,心里都会宽慰许多。

这就是自我成长的必经之路。

因此,在人际交往中,智慧的人懂得保持亲密的同时依然留有独立的空间。

愿你我都能拥有亲密而独立的人际关系,幸福快乐地度过每一天!

-END-

欢迎关注@三姐爱读书,分享更多好书、更多人生感悟!跟我一起爱看书、爱写作,每天进步一点点!

  《《亲密而独立:活出边界,活出自己》》读后感(二):《亲密而独立:活出边界,活出自己》我爱你,也要做好自己

  

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大多数烦恼,都和亲子关系、伴侣关系和人际关系这三种亲密关系有关,不是吗?

l 你是否需要反复确认伴侣是否足够爱自己呢?l 你是否明知和伴侣之间缺乏沟通,就是无法好好沟通呢?l 你是否担心孩子游戏成瘾呢?l 你的孩子是否情绪波动很大呢?l 你是否因为孩子的问题焦虑和抓狂呢?l 你是否尽心尽力对别人好,那人却越走越远呢?l 你是否对现在的状态不太满意,常常觉得内心空虚不踏实呢?

有时候,你会好奇吗?其他的人是否也面临同样的问题?遇到类似的问题,其他人是怎么想的呢?亲密关系出现了问题,是我的原因导致的吗?我该怎么办呢?我们有很多的疑惑或者委屈,找不到一个合适的人可以说说心里话。《亲密而独立:活出边界,活出自己》这本书,是一位听过很多人心里话的心理咨询师的心里话。

图书封面

这本书的作者冰千里,是一位国内知名的心理咨询师。书中采用第二人称,读起来就象与一个咨询师面对面在谈话。作者结合了比较火的影视剧和典型的咨询案例,采用心理学中精神分析的理论进行解构,对亲密关系中常见问题进行分析,让人不知不觉深入到对自己人生模式的探索中。另外,作者还结合了自身的成长,加入了自己的成长过程的感悟和对理论的理解。

在亲密关系里,我们渴望向彼此紧紧靠近,同时又很害怕被抛弃或者被同化。面对这样的矛盾,我们到底该怎么办呢?

作者认为,要想有比较优质的亲密关系,我们首先要学会独立。

独立意味着我们和别人之间有一个清晰的“边界”。“边界感”近期很受关注,大家以及慢慢注意到边界感对关系的重要性。有边界感的人能自己照顾自己的需求,不会把自己的需求强加在别人的身上,也有勇气和力量保卫自己的边界,不让别人随意侵入自己的边界。

我们的亲密关系能力是从亲子关系开始发展的。小婴儿在和母亲之间的关系中,学会依赖和独立。书中用温尼科特的理论对这一部分进行了解释。

既然作为一个妈妈对孩子以后的关系又那么重要的影响,什么样的妈妈是最好的妈妈呢?书中给出了一种很有趣的说法,不是120分的妈妈最好,也不是20分,而是60分的妈妈。如果妈妈对孩子太好了,比如孩子有个需求“渴了”,妈妈不仅提供“水”,还提供“果汁”、“牛奶”等,多出来的提供是孩子需要的吗?不,是妈妈需要的。妈妈为什么需要呢?或许是因为想要补偿孩子,也或许是因为自己小时候这一部分的缺失,想通过喂养孩子来喂养小时候的自己。

在孩子能力范围内的需要,不必去满足 没必要越界,凡是越界都是你自己的需要。

书中还提倡一种观点,和孩子之间健康的界限是把孩子当房客。

我们尊重孩子自己的旅程,让他们成为他们自己,而不是我们心中的他们。

要想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这需要父母人格独立,也就是可以自己照顾自己的需求,而不是把孩子养成自己的“父母”(让孩子来照顾自己的情绪)。

那么怎么才能实现独立,建立边界感呢?

只有自我探索和成长。

尽最大可能了解自己的原始需求,我们内心最匮乏的是什么,了解得越多就越部被它控制,也就越不会投给孩子。

首先我们要接纳真实的自己。不是“应该的自己”,而是真实的自己。亲密关系中的人,哪怕是孩子都是非常敏感的,当我们“假装”的时候,对方是能够体会到的。

然后,做个有趣而放松的人。

温尼科特说“作为一个母亲,她很清楚自己必须保持活力和生机,并且能让孩子感受和听到她的活力”。

想要有清晰的边界感,需要不断的学习和成长。

边界感是体验到情感浓度和互动之后的领悟,绝不是理性的隔离。

我们渴望拥有优质的亲密关系,但是我爱你,不是为你奉献自己的一切供你营养,也不是作为菟丝花完全依赖你的付出,而是作为你身旁的木棉,坚韧而有自己的生命力,与你互相尊重又互相扶持,《亲密而独立:活出边界,活出自己》。

图书封面《亲密而独立:活出边界,活出自己》暂无评分冰千里 / 2021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亲密而独立:活出边界,活出自己》》读后感(三):《亲密而独立》:在亲密关系中活出自己,找到幸福的真理

  

引言:每一段亲密关系,都是自我成长的旅途。

说起亲密关系,我们最先想到的是亲密的恋人,但显然亲密关系不仅仅恋人,它还包含着我们与伴侣之间、与孩子之间、父母之间的关系,更包括更亲密的自己。

幸福指数与我们的亲密关系息息相关,然而想要处理好这些亲密关系并不容易,因此,我们不断地在生活中寻找处理亲密关系的法门,以此找到幸福的真理。

国内知名心理咨询师、心理学作家冰千里的《亲密而独立:活出边界,活出自己》一书,就为如何处理亲密关系提供了简单实用的方法。

《亲密而独立:活出边界,活出自己》一书,主要讲述亲密关系中的边界感,包括恋人之间、夫妻之间、父母与孩子之间如何把握亲密与独立的边界,如何掌握好亲密关系的适合度,如何处理个人在亲密关系中矛盾等等。

