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唯爱与美食不可辜负读后感摘抄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唯爱与美食不可辜负读后感摘抄

2021-05-01 02:22:28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唯爱与美食不可辜负读后感摘抄

  《唯爱与美食不可辜负》是一本由北京时代华文书局有限公司著作,36.8元出版的240图书,本书定价:平装,页数:2016-1-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唯爱与美食不可辜负》读后感(一):好的生活不是在市井中梦想着桃源,而是日常柴米油盐中守得住窗前的明月,还有心力去寻远山之灯

  读蔡颖卿的第二本书《唯爱与美食不可辜负》一贯的温柔也延续到了这本,非常喜欢。她是三头六臂,做饭超级好吃,家务超级厉害,同时经营好几家餐厅的两个女儿的妈妈,有很多餐具和食谱,会忍不住在半夜读食谱一时兴起操锅煮菜,惹得家人饥肠辘辘,丈夫抱怨不许她睡前翻食谱。也是在孩子睡醒时在她小手上贴草莓粘纸,再带她去吃一份水果点心的可爱妈妈。每一道料理的摆盘,色泽,营养搭配皆用心讲究,工作再忙也不放弃照顾女儿,带女儿一起参与厨房实务,她家的不锈钢锅,连锅底都是闪闪发光的。奶奶、母亲对她在生活中的言传身教,她又传承给女儿,所以一家子都是勤奋,温柔,礼貌,极富教养的人,让人又是羡慕又是钦佩,她的文字有一种淡淡的喜悦、温馨和宁静,做饭、照顾家人、料理家务在她笔下都是极美好愉快的事,满满的爱和真心。 好的生活不是在市井中梦想着桃源,而是日常柴米油盐中守得住窗前的明月,还有心力去寻远山之灯。四颗星推荐!

  《唯爱与美食不可辜负》读后感(二):用细节把日子过成诗

  其实更喜欢本书的副标题,用细节把日子过成诗,呈现出了一种认真生活、认真教养子女、认真对待每一餐食的生活态度。喜欢这种对生活、对家庭、对子女、对家事、对美食充满的满满的爱,以及细水流淌在日常之间的无时不刻的关注。

  生活越来越忙,追求越来越多,工作要上进、专业要精进、英语要提升、兴趣要培养、身体要锻炼,一年还要安排至少两个长旅行和数个小旅行,感觉人生就像是陀螺。时间要怎么挤出来,好像最容易牺牲的就是烹饪。

  平心而论,自己还算是个喜欢做饭的人,喜欢自己出品的家常的味道,更喜欢父母在时,自己掌勺,让爸妈换个口味,看到他们露出喜悦的笑容,虽然这笑容未必是因做菜的味道,可能大多是因为自己偶尔的陪伴吧。不过大多数的情况下,都是以食堂、外卖为主。自己常常都是一个人,如果做一餐饭,从处理食材开始,到成品上桌往往至少需要半小时,而十五分钟就吃完了,之后还要花半小时去洗刷和收拾厨房,久而久之,除了一些超级简单的煮面条之类的,好久都没有做饭了。

  慢慢翻看这本书,感觉着字里行间对于生活的喜悦与感恩,年迈的奶奶每天慎重愉快的进行每一餐,餐点简单,但形式异常隆重,好好吃、慢慢享受。餐具、摆盘、配菜,每一个细节都能闪出对生活应有的惊喜与赞叹。包括书中的配图,在翻看时都没有觉察出来,文字、配图、照片完美的融合在一起,看后记才知道是女儿所做,通过妈妈的手或孩子的手或家人的手处理食材的某个瞬间,让大家感受到满满的爱和一份足以传达从厨房实务中体会到的快乐。

  愿我们都更有生活的能力、更懂得美、更理解爱。愿我们每一天都好好过,每一餐都好好吃。

  《唯爱与美食不可辜负》读后感(三):用细节把日子过成诗

  其实更喜欢本书的副标题,用细节把日子过成诗,呈现出了一种认真生活、认真教养子女、认真对待每一餐食的生活态度。喜欢这种对生活、对家庭、对子女、对家事、对美食充满的满满的爱,以及细水流淌在日常之间的无时不刻的关注。

