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时光,一场不散的筵席读后感摘抄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时光,一场不散的筵席读后感摘抄

2021-04-21 02:27:1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时光,一场不散的筵席读后感摘抄

  《时光,一场不散的筵席》是一本由家猫甲著作,花山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80元,页数:25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时光,一场不散的筵席》读后感(一):【雨枫试读】一道美食,一段故事

  美食向来是人们感兴趣的一个话题。于我而言,外出旅游,每到一处都喜欢穿街走巷,品尝地方风味和民间小食,每每陶醉其间,自得其乐。人皆爱美食,而懂美食,食出心得,却难。书中一张张美食图片无不令人垂涎,不时感慨美食文化的多样与精深。在作者的笔下,美食不再是寻常的果腹,而是一种文化,一种境界,一种情怀。

  人,饥饿时想吃东西,空虚时也想吃东西,生命是需要经过吃的过程,获得饱满充实的质感。“吃”,这个最本能的行为可以让人们感到生命的安全可控,而“美食”能使人的心情变得美好欢快起来。父母那一代,能够填饱肚子已是幸事,如今的生活不再满足于简单的果腹,而是追求更高层次的味蕾体验。每个人的记忆里都有专属家乡的独特味道,作者也不例外。作者一直恋恋不忘母亲做的糖醋排骨。是的,美食,是最深的乡愁。时光将味道烙印在我们的味蕾上,此生不灭。

  一开始看到这本书的封面,以为是介绍包饺子的教程。其实不是。

  作者家猫甲是位创业达人,闲暇之余喜欢下厨做饭,为了把自己的做菜心得和美食故事分享给大家,才有了这本书的问世。这本书讲述了生命里那些值得珍藏的瞬间以及29道忘不了的人间美味,激醒我们的味蕾,带我们找回幸福的时光。29篇美食文集、附赠8道料理秘籍,总共37道美味配方,轻松做出私厨大餐。沉浸在这本美食文集里,你是否也怀念起那一道道久久不能忘怀的家乡风味。

  我很认同书中的这句话,“人总是要吃饭的,如果有一件事你不得不做,那还不如爱上它。”对于作者来说,做饭也是一种创作,需要分析食材的味道,用刀加工、塑形,再加以各种微妙的调味,配以最佳的烹饪方法,最后还可以多花几分钟时间点缀上蔬菜、枝叶,让原本只是用于果腹的死物,也添上几分活气与灵性。所以用心做出来的食物最后都格外美味。

  徜徉在美食的书海里仿佛时光交错,置身那逝去的时光。我似乎看见亲爱的家人忙碌的背影,只为我们烹饪一道道带有爱意的美味佳肴。时光虽远去,味觉却在记忆中发酵……

  《时光,一场不散的筵席》读后感(二):时光淌过故人庄

  这几天连日的阴雨使得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潮湿的味道。床上的被单摸上去都是一股子的潮气。这种天气像极了在南方时候的样子。阴雨的天气只能宅在家中,这种时候似乎与美食更配。搬个马扎坐在窗前,聆听着窗外的雨滴打在玻璃上的声音,随手翻阅着《时光,一场不散的筵席》却也是一种享受。

  书一到手,捧在手中随手翻阅,书中菜肴的图片跃出,并幻出一股香。其实《时光,一场不散的筵席》一眼望去并不像一本菜谱,仔细翻阅感觉更不是。它更像是一本散文,有时觉得更像一本对话录。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一口气读下来的时候居然想到的是这首唐诗。就是说读完了有种故人相见,把酒叙旧的感觉。当然在“话桑麻”的时候,也不忘“话鸡黍”。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这是一个人人皆知的道理。在作者看来可能时光是个例外。 筵席终究有散去的时候,而凝聚在时光中的感情没有终点。所以在书中能够看到,单纯的菜式的烹饪其实就只有那么短短的一页或者两页,而后面讲述的情感却值得大书特书。正如很多人所说,吃讲究的是健康;而在这里,吃讲究的其实是料理背后所蕴藏的情感。再好的美食,如果脱离了感情的语境也不会给人带来美的体验,也不会给味蕾带来新鲜的感触。或如作者在书中所言,“你吃的每一道菜都能感受到……心情,而不仅仅是在吃能填饱肚子的东西而已”。

