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读库1601读后感摘抄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读库1601读后感摘抄

2021-04-28 00:17:2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读库1601读后感摘抄

  《读库1601》是一本由张立宪 主编著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0,页数:345,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读库1601》读后感(一):十年后终于要放弃读库!

  改版后读库字小书轻,连张藏书票也省了,我等老读者阅读必配放大镜。可读的文字真的不多,是该放弃这本杂志的时候了,十年后不太认得变质了的你。不能不说六哥才尽,只顾挣钱放弃质量了,其实读库完全可以减少页码,每期200页以内就可以了。

  《读库1601》读后感(二):回乡 摘记

  那外地的丈夫跪在大门外,姐姐在门里哭,叔爷去扇耳光。叔爷怎么也不愿意把女儿嫁到外地那听也没听过的地方去。母亲说那堂姐的“老板”在外面跪了一天,大门也始终不开。最后孩子哭了,叔爷把外孙—下子从门里推到了门外,让这男人带着孩子滚蛋。男人带着孩子走后,姐姐—个留在家里,叔爷哪里也不准她去。

  父亲都说:“你看你二婶盖了个屋,天天都在我面前做鬼做怪的,傲得要不得!俺要争这口气,盖个大屋,看她敢不敢哼一句。我两个儿子哪里差于你两个儿 的?”我说:“你何必跟二婶比,人活自家的不就完咯,何必争来争去的,没得意思哩”父亲摇摇头:“你不懂,得

  这里生活,就是为了一口气。你不争气,别人就压你头上咯。”

  他说他定亲了。我便问他是不是自愿的。问这个话的缘由是因为他哥哥曾经在二婶二父的强迫下定了一门亲,到后面又悔婚,这事闹得沸沸扬扬的。堂弟说是强迫的,这么催着是因为连他表弟都定亲了,他大一些肯定要定亲“那你了解女方啵?”他说:“根本不认识,我娘老儿看中的,又不是

  我看中的。跟她睡在一起,一点感觉都没得。我感觉是跟她走不到最后的”我劝他不要勉强自己,他说:“这种事情 没得办法,真是没得办法。

  《读库1601》读后感(三):回不去的家乡

  读完书,感觉自己还是比较喜欢《回乡》这一篇,归根结底是回乡的某些事情我也经历过,读起来依稀看到几年前的自己。

  几年前,我还独自在郑州打拼,说是打拼,其实就是毕业后找了一份工作,一年忙忙碌碌,也赚不了几个钱,但是每到过年的时候还是得硬着头皮回家。

  我不是很喜欢回家,当初上大学的目的之一就是从家里走来,远离那些亲朋的事情,事实上直到去年回家过年还在为这些事情烦恼。

  前几年回家,被记挂在嘴边的事情不外乎:有木有女朋友,什么时间结婚啊,工作怎么样,是不是公家单位,收入老高什么的……我一直不是很喜欢,终于不用按照别人设计的路往前走,我怎么走路关你们鸟事?但还是很烦恼,直到去年娶媳妇,了这些话题才终结,换了的是什么时间要孩子!唉……真是让别人操碎了心。

  现在的村子里大概还剩下30多口人,衰破的乡村,青年们都离家了,而且不怎么喜欢回来,真个乡没什么生气,但是到过年的时候不晓得突然出现很多人四处串门拜年,这是某某,这是某某家的孩子……说句实在话,现在上班好不容易休息了,然后好的起早拜年……不是很喜欢。然后初二到初五就是拎着东西走亲戚了。