  生活越来越忙,追求越来越多,工作要上进、专业要精进、英语要提升、兴趣要培养、身体要锻炼,一年还要安排至少两个长旅行和数个小旅行,感觉人生就像是陀螺。时间要怎么挤出来,好像最容易牺牲的就是烹饪。

  平心而论,自己还算是个喜欢做饭的人,喜欢自己出品的家常的味道,更喜欢父母在时,自己掌勺,让爸妈换个口味,看到他们露出喜悦的笑容,虽然这笑容未必是因做菜的味道,可能大多是因为自己偶尔的陪伴吧。不过大多数的情况下,都是以食堂、外卖为主。自己常常都是一个人,如果做一餐饭,从处理食材开始,到成品上桌往往至少需要半小时,而十五分钟就吃完了,之后还要花半小时去洗刷和收拾厨房,久而久之,除了一些超级简单的煮面条之类的,好久都没有做饭了。

  慢慢翻看这本书,感觉着字里行间对于生活的喜悦与感恩,年迈的奶奶每天慎重愉快的进行每一餐,餐点简单,但形式异常隆重,好好吃、慢慢享受。餐具、摆盘、配菜,每一个细节都能闪出对生活应有的惊喜与赞叹。包括书中的配图,在翻看时都没有觉察出来,文字、配图、照片完美的融合在一起,看后记才知道是女儿所做,通过妈妈的手或孩子的手或家人的手处理食材的某个瞬间,让大家感受到满满的爱和一份足以传达从厨房实务中体会到的快乐。

  愿我们都更有生活的能力、更懂得美、更理解爱。愿我们每一天都好好过,每一餐都好好吃。

  《唯爱与美食不可辜负》读后感(四):唯食色不可戒

  唯食色不可戒

  读《唯爱与美食不可辜负》

  文/方木鱼

  把日子过成诗,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到的。但《唯爱与美食不可辜负》,说白了,就是唯食色不可戒。千百年前圣贤的言论,向来应该是不错的。

  《唯爱与美食不可辜负》有不同的版本,最早是在作者山亭夜宴的叙述中,通过二十五个关于各类美食的故事,展现出的是女性对于生活、情感、人生的领悟和面对世界的勇气和执着。

  蔡颖卿是台湾人她曾说,自己生平最大的志愿是为家人经营出讲究而不奢侈,精致而不浪费的生活。更加难能可贵是的,她二十余年来以此为目标努力不懈,并不遗余力地向周围人推荐。

  在推荐序《美食与爱,梦想可以兼顾》里,推荐人邓美玲有一句话让我沉思:“我很年轻就成家,但三十六岁那年,我的家被一场空难毁了。让我感兴趣的是前半句。

  年轻成家,到底是不是一件坏事?有人说,匈奴未灭,何以家为?有人说,先成家,后立业。记得前面刚刚看过一本书,三十岁的她说,如果时光可以让她倒回去十年,她一定要在二十岁的时候生孩子,这样,当她三十岁的时候,自己的孩子就可以十岁了。

  这份见解,让我吃惊。

  蔡颖卿不是个愚钝的人。她懂得如何《用细节把日子过成诗》,她知道《唯爱与美食不可辜负》,她会“用爱、工夫、真心来烹调每一份食物”,因为她知道“快乐的生活是自己动手创造的”。

  书中,让我感动的,不是那些精致的食材,不是那些美味的菜肴,而是一篇小小的《厨房小记事》:小时候母亲会一样样地教导孩子“拣菜”,所以我们处理过许多青菜。从小就知道,不是每一把菜拿起来洗切之后就可以下锅。该去皮的要去皮,该掐捏的不可以切,没一种菜都有自己最好的处理方式。

  在《凡事求好》一文中,作者书,寻找真我的年轻人应该明白,真我并不是寻找到的,而是创造成的。对于形成内在的人格,一个人的日常行动所据哟U盾作用,远比内省或思维更为持久。

  这些微不足道的生活细节,却给了我们关于生活最初的经验。而这,也许只有在家这个场所,在父与母这个特定人物下,才能让人牢记吧。

  《唯爱与美食不可辜负》读后感(五):多一分,少一分

  关于成长,关于陪伴,多一分如何,少一分如何,不可说。

  小时候羡慕别的小朋友都有家长接送,而自己,即使雷雨天气,也只能自己淋雨回家。会羡慕邻居家总有好吃的零食,这些对我们家来说,却是逢年过节的奢侈。

  看《唯爱与美食不可辜负》前几章的时候,会有一些特别的感觉。会不自禁想起自己的童年,父母的教导,以及互相的陪伴。作者将和女儿一起家务视作一种享受,会慢慢教女儿去做一些家务,让她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来创作。女人似乎天生就有某些内务的能力,厨房更向是她们与生俱来的天赋。作者平平叙述着每次女儿带给她的惊喜,关于成长,关于陪伴,父母与子女,也是互相的吧。父母陪伴子女长大,子女陪伴父母变老,而成长,永远不会停。

