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不要,不要,妈妈不要!》的读后感大全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不要,不要,妈妈不要!》的读后感大全

2021-05-02 00:23:15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不要,不要,妈妈不要!》的读后感大全

  《不要,不要,妈妈不要!》是一本由[日] 天野庆 文 / [日] 滨野由佳 图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后浪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9.80元,页数:3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不要,不要,妈妈不要!》读后感(一):别让“不要”把孩子拦在探索世界的门口

  如果女儿长大一些,看到《不要,不要,妈妈不要》这本绘本,一定会非常喜欢,并且反反复复地看的。

  封面的恶魔妈妈和书中的淘气妈妈形成强烈对比

  《不要,不要,妈妈不要!》读后感(二):换位思考 理解孩子

  和很多人读者一样,乍一看封面,我也以为这是一个对孩子大喊大叫的魔鬼妈妈,翻开书看才知道,这本绘本的故事主线是围绕妈妈与孩子在生活中角色互换之后发生一系列有趣的事情来描绘的。

  摞的好高的汉堡

  《不要,不要,妈妈不要!》读后感(三):妈妈读绘本——请把你原本要喊的“不要不要”变成“安全陪伴”

  这是一本绘本,但是,这不是单单给孩子看的绘本,也许更适合父母来看,它会带着父母平时所有的大吼大叫一起,让爸爸妈妈们陷入沉思。它就是天野庆和滨野祐佳一起创作的《不要,不要,妈妈不要!》。

  不要,不要,妈妈不要!

  《不要,不要,妈妈不要!》读后感(四):上梁不正下梁歪

  家有“熊孩子”应该是每个做父母的最苦恼的一件事吧!熊孩子熊的无法无天,熊的蛮不讲理,熊的家里家外鸡犬不宁,做父母的苦不堪言,想治治不住,只能一路默默跟在后面收拾烂摊子。父母虽无奈但往往却忽略了其实孩子打一出生就是一张白纸,无所谓好与坏,只是后来受到了周围环境以及人为的影响才逐渐有所不同。说白了就是,做父母的你是什么样,你的孩子多半也就是哪样,对于生来不谙世事的孩子而言,他们与生俱来最大的生存能力是——模仿能力。因为什么都不懂,只能有样学样,所以孩子是“熊孩子”还是“好孩子”,那就要看大人言传身教的好不好了。 如果有一天父母和孩子互换了身份会是怎样?世界上最没用的教育方式就是讲道理,有那么多时间给孩子讲道理还不如把时间留给孩子讲讲绘本,一次好的亲子阅读教育远胜过长篇大论的大道理千百倍。

  《不要,不要,妈妈不要!》读后感(五):如何和孩子讲规则—绘本里面有答案

  最近被微信朋友圈转疯的一篇文章“爸爸,一个人越有钱越了不起是吗?”,通过孩子的眼睛看到身边违反规则的社会现象,以问答的形式让孩子明白遵守规则是尊重自己、尊重他人的行为。

  而引起大家共鸣的其实更多的是对成年人的教育意义,生活中违反社会规条、公共场所不顾及他人的感受的行为比比皆是,反射出一个极具讽刺的内涵,连孩子都懂的道理,为什么大人却做不到?

  当看到这组对话时,我站在孩子的立场其实只是感觉到一种灌输,也就是爸爸把一些大道理以及自己对世界的看法直接倒给了儿子,没有给孩子一个思考的过程。

  这些大道理也许说了千遍,也很难践行,看看那些仍然横穿马路的成年人,你就知道了,难道他们的老师、父母没有教过他不能横穿马路的道理吗?难道他们自己不知道这样的规则吗?那为什么就做不到呢?

  如何才是正确的姿势和孩子谈规则?让我们一起看看《不要不要,妈妈不要》这本绘本故事怎么说。

  设定规则的基础与态度是你首先自己能做到。

  《不要,不要,妈妈不要!》读后感(六):妈妈变身孩子

  ⏏点击,收听故事

  朗读者=小狼妈

  音乐=坂本昌一郎 - 君色ノート

  《不要,不要,妈妈不要!》读后感(七):一个让大人和孩子更懂彼此的好故事

  当家中有一个让人操碎了心的“熊孩子”,大人们常说的话便是不要站得那么高,不要玩儿水,不要乱丢玩具,不要到处乱跑,每当这个时候,你一定在想,两三岁小孩的这股淘气劲儿到底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他们总是乐此不疲的做着很多你不准他做的事情?但是当孩子长大后,却变成了一个彬彬有礼的小大人,简直和小时候的样子判若两人,想必那时的你,也会笑着怀念那段孩子捣蛋的快乐时光。

  在过去的日语里有“哭闹虫”和“生气虫”这样的话,说小孩子之所以会做出种种不可理喻的行为,是因为他们身体里有虫子在作祟,只要把虫子取出来,小孩就变乖了。这是多么有趣多么温柔的话。如果家长可以这么理解孩子的行为,而不是去责备孩子,这种充满宽容和智慧的教育方式,会让你得到一份美好的亲子关系。

  日本插画家滨野祐佳和日本作者天野庆共同创作的这本绘本《不要不要,妈妈不要》,让“哭闹虫”和“生气虫”落到爸爸妈妈的身体上,大人和孩子的角色在一夜之间大反转,上演了一个让人爆笑又饱含着眼泪的幽默故事。其实,角色的反转,是让我们用一种换位思考的方式,想想现如今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式是否合理和正确,想想父母和孩子之间,是否真的理解彼此,懂得彼此!

  《不要,不要,妈妈不要!》读后感(八):孩子很调皮,妈妈大吼大叫,如果妈妈很调皮,孩子会怎么做?

  如果孩子很调皮,爸妈会怎么做呢?

  以我全职带孩子3年半的经验,答案是:大吼大叫的妈妈很多。以至于有公司开“妈妈戒吼班”,生意还不差。

  其实我有自省到——孩子调皮是常数,我大吼大叫是变数,这个变数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我当时处在怎样的情绪中。

  但这并不表示我很讨厌孩子调皮,我想和大多数妈妈一样,我们是欣赏孩子的调皮的——这说明他在长大。探索和好奇是人类的天性,不管是生存还是发展都需要向内向外的探索能力和强烈好奇心。

  但是当我又累又心烦的时候,他一如既往的调皮就会引爆我,我会大吼“No!”和下达“不要”、“停止”、“放下”这些简短粗暴的命令。当情绪平静之后我也后悔,那样小小的人儿,他通过摸索认识事物,只是因为不能预见后果就被暴力制止,他内心一定是惶恐和崩溃的。

  然后看着小小人儿受伤的眼神,心里又万分自责,后悔和愧疚的滋味一点儿都不好受。是时候终结这种“循环”了,神器就是这本绘本——《不要不要,妈妈不要》