  现在的节奏是拎着东西到亲戚家,放下稍坐一会就走,毕竟每年就见那么几面,也不知道该说什么,而且最怕的是拉这自己痛诉自己的兄弟儿女……

  好不容易熬到初六,也该出发回郑州了,唉该上班了。

  《读库1601》读后感(四):彤阅读

  这是今年改版后的读库第一册,书小了、轻了,内容却还是很丰富。 第一篇是邓安庆的日记体散文《回乡》,我最不喜欢看这种农村题材,首先不了解不熟悉中国农村的社会环境,而且每次看,都是悲剧,所以对这种题材文章很是回避。 但这一篇很吸引我,写得很真实很顺畅,没有故意的悲剧色彩的描写,一切都很有画面感的真实性。 2014年春节,作者邓安庆回到湖北老家,九天里,他看到岁月在父母身上的痕迹,陷入朋辈乡亲之间的纠葛,他用细腻周致的笔调,记录了一个离乡青年的温情与无奈。 从文章中我理解了为什么农村人那么穷,还要借债盖房子,看到农村那种男女完全的不平等的对待,看到了在农村生活一辈子的思维局限,是无解的矛盾……一切都是无解的,却又都努力的活着。 《死去的是我的人民》中记录了美国作家、记者查尔斯·格拉斯对叙利亚战争的亲身见闻。这场混战中,冲突各方都以损害叙利亚人的方式追求自己的利益。 这篇短文,让我也拓展了自己的基本认知,对叙利亚问题的历史由来清晰不少。很有价值。 最最喜欢的一篇是美国汉学家施吉瑞的《晚清诗人郑珍》。 文章梳理了一位诗人和学者的一生,从少年得志、科考起落,到潜心学术研究。 郑珍并非力挽狂澜的经世大儒,但依然在家国变乱中创作出许多传世的诗文著作。 通过郑珍的一生,我们可以看到清末时期中国精英基本素质真是比现代官僚强太多了。 还有一篇是记录1967年的美国电影《雌雄大盗》女主角邦妮。 短发,头戴贝雷帽,身着紧身窄裙,马上掀起一股“邦妮风”(Bonnie Look)。 这股风潮将1930年代的时尚精髓与1960年代的叛逆精神相与为一,影响至今,Archie M的《“邦妮风”》讲述其台前幕后的故事。 总之这本《读库1601》比较合我口味,值得阅读,值得收藏。

  《读库1601》读后感(五):读库变轻了,也更亲切了

  作为改版后的第一期,读库1601甫一到手,真的有种被欺骗的感觉,或许是之前对改版期待过高,根本无法接受现在的小开本、轻型纸、封面书脊上红艳艳的配色,以及不够清晰的内文图片。怎么说呢,放在一堆书里,读库变得更不起眼了。以至于放在手边好几周,我都没有兴致翻开它。

  当时心里忍不住在想:哪怕作风稳健如老六,有时候也是不靠谱的吧?

  改变是从有一天晚上随手翻开邓安庆那篇《回乡》开始的。这篇日记体的文章,起初是不经意地读,后来慢慢被吸引,竟而一口气将文章读完。文章丝毫感觉不到记流水账的痕迹,甚至觉察不到作者的感情。他的眼睛就像摄像机,坦诚地将看到的一切原原本本地记录下来,而这原汁原味的一切已足够精彩。文章最后一幕尤其动人,作者过完年要离乡回京,母亲一路送他 ,千叮咛万嘱咐,作者终于坐上车:

  过了一会儿我手机响了,一看是母亲打来的,我接了,她在电话那头说:「我就试一下能不能打通。」

  文章写到这里就结束了。读完已是深夜,我两手托着书看完,因为书轻,竟没有感到手酸。我这才注意到改版后的读库使用这种薄而不透的轻型纸的好处来。

  按照当下出版行业的装帧习惯,甭管什么书,追求精装大开本的厚重手感为上,放在书架上特别好看不说,在社交网络上晒出来也倍儿有面子。读库这次改版可谓逆流而上了一小步:开本变小了,纸张变轻了变软了,整本书捏在手里浑然不觉其重,随时随地可以打开,不想看了随便塞在包里也相当轻便。

  这种转变的好处是,它更适合阅读了,读者的注意力被迫从装帧工艺转向内容本身。观赏功能变弱了,阅读体验更好了。

  我喜欢这次改版,一本书对读者而言,内容才是最重要的。这几天在读别的书时,我发现几乎捧在手里的每本书都太重了,哪怕是平装书,捧在手里、装在包里死沉死沉的,此时就不由念叨起改版后读库的好处来。

  《读库1601》读后感(六):流水行云│事关《读库1601》

  故乡不仅是空间的存在,地理的界定,也是时间的累积,心理的依归。一定意义上,故乡与童年可以互为指称。从这个角度来说,成人回乡,犹如刻舟求剑,注定是手足无措的。

  邓安庆的《回乡》,敏感细腻,安静从容,记录见闻,呈现细节,为村庄、家人、亲友,也为变幻莫测的时代按下快门,留存印记。他的微博“浮尘录”,多关注生活琐屑,犹如李贺的诗囊。《读库1601》出版后,2016年1月27日,他发了条微博:“又快过年了,两年之前碰到的那些事情,现在也没有多少是解决的。人生烦难之处,需要耐心地等待。生活常常如此,好一点,坏一点,再好一点,再坏一点,反反复复,逐渐也会能跳出来看,变成文字,成为自己的小历史。”