  中学的时候,每天和父母相处的时间都很少,这些很少的时间,还有大部分花来了吵架,现在回想起来有些记不清都吵了些什么。看书时也会想,如果生活在这样的家庭,会是什么样?书中慢慢出现菜谱的时候,便再不会再有这个想法。作者把自己的爱与美食融合在一起,带给自己的家人,温暖而美好。但并非所有家庭都会如此,他们也会有自己的幸福。好比同一道菜,各人有各自的做法,甚至放糖放盐的量都不会相同,可是只要最后吃的人是愉悦的,那么就够了。

  前段时间和朋友聊天,聊到新闻里说,国外一男子一年做500多道不重样的早餐给妻子吃。朋友们说,哇,好厉害。我却想,吃的人也挺厉害的。付出的心意被感知,是件美丽的事情,而这心意如有回应,更是美妙。想想如果妻子每天都挑剔餐食做的不满意,这男子必然也不会一直做下来。并不是单纯付出就伟大了,一方愿意给予,一方愿意接受,才最好。作者用细节把日子过成诗,那必然也是和一帮诗人一起生活,否则一定是多一个悲剧家庭。

  书里的人,仿佛总是淡淡的,生活就该如此的感觉,作者热爱生活,懂得生活,列出了一些食谱,让人看了跃跃欲试,无奈实在没有诗人的潜质,想想就作罢,除了有些食谱写的过于简单,无法理解到底怎么做成的,还有就是独自在外家人不在身旁,再好的美味一人品尝,尝到更多的却是遗憾。

  而成长和陪伴,或者就是美食与爱,也或者就是我们的生活而已。遇见口味重的人则多加调味料,遇见口味清淡的人,请一定减少调味料,不可辜负也。

  《唯爱与美食不可辜负》读后感(六):一餐一饭皆是爱

  文/宇过天晴

  在我的意识中,一直都追求一种恬静温暖的生活状态,生活被安排的井然有序,平静优雅地朝自己的方向努力,每天的一餐一饭都用心对待,享受生活中的美好瞬间。

  认识蔡卿颖源于她那本《用细节把日子过程诗》,透过这本书,便喜爱上了这个人,蔡卿颖老师温婉优雅的性情淋漓尽致地显现在她的文字中。

  这本《唯爱与美食不可辜负》更像是《用细节把日子过程诗》的延续,之前的这本记述了蔡女士的日常生活和生活态度,而这本便是日常生活美食的具体做法和展现。

  从书的排版制作中便能看出蔡女士对生活的用心,简简单单的食材和感悟通过她的双手便能展现出美好的形态。

  很喜欢这本书的名字--唯爱与美食不可辜负,一个人要对生活充满爱,才能活出有爱的人生,而我认为对生活的爱意是可以从一日三餐中建立起来的。

  我是一个需要目标和方向的人,知道自己的路在哪里,心里才走的踏实,但有时候不免有点累,我有一个朋友,她是以享受人生作为生活理念的人,从日常生活中也可以看出她是一个很轻松自在的人,对于废脑力的事情她一般都比较抗拒,不过自在久了不免失去对生活的把控。

  前几年,那时候的我心气盛,眼界高,相信只要努力很多事情都有可能做到,当然并不是偏向自负层面,只是觉得很多事情还是可以通过努力实现的。那时候对待美食的态度还有一点浮躁的心态,做出美食更多的是可以展现在朋友面前,作为炫耀的资本。

  现在的我经历过一些,看到一些,明白一些后,心智比以前要成熟很多,很多时候,一个人对待生活的态度,甚至对待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事物的态度,都是由自己的心决定的,而这也反应在美食上。