  就像故人在叙旧的时候倾诉衷肠,作者也在书中袒露自己厨艺的真谛。料理的形式其实都是些外在的东西,而食物本身才是重中之重。朋友之间,备上七八个拿手好菜,这才是最高礼遇。顺着这个思路下去,你就会在书中发现,作者在书中讲述她的家庭,说起她的父母,论及她的婚姻……

  作者在书中一共提及了37道美味的攻略,其实技艺的繁复与否并不重要,菜式花色光鲜程度也并不重要,用心料理你就是自己的大厨。而你的心意将最终通过自己双手的烹饪传递给品味的人。

  合上书页,各种思绪涌上心头,想必可能是饿了吧?

  从总体上说这本书的质量还是不错的,有一点不足的是这本书如果是大32的开本就更好了。

  《时光,一场不散的筵席》读后感(三):[雨枫试读] :D 我和我的烹饪

  当我第一次看到《时光,一场不散的筵席》便遇见了知音。美食的诱惑可以让我在下班后用一个半小时坐公交车去崇文门,只为吃一碗麻辣烫。

  我不算是惯孩子,但从小到大从未进过厨房,甚至连洗碗都没有。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大学毕业,一个人来北京,没人家人可以让我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甚至连简单的食堂都没有,北京的快餐都要比学校贵上几倍,已经毕业又不好继续向家里“请求支援”。于是我准备 “开火”,照样学样每天看视频从最简单的炒土豆丝开始,我第一次切的 “土豆丝”比筷子还粗,已可以称为 “土豆条”的土豆丝了,手忙脚乱的炒好了,黑黑的、咸咸的、还没有熟,送给垃圾桶吃了。但已经进厨房了,好现象。我连续一个月炒土豆丝,最后我切的土豆丝已经可以比工具做出来的更细了,我便解放了,可以不用再吃土豆了。

  “每一个“大厨”的背后,都要有一个拥有垃圾桶般强健的胃、不管多难吃还能笑着说厨“还好”的男人(女人)”。而我却有一个无比挑剔的弟弟。在北京只会简单的小炒,出差长期住在广州弟弟家里,他很忙,没时间做饭,但却很挑食,做的不好一口都不吃,白白浪费食材。他的各种挑剔也使我不得不提高厨艺。每天煲汤至少2小时,成了每天饭桌上首选。我很好奇广东的朋友们总说:保留菜的原味又能吃出香味。后来我发现同样的工序,做饭时的心情直接影响才的口感。我曾因为天气太热做饭的时候不停流汗而不爱下厨,炒出来的菜不是缺盐就是特咸,要不就是口味怪怪的。印证了“烹饪就像爱,要么全心投入,要么全然放弃”。

  清蒸鲈鱼是我的最爱,每周一条(如果可以我更想要三天吃一条),自己不会做在全国饭店里首选它,鲈鱼肉质细嫩,几乎没有土腥味,最主要的是刺少,当然价格也最贵,常在外面吃好奢侈,便学着自己做,简单的腌制,清淡的料理,新鲜下锅,用最佳的烹饪方法锁住其本身的原味。

  在人生的途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分分合合,岔路多多,在追求美食的路上,我们遇到很多志同道合的人。当我们偶遇很多年前的老朋友或老同学,美食成了我们永远永远没有隔阂的话题。想当年:学校门口臭臭家的麻辣烫,现在已经没有了;美食汇的糖醋鳕鱼,美味极了;老兵的串串,我每年回家都要去吃……

  《时光,一场不散的筵席》读后感(四):【雨枫试读】味觉在记忆中发酵

  “你或许不曾吃过我写的任何一道菜,但背后的一些记忆是我们共同拥有的。”