一、在亲密关系中学会独处

真正的亲密关系,是在伴侣那里享受独处的能力,而彼此也愿意给对方腾出属于自己的空间。温暖又靠近,然而又有一定的距离。

不幸的婚姻关系中,夫妻之间的相处状态一般都有两个极端。

01、过于独立

夫妻之间没有共同空间,特别是孩子出生后。

很多夫妻婚前恋爱时很甜蜜,婚后的二人世界也很幸福,但是有了孩子以后,亲密的关系就发生变化了。

生活的中心放在孩子身上,日常话题也都关于孩子,仿佛一切都是为了孩子。

有多少夫妻在有了孩子以后不再亲密了,有多久没有属于夫妻之间的共同空间了?

当夫妻之间的亲密关系开始变化,当婚姻开始亮起红灯,我们不妨回过去想一想,除了孩子,你们还有其他什么共同话题吗?还有属于两个人的共同空间吗?

不论出于什么样的原因,过于独立的夫妻关系,早已脱离亲密的主题,当亲密关系被破坏,彼此之间的感情也会受到伤害。

02、过于亲密

夫妻之间过于亲密、形影不离。

过于亲密的夫妻,他们内在是渴望拥有自己的空间的,然而一旦独处就无法忍受。时间久了,他们发现彼此不能独活简直太可怕了,这让他们感到窒息。

03、依恋与逃避并存

最常见的亲密关系是:一方依恋,另一方想要逃。

在婚姻关系中一般是女方依恋,男方想逃避,例如老婆的查岗与老公的撒谎;在亲子关系中,父母越依恋,子女越逃避,例如父母的掌控与孩子的叛逆。

如果逃脱的一方很独立,对方的依恋刚开始还能承受,久了就觉得对方是在控制自己,亲密关系势必被破坏。

对此,作者在《亲密而独立:活出边界,活出自己》一书中,找到了处理方法,给出了解决方案。

(1)不要把亲密关系理想化。

在婚姻关系中,你希望不表达,对方也能满足你,但这只是影视剧里理想的爱情桥段。

在现实生活中,你希望什么就要真实表达出来,表达后被满足就已经很亲密了,对方能做到不敷衍、不应付就已经很不错了,婚姻更多的不是去理想化,是没有了激情和浪漫依然相伴。

(2)不要在亲密关系中自寻苦恼。

很多人在亲密关系中感受到不幸,觉得是彼此之间的关系出现了问题,但事实并非如此。

作者冰千里在书中给出的答案是:

你痛苦的不是关系,至少关系不是第一位的,而是你本人在这段关系中感到自己很差劲。是对方的态度让你感到了挫败,是对方照出了你的难堪。关系只是种媒介,婚姻和爱情都是自身的投影。

如何才能处理好夫妻之间的亲密关系,找到婚姻中的幸福真理?

首先你要学会在亲密关系中独立自处,亲密发展出独处,独处又促进亲密,这才是种良性循环。

当你在亲密关系中学会自己独立相处,你会不断在仓皇中体验沉静,在迷茫中体验镇定。尽管你遇到问题还会焦虑,但多了份思索;在与他人的关系中还是会别扭,但多了份从容,沉静的独处能力就这样被内化了。

二、好的婚姻,都有共同体验地带

作者在《亲密而独立:活出边界,活出自己》书中所说的共同体验地带有两个特点。

(1)主动参与性任何事情都可以,只要伴侣双方能主动、自然地参与即可,而不是被胁迫,或像完成不得不完成的任务。(2)可以做自己自我认同,构成了一个人的基本存在感和价值体系,就像两个人在看球的过程中,会无意识给予对方这样的认同和价值。在这一刻,从你眼中我看见了自己,并且这个自己是自在的,而你,是允许的。彼此都有这般感受,是为共同体验。

除了婚姻中伴侣之间的亲密关系以外,作者在《亲密而独立:活出边界,活出自己》一书中还重点讲述了亲子关系中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相处之道。

例如父女之间的亲密关系中,很多爸爸不是不爱女儿,而是不知如何爱。

父女之间的亲密关系太过浓烈会很尴尬,过度回避则会让孩子失去应有的父爱。

作者在书中不但讲述了父女之间的亲密关系过度浓烈和过度回避的评判标准,也讲述了两个极端情况对女孩长大后的影响,以及父女之间的亲密关系该如何维护的方法。

与父女关系相似的是母子之间的亲密关系,作者同样讲述了母子之间亲密相处的危害及方法。

我们大多数时候都没有足够的觉知和方法,去观察和伴侣、孩子之间所发生的一切,而是被淹没在生活琐碎之下。等到危机出现,亲密关系已破坏,再想补救却有心无力、为时晚矣。

早一点觉知亲密关系中的利害,寻找其中的相处之道和破解方法,才能尽力处理好各种亲密关系,并从中找到幸福的真理。

  《《亲密而独立:活出边界,活出自己》》读后感(四):解锁亲密关系:爱为何会伤人?