  社会的背景相同,生命的节点与零碎又大都相似,所以邓安庆的回乡经历与感受,自然不限于长江北岸,也超越了一己之私。当然,阅读是一种再创作,读者阅历各异,面对同一篇文章,恰似面对同一面镜子,却看到不同的世界。

  我的初中上了四年,转学两次,不过三所学校皆在一个乡镇。如今,在黄河北岸我的故乡,中小学生也多流向了县城。村上的中学早已裁撤,师资并入镇里唯一的初中,余下的小学因生源不足,也兼顾周边村庄适龄儿童。四侄儿去年考入县一中,是村里目前仅有的高中生。他的同学,初中毕业后,由于种种原因,多中断学业,或在田劳作,或出门打工。

  相应的,故乡早婚早育之风归来,离婚的情况也并不鲜见。我们那儿婚嫁习俗一直要求丰厚财礼,每家娶个媳妇,都似遭灾一场,而且还会累及亲戚。家里孩子多的,甚至会到信用社贷款办事。我小的时候,除了现金,男方家需要准备的,不过是家具,家里必须有多少条“(家具)腿”,风俗早已做了规定,女方家也会有要求;后来,各种家用电器纷纷出来加码,又有“三金一木兰”风尚兴起——“三金”者,金耳环、金项链、金手镯也,而“木兰”是女式摩托车之谓;去年,回家参加表弟的婚礼,又听说流行“前四后八,一动一不动”了——订婚时四万元,结婚时八万元,另加一车一房……

  转引《读库1601》几段话:

  老屋已经够老了,屋顶上的瓦残缺不全,墙壁上的裂缝日渐扩大,我童年时代的涂鸦也模糊不清。我坐在堂屋的长椅上,看着它的一点一滴都在崩塌之中。随着新屋的盖成,它不会再被劳心劳力地修复和装饰,它将一点点地破败、积满灰尘。(邓安庆《回乡》)

  房子有人住和没人住,区别很大,中国住宅讲“人气”,很多破旧的老房子,只要有人住,有烟火,再破也能撑很久,没人的房子衰败起来很快。(宋群《住别墅的人》)

  民族的记忆之所以经久不衰,是因为母亲和祖母的故事胜过那些被湮没的文献档案。(查尔斯•格拉斯《死去的是我的人民》)

  《读库1601》读后感(七):读库1601:要经得起改版后的“冒犯”

  新一年读库在我纠正自己阅读被“冒犯”之后,体会着新版本手感的愉悦,与字体变小后对焦的使劲之外,仅仅被第一篇文章吸引,剩下的相比较下显得有些分量不够,或许,这也属于新版本对阅读习惯的“冒犯”吧。

  年前收到这本书,没看《回乡》是幸运还是遗憾?九天的时间里,质朴的描述家乡的景象、亲情、各种关系,这种平淡至极的叙述,随时令人感到悲凉与无力。仿佛看到柴静《看见》中,一贯的笔触,看完只想瘫软在那里,不去想任何。恰巧活到和作者一样的年纪时,便明白了许多,也接受了许多。人和人不是远近亲疏,是不同世界的距离,你无法解释你的立场,也难以感到对方的观念,处处尽是无奈的恐慌。熬得久了,就知道这就是人生,这才是人生。

  父亲问我:“你老了之后肯定要回来住的,好歹有个屋子在这里的。”我摇摇头说:“我恐怕不会回来的。”父亲愣了愣:“你自家决定。”——P9

  袋子一般我都没有动过,上次放在哪里,现在她来的时候还放在哪里。她看了看袋子,又看看我说:“你以前蛮爱吃的,现在都不大吃了。”——P46

  《住别墅的人》这篇文章里,文字内容比较单薄,显然图片的描述更有力,对“住别墅的人”的趣味更为直观,又是一组时代人物的缩影。

  《死去的是我的人民》叙利亚局势的详解,与对牺牲人民利益战争的拷问。

  目前,这场战争已进入第五个年头,战前叙利亚完好无损的社会结构被摧毁得支离破碎,每个人似乎都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在问:我们是如何走到今天这一步的?我们将何去何从?在这场争夺控制权和生存权的世界末日般的斗争中,为什么冲突各方会如此野蛮,原因何在?回到2011年,为什么政府要开枪射杀非暴力的示威者?为什么起义演变成了一场政府将占上风的武器竞赛?——P122