  合上书,就像刚结束了一场朋友间的谈心,每一道菜,每一个与菜有关的故事,没有着重笔墨,淡淡的,却又因为那份自然流露的温暖,更显得真诚满满。

  说熟悉,是因为与作者同为南方人,很多饮食风俗、习惯是类似的,比如端午包的板栗肉粽,过年前自制的腊肠,等等。略有不同的是在我的家乡,正宗捆粽子用的材料不是稻草绳子,而是棕榈叶子撕成的长条,听老人说,用“棕丝”扎的粽子比用普通棉线扎的煮出来要香很多而且还更不容易变质;还有,在我们这儿,腊肠不叫“腊肠”,管叫“香肠”……然而这又有什么关系,这本书让我又重新回顾了一遍记忆深处对逢年过节的“讲究”以及家长们的“郑重其事”与关切,可惜现在都渐行渐远了。

  当然书中也提到了很多我没吃过的东西,比如大名鼎鼎的“螺蛳粉”,比如蛋烘糕、太阳饼,比如意大利千层面……我很喜欢吃螺蛳,吃过桂林米粉、重庆酸辣粉、各类“凉粉”,就是没有螺蛳粉,不知道究竟是怎样一种滋味;蛋烘糕则让想起了学生时代校门口售卖的“梅花蛋糕”的香味——估计应该类似作者说的五块钱一袋路边的圆形小蛋糕。梅花形状的模具,先刷一层油,再浇上鸡蛋面粉糊,盖盖儿,双面加热,耐心等待……记得当时晚自习下课后经常结伴去门口阿姨那排队,逆着风,毫不畏惧,为的只是那一缕蛋香味——每提到一种吃的,脑海中就会不由自主地浮现那时人那时景还有那时的美味。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家的味觉记忆,记忆让美味发酵,而美味又触动了记忆。比如我的外公摘的毛桃,我的外婆做的择子豆腐,我的母亲做的脆脆的腌萝卜,比如冬日大学食堂里暖暖的免费米汤,比如夏季必备的“黑暗料理”知了肉……此刻我并不知道为什么会想到这几件吃的并敲下键盘作为举例,“即便不在故土,即便只是擦肩而过的邂逅,即便许多面孔早已被时间冲刷磨平,但味觉依然在记忆中发酵。”作者说。或许,这几件只是碰巧发酵的火候刚刚好?

  回到这本书本身,无论是作者外公外婆亲手做的腊肠,母亲煲的浓情萝卜牛腩汤,父亲节的小米南瓜粥,丈夫Paul笨拙的玉子烧和小章鱼,还有旅途中的美食际遇,还有朋友们的大“胃”支持……都在告诉我们,细心观察生活,发现生活,感悟生活,味觉在记忆中发酵,时光里筵席不散,生活,可以更加美好。

  《时光,一场不散的筵席》读后感(五):【雨枫试读】美食,时光中的温暖

  美食爱好者家猫甲在《时光,一场不散的筵席》介绍了28道菜品的做法,分享了28则她人生中的故事,让我们认识到了这样一个女生,一个平凡的女生,忙碌工作、热爱生活,尽情享受在厨房中的每一分、每一秒。

  对于美食书,我是又爱又恨的,爱里面的每一道菜品,做法不难,照片漂亮,光看着都垂涎欲滴,仿佛饿的时候看着图都能饱,享受了一顿大餐;恨,是因为自己厨艺不佳,照着做法弄,都会有一种买家秀与卖家秀的感觉,做出来的菜有时真是惨不忍睹,有时第一次做成功了,结果越做越完蛋,若不是怕孩子饿肚子,真心不想受打击,每次都在祈祷这次一定要成功啊!平时看过的美食书不少,同事说我是理论大于实际,是会说,不会做,可不是如此?!

