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终局》经典读后感有感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终局》经典读后感有感

2021-04-26 00:37:1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终局》经典读后感有感

  《终局》是一本由[爱尔兰]萨缪尔·贝克特著作,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21.00元,页数:8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终局》精选点评:

  ●贝克特的戏剧相当的晦涩难懂,不借助于名家的解读的话,全部看完仍然不知所云也是极其正常的事情。但是他的戏剧有具备一种魔力,这股魔力牵引着我们继续读下去,把他读完。 末日中的哈姆试图构建一个处所,来保卫自己的财产、自己的食物,这是仍然保有着一种现实性的渴望。然而贝克特告诉我们,世界本无所谓真实,虚无就是唯一的真实。所以当克劳夫在看到那个小男孩时,这种建构性的世界就被破坏了,“终局”来了。

  ●也是很荒诞的一个戏剧。四个奇怪的人,在舞台上,互相抱怨。贝克特的戏剧张力,表现在语言内部的冲突上。以打断一个正在进行动作的,而延伸出一个新的冲突。或不断从舞台背后拿出道具,来丰富整个戏剧空间。所以他的戏很难读懂,但却能感受到语言的魅力,以及他戏剧所营造的一个空间。

  ●“大地熄灭了,尽管我从未见到它发过光。” “当我摔倒时,我将因幸福而流泪。”

  ●从终局走向,抑或回到,终局

  ●太孤独了,不知道是不是困居于彼此的原因,感觉非常温暖又非常难过。“为什么你要和我待在一起?”“为什么你留着我?”“因为没别的人可留。”“因为没别的地方可待。”

  ●"要是我不杀了那只耗子,它会死去的。"

  ●在孤独与厌倦,悒郁与怨恨之中,又尚存一丝希望,现代人内心的恐惧,无助,焦虑,绝望,麻木,不知所措都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

  ●感觉贝克特的人物都是被卡住的,被自由、归属、命运、虚无卡在自身之外。当你往深处挖掘,过去潜伏静候,“如果”在“如果不”面前不堪一击。

  ●第一本贝克特,好爱。

  ●贝克特是用法语写作的爱尔兰人,还曾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终局》是一个独幕剧,无聊琐碎,絮絮叨叨,里面还有两个被放进垃圾桶的人,他们是主人公哈姆的父亲和母亲。荒诞处不免可见生活的随性和无意义感。

  《终局》读后感(一):一次摸不着头脑又回味无穷的阅读

  用了将近一个小时的时间读完了这本《终局》,全书是戏剧形式,总共八十多页,四个出场人物,却无数次的让我有放弃阅读的冲动。晦涩难懂,这是我对这本书的评价,当然也可能是因为自己的阅历太浅。印象最深的几个地方是:1.克劳夫每次站在哈姆的后面时,哈姆都会说“别站在那,你使我害怕”然后要求克劳夫站回轮椅的旁边,他是不是怕克劳夫从后面杀死他呢?我不懂。2.耐尔终于死了,纳格哭了几声,然后继续吃起了饼干。3.好多次哈姆都在赶克劳夫离开,克劳夫也多次说要离开,却谁都离不开谁,直到最后,克劳夫穿着整齐,打开大门,也只是站在门口默默的看着哈姆的自言自语,没有毅然决然的走掉,而哈姆,以为克劳夫丢下他走了,“拿手帕盖住脸,让两条胳膊耸拉在扶手上,不再动了”。四个人,一个站不起,一个坐不下,两个身在垃圾桶,是夫妻,是父子,是朋友,互相仇视却有互为依靠。整本书给我的感觉都是灰蒙蒙的陷入绝境的感觉。不知道这个“终局”的背后是新曙光的开启还是一拨畸形人的灭亡

  《终局》读后感(二):隔绝与残缺

  “终局”揭示的是在人际关系被剥离之后,那个最终的最决绝的个人荒诞处境。

  每个人都是残缺不全的,一对老夫妻没有腿脚,蜷缩在垃圾桶里,啃着饼干。主人公哈姆没有行动能力,看不见外物;仆人是个跛子,又逐渐丧失着思维能力。这些残缺不全的人物是个人处境的隐喻。

  更悲凉的是人际关系在逐渐剥离。老夫妻想亲吻彼此却不能,妻子沉溺“过去”没有当下。哈姆质问父亲为何要生下他,二人无法交流。最主要的主仆关系可以看做一个宽泛的隐喻,可以是任何地位不平等的人际关系,或指自我的两个特性。在最后,这对关系也崩塌了,仆人质疑着自己为什么要服务哈姆,他打了主人并离开了,走之前哈姆求他:“给我留点什么吧”。