  文章开篇我想写点自己的故事: 一向没有离开过我的女儿,因为艺考,被一所重点学校提前录取。而这所学校离家太远,不舍的我,不得不让她住校。 学校环境非常好,我和她爹都十分满意,只是学校的食物都以:健康、清蒸为主,另外还有一点:不提供猪肉。 于是,我的内心充满矛盾,每到周五,我就要买回猪肉,做肉圆、红烧肉,总之其它菜里面也要配些肉。而且强制性的塞到孩子的碗里……终于,一个周末的晚上,孩子整理好行李箱,吃好饭准备出发去往学校;但这一次却被我弄哭了,她哭得很伤心很伤心——因为碗里的肉太多了。 接下来,一连几周回来就把门关起来,很少与我交流。 今天我读到作者冰千里著的《亲密而独立.活出边界、活出自己》这本书,我看到了作者对一件件小事进行解构,在“怎么办”之前,先去解答“为什么”;我终于找到了问题的答案。 01:所谓孩子,不过是暂住在家里的房客 我们的孩子,首先是在母亲的身体里面住上了9个多月,之后这个房客会住在家庭里面一段时间。虽然这话听起来有点悲凉,事实的确如此。这个“房客”他/她是超级贵宾,他们早晚有着自己的使命要完成;我们要珍惜这段在一起的旅程。那么,父母如何做才是真正的关心孩子,也就是住在家里的“房客”呢? (1)做好分内之事。 父母此生只为孩子做一件事就足够了,那就是人格的成熟和健康。 孩子遇到任何问题,任何焦虑,往往不需要你为他做什么,你给他讲什么道理,也不是你比他更着慌;而是需要你稳定的存在,情绪成熟的存在,你的态度和处理问题的方式。 孩子成绩不好,你先沮丧;孩子哭闹,你先崩溃;然后各种指责,其实这只是缓解你自己的焦虑而已。 (2)营造抱持的环境。 对于宾客而言,抱持的环境就是干净卫生,饭菜可口、灯光柔和、床铺舒适、窗明几净、热水充足,交通便利等等。让房客舒适的做自己,“服务生”不可动不动打扰“宾客”。 (3)明白父母只是服务者。 好的宾馆一定优先满足客人的需要,而不是把自己的需要放在第一位。要理解孩子,知道他为什么快乐又为何伤心。孩子有需要时满足她,在不了解孩子需要时,别打扰他。 (4)尊重孩子自己的旅程,让他们成为他们自己,而不是我们心中的他们。 我们的孩子长大以后终究要独立。曾经的我们,为了孩子的磨蹭批评、为了孩子的成绩操碎了心。为了满足我们的内疚感,在孩子离开我们的那一霎那,我们常常会更加愧疚。于是,只要有机会,就给孩子无限制的、过度的照顾,但这样对孩子没有任何意义。因为孩子在此阶段需要的是分离、并非是抱在怀里。 我们需要做的就是继续改善环境和伙食,增强自身服务水平和修养,做我们自己的事情。下次孩子遇到挫折和困难,需要休息和调养时,自然会回到我们的怀抱。 (5)无条件接纳、赞赏、肯定! 我们的孩子自打出生,我们就应该无条件接纳。无论他长得美还是丑,无论是健康的还是有缺陷的。 尊重孩子自己的旅程,让他们成为他们自己,而不是我们心中的他们。 归根结底只有真正认可孩子是家里的一个房客时,你才会发自内心平静下来,才不会成为亿万焦虑父母中的一员。 02:爱为何会伤人? 我们把每一个孩子比作一棵小树苗,他们生理上的成长需要食物。这个食物是雨露、阳光,空气、肥沃的土地,但这都是外在营养。那么心理的营养是什么?是爱。一个孩子如果有足够的爱,他就有了安全感,并且他/她的根就会越扎越深,无论遇到狂风暴雨,都不会轻易倒下。 很多青春期的孩子都有过这样的时刻:他们或大声哭喊,泪流满面,撕扯衣服、怒吼摔东西,或者懒在床上不起,不吃不喝,将门反锁、打自己耳光,撕毁课本…… 有时候一阵儿过去就好了,有时候好几天都如此,有时候则间歇性的发作。 面对这样的情况,你往往手足无措,不明白孩子怎么突然变了,像不认识他似的。震惊之余,你会伤心,继而愤怒,甚至绝望;你甚至会有如下反馈:长篇大论讲道理,过度紧张,不理不睬,长舒短叹。偏激点儿的开始对骂怒吼、动手打骂… 你如此反馈,用不了多久,最多几周你会发现孩子变了:他或更加疯狂对抗,不写作业,不考试,痴迷游戏,甚至辍学;或者沉默寡言,孤僻、躲到自己房间,行为诡异。 道理很简单,他的求救信号你没有接收到。你不但没有收到,而且认为他不正常,还开始各种打击,想把他打击回你认为正常的样子。 她在你这里没有得到任何帮助,而且极大挫伤了他的自尊,激发了更大的疼痛。 外界指望不上,自己难以忍受,怎么办?于是遁入某种幻想:比如转移、破坏、严重的话,抑郁、强迫等症状开始出现。 准确点说:抑郁、强迫、辍学、网瘾、对抗都是一种保护,保护的是一种无助和绝望,因为真正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 03:面对诸如此类的情绪失控,你该怎么做? 越逃避问题,越会进一步导致焦虑和空虚。要知道,真正能够处理情绪的活动会让人事后感到充实和满足。不管是在短期内还是长期内,都不会为此感到空虚和自责。这样的处理方式才是成熟的,才是解决问题,而不是在逃避。 阿根廷影片《荒蛮故事》节奏清晰简练,对人性的解剖刀刀见血,干净利落地揭露了人情绪失控后极具破坏和黑暗的一面。 影片分为六个独立故事组成,最后一个故事则用独特视角向我们展示了如何应对爱人的失控。 一场豪华的婚礼正在举行,新娘却意外发现自己的新郎背地里出轨的情夫就坐在宾客席上。新娘哭泣着质问新郎,绝望地奔向楼顶,企图自杀。 面对疯狂的事情相继出现,新娘把新郎的情夫摔成了重伤,和新郎的妈妈互相撕扯……她已经完全失控,像一个野兽一般,肆意摧毁着婚礼中的一切,戏剧性的一幕出现在影片的结尾。 04:面对情绪失控的亲人,只需要这样做—— 让所有人意外的是,新郎忍住极大的耻辱和伤痛,缓缓走向新娘,并紧紧地拥抱住她,低头狂吻。 灯光渐暗,激荡的音乐也随之变缓,新娘好像从梦醉中醒来一般,两个人相拥在混乱的舞池中央,激情交融。 在那一刻新郎理解了新娘的冲动,那是巨大的无助,只不过用摧毁的方式呈现出来。 一个人给你发出信号,重要的不是他怎么了,他/她为何痛苦?而是他为何给你看? 首先你应该这样理解:他/她是信任你的,觉得你是安全的。 这里蕴藏的意义是:你不能让对方觉得来找你是一个错误。即使对方表面上在冲你发火,推开你,你只需要像新郎那样抱住对方,别说话,情绪失控的人任何语言都听不进。 对方一旦被你抱住,不管是身体的、还是心理的,他都会有强烈的现实感和稳定性。一旦感受到你的稳定,他/她的疼痛就会立刻缓解。若他/她再次爆发,你要忍住情绪,继续紧紧抱住他/她。等对方情绪慢慢缓解,或一天,或者一周,他恢复成人思维时,你在和他/她一起探索那些难受与疼痛到底是什么。 作为伴侣或者亲人,让他感受到温暖与爱,这是最重要的。 我们生活中,有很多情侣或婚姻中的伴侣,反复询问对方,你爱不爱我 …… 这都源于安全感缺失,恐惧被抛弃。 须不知,越这样不停地问,越给对方带来很大的负担和压力,久了,对方就想逃离。 因为小时候父母没有及时给予到的安全感,有些人就在伴侣身上寻求疗愈。 美国著名心理治疗师苏珊.福沃德博士曾经说过:早年经历太多忽视和否定,情感得不到满足,觉得自己是没人爱,没人要,没人关心的人总会以为自己被抛弃了。 例如重男轻女环境下的女孩,达不到父母高要求的孩子,从小父母离异或者被抛弃的小朋友们,都会有此种念头。 她们越是不停地问对方,对方越想退出。在婚姻生活中,这无疑是对彼此的一种消磨。 05:如何拥有不错的夫妻关系? (1)探索造成不断寻求确认感的重要源头。每个人的背景不同,养育模式不同,对同一件事的感受也是不同的,找到独属于你的主要情节至关重要。 找到这个源头不是为了去怨恨,而是可以让我们更好的疼爱自己,理解自己,并且接纳自己那些无法自控的“娇情”。这时,失控不再是一团模糊的攻击,而是一种属于你成长经历的“必然”结果。意识到这一点,我们会更容易冷静下来。 (2)分清现在的关系,不等于以前的不安。伴侣怎么做都很难填补我们在父母那里缺失的安全感,这时候,我们不妨和伴侣一起商讨一种具有边界的、安全的确认方式。比如调整一下语言方式,从急躁的“你不爱我了”到“你为什么这样做?”这些必要的调整和信任,会让对方从高压中解脱,更好地给我们确认,帮我们打破“被抛弃”的恶性循环。 (3)丰富确认的途径。人之所以痛苦,不是因为模式有问题,而是因为模式太僵化、太单一、不够灵活。 我们常常像一个人身上刻板的寻求确认,直到压倒这一根唯一的稻草,却不知道。要知道,你在关系中重视自己,他人自然会重视你。还有很多途径可以缓解我们被抛弃的焦虑。 面对焦虑,我们首先要学会安抚自己的情绪,提高情绪的承受能力,让自己可以容忍自己的焦虑;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把焦虑的积极作用发挥出来。 《亲密而独立》,作者冰千里再三强调:亲密而独立,找到全新的自己,并接纳自己,享受独处的能力!

