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号门》读后感锦集
《14号门》是一本由[美] 彼得·克莱斯著作,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2.00元,页数:50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14号门》读后感(一):作者脑洞可以啊
今天花了一个下午的时间看完了这本书,原本是被书封上的恐怖小说给吸引,看了之后发现没有恐怖小说的感觉。没有找到恐怖的点。倒是比较奇怪为什么蟑螂离开那个范围死了后,就不去研究它了,研究它的颜色为啥是绿色的,腿为啥多一根也好啊。还有来到异世界,看到原始人这个点。感觉还是要说清楚吧~比如外星生物我只记住像章鱼
《14号门》读后感(二):14号门
期待被拍成电影,那样或许更有画面感和惊悚感。后半部分的转折确实看的有点懵,有些东西,比如人物来历的交代和去留等等有些模糊不清。但本着尊重每一个作者的原则,给了四星。总体来说,小说值得一读,也算间接提起阅读克苏鲁神话的兴趣。前半部分的铺陈悬疑很不错,后半部分节奏很快。全书脑洞大开,佩服作者的文理科结合水平。
《14号门》读后感(三):很棒的探险小说,可你他妈告诉我这是恐怖小说?吓尿整个美国?去吧!吓人?吓你妈呢?定位探险小说,我可以给五星,差评是为出版社打的
穿不上是一本恐怖小说,克苏鲁中毒了
接下来的话是为了凑够140字
在我眼里,还吓尿整个美国?没想到老美人民这么容易被吓尿
不过写的很流畅,一天就看完了
呵呵,
出版社在吗?进来挨打
你告诉我这是恐怖小说?
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被整笑了,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
《14号门》读后感(四):所看过的最垃圾的“科幻”小说
我看了20多年的科幻小说,认为这个是最垃圾的。各种逻辑问题和科学架构,懒得吐槽了。简单说,就不该归入科幻,最多和西游记属于一个类型的。白白浪费了15个左右的读书时间,不吐不快。
作者故弄玄虚,加上一大堆帮忙吹牛逼的所谓推荐者,吓尿多少美国人?太扯淡了。购书卡没用完,随便拿了一本,终于知道为什么书店的书都用保鲜膜包起来了,要是提前看几眼,板儿逼不买。
不过要是拍电影,场景倒是很少。
《14号门》读后感(五):都是那坑爹的内容简介跟广告宣传
第一次写长书评
因为我真的感觉我浪费了四个多小时看这本书……
首先必须说的是。内容简介很坑爹啊喂!!!近三年来,美国亚马逊上口碑最好的恐怖小说???
史蒂芬金站出来表示不服啊!!!!
然后呢……整本书就是一个很冗长很冗长的foreplay。正剧还结束的特别快……该恐怖的地方草草了事啊喂……
看书的时候很多次想弃了。但想到是口碑最好的恐怖小说……想到说不定后面才是正戏……想到好不容易都坚持到这了……
结果呢……
对不起。这是我看过最不恐怖的恐怖小说!
广告说会让人吓到失眠!我的失眠呢!还我啊喂!