  随后,外界客体的侵入(望远镜的观察)威胁了四人世界的闭环。哈姆最后说:“只知道寒冷饥饿和死亡”“我么别再说了”。

  有趣的是,整部戏几乎没有动作,大的动作只是仆人的上下场。从等待戈多到秃头歌女,舞台的“静态性”是构建荒诞戏剧场面的标配。另外人物均处于隔绝状态,只有破碎的言语羸弱地表达着存在主义困境。

  《终局》读后感(三):人生不过尔尔

  我姑且假装半看懂打出四星吧,好像是打给我自己的,奖励我总算在读第一本贝克特的《无法继续》时,因其荒诞而无法继续读完,后读《等待戈多》耐心已稍为好转,但这本总算已走向无障碍读完。这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对就本剧本的理解。

  读贝克特的《终局》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因为读懂了,所以哀叹;一种是因为读不懂,所以哀叹。so,应该因为读懂而幸福,还是应该因读不懂而庆幸?这也是之前和朋友争论了好久的一个命题——人会否因为无知(不知道)反而幸福? 答案真的可能是后者。

  荒诞(估计贝克特的每部作品都逃不出这个词的海洋吧),荒芜,厌倦,重复,反复,周而复始....人生的终局。人的伊始与终局,也都一样逃不掉这些词的海洋吧....

  哈姆姑且看作克劳夫的头脑或者统治者,克劳夫自然只能是哈姆的身体或劳作者,没有了双腿、在垃圾桶里苟且的双亲,姑且看作生养哈姆这个思想者统治者、却无福消受人性之恶的残缺....没有视觉只偶有听觉的思想者,自大的指挥和统治者着一个家庭一生的生与死、喜与悲、欢与尽....但“身体”与“思想”始终都处于相互不满、但又离不开彼此的矛盾、压抑、折磨、迎合和抱怨中周而复始。

  下到家庭、中到社会、大到国家,不都是如此这般轮回反复么....重点还是在生活中发生的那些——“幸福的人都一样,不幸的各有各的不幸”——而生出的故事与细节,能咀嚼和吧唧出其中味道的,也就是我们说的人生的意义吧。就如那双亲在“垃圾桶般受限的房间”里,吧唧出一块饼干的味道一样吧。

  《终局》读后感(四):荒诞的人世间,究竟何为人?

  没有情节,没有主线,没有复杂的布景,没有多幕,只是大段的独白,对白和重复的动作,却交代出了所有的环境,人物关系,冲突和矛盾。

  终局是什么呢?什么时候才是终局呢?他不动了,一切都结束了,戏剧结束了,他也结束了,这悲哀荒诞的一生都结束了。为何荒诞?他反复无常的言语是荒诞,反复无常的动作是荒诞,周遭不复存在的船只、植物、动物都是荒诞,甚至于垃圾桶里可能并不真实存在的父母也是荒诞。

  这样的荒诞又让我想起了那个一直困扰我的主题:究竟何为人呢?

  当人所处的环境被设定地非常极端,习以为常的一切都不复存在以后,这个问题更容易浮上水面。在贝克特的《终局》里,当自然不存在,其他生命不存在,别的所有人都不存在,茕茕孑立的一个人还能称得上人吗?同样,在乔治·奥威尔的《1984》里,当被剥夺了所有自由后,思想、说话、行动所有一切都不是个人所愿,全是被授予的固定模式后,究竟何为人呢?这样存在和机器人又有何区别呢?这个问题在读完《1984》后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里。是的,读完《1984》后我的第一反应不是政治,不是统治,而是人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如今,贝克特的《终局》又向我提出了这个问题。说实话,我还不知道答案。乔治·奥威尔的故事或许要告诉我们,还保有自己的思想和反抗的意愿的人,是不失为傀儡的人,是有人性的人;贝克特的戏剧或许要告诉我们,和父母,和抚养的孩子之间的依附联系使我们成为人,当这最后的来自上一代和下一代的所有联系都被切断后,作为人的存在也就结束了,所有的意义都失去了。

  或许是这样吧,其实我觉得我还没有读懂《终局》,这部戏剧虽然不长,一个小时就可读完,但略显晦涩,并且经常会跟不上主人公疯疯癫癫、反复无常的独白和对白,也就难以读懂背后的隐藏含义。

  也许又没有含义,他的独白和他这个人一样,荒诞存在,没有意义。

  瞧,我变得和哈姆一样自我推翻,自我矛盾,反复无常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