  《《亲密而独立:活出边界,活出自己》》读后感(五):真正亲密的关系,是能独处

  

有一个朋友,嫁了一个帅老公,每次她老公出去聚会,她总是索命连环扣。大家经常调侃她老公太帅了,小心带出去带不回来。表面上看是她没有安全感,从心理学的层次分析是她不懂得如何处理亲密关系。

亲密关系包括婚恋关系、亲子关系、自我关系。在一段好的亲密关系里,是可以懂得独处的,继而释放原始的恐惧与悲伤,真正的亲密关系,是在伴侣那里享受独处的能力,而彼此也愿意给对方腾出属于自己的空间,能独自享受孤独也愿意给对方腾出空间的人内心一定是安全的。

《亲密而独立》这本书通过层层分析这三种亲密关系由于沟通障碍、各种不良情绪等原因形成的各种矛盾,重在问“问什么”?作者认为只有认清了问题的来源,才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找到了“为什么”,也就知道了“怎么办”。

在各种亲密关系中大部分矛盾形成的原因是没有边界,只有建立了自己与别人心理上的边界,也就知道自己应该做些什么,才能形成健康向上的亲密关系。

一、学会在对方面前独处

亲密的基础是建立在独立之上,最好的关系是既亲密又独立。在面对爱人时我们依然能够独处。而这种独处的能力,在早年的时候,是可以通过父母通过延迟满足培养形成的。

当幼儿饿的时候,需要他表达出来,我们收到信息后,才能对他进行满足。在他感觉到饿到表达出来,这样一个过程其实就是一个独处能力的形成过程。

有些年轻的父母没有喂养的经验,以为孩子小,没有能力去表达或者是怕他影响自己休息,在孩子没有发出饥饿信息之前就进行喂养,这样子破坏了孩子独处能力的形成,有可能引起独处障碍,造成困扰。