《14号门》读后感(六):就…看完觉得有点不值得
前面三分之二都在讲工薪阶层与公寓管理员斗智斗勇查自己租住公寓的奇怪之处,一开始没怎么看的进,真正着手开始讲到那些奇异之处的时候我好奇心被勾起来了,我以为会有点什么恐怖的东西,结果最后说这整个建筑都是为了守住地球与克苏鲁世界的结界之门,不知道是科幻还是玄幻啦,反正整本书我也没有感觉到不可名状之恐惧,美国人民的胆子是不是太小了点?说实话,在异界与克苏鲁生物交战的那段还是蛮精彩的,我还是挺紧张主角有没有被杀,我所生存的地球有没有被毁灭的,如果做成好莱坞特效电影一定是不错的场面,最后书的结尾仿佛在呐喊着“我一定会有第二部的!!!!”这样结尾了…
《14号门》读后感(七):和期待的不一样哦
看到百分之六七十的时候实在忍不住到网上搜了一下剧情,因为是从kindle上看的,说14号门是连续三年排名第一的恐怖悬疑小说,但是看了一半之后发现并没有那么的恐怖或者说是悬疑,和国内同类小说差别很大,可能是在写法剧情或者环境上国内外都有区别,最后还是坚持看完了,14号门外面竟然是太空,整栋楼是一台机器,哈哈哈剧透了
《14号门》读后感(八):人物比情节有趣
对我来说:
1. 各个房客和周边人物的个性被描写得淋漓尽致,栩栩如生,分辨度极高。尤其是语言和对话;
2. 真相不具备“真相”的诱惑力,显得牵强;
3. 这是我重启阶段性阅读计划后第一本放下手头所有事情一口气读完的书。阅读过程中始终集中注意力跟随作者设置的悬念和情节,等待真相揭晓的瞬间。但到了那个瞬间,并没有高潮被释放的快感;
4. 适合快速阅读,我直接用scanning的速度读完的,竟然所有情节都没有任何忽略;
5. 中文翻译很到位,用了许多时下的流行语,非常自然。有助于快速阅读;
6. 不会成为经典;
7. Kindle电子版本价格偏高,可能因为是新书,略感不值,再添几块钱可以看部电影了;
8. 看过就放的消遣。
That's it.
《14号门》读后感(九):不讲道理的天马行空
我用kindle看的,看完据说纸质版有500页。
好像花了很多倍的时间看了一部3小时的电影。
看完没明白为什么说这是亚马逊有史以来口碑最好的恐怖小说。一点也不恐怖,算是强行加入科幻元素的奇幻小说吧。看完再看书的封面上写的“人类之所以恐惧,是因为害怕失去”。想了两分钟,还是不明白为什么要这么写。
对人物性格的塑造和对话的描写很流畅,还是要佩服一下这位少年作家的天赋。不管是因为他真的厉害还是因为亚马逊是他亲戚。
对“彼岸”世界的描绘几乎就是将火星和古埃及拼凑在一起。聪明地将外星人的形态塑造成拥有数个肢体的章鱼,或者鲸鱼?这种形态与《降临》和<stranger things>,以及其它很多科幻作品中对外星人的描写契合。虽然我不懂,但是觉得有道理…
一栋楼,楼下的隧道直通到地质断层带。一扇门,门后的景象是另一个太空。一群人,因为同样的无聊,以及对同一个秘密的好奇而一起冒险。这个设置读起来天马行空,不讲道理的那种天马行空,但还是挺温暖的。
读这本书,更重要的意义是重新开启了读书这件事吧。
《14号门》读后感(十):不能错过的悬疑小说
《14号门》看完打卡:
买这本书是因为在书店看到的时候就被那浮夸的介绍给吸引了,什么“吓尿整个美国”“毁了我整整一周”……虽然真的很浮夸但是的确诱人……
不过其实让我下决心的是书上那句话“人类之所以恐惧,是因为害怕失去。”
不过看完书以后我觉得这句话应该换成“人类之所以恐惧,是因为面对未知。”
这本书看到前300多页的时候我依然觉得这只是本谈不上恐怖但是确实挺好看的悬疑小说。一群古老大楼里面的普通人群对自己住的大楼进行探索的故事,听起来就很平常,对吧。我一开始觉得真相无非就是杀人变态或者鬼怪什么的,直到336页我才终于和主角们一起接触到了真相。14号门打开的瞬间我感觉我仿佛看见了作者巨大浩瀚的脑洞_(:з)∠)_而且有理有据合情合理,于前面的剧情中早有暗示和铺垫。而且人物塑造真的很优秀,每个人物仿佛活了一般,每个人物的性格我都十分喜欢。尤其是在某家出版社工作的年长男人蒂姆以及画家辣妹希拉。
悬疑小说不能剧透所以我实在想不出能说什么了。不过真的很开心在一个没睡午觉头昏昏沉沉的下午能看完这么好看的一本书。
“人们遇到永远改变其一生的东西,凭借的往往是纯粹的运气。”
真是希望有一天我的人生也能发生点惊险又有趣的事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