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乐树的朋友们:寒假》影评100字
《欢乐树的朋友们:寒假》是一部由Kenn Navarro执导,Michael 'Lippy' Lipman / Peter Herrmann / Liz Stew主演的一部动画 / 短片 / 喜剧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欢乐树的朋友们:寒假》精选点评:
●相当CULT 相当血腥 相当卡哇伊
●小轻松
●残酷世界的动画 用很funny的手法 表现了既残酷又有趣的动画 小朋友最好不要看哦
●哈哈 各种血浆横飞 斩首断脚 这个系列绝对的儿童不宜啊
●lovely and nice
●再死五百回
●哈哈哈。
●看着会小爽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一边吃饭一边看是在太爽了
《欢乐树的朋友们:寒假》影评(一):Happy Tree Friends Winter 那些美丽的组织
看过这些海报和名字,还有斑斓的色彩。
就像我们不期而然,伪装美好的生活一样,美好极了!
但是短片颠覆了所有美好的想像。
说实话,特别羡慕那些小动物,那些危险的小意外。
我羡慕这样一次次的极端伤害,极端哭泣的微笑。
每一次每一次,画面上血像鲜榨果汁一样新鲜。
被切开的眼睛,没了外衣的组织和肌肉。
这些东西变成动画开始可爱起来了。
其实,我是个特别胆小的人,但是这个让我害怕不起来。
因为这些小动物没有惊悚片里的假装神经和紧张的空气。
看着话剧那集,最后一起牵着伤痕累累的彼此大家一起唱歌然后爆炸。
场面让我觉得温馨极了,这些执拗的小灵魂。
他们把伤害看得云淡风轻,简单生存。
这一集,死到四分五裂,下一集又活泼着接受意外。
《欢乐树的朋友们:寒假》影评(二):若精神错乱 来沉溺呕心吐血
你掉着肠子飞么?你抹着脖子血流成河乎?你滴溜着眼球淌泪否?你可曾在耶诞树挂足肝胆肾来纷纷点缀?
happy tree里有欢歌伴奏,死来死去,下集复活,若有若无,只是看哪次死得其所,哪次死得漂亮,那次死得拍手叫绝,那次死得掰脑壳跪地,哪次我也捂着嘴趁没人闭着双眼.
血腥血腥,哈哈得大笑着看,偶尔皱眉头,动画主角却都是微笑死掉.
谁能够看惊悚片不握着男友得手只殴打女伴
谁能够看到雷同至恶心也不肯换台直楞双目
谁能够两年更新不想惊天地鬼神只坦然脑残
谁能够守着过期美食假装香气与滋味的不朽
主角死来死去,我被生活折磨来去,少爷道,莫怕改变,自思量.
你苦苦拽着那些岁月的泡沫干什么
青春没什么 值得珍惜时刻青春已经过去
你纠结自责拨乱神经发疯做什么
恐惧没借口 来沉溺呕心吐血讨个甘心也笑得欢欣明媚
《欢乐树的朋友们:寒假》影评(三):动画从来就不是孩子的专利
动画发明之初,也许是为了取悦孩子。但时代发展至今,动画早该和电影一样,分级处理。从小看日本动漫长大,是我们这一代人的无奈,不明白,为什么中国的动画就像男足一样,总不见起色,甚至还有走下坡路的趋势。但实际情况是,路已经到了尽头,退无可退。
也许正是因为在很多做动画的人的潜意识里还觉得,动画是做给孩子看的,是教育人的,因此,每次呕心沥血的产物都是赔本赚吆喝。很怀疑所谓的动画人是否了解或者考虑过现在孩子的心智发展程度,早熟现象如果不尽早被考虑在内的话,以后的中国动画大概只能继续供制作者们自娱自乐了。
Happy tree friends显然不是为了孩子而存在的动画,但不排除有少数孩子喜欢的可能。孩子的年龄界定到底该是多少绝对因人而论,但这个年龄的大概界限应该会越来越小。看着那么可爱的动物在欢快的背景声中毫不留情的被摧残肢解,从震惊到适应,了然,这个过程也许体现了一个人的心理承受能力。眼睁睁看着美好的事物在自己眼前毁灭,必须面对的就是超越现实的残忍。
这也许是一种暴力美学。与“KILL BILL”中血光四溅的场景相比,Happy tree friends绝对做到了青出于蓝。不再是赤裸裸的血腥,而是当你剥开糖果时,发现里面是一颗掉下的牙齿,且连着血丝的甜美陷阱。现实世界的残酷是没有极限的,既然不能保持完美,不如就彻底的毁灭。
如果将“猫和老鼠”追跑打闹时互相所受到的伤害真实的反应出来,想必会比Happy tree friends有过之而无不及。这部动画在中国必然又是一部禁片,但在这个网络时代,禁与不禁不过是自欺欺人。或者说,被贴上禁片的标签才是最好的广告。
这样的动画片应该不会有家长和自家孩子一起分享。一来,怕孩子看个一知半解,稍不留神就会误入歧途;二来万一孩子真看懂了,当爹妈的恐怕会觉得自家孩子比动画本身还恐怖。
上小学时最爱看就是徐克的黄飞鸿系列,刀剑江湖,快意恩仇。无论电视上放几次,都会端坐在电视机前,聚精会神看到最后。最烦就是看的过程中总要被问“你看得懂吗?”善恶黑白,那么一目了然的事情怎么可能会看不懂?不耐烦的点头的同时,总有一种被侮辱智商的感觉。
这就正如当前中国的电影审查制度,好似全国人都是心智未熟的小孩,不知道区分虚拟与现实,不懂得是非曲直。仿佛走在路上的老少,都是心理年龄不超过18岁的幼童。都说人多不好管,一刀切就能解决问题吗?还是应该说,想出这样简单粗暴,且异想天开的办法来解决问题的人才是真的未成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