  现在对待生活的态度,要有自己的方向,不过是以享受过程的心态,在作者蔡卿颖身上便看到了这种力量。

  很庆幸自己对书的喜爱,也很庆幸自己能在书中结识很多美好的人,发现生活中另一面的美好,很小的时候,我们家的厨房都是妈妈在打理,妈妈出于对我们的爱,很多都是自己亲力亲为,但是厨房里的食材也有很乱的时候,所以,很小时候我便期望未来的某一天,我能有一个自己整洁温馨的厨房,那里是我的天地,做美食,做爱的美食… …而我没想到的是,一个女人还可以把食材和厨房利用的这么淋漓尽致,蔡卿颖老师让我体会到了温柔但有力量的生活态度。

  《唯爱与美食不可辜负》读后感(七):亲力亲为创造快乐生活

  之前读过蔡女士的《用细节把日子过成诗》,很是喜欢,在书里她倡导的美好生活是“自律的作息,有节奏的生活、健康的食物、规律的运动、艺术爱好、舒心工作”,要有生活的能力,懂得美、理解爱。蔡颖卿,台湾著名畅销书作家、生活美学家,生平最大的志愿是为家人经营出讲究而不奢侈,精致而不浪费的生活;二十余年来以此为目标努力不懈,写过如《厨房之歌》、《我的工作是母亲——Bubu的安家之歌》等书来推荐这种实作的生活哲学,分享二十余年教养与陪伴的经验,也记录如何在工作中乐为母亲的心得。

  在《唯爱与美食不可辜负》中,每篇文章后面都附有一个相关的食谱,都是文章中提到过的美食,这种方式很有创意。食谱也很有趣,很多从未听说过的做法,比如把熟蚵装在喝伏特加的小杯中,看起来像鸡尾酒会常用的装食物或甜酒饮料的小杯一样,一口一杯,听上去就很别致。

  书中,作者讲了很多她童年的饮食记忆,这也让我想起了小时候家里人一起吃晚饭的情景。那时菜快烹饪好时,妈妈就会大喊饭好了来吃饭,尽管炉子还没熄火呢。大家都放下手中的事从房间出来,拿碗、摆放筷子,抬吃饭的桌子,一派热气朝天的景象。饭桌上,大家也许讲生活趣事也许汇总要添补的生活用品,总之想起来总是热热闹闹的。妈妈还会给我们夹菜,让我们不要挑食,原来的饭桌上真是有温情、爱意涌动。而现在,吃饭的时间越来越短,相较原来在家吃一餐饭要四十分钟左右,现在最多也就二十分钟,都是匆匆吃过就去忙别的,更别提细细品味了。一方面是因为生活节奏的加快,一方面也是因为麻木早已把吃饭当成一种例行公事。其实吃饭也是把爱转化为具体的生活记忆的一种方式,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回忆起从前的食物从前的家庭聚餐都充满幸福,现在却没太大感受。

  说起厨房,我最苦恼的就是洗碗了,这也是很多人最头疼的一项厨房工作了。但在蔡女士眼里,洗碗是一种可以学习的快乐。把一堆脏乱的碗盘清洗干净,会让人有一种“天地还很宽”的感觉。她说“我喜欢洗碗与所有的家事。亲手照顾的生活,有一种平实稳固的味道,经得起细细咀嚼、值得我用心领会。”我想就是这种无论对洗碗还是繁杂的食材准备工作都欣然接受,平静幸福的慢慢着手细致完成的态度,吸引了读者,打动了读者。这不仅是一种对家事的态度,更是一种对生活的态度。

  这本书还有一个重要的元素:快乐,整本书都透露出浓浓的快乐气息。作者倡导的亲力亲为创造快乐生活的理念贯穿了整本书,无论是烹饪的乐趣还是永远葆有期待下一餐的美好心情,都在向读者传递这种理念。非常喜欢这本书!