  《晚清诗人郑珍》当历史仅仅定义为几个著名人物与事件之后,一位汉学家将一位毫不“知名”的晚晴诗人与学者的一生,与变乱的家国一起娓娓道来时,一切都显得鲜活起来。

  公允的说,大清帝国最大的弱点是中华民族的民族主义在知识阶层中不普见,而且可能没有渗透到民间大众,至少部分民众不具备,因为他们不认为需要自己来撑起这个国家的未来。这种局面和同时期许多西方国家中更普遍的民族主义形成强烈的对比。——P147

  中国社会已经变得令郑珍和他同时代的人都无法理解。——P159

  《“邦妮风”》“967年的美国电影《雌雄大盗》女主角邦妮,短发,头戴贝雷帽,身着紧身窄裙,马上掀起一股“邦妮风”(Bonnie Look)。这股风潮将1930年代的时尚精髓与1960年代的叛逆精神相与为一,影响至今,Archie M的《“邦妮风”》讲述其台前幕后的故事。 ”这篇完全无感。

  《一盒散沙》显然这篇文章不短,但并不难读或是枯燥,我想一定能引起一些人对游戏的兴趣,至少我决定再找出以前没玩通的《金庸群侠传》,与金庸的14本小说一起做一个了结。

  《激情爆棚的歌》文革时期歌曲的探究,终究不够详实。今年正好是文革发动五十周年,这篇文章的选择或许有点意思,对照来看,现在也没有根本的改变。

  《声音》辑录真的不好看。

  《读库1601》读后感(八):读库1601

  这一本读库,非常好读

  洪韵大师的文章和“声音”一直是最爱,1601两者皆有,看了目录就知道小半本书都会享受的读。

  我生在城市长在城市,上大学、工作、定居都在离家很近的城市,我的生活和我家人的生活不存在很大的差异,但是《回乡》依然引起我的共鸣。自己的精神世界、所接触的社会截面、思考的方式和在乎的事情,时常也让我觉得自己与他们并不在同一个世界。但是这种疏远,时常又带给自己羞愧的感觉,似乎自己背弃了他们,似乎不能与他们在精神上和谐共处是一种不孝顺。思念家人、思念家,但是回去后也待不了太久,因为已经不太适应,每次匆匆离开时是有点责备自己的。《回乡》写出了这种感觉,我佩服作者有勇气面对这样的感受。

  《住别墅的人》看着轻松又亲切,我的新居就在距秦岭北麓不远的地方,凭着在西安生活多年的经验,也推测过照片中的别墅是哪一个楼盘在哪一处地方。比起北上广深疯狂的房价,西安的房子这几年没怎么涨,周围大多数还是因刚需买房或者改善住房的朋友,上班近、小区环境好、孩子有学上是最看重的指标,在秦岭脚下住别墅,对我们普通职员来说还是比较遥远的生活。看到图片里住别墅的人,哦,也都是普通的人嘛。

  《死去的是我的人民》,喜欢看这类文章,也怕看。不希望自己对世界的认识只停留在叙利亚男童海滩溺亡的照片,可是了解更多,越是心塞,用上无能为力这个词都显得苍白。

  《晚清诗人郑珍》是本册读库的惊喜。细致记录在时代大背景下一位文人的一生,有考据有见地,还有很多惜其才华和遭遇的情感。

  看过《“邦妮风”》想去刷电影。

  《一盒散沙》是洪韵老师写沙盒游戏的。看到这篇文章以前,从来没有玩过沙盒游戏(基本上不玩游戏),看过这篇文章,不仅能够想象到沙盒游戏带给玩家的全新体验,作为门外汉还想试着去思考这种游戏未来的发展会是什么样。能启发一个一窍不通的人去思考,作者好厉害。

  摘抄几处:

  “你可以骑马赶着一群牛前往草场进食,也可以利用手中的套索去套住狂奔的野马,并坐上去像个牛仔一样尝试驯服它,还可以进酒馆挑一张桌子坐下玩扑克牌,如果在游戏中作弊被发现了,更可以把枪出来和对方通过单挑决斗来一决雌雄。”“当你骑着爱马,迎着月光疾驰在漫天星斗之下,或是静静矗立在山顶,望着远处地平线上缓缓升起的朝阳时,一定会感到沙盒游侠的真正魅力所在。”

  上面两段是描写游戏场景的,下面摘抄一段“立意”的:

  “由此回到那个问题:‘沙盒游戏的故事模式究竟有什么存在意义?’相信答案已经很明显了,当叙事与游玩真正紧密结合起来之后,玩家所拥有的绝非仅仅一个游玩的动机,而是能够借助游戏的主线故事对这个沙盒世界有更深的理解,感受到其独有的、无法为任何其他媒介复制或传递的魅力。”

  《声音》是每年01册最大的期待和享受。真知灼见太多,摘抄两条我有特别感触的。

  “如果一个人想要去做一件真正忠于自己内心的事情,那么往往只能一个人独自去做。--理查德.耶茨 《革命之路》”

  “对于一个高贵的心灵来说,每天都是一次庆典,整个宇宙就是一个从我出生起就进入到其内部的巨大神龛,它拥有太阳、月亮和星星,清澈的溪流以及大地养育出的植物和动物。我们此生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开这些谜题,应该保持平静,充满欢乐,但是我们当中的大多数人却用不停的抱怨、忧伤和焦虑亵渎了它。--狄奥格尼斯”

  谢谢读库

  2016/9/19

  《读库1601》读后感(九):读《回乡》有感

  从图书馆里无意中借了一本《读库》,原来只是在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听说过这个名子,从来不知道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百度了之后才知道,这是一本期刊杂志。

《读库》是张立宪主编的综合性人文社科读物类杂志,意为“阅读的仓库”。以刊发中篇非虚构文章为主,内容包括传记、书评、影评、历史事件等。每两月出版一期,定价30元,

  读了一篇我才发现,其实我还是喜欢“虚构类”的文章,对于某些现实的文章,建立不起来环境上的感同深受。这本《读库》的前两篇文章还是很有意思的,特别是这一篇《回乡》。

每一年我回来一次,一次待这几天。

  从开篇第一行,就表明了作者是一个“漂”,这一点上我与作者是一样的。我从2006年离开家到重庆之后,何尝不是一年只回家一次,一次也只待上几天而已。作者的描述方式,我也是第一次见。可能因为我只喜欢读小说而已,对于这些非虚构类文章读的太少,原来文章也可能想写日志一样的写法。一个中短篇的文字,竟然通过一天一篇的日记方式呈现。其实用日记的方式写也很有意思,毕竟不是小说,有些细节必须要做到前后呼应,而日记只需要记录每天的所见所闻,无需刻意建立各种人事之间的联系,时间会在其中串联。

  一年回一次故乡,一年见一次父母,虽对家乡已无太多眷恋,毕竟生活的圈子已发现了巨大的变化;但是,毕竟那里是家乡,那里有父母,那里还保存着儿时的记忆。一年又一年,一次又一次回到家乡,人在变、故乡在变;原来的街道不存在了,原来的大楼不大了,又新建了很多不再熟悉的建筑;每次回家是否都应该感慨呢?我是一个喜欢回忆的人,我总在是盘点我这十多年的记忆,生怕忘记什么细节……

  2007年,我从重庆回家,坐的硬座到郑州。到郑州之后请了几个同学吃饭,从培训学校出来之后,我属于收入还可以的。第二天找了方老师拿了CCNA的证书,才从郑州回家。大年初二,老妈中风,初六我又登上去重庆的火车。

  2008年,我从杭州回家,坐的是临客的硬座。本来跟我老爸在电话里吵翻了,就是因为找女朋友的事情,但是我就特别想家。我大年三十,在杭州东站买到了大年初一回家的临客,带着现在的老婆回家。大年初六从老家做火车至杭州。那年南方雪灾,杭州下了好大的雪。

  2009年,我从上海回家,又是坐的临客的硬座。2019年1月20号,也就是到家第二天,我和现在的老婆在老家领的结婚证,没有办婚礼。还记得大年三十晚上,我带着我老婆在新华路与新兴路交叉口的肯德基里坐了一会儿,给她家里的亲戚打电话拜年。

  2010年,我们在成都,我们过年没有回家,当时大儿子的预产期是4月份。应该是6月26号左右,我们从成都出发坐卧铺到老家。我第二天就坐火车去了上海,留下老婆孩子在老家,独自一个人去了上海。大约在8月7号左右的时间,我又回一次老家,然后接了老婆孩子一起去了上海。

  2011年,我们没有回老家,1月6日凌晨岳夫病逝,还好我们全部5日都赶到了岳父家里,目送了老人最后一程。丧事办完,我急忙赶到上海上班,老婆孩子都留在了他们老家。过年时,我一个人也不想回自己老家,选择了独子坐车去岳母家里,和老婆孩子一起过节。