独处能力的形成就是边界感的形成,如果能形成边界感,就不会认为对方必须能够预测到来满足自己的情绪,这都是在独处的时候,没有很好去理解自己,解读自己的情绪。独处能力的缺乏,是一种独处体验的缺失,如果其他人或者自己发现了这种体验缺乏,允许你自由地独处,有了这种体验,相信就能够完成使命了。

二、理解自己

面对孩子的叛逆期,作为家长会愤怒,甚至是情绪失控,从而打骂孩子。冷静之后,一番内疚自责、反思道歉,还是避免不了下一次会再次发生。很多人在孩子身上发现自己早年的影子,我们应该顺着孩子的问题,来看看我们自己本身存在的问题。

一个朋友,她小时候特别羡慕会弹钢琴的同学,当时家境不允许她发展这样一门爱好,等到她有了自己的孩子,她会强迫孩子练钢琴,哪怕孩子对音乐一点兴趣都没有。

这样以爱的名义,利用孩子来满足自己的需求或者回避自己的恐惧。当我们能够深刻地意识到这一点之后,进而会认识到,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人,他有着自己的思想与爱好,跟我们是完全不一样的人。我们就能更好地在理解自身的基础上,对孩子的行为做出更多的理解与接纳。

有一种冷叫奶奶觉得你冷,奶奶在给孙子添衣物时,何止是觉得孙子冷,更多的是对自己童年的寒冷作出补偿。

在充分理解自己的基础上,接纳自己不够完美的一面,在心理上划出界线,理解孩子的合理需要,营造出更好的原生家庭,引导孩子做自己。

三、自我接纳

曾经有过这样的时候,想去公园,当看到公园密密麻麻人群就回家了;想去爬山,当看到山上崎岖不平的山路,就退却了;想去郊游,当想到那些飞来飞去的小昆虫,就改变主意了。

人多太吵闹,山路不好走,小昆虫叮咬会导致皮肤过敏,总有这样的条条框框把我们给困住了,我们真的很想遵循内心的渴望,但恐惧总是占了上风,我们恐惧惩罚,恐惧会失去控制,恐惧会被利用,我们害怕自己不够讨人喜欢,因此我们活得很不爽。

只有这样子束缚自己,我们才能成为别人喜欢的那个样子,那怎样才能砸掉那些条条框框呢?

一、多问问自己愿意吗?“我愿意”有时意味着“我应该”,两者并没有冲突,自己可以调和这两者的矛盾,有时只是“自由”与“责任”的关系;

二、警惕“不应该”。每一个“不应该”都是对自己的惩罚,拒绝“不应该”的设定,降低规则的副作用;

三、别什么事都往自己身上揽。受到攻击时,就反击,别过度思考,认为是自己不好才受到的攻击,“你生气”与“你不好”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要挣脱早期形成的束缚。

当接纳了自己的一切,边界才能形成,也只有形成边界,才能真正的接纳自己,不过份在意别人的眼光,遵循内心的渴望,活出自己。

  《《亲密而独立:活出边界,活出自己》》读后感(六):为什么我总在亲密关系中受伤?因为你忘了,亲密的基础是独立

在亲密关系中,你曾经遇到过哪些问题?

有人因为过分亲密而丧失自我:

比如围绕着孩子打转的父母,生活的一切活动都围绕孩子的需求与喜好,完全没有个人的休息放松时间;

或者热恋中的男女,恨不得时时刻刻都黏在一起,吃饭都要一口一口地彼此喂食,因为亲密,他们让自己“退行”成了婴儿。

有人则因为过于独立而丢掉亲密:

最常见的是关系中事业心较强的一方,因为太想实现自己的目标,不愿意被婚姻家庭“拖累”,而选择单打独斗、勇往直前,结果自己跑得太快,另一方被远远落在身后,关系“渐行渐远”。

在“亲密”与“独立”中,如何把握好两者之间的分寸?如何在一段重要关系中,既能享受“亲密”又能保持“独立”?

在冰千里的这本《亲密而独立:活出边界,活出自己》中,作者给出了这样的答案。

他说:

你要人格独立、要看见生命的本质是孤独、要拥抱自己独特的灵魂,才可能“入世”,才可能与另一个人发展亲密关系。

换句话说,“亲密而独立”的重点在于“独立”,而非“亲密”,你必须先有“独立”的人格,尔后才能建立亲密的关系。

明白了这个道理,生活的很多问题便可迎刃而解:

不管是在婚恋关系,还是亲子关系,亦或是自我关系中,当你能看到自己的纠结、愤怒、不被理解、自责、讨好、控制、沟通障碍;

当你能思考这些问题背后的原因、明白是哪一部分缺失的“人格”在作怪,你就拥有了解开“密码”的“钥匙”——问题本身,就是在提供解决方案。

那么,具体要如何思考呢?在这本《亲密而独立:活出边界,活出自己》中,有三个方向特别需要我们重视:

两个人结婚后,彼此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

它可以是夫妻:

这是法律赋予婚姻双方的神圣意义,意味着两人必须彼此忠诚、一心一意、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任何违背忠诚以及损害对方利益的行为都值得唾弃与惩罚;

它也可以是战友:

人生长路漫漫、难关无数,生儿育女、买房置业、给老人养老尽孝、度过自己的中年危机,每一项内容都需要相互扶持;是战友,就要有“当危机到来时、可以把后背交给对方”的信任与勇气;

但是,它也可以是松散的朋友关系:

两人各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各有自己的朋友圈子,甚至各有各的职业理想、生活规划,毕竟,婚姻的形式虽然把两个人的利益关系捆绑在了一起,但是本质上夫妻双方还是相互独立的两个人;

甚至,它可以只是同居关系或者陌生人关系:

因为婚姻关系中承载的东西太多,当夫妻双方因为一些复杂的原因不能离婚时,关系可以以婚姻的方式存续,但是感情上却是早已分道扬镳、各自独立。

而这种婚姻关系不能说失败,因为它虽然不能满足两个人的感情需求,但是也一定守卫了两人想保护的其他东西——财产、名誉地位、孩子的安全感、老人的放心……

所以,谁说两个人结婚后就只能有一种关系呢?

而除了“貌合神离”的婚姻之外,在“夫妻”、“战友”、“朋友”三种相处模式中,作者认为:

允许夫妻从朋友到爱人,也允许从爱人再到朋友,其实是更高级的婚姻形式——

理想的关系是允许双方在“我爱你”与“我喜欢你”中自由切换,而不是只能说“我爱你”。

作者引用心理学家温尼科特的话说:

所以,不要给关系设限,不要给它规定“固定的形态”,越是完整、独立的人格,越能够允许关系以不同形式存在。

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什么样的父母最容易焦虑?

清华大学政治学系副教授刘瑜曾发表一篇文章,大意是自己的女儿会“势不可挡的成为一个普通人”,而对于这种可能,她表示能够坦然接受,结果被众多网友嘲讽:

说话太“假”了——清华教授的孩子们直接上的都是清华附小、清华附中,有这样的资源,孩子就算不努力都不可能普通,干嘛还用“毒鸡汤”在来PUA普通人呢?

而与之对比明显的,是众多辛苦“鸡娃”的父母:

自己不舍得吃、不舍得穿,把所有时间、精力、金钱都花费在孩子身上,一点风吹草动就害怕孩子受到干扰,生怕孩子在起跑线上就输给别人。

为什么,有的父母就可以坦然接受自己的孩子成为普通人;但是有的父母却如此紧张、如此用力,一定要孩子们出人头地?

答案在父母自己身上:

身为清华教授的刘瑜,自己也出生于江西的普通家庭,她通过自己的努力一路过关斩将,考取中国最好的大学,又去到国外留学、任教;

回国后又成为国内顶尖大学的教授,她自己写书、看歌剧、旅游、结婚生子、享受当妈妈的快乐和痛苦——

她的人生已经够丰富了,完全不需要孩子再来为她的人生增添什么意义,所以,她对孩子的未来没有任何执念,可以坦然接受孩子的普通平凡。

但对于更多焦虑的父母来说,他们还有太多的遗憾没能实现:

有人在童年时物质短缺,从小就背负着生活的重担;

有人家庭关系不睦,无法得到家人充分的关爱与照顾;

有人求学时没有得到正确的引导,贪玩而不自知,白白浪费了大好的学习时光;

有人在机会面前不懂争取,因为失去了让命运翻盘的可能……

因为自己当年缺失过、遗憾过,所以就非常希望孩子以后“过得比自己好”;

这本来是父母自己的问题,可是因为退缩、逃避、不敢面对,或者干脆因为不想努力、不敢承认,干脆把希望全寄托在孩子身上,把压力也全部传导给了孩子。

而这,就是作者所说的,父母把自己的问题留给了孩子。

那么,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应该如何面对自己的遗憾,而不是不由自主地把自己的遗憾强加在孩子身上?

答案是,多顺着孩子的问题看看自己,看一看在那些“为孩子好”的养育方式中,到底是哪些是在满足孩子的需求,哪些其实是在满足自己的恐惧?

这些恐惧包括早年未完成的使命,包括身为成年人的无力感、攀比感,也包括觉得自己不够好的任何投射。

如果你对自己的内心有所觉察,如果你在一边付出的过程中也能一边反思,如果你意识到生命中有些遗憾只能自己去弥补、有些错过只能坦然去接受,如果你能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同时相信人生的可塑性;

那么在接下来的时光中,你就会把注意力从孩子身上“撤回”,专注于提升自我能量,好好的爱自己。

要记住:

与孩子之间关系再亲密,双方依然是独立的个体,孩子的使命只能与孩子完成,而父母的遗憾,只能由父母来弥补。

在电视剧《以家人之名》中,小子秋的表现是最让人心疼的:

小尖尖把他的行李箱扔出去,不让他住自己家,他不敢插话,只能在小尖尖发完脾气后,自己费力地再把行李箱拉回;

三个孩子一块看电视,尖尖与凌霄可以坐沙发上,一边看电视一边吃西瓜,小子秋只敢坐在小马扎上,不敢主动拿西瓜;

剧中类似的情景还有很多,鞋子脏了,小子秋不敢麻烦李海潮,自己一个人偷偷地洗;

害怕李海潮把自己送回舅舅家,自己拼了命地努力表现,擦桌子拖地洗衣服,三个小孩中数他最懂事、最勤快。

这种求生欲满满的讨好,看得人特别心疼;但是他不讨好又有什么办法呢?