  《唯爱与美食不可辜负》读后感(八):不可辜负的心意

  跟我借这本书看的同事都是年轻小姑娘,冲着爱情和美食来的,而事实上,翻开书才知书中所说的爱更多的是对家庭的,亲情为主。书里提到的美食,也多半不是单纯介绍做法。而是讲是做料理的心。

  从小时候的家家酒,到拿到第一本菜谱,以及获得快乐餐桌统筹设计大奖。作者用自己的经历来告诉大家:“专业厨艺与家庭料理的共同点—想要给别人最好的食物,打从心里感到快乐,想要得到幸福的感觉。”

  一个做了多年家庭主妇的美食随笔,透着幸福快乐,对生活的细致观察。讲食物的时候都会考虑日本,台湾,泰国的不同特点。

  书里面提到的菜谱还会加tips,提供一些处理食材的小窍门。觉得就像体贴入微的妈妈在身边叮咛。让你不知不觉中会爱上厨房,觉得做菜不只是为了口腹之欲,还有心意的传达。从爱上吃美食到喜欢做美食是生活的修炼。

  做个会吃美味的人,更要做个会做美食的人。

  作者在讲给家人做饭的时候,多次提到妈妈的影响,妈妈的厨房哲学,妈妈的做法等等,知道你自己身为人母,晋级成妈妈说了,那一代代的传承,也是爱不尽的播撒。看此书总会勾起关于妈妈与厨房的回忆。记忆中妈妈跟厨房就是和谐的搭配。关于美食最温暖的记忆绝对是妈妈的味道。还有妈妈的围裙,家中的厨房这些名词,自带温馨背景乐啊。最好吃的也必然是妈妈的味道。

  有一次和同事聊天,讲到番茄炒鸡蛋的做法。她最喜欢她妈妈做的,因为会在炒这道菜之前,用花椒炝锅,用炸过花椒的油来炒蛋,很香,也很特别,是属于她的独家记忆,独家味道。其实所谓私房菜都是满满的对家人爱的表达。书里面提供的菜谱不少,可能并不完全符合你的口味,也不必照搬来做。记住属于你家的味道,学会妈妈的拿手菜,也一样没有辜负爱的心意。

  想想通过自己的双手创造出来的菜肴在餐桌上被一扫光,是什么感觉?会收获成就感以外的东西,就是家人心满意足的表情吧。不可辜负的也就是这种幸福,仅仅美食是不够的,真正不可辜负的是为家人付出的心,是那份快乐生活的自得。

  既然不可辜负,那就,放下心,动起手来,为家人做一次私房菜吧。

  喜欢我的朋友,欢迎关注公众号:DJ有时,欢迎大家投稿合作。

  《唯爱与美食不可辜负》读后感(九):亲手照顾的生活

  关于美食的书不少,但关于抒写美食的文字困难不小,大多数都是干巴巴的,或者热闹、喧嚣的,想必这些人写的是自己的心。作者蔡颖卿在《唯爱与美食不可辜负》中,写的也是自己的心。安静的人,写下美好的字,这些字温润如字,看后让人念念不忘。作为生活美学家,她的的确确做到了,她知道日子的平淡,因此她可以欣赏到平实的餐具;她知道厨房的本质是填充物,因此她可以把空间布置得温馨、简洁。家庭主妇,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她们也在时刻操劳着,控制、拿捏着自己的时间,而把自己全部的心思给了家人。

  美食是爱,爱是美食。篇章后面的小记事中有一则写道“香菇刻花”:为香菇刻花很简单,刀斜下,两边轻轻接合,让每一道纹呈V字沟渠。三道渠的距离如果取得好,那花纹看起来就有很有意境。不要贪图花样的华丽,再多几道便显得复杂,反而不好。

  你大可把香菇切成几块,但是作者想要呈现香菇的美,为它刻花,几刀下来,香菇有了个花样,她却话锋一转,呈现美的过程中也要懂得节制,多添几道想要增添华丽感,反而不好看了。或许,在作者眼中,香菇可不是普通的香菇,而是爱。或许,在作者的眼中,菜市场中的所有素材都是她的爱。所以对待这些素材的时候,她才不会敷衍。话说回来,作者对待素材的感情都是如此丰盛,更何况待人呢?

  在书中,作者也写出了她对菜市场的热爱。对她而言,菜市场市场给她的感觉不是喧嚣,而是生机蓬勃。她倒觉得“生活中有许多愉快的素材都来自市场,在那里,物与人呈现的是原始的风貌。”作者喜欢如此原始的样子,粗糙、健康、生命力和美。

  在台湾,作者清晨四五点就到市场区。我倒想起自己假期在家时,也是早早的起床,陪妈妈去街摊买菜,买来的菜都是卖主自家种的,吃不完,便拿来卖,一过七点,城管就来催了。妈妈习惯挑出新鲜的菜,试着讲讲价,讲不下来也没关系,然而如果不讲价的话,买菜这个过程好像也就不完整了似的。