  非常喜欢菜品做法介绍,需要什么材料、各类材料需要多少,什么时候放入,做法步骤都讲解非常详细,在后面还有一个温馨小提示,真是个细心的人呢!书中的故事,虽平淡却温暖,生活中见美食,美食中现生活,在阅读的过程中,也会给读者一种一边品尝美食,一遍倾听朋友诉说往事的感觉。

  每个人、每个家庭都有对“美食”的独特理解。

  小时候,家庭条件也不好,妈妈一般都是在周六晚上或者逢年过节,全家团聚时才会做上一顿丰盛的饭菜,那个时候能吃上一顿肉会高兴好久,尤其是过年那天,我就期待两件事情,一是妈妈说那天我可以不用学习,可以看电视,但是爸爸不让我看,有时还会训几句,对于这一点到现在我都是耿耿于怀;另外一点自然就是有好吃的了,粉蒸肉几乎是妈妈每年都要做的菜,米粉包裹着肉块,现在写下这句话的我,口水正在嘴里打转,鼻子仿佛也味道了肉香与米香。

  另外记忆最深的一道菜,是妈妈做的茄子,其实做法也蛮简单的,每每这个时候,我和妹妹几乎是抢着吃的,尤其是茄子中间部分的那几片,尖和尾不容易入味,所以一般都是留到最后,筷子迅速夹起茄子片儿,有时茄子片儿会很淘气,从中间断裂开来,顺势滑下,好不容易抢到的一片茄子在筷子上只留下了一块皮儿,然后再迅速夹起放入碗中,和饭一起塞进嘴里,那个味道真的是永远不会忘记的,饭香、茄香、蒜香融为一体,滑入食道……但不知为何,现在却吃不出那种味道,同样是妈妈做的,同样是自己家种出的茄子,却却回不到当时的味道了。现在家里人一般想吃什么都是在家弄,火锅、烧烤等等只要想吃都能弄出来,比在外面的更健康、更美味,更温暖。

  不论人在哪里,心都朝着家的方向,向往家的温暖,回忆各段时光带给自己的温暖。

  《时光,一场不散的筵席》读后感(六):美食与爱,相融不离

  都说“人生唯爱与美食不可辜负。”喜欢美食、生活在爱中的人更有深切体会。美食与爱,二者是可治愈人的;倘若受伤的人,有美食疗伤,有爱相伴,那么伤痛很快就会痊愈。

  家猫甲,写下这本书,并非因为受伤。她说“我不能做菜给所有人,但是我希望读到这本书的人,都感受到生活可以更美。懂得享用美味的人,永远都不会孤单。”

  是的,在这世界上,美食是忠诚的,它忠诚于你的味蕾,忠诚于你的心境。美食,会讨好你,会让你感到愉悦、心满意足。

  有事没事,我也喜欢自己动手做些美食。虽然称不上精致或者是美味无极,但是因为是自己熟悉或是喜欢的味道,品尝到它们,心中油然滋生充实、满足之感。

  倘若离开家,隔阵子就会特别想念家人烹饪的食物的味道;倘若远离家乡,便会分外怀念故土的美食特色小吃;倘若身在异国,那就更不用说了,对于中国传统味道哪个华夏子孙不朝思暮想呢?

  《时光,一场不散的筵席》,娓娓道来,是生活本味,是最真诚的表白。有些菜肴,是父母曾经做过的而留在家猫甲记忆中的味道;有些菜肴,可能是她漂泊异乡时在某个馆子里意外品尝到的;还有的菜肴是她独自创新的;……不论是哪一种,它们的味道深深地吸引着她,她写下了它们的故事,道出了她与美食的那些美好交集,并动手制作它们,与我们分享它们的制作,包括所用的食材、调料(配料)、以及详细的制作步骤和制作TIPS. 用心用眼品尝她所分享的这些美食,哪里舍得散去?

  边读边流着口水的我,早已忍不住,想立马自己动手来一道道制作这些美食。最经典的“糖醋排骨”,有几个秘诀——一是炒糖色;二是加米醋;三是炖排骨时用刚烧开的水;最后是加香油和白芝麻提香。这道只是在作者的自序后介绍的,因为它来自母亲的味道。而正文中还有二十八篇故事、二十八道美食。其实不止,因为有的一篇之中的美食还有两种或是多种的做法,如此一算,那就有超过三十余种了。中式的菜肴、西式的糕点,思乡人的粽子、煲仔饭,追求新奇的意大利千层面、松露巧克力……真是让人垂涎三尺。