  2012年,我们从上海回老家,这次通过电话订票系统,幸运的抢到了硬卧票。那一年皮皮已经接近2岁了,到家见到爷爷时,非常清晰的叫了一声“爷爷”。还记得那年,我弟弟的交的一个女朋友,三年初三时,她们全家来我们家里家访。最终,这个婚事没成,毕竟我妈妈偏瘫,需要人照顾;并且,我家里没有给我弟弟准备婚房。

  2013年,我们还是从上海回老家,那年开始网络订票已成为主流。一直在做IT的我们,当然是通过网络订票,而不是去火车站通宵排队。自从有了网络订票开始,我们就没有坐过火车硬座,只是不记得,那一年我们坐的是硬卧还是软卧。那一年,我弟弟又谈了一个女朋友,过年的时候,我们四个还在一起玩过一次麻将。后面,又只为各种原因,这个女朋友也没有成。

  2014年,那一年我们没有老家,因为老二的预产期是正月。

  2015年,我们从上海开车回家。早上9点才出发,一路堵车,穿过南京长江二桥时已经下午5点了。由于晚上车少,本来计划到周口下来休息,后来还是又坚持两个半小时开到了家。我们到家的时间是凌晨三点。那年我妈妈身体再次出现问题,到家的第二天就送妈妈去了医院,住进了ICU病房。妈妈查出来又得了糖尿病,不过就治很及时,只是整个过年时间都在往返于家里和医院。

  2016年,这一年也是开车回家的。我只记得大年初二那天,我开着车带着全家老小去了一次我老妈的老家。我妈妈的老家在山上,还是一个我们当地的风景区。那次我开车,车上做了7个人,幸亏孩子还小,路上也没人查车,我们顺利带妈妈回了一次她的老家。

  这一年回了两次家。10月2日弟弟结婚,我们9月30号就从上海出发,我们一家,还带着姐夫一家和嫂子一起去参加我弟弟婚礼。可能是老天不想让我准时到达吧,我开了一天一夜的车,才开到了豫苏皖三界服务区。当时实在是太累了,吧车子停在服务区里一闭眼就睡着了。一觉醒来已经是10月2日的早上6点10分,从那里距离老家还有350公里,而弟弟要在9点30分出发去接新媳妇。虽然我一路飞奔,但到家已是9点40分,弟弟没能等到我,就出发去接新媳妇去了。

  2017年,我们是实在是不想开车回家了,一路堵车实在是太累了,因此我们再次选择了坐卧铺回家。上海的新房子已住了进去,按我老婆家的规矩,新房子的前三年必须要在家里吃年夜饭。那年我们坐的大年初一的火车,初二早上才到家里。

  这一年也回了两次家,这次我们开车回家,在10月1日早上才从上海出发,也是到10月2日中午才到家,中间花费了30多个小时时间。10月5日从老家返回,只有了16个小时就到达了上海。通常都是过年才回家一次,我渴望吃到的家乡的美食都没能吃到,这次是年中回家,吃到了不少心心念的食物。

  2018年,我们没有回老家,本来计划去老婆家里过年,所以才选择10月1日就先回了我的老家。但是事与愿违,由于我所在公司没钱了,年终奖发不出来,所以那里也没去,只好留在上海过年。

  2019年,开车回家。原本想,大年初一的高速路上怎么可能有车呢?实际上是,发达地区与非发达地址有很大的不同,在江苏一带还是会堵车,但到了安徽与河南之后就一路畅通。早上10点才出发,晚上11点就已到家。弟弟的儿子都满一岁了,上次回家里还没有出生,小家伙脸上有肉,身上却很瘦。

  这一年也回了两次家,因为2020年,我们又一次计划回媳妇的老家。自从2011年之后,我就没有再去过媳妇的老家。今年的10月1日我们没有开车,坐了软卧回家,现在坐火车都要买三张票了。因为老大身高已超过1米4了,只少要买一张儿童票。这次到家,弟弟的儿子已会下地走路了,还跑的很快。第一天到家之时,小辰辰把我当成了他的爸爸,让我抱了好一会儿,当发现不对之后,再也不让我抱了。他们兄弟三个在一起玩的很开心,爷爷天天带着他玩却不会叫“爷爷”,但“哥哥”却叫的很溜。

  我的记忆流水账写完了,“沪漂”的我,故事还没有结束。一年最多能回家两次,十多年了,所有记忆保存在脑海里。如果你也是“x漂”,你的回家的记忆是否也一样清晰可见呢?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读库1601读后感摘抄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