  前不久,我刚从曼谷回来。如今在书中看到作者对于在曼谷生活的一些抒写,不禁欢喜。她在书中详细地描述自己逛市场的情景,要知道在曼谷买东西,人家是不讲价的,当然泰国人也不会讨客人欢心,说出“三十一算是三十得了”这样的话。所以在泰国菜市场买菜,大伙都会温和的谈话,这里倒是流淌着一股自由与趣味的气息。

  作者在泰国的一家学校学习烹饪,伙伴都是从南非、法国等地来学习的,更有甚者专门从纽西兰、美国专门来学习。而做泰国菜的整个过程则涌现出大伙儿对于生活的热爱,身在他国,完全不会破坏他们对于美食的热爱。

  要想把生活的精致,不露痕迹地写下来,蔡颖卿做到了,也许她正时刻生活在这份精致中。生活是感性的,如能亲手照顾,不用祈祷,必定有所收获。

  《唯爱与美食不可辜负》读后感(十):美食在爱之中,爱在美食之外

  人对味道的偏好源于记忆,那种记忆从年幼懵懂之时便已深深扎根,随着岁月的流逝慢慢开枝散叶最终覆盖一生的岁月。一方风土自有一方人情,你不会轻易知道初次见面的陌生人究竟钟爱酸甜苦辣中的哪一味。但是每一种口味偏好,都是浓浓爱意浇灌而成的绚丽花朵,它们的背后都有着平凡而动人的故事。

  所以世人常云:唯美食与爱不可辜负。事实上这两者本就密不可分,如果失去了爱的烘托,再精致的菜肴也是索然无味。而爱意浓郁时,粗茶淡饭也是令人印象深刻的享受。当平淡无奇的日子添加了爱的滋润后,一下子变得美味可口起来。

  如同作家蔡颖卿的这本书,举目望去满眼皆是家庭之爱的流淌,溢在字里行间简直浓到化不开。她在书中提到一张大餐桌,能容纳下全家老小同时用餐。当她搬家的时候,这张巨大的餐桌一直跟随着她穿过大街小巷,从而继续为这个家庭效力。这样的桌子不仅仅是一张简单的餐桌,而是确保全家人齐聚一堂的功臣。桌上的菜肴已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家人在节庆的团聚,这种浓烈的爱使得最平凡的菜肴也无端的华贵起来。

  书中附有很多菜肴的制作过程,这些菜肴大多具有浓烈的日本风味和东南亚风格,这当然和作者本身的生活经历有关。书中还有很多厨房中的小贴士,这让我这个家庭煮夫不时击节赞叹,毕竟在人间烟火中历练久了才能知道后厨别有洞天。虽然那些小贴士的内容不过是最基本的刀工和烹制,但实用性很高,可以避免很多伤害和烹饪事故——毕竟谁都不愿意把菜烧焦,或者做走了味。

  纵观全书,她所提供给大家的菜肴和所用的调料都是在集市上不难见到的东西。这本身得益于她在写书时的筛选——分享经验之前尽量避免使用难以购买的物件。实在不能避免的(如味醂),她也提出了方便可行的替代方案。不论是那些美食背后的故事,还是那些菜谱,都在她的笔下工整排列,如同切好的三文鱼刺身,仅仅看上一看便已经食指大动。

  身在大城市打拼久的人会厌倦,看惯了灯红酒绿和奢华佳肴后自然会发现,那些华贵的宴席本身的附加作用早已超越了美食本身。而当我看到这本家常味道十足的书时,那感觉如同一阵清新的风拂过心头一般。一茶一饭间满溢家庭之爱,区区一碗中卷奶油饭已经足能让人暂时忘却一身烦恼,然后带着希望重新上路。

  蔡颖卿的文字洗尽铅华,退却物欲,于闲话家常中尽显淳朴之美。简单朴素的文字和饭食之下掩藏着低调深沉的生活态度和对那些本应无人问津的日常琐碎生活细节的品味和珍惜。她并不会用那些大道理去教育孩子,而是让孩子自己去发现烹饪和劳动自身的美,从而使得下一代拥有着健康圆满的人格。那种简朴自律的生活方式和对生活由衷的热爱时代相传,使得美食成为家庭之爱的一部分,而广阔的爱早已超越了美食本身。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