  一刻钟也不想多等,马上动手跟着家猫甲学做这些美食,或许也可以写写关于它们与我们之间的故事。

  文/ashley

  书评原创,转载刊用请豆邮联系~

  《时光,一场不散的筵席》读后感(七):【雨枫试读】做饭这门艺术

  小时候的我看着电视中很有食欲的糖醋排骨,清蒸鲈鱼,卤肉饭都认为这些菜只有在外面的饭馆里才可以吃到,不属于家里的小饭桌。外出求学直到现在有了自己的家庭,外面吃过很多以前不常吃的菜,它们也会时常出现在我们俩人的饭桌上,并且会讨论它们应该如何会更加可口。从一个只会挑剔的吃货,晋升为一个可以从容融入厨房的吃货。

  就像作者写的北方人对于饺子有种执念。实习期的周末三人为改善伙食做一顿饺子,馅是自己做的,面皮是买的,三个不同地方的人包出三种不同形状的饺子,做出来竟没有想要的味道,后来我们一致归罪于面皮,自己和面做出来的面皮才会更筋道。后来自己也做过很多次的饺子,面皮大都是自己做的,吃起来仍然和记忆中不一样。后来W告诉我那个是妈妈的味道,每个人做的饺子都带有他自己的印记。说来很是惭愧,我是后来在外求学才开始认真品味美食。生在地地道道的农村家庭,周围大多数家庭吃饭都只是为了果腹。地里长什么菜就做什么菜,一种菜一种做法可以吃一个星期,佐料也只有油盐,只是为了有个咸味可以下饭。比较巧手的主妇为了家人可以多吃点饭,一种菜研究出好多种做法,煎炒烹炸。老妈没有那么多的闲工夫研究做菜,至少春天回家韭菜鸡蛋馅饺子,夏天在家葫芦鸡蛋馅饺子,秋天在家茴香陷饺子,冬天回家白菜豆腐馅饺子,这些是不会少的。妈妈包的素菜馅的饺子馅大皮薄,长身体的我们一顿都能两大碗。对我们北方人来说过年过节可以没有荤,不可以没有饺子。

  小时候妹妹有好多忌口,好多蔬菜都不吃,强迫她吃会作呕。而我就比较随意,想吃的菜就多吃点,不想吃的就少吃几口。为这妹妹常说我滑头。我虽不挑剔,但时至今日都吃不下茶泡饭。开始实习的时候,工资都不高,我和两个女同学合租一套房子,另外两个女同学中午做饭总是多做出来一点点,晚上兑水烧开,他们认为这是粥,他们那一带人晚饭都吃这个。我是吃不惯这种粥的,没有米的香气和粘稠怎么称的上粥呢?乃至今日都没再吃过泡饭(我觉得这种只能称得上泡饭),也喜欢不起来。我熬粥没有像作者的海鲜砂锅粥那么细致,日子久了每天的白粥还是可以熬的恰到好处的。

  看到作者拍的自己平时做的菜,确实应了别人说做饭是门艺术的景,并且在这门艺术中感悟生活的点滴,生活变得从容起来。这样说来做饭又何尝不是体会生活,像我一样的大多数人做不到所谓艺术那样的高度,即使只有白粥,生活一样可以从容。

  《时光,一场不散的筵席》读后感(八):【雨枫试读】最放不下的是时光

  常说美食与爱不可辜负,其实心底深处最放不下的是时光。家猫甲的《时光,一场不散的筵席》,借各种美食来记录生活中的“相遇、相伴、相随”。回忆妈妈的味道,旅途中的偶遇,友人们的小聚,她的烹饪小心得等等,笔笔都是生活的细节体验。

  家猫甲对烹饪的看法也很纯粹:“要么全心投入,要么全然放弃”。要的就是这种不将就的态度,所以你在书中能看到每道菜制作步骤的细致介绍,还有小贴士。每一个文字都透着一种烹饪不可小觑的仪式感。里面关于挑虾线的方法都根据是白灼还是红烧而有区别。这种不是科班出身的烹饪经验更容易被普通人接受。