三个孩子中,只有他是完全的外人,爹妈还一分钱生活费没给,如果不是李海潮的善良和心软,他确实没资格住在这里,跟尖尖和凌霄一起享用同样的生活水准。

所以,一种关系模式的存在,一定有其合理性,我们不用急着改变;

但是是在长时间的对关系模式的“合理化”中,也不要忘了自己的初心,也不要忘了自己还在成长,可以在成长过程中不断积聚力量,让内在的伤口愈合,成为一个人格独立的人;

而不是一生都把自己禁锢在最初的关系模式中,以为只有“讨好他人”才能存活。

可以想象,如果剧中的小子秋,一直以这种小心翼翼、拼命讨好他人的姿态生活,那么长大后,他的生活会在怎样?

必然不会是我们看到的那样阳光、那样优秀,“内在小孩”的委屈压抑与“外在大人”的真实需求相冲突,那力度足以破坏一切重要亲密关系。

所以,作者说,成长不是你长成了一个成年人,而是内心那个无拘无束的孩子真正地活过;

当“它”被看见、被相信、被允许、被接纳、被呵护、被疼爱,“它”才有足够的能量去发展自己、释放自己,我们才能建立稳定的人格、活出自己的精彩,而不是一辈子在童年的阴影中,被 禁锢、被蹉跎。

“人在亲密关系中被滋养着,同时也在亲密关系中被伤害着。”

滋养我们的,是我们与生俱来的生存本能,我们渴望与人相伴,这样才能身心健康地成长;

但是伤害我们的,则是成长过程中我们的懒惰与逃避,我们拒绝面对真实的需求,拒绝对自我进行深入探索,以为“难得糊涂”就可以将问题一一躲过。

然而在这本《亲密而独立:活出边界,活出自己》中,作者说,“关系中的困境最终还要回到关系中去解决”,我们必须要做的,是直面问题的真相,找到关系中真实的自己;

哪怕会有失望与恐惧,哪怕会觉得失落和寂寞,这个过程也绝对值得我们去尝试,因为它会让你找到对“自我”的信仰;

而这种信仰,便是“独立”的基础,更是“保持亲密”的力量之源。

正是:在亲密关系中活出自己,关系才能更亲密。

  《《亲密而独立:活出边界,活出自己》》读后感(七):《亲密而独立》:你不必非得当一个好妈妈

  

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

每瞬间,你看到孩子,也就看到了自己,你教育孩子,也是在教育自己,并检验自己的人格。

从知晓自己怀孕的那一刻起,我们就告诉自己:我一定要做一个好妈妈。

我们度过了艰辛的怀胎十月、经历了生产的十级疼痛、熬过了半夜喂奶的辛酸,终于孩子慢慢长大了。他有了自己的思维、有了自己的想法。

他自己选择今天要穿的衣服,自己决定要点什么菜,自己洗脸刷牙,自己独立入睡。似乎一切都已经上了正轨,但是我们却发现,离当初设定的好妈妈形象越来越远。

会忍不住对他发脾气,会忍不住自己的唠叨,会抱怨他做事情不够认真,会要求他努力学习,我们对孩子的要求越来越高,终于有一天,我问孩子:

“你觉得我应该怎么做,才是一个好妈妈呢?”

孩子回答:

“少管我一些就是好妈妈了!”

这句话从孩子稚嫩的小嘴中讲出来,如同一盆冷水当头灌下。

原来孩子真的长大了,他不再需要我事事包办,不再需要我时时紧跟,更不再需要我一直提醒。

成年人的好意,往往是想要将自己的经验一股脑的灌输给孩子,却从来不会关心孩子是否需要。

“应该成为一个好妈妈”本身就是一种恐惧

现代社会的加速发展,让每一个想要成为“好妈妈”的妈妈变得越来越焦虑,从小要避免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督促孩子学习,要求孩子不挑食、成绩优异、不能早恋,妈妈们每天都在自我焦虑中摸爬滚打,时时刻刻为孩子担心,因为如果孩子走差一步,就是我们没有做好。

每天都要看很多育儿书籍和文章,但是看得越多,困惑也越多,究竟是让孩子独立还是依赖,应该对他严格要求还是放任自由,是顺气自然还是时刻干预。妈妈们变得越来越不知所措,我们想要成为一个好妈妈,怎么就这么难。

在《亲密而独立》这本书中,作者写道:

其实,“应该成为一个好妈妈”本身就是恐惧。生怕伤害孩子的背后是觉得自己不好,承受不了不完美,受不了内在声音的评判。

时间长了,你会渐渐发现,自己似乎不会做妈妈了!

想要成为一个好妈妈的迫切心理,会驱使你变得越来越不像自己。你做事说话都很做作,在孩子面前努力压抑自己的情绪波动,强迫自己微笑、忍耐。对自己无限的苛责只是为了让自己变得“看起来像一个好妈妈”!

但是,大人们有没有撒谎,孩子一眼就能看出来。

真正的好妈妈,不伪装、不做作,允许自己有喜怒哀乐,也能及时消化自己的负面情绪。做真实的自己,而不是应该的妈妈,更不是看起来很好的妈妈。

好妈妈只需60分

曾奇峰老师把温尼科特提出的“good enough mother”巧妙地翻译为“60分母亲”。做妈妈,我们做到60分其实就可以了。”

一个具有“母性光辉”的妈妈,往往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她很活泼,经常笑

爱笑的人,运气都不会差。爱笑的妈妈,才能培养出乐观的孩子。

电影《你好,李焕英》成为今年的一匹黑马,让所有观影的人笑着进去,哭着看完,又笑着走出电影院。

有人说:李焕英把每个人心目中的理想妈妈演出来了:包容不控制,看到不改变。

“妈,你怎么那么爱笑呢?”

“因为妈生了你啊!”

