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尼尔的鬼魂读后感摘抄
《安尼尔的鬼魂》是一本由[加拿大] 迈克尔·翁达杰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28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安尼尔的鬼魂》读后感(一):小说创作是一门高门槛的整理艺术
迈克尔·翁达杰
《安尼尔的鬼魂》读后感(二):真相即是道义
很快就读完了,印象最深的就是赛拉斯和那个安详的复原头骨~
赛拉斯从头到尾都很谨慎的形象,保持中庸之道,每次谈话都要关掉录音,但是即便如此,他“坚信真相即是道义,如果真相可以发挥什么效力,不惜为之付出生命”,而最后他也真正的坚持了道义~
安详的头骨,代表了对死者的期望,希望每个遇难者都获得安宁,也代表了作者的态度~
电影片断式的写法也很好的将故事进行了描述~
最后,为生在和平自由的中国而感恩,感谢~
《安尼尔的鬼魂》读后感(三):我是你郁郁寡欢的影子
太平洋岛上的明珠曾经发生过这样的屠杀和动乱,现在仍然以某种方式在进行。曾被战争撕碎的国家,现在仍在舔舐这它的伤口。失踪,屠杀,人们已经几经麻木,战争的唯一缘由就是战争,当这个国家已经失控,发疯的机器甚至会向曾经的主人挥起屠刀,没有公理,正义仿佛只存在于那些带有优越感的西方记者嘴中,他们做的只不过是看一看,写本书,出点名。仅此而已。安尼尔的反抗很有西方欣赏的英雄主义色彩,但在这里于事无补。塞拉斯和迦米尼才是这个国家的脊梁。
但这片大陆上的无数人民依旧在苦海中挣扎,无名最苦。
《安尼尔的鬼魂》读后感(四):短评140字写不下于是变成了书评。。
不算是我爱读的一类书,可能因为它没有节奏紧凑的感觉,在最开始读的时候,以为会是紧凑又刺激的与政府和危险斗智斗勇的情景,也以为安尼尔会在什么时候被害——这是对于书名的误解吧。后来慢慢读,发现讲的不仅仅是法医的工作,更多的是对于以安尼尔为发展线的相关人物的故事,她的情人,她的好友,塞拉斯,伽米尼,安南达等等,都有着自己的故事穿插在水手之谜的破解中,从更多的角度看到了那个年代斯里兰卡的故事,绝望与恐惧,悲伤与离别,用书里的话说,我的双眸打量着书页,大脑却越过书页打量着他们所处的时代,那些悲惨的真相
《安尼尔的鬼魂》读后感(五):三流作者翁达杰 不入流的译者陶立夏
虽然翁达杰本就是个三流小说家 写东西空有感性毫无内核 但译者简直恶心的令人想吐。
陶立夏一股痴迷安妮宝贝的翻译文风 拜托写你自己的无病呻吟的小清新作品好了 别糟蹋别人的东西了行么 翻的什么玩意儿 一股子伪文艺女青年的扭捏造作 陶这种译者和林少华一样令人厌恶 至少林的日语翻译还是准确 涛这种就是不懂装懂 到处是错还夹带私货 证明了一个毫无才华的作者是多么渴望通过别人的作品再创作来证明自己
希望陶立夏这种译者滚出市场 她翻译的任何一行东西都不值得花你生命中的哪怕一秒阅读!