  我一直说自己是个伪吃货,不喜欢油烟味道,很少进厨房,自己动手做的东西少油少盐,拿不出手,一个人吃饭仅仅为了填饱肚子,家猫甲那种钻研美食的满足感我是体会不到的。但还是有共鸣,因为我不喜欢一个人出门吃东西,多数时候是和好友们一起觅得美食的,所以关于好吃的回忆都是大家相聚的记忆。

  书中的美食,我唯一做过的是简版意大利面。还记得是在谢村的时候,过的第一个圣诞节前夜,没什么当地朋友,只不过认识同一个Flat的几个留学生,在厨房碰上临屋的日本女孩,于是相约一起庆祝。结果在英国跟日本人学做意大利面,现在回想都觉得不可思议,两个东方人就这么过了个西方人的传统节日。听她讲日本意大利馆子很多,她也只会泡个意面,要用什么样的锅子,热水烫是多久,怎么看是不是熟了,要搅拌,以免面黏住,边说边演示,很是认真。我也是第一次知道煮意面的门道,这么复杂,远不是下挂面那么简单。我们都是头回出远门的娃,她是素食主义者,当然我们也不会做肉酱,只用现成的罐头酱,外加我贡献的一些蔬菜点缀。晚上用叉子极不习惯的吃面,用生涩的英语边吃边聊,没什么国仇家恨抵制日货,有的只是同在异乡的寂寞无依无靠。就这样过了第一个圣诞夜。如今已经记不太清那天意面的味道了,但之后的日子里,我煮意面和在国内吃泡面一样顺手。

  书里面的旅游故事也很多,看各地风景,品各处美食,想想当是极好的。可惜我这路痴属性,一个人旅行,那就是个丢,虽说丢着丢着就习惯了,但至今宁可看纪录片,也不会奢望什么说走就走的浪漫。美食旅游这些津津乐道的话题,于我享受阅读带来的快乐时光足矣。不会因为一本书,就投身烹饪,我是那“全然放弃”的一类。

  每个人都是不同的,可以看别人的故事,但不要模仿别人的生活。不是说看个《Eat,pray,love》(饭祷爱),就能一辈子做女孩,还要有时间的沉淀。哪怕最最简单的一份三明治,也能做出你特有的味道。其实吃货和美食家的距离就在那一份用心上。也许我连个吃货都算不上,但还是喜欢尝尝美食,翻翻美食书,读着里面的故事,回味自己的生活,也很是满足。

  《时光,一场不散的筵席》读后感(九):【雨枫试读】:食与时

  我没怎么关注过关于做饭的书,一是因为觉得做饭是需要味觉的,光看文字怎么能体会的到味道?二是既然是关于做饭的书,那么要做的菜一定逼格很高,就不实用了,要是做点家常菜怎么好意思写出来?然而我读完这本书后,发现不是这样的,书里面基本上都是家常菜,是能接触到的,虽然看这种书,你不会对作者做的饭有什么味觉上的体会,但是你会想起书里面提到的、没提到的,你曾经吃过的食物的记忆,那是有味道的。

  《时光,一场不散的筵席》的作者家猫甲不是与美食相关的从业者,只是喜欢做饭,书里面提到了很多菜背后的故事。作者把故事以细腻的文笔,描写细致,把每道菜产生的联想,用第一人称的写法带给读者以亲身经历的感觉。以时间的发展,为我们带来了不同的食物。过年了?要吃最爱的“糯米肉粽”!父亲节到了?为父亲熬一碗“小米南瓜粥”吧!中秋节到了?来点“冰淇淋月饼”吧!踩着时间变化这条线,离生活更近了,使不做饭的读者也感到熟悉。