李焕英的笑,是发自肺腑的笑,是真实的笑。她的孩子不需要懂事、成绩好、漂亮、有出息,就能得到她所有的无条件关注。

很多家庭中,妈妈也是笑着的。但是妈妈的笑是压抑的、委屈的、沉重的。为了做“看起来的好妈妈”,我们拼命地让自己保持微笑,可是在孩子天真无邪的眼里,委屈的笑比哭还难看。

当我不开心的时候,孩子会很敏感地捕捉到这丝情绪,他稚嫩的小手放在我的脸上,用力向上掰我的嘴角,因为妈妈不笑,会让他害怕、不安和恐惧。

妈妈笑了,就是孩子的晴天。

《亲密而独立》中,有这样一句话:

妈妈没有发自内心的欢笑,家庭就是“僵硬”的。 爱笑的妈妈是有活力的,经常来来回回不知疲惫。 孩子会在每个角落发现她的身影、会听到她的笑、孩子也会跟着流动起来。

2、她喜欢管小闲事

流动的妈妈很真实,她有着女性都有的特征,她会事无巨细地管理家中的大事小情。

似乎每一个妈妈都是爱唠叨的,但是妈妈的唠叨也是不同的。

具有“母性光辉”的妈妈们也爱唠叨,看见孩子又把衣服弄脏了,她会一边拍着孩子的衣服,一边不停地抱怨:“看看你,脏的像只小猴子,下次再这么脏,我可不给你洗了!”妈妈的唠叨是善意的,并不带批评色彩的,是温柔的,没有指责也没有抱怨。

而往往这个时候,孩子不会因为妈妈的唠叨而不知所措,相反孩子会笑得非常开心,就好像又一次战胜了妈妈一样。

孩子的笑,是因为他感觉到了爱,即便是唠叨的爱。

有爱的家庭,才是流动的,是充满生机的。

3、她喜欢安慰孩子

她会给孩子讲道理,也会抱怨孩子的不听话。当孩子无休止的哭闹时,她也会感到烦躁,也会不轻不重地说几句,即便她的安慰都不在点上。

她的关心是真实的,她的情绪也是真实的。真实的妈妈不会刻意控制自己的情绪,她会真诚地表达自己的看法,自己的不满。

她也会真诚地关心孩子,去找理由看看孩子是不是好点了,会拙劣地用粗暴的话语讲出内心的爱和体贴,甚至偷偷抹眼泪不让孩子发现。

妈妈的情绪真实了,孩子的反应也会真实很多。因为妈妈的情绪是流动的,孩子的情绪也是流动的。

4、她的行为可预测

一个行为可预测的妈妈,会直接保证孩子内在体验的完整性。

爸爸和孩子相视一笑,因为他们知道妈妈接下来要做什么,甚至说什么。果不其然,当妈妈被他们爷俩说中后,两人开始哈哈大笑,而妈妈还被蒙在鼓里,一头雾水。

一个行为可以被预测的妈妈,一定是一个心理健康的妈妈。

如果妈妈一会温柔地笑,一会又放声大哭,一会暴躁,一会体贴,时而理解孩子,时而指责孩子。那么这样的妈妈的行为是不可预测的,孩子也会处于时时刻刻的紧张焦虑中,甚至发展出分裂机制来应对随时可能会变化的妈妈。

如何做60分的妈妈

60分的妈妈,不会多,也不会少,剩下的40分,留给孩子。

怎么做才能是一个60分的妈妈呢?

1、探索人格模式

每个人性格的形成都与自己的原生家庭密不可分。然而我们怎么做,就决定了孩子会拥有一个怎样的原生家庭。

如果妈妈一味地沉浸在自己不完美的原生家庭中,自暴自弃,那么孩子就不会拥有完整的人格和健康的原生家庭。

把自己当孩子,去探索自己的人格底色。即使你从未享受过来自妈妈的“母性光辉”,你也可以为孩子提供一个具有母性光辉的妈妈。

2、有独处的能力

所有的关系都是为了在一起,而只有父母与子女,是为了分离。

亲密关系让人得以滋养,让我们的人格更加完善,但是亲密不是关系的终结。亲密的目的是为了独立,不仅是孩子的独立,还有父母的独立。

滋养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人们获得可以自由享受独处的能力。

好的养育,是孩子自然捕捉到你的人格,并把你这个妈妈的形象内化,成为他自己的一部分。

3、面对伴侣的关系

并不是每一对父母之间都是充满着爱和包容的。

你可以不爱你的伴侣,但是你要拥有将伤害降到最低的能力。

不优先解决父母之间的矛盾,那么家庭中所有流动的能量,无论是爱还是恨,都会被孩子敏感地捕捉到。

父母拥有直面冲突和恐惧的能力,为自己的婚姻和人生有一个明确的指导,不仅是对自己的负责,更是对孩子的负责。

4、建立支持系统

亲密关系受损,那么一定要建立外在的支持系统。

无论是与父母朋友的,还是工作、兴趣、成长小组,都能够成为我们家庭外的支持系统。

在系统中,你可以被看见、被支持、被接纳,你可以真实地做自己。

得到支持,你的内心才会慢慢被爱充盈,才能有多余的能量来滋养孩子,滋养自己。

写在最后

每一个在亲密关系中有烦恼的人,都是因为没有在亲密关系中找准自己的位置。我们需要找到“关系中的我”,还需要不断地对自我进行完善和滋养,才能看见内心的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加强大,才能有成为一个好妈妈的能量。

我是简柒,一个在育儿路上砥砺前行的心理学爱好者和践行者,希望今天的你,也会因为心理学而更加幸福哦!

参考书籍:《亲密而独立:活出边界,活出自己》 作者:冰千里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