《安尼尔的鬼魂》读后感(六):安尼尔的鬼魂
书的后记中写到《安尼尔的鬼魂》是沉沉不可示人的月球表面,满是冰冷的死火山和陨石坑。
在内战混乱中,不计其数的死亡和失踪让每个人带着绝望和痛苦、惶恐和不安。
所有的爱情、亲情和友情的美好都在战争中变异为每个人心中不愿提及的秘密。
安尼尔,塞拉斯,迦米尼,安南达,每个人都带着自己的不敢不能言语的伤痛为无辜惨死的鬼魂伸冤。在战乱面前他们自觉背负起了道义,他们见证了太多的死亡、分离和恐惧,他们比任何人都渴望安宁、爱和温柔。太多的时候我觉得我像极了迦米尼,身边总是爱而不得的人以及无限的恐惧和不安,需要让自己忙碌起来把这些不安分子排挤出去。
语言太过晦涩枯燥,知道后半部分才开始明朗起来
《安尼尔的鬼魂》读后感(七):历史长河里一个复杂的片段 #新世相的第二本书#
故事一开场就已经被吸引。
从安尼尔作为法医鉴定师回到故土斯里兰卡调查无名尸骨开始,故事的镜头展开。多个片段的叙事风格穿插进行,有电影的感觉,仿佛同时看着多个故事,而随着情节的展开,它们又逐步交融在一起,让你看到另一个民族的土地上发生的苦难和坚守。
亲人失踪的人们无奈又矛盾地等待守护着无名尸身、安尼尔的对真相的执着和无所畏惧的风格、塞拉斯的包容担当、加米尔通过不断救人却解救不了自己、看破人世的帕里帕纳、间歇穿插着谋杀、绑架、爆炸的支离破碎、以及暗杀的恐怖云层。
当局者、反叛者、分裂派、民众。没有谁可以拯救谁,个体选择了坚守正义,也是一种殉道,希望一切都有改变。
《安尼尔的鬼魂》读后感(八):“新世相”飘书读后感20160808
因为闺密要去斯里兰卡旅游,在百度里大致了解了这个国家和之前的内乱,对小说代入还是很有帮助的。通篇很离散、片段化,出场人物繁多,“水手”只是个引子引诱读者能阅读到最后,以便了解所有开篇“活着”的人物的悲惨结局。“女主安尼尔”,“政府指派的考古学家”,“塞拉斯弟弟(医生)”,“密林修行者”,“佛像点睛人”,“路边救下的司机”,“科伦坡医生”,“女主密友”,就连“银发总统”也不例外。作者没有直白的谴责当局者或者暴力武装组织,却让人对战争深恶痛绝。当然,战争的残酷掩盖不了亲情、爱情、友情的存在,更不能泯灭正义人的良心(塞拉斯)。我愿意相信,活下来的安尼尔,肩负着亡灵的嘱托,“伸手触摸这个世界”,“帮助生者重新找回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位置”(译后记)。
《安尼尔的鬼魂》读后感(九):虽然内容更沉重,但不如《英国病人》给我带来的震撼与欣喜
就说一些个人的主观想法。
翻译也就那样吧,略矫揉造作,有些地方断句很奇怪。故事的话,个人觉得对伽米尼的形象刻画最成功,也最打动我,他的想法、举止,他的童年以及后来的行医生涯,还有他与哥哥塞拉斯的感情。文中最震撼我的,一是安南达的妻子发现桥上的头颅那段,而是伽米尼通过尸体照片上熟悉的伤口认出了哥哥,跑去守着他的遗体那段,看的我想哭(┯_┯)
其他人物都刻画得一般。
内容的话,如标题所说,虽然这本书探索的是斯里兰卡内战,涉及恐怖袭击、血腥暴力、失踪、自杀,内容比起《英国病人》更加沉重,但读完它却并没给我带来多少震撼与反思……就,内心毫无波澜233333噢,除了安尼尔和塞拉斯讨论“真相”的意义那段,给我留下了较深的印象。
总之,不能说这本不好,但还是更喜欢《英国病人》。
《安尼尔的鬼魂》读后感(十):安尼尔的鬼魂
《安尼尔的鬼魂》是翁达杰唯一一本以斯里兰卡内乱为背景的小说。一个数百年来浸淫于温和的佛教传统的国家,一夜之间因残酷的内战和种族主义,被血腥的宗派势力瓜分、屠戮。 受国际人权组织委托的法医学专家安尼尔回到故土斯里兰卡,试图调查在内战的骚乱中无辜平民的伤亡状况。一具被故意转移到自然保护区的骸骨“水手”成为她揭开残暴战争真相的契机。 在与政府指派的考古学家塞拉斯一同探究 “水手” 的身份和死因过程中除了战争那无处不在的阴影和血迹,她也逐渐接触到战争在每个人的生活中撕裂的伤口。 安尼尔必须背负自己、塞拉斯、塞拉斯的弟弟迦米尼、为佛像点睛的安南达深藏的秘密与悲恸。 翁达杰怀揣着对故土悲剧的隐秘伤痛,花费多年进行历史资料收集,甚至涉猎了书中相关的考古、法医学的研究,让小说叙事达到精湛的完美和准确。作家延续了他的诗意风格和片断式叙事结构,在对主人公的记忆和运命的层层揭露中,寄托了对故土失序的正义和荒芜心灵图景的哀伤与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