  这本书的叙述手法给人的体会就像:来吧,坐下来,我这里有道菜和故事,你品尝这道菜,我给你分享一下我的生活,我的经历。

  书里没有特别细致的讲怎么烹饪一道菜,而更多的是由每道菜引出的故事。从“糯米肉粽”到“铜锣烧”,我看到的不是菜,是柔情,是对生命的思考。一道菜可以说是见证了人生的酸甜苦辣。看到作者的文字时,我的思绪也跟着一块体会那一个味道了。古话讲“民以食为天”,吃饭是日常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所以人一生的感情在菜上寄托了太多。告别家乡多年后,即使吃到不太正宗的家乡菜,会泪流满面。生活过得不用太艰辛时,吃到为理想拼搏的时候简单充饥的食物,也会泪流满面。回想在国外旅行时,一直吃不惯当地食物,终于找到了一家中餐馆,胃口便一下好了起来,心情也变好了。对于吃饭,人们更多吃到的不是食物,而是对曾经经历过的记忆。同样一个菜可以有千种味道,身为川人,我最是喜欢回锅肉,奶奶做的回锅肉是怎么也吃不腻,然而去外面餐馆吃,却怎么也吃不出熟悉的味道,餐馆吃到的只是流水线生产的、只能填饱肚子的食物。就如作者所说,“烹饪就像爱,要么全心投入,要么全然放弃。”即使是厨师,同一个菜,在饭馆里做的和在家做的是不一样的。

  不知道为什么,感觉这本书文笔有点淡淡的伤感,也许是因为谈人生的书都是这样的吧。

  最有意思的是翻开这本书首先看到居然是“糖醋排骨”,呵,这不是我的拿手菜么。

  《时光,一场不散的筵席》读后感(十):唯有美食不可辜负

  对于美食,我有种说不出的喜爱,就像一种熟悉又陌生的老朋友一般,忍不住的想多接触。旅行的时候,每每到一个地方,总会去当地有名的小吃地一饱口福。不管认识的还是不认识的食物,先点了再说,然后一边兴致勃勃的品味,一边去看看对于美食的介绍。每个地方的美食都是一种当地的特色,一种文化,所以喜欢美食,也是对于文化的一种追寻,一种喜爱。爱美食,也爱做美食,更爱看有关美食方面的书籍,这样即便有的佳肴自己无法做出来,看到也会有一种满足感。而这本《时光,一场不散的筵席》也让我看到了久未的一种感动,那就是美食后面带来的故事和回忆。

  爱做菜的朋友会有这样的一种感觉,每每用心的做好了一道菜就会有种满足感,当家人吃着自己做的菜说着好吃的时候,那更是有一种骄傲一种自傲。其实有的时候也明白,自己的做的菜并不是最好的,但是那种与家人、朋友在一起的感觉,就在一起吃吃喝喝之中,有种充实感。或许这也是游子在外说的那种家乡的味道,妈妈的味道。因为味道独特,因为记忆满满,所以爱上了那样的一种感觉。那样时候的相遇相随,是彼此记忆里最好的回忆。所以美食也承载了一份心意,一份记忆。

  作者说,烹饪就像爱,要么全心投入,要么全然放弃。我是非常同意这样的一句话,因为做菜和感情很像,用心去做才会发现其中的趣味。不管是糯米肉粽、意大利肉酱面、又或者是常见的糖醋排骨,你都会发现不一样的感觉。就拿肉粽来说吧,书中的标题写的是除夕夜里的温情守候,过年上门拜年的时候也会带上接粽子。而在我们这边,吃粽子一般是在端午前后,过年是肯定没有的。做的也不是书上作者记忆中的那种长方形粽子。我记忆中的粽子,是一种说不来的形状,一头大大的好多角,一头尖尖的,很大个,吃两个就饱了。后来在外地也见过很多种粽子,肉的、蜜枣的、豆沙的、火腿蛋黄的、红豆的、绿豆的、栗仁的等等,各种形状的,各种包装的都有,却再也找不到记忆中的老家粽子的味道。回忆里,还是和家人一起包粽子的样子,笑着、闹着,互相说着嚷着彼此包的形状有多好看。那种将美好的东西紧紧地包裹起来,等到入口时,吃下最好的心意与美味,然后似乎一切都美好了。

  书中一共介绍了二十八种美食,有图片有做法,更多的却是每种美食带来的故事。我也相信这种未必最昂贵也未必稀有的美食,是最完美心意的传达。相信懂得享受美味的人不会孤单,美食会让生活更美好。若有幸可以赋予美食以灵魂,做饭会是为了我们岁月里彼此的相遇、相伴、相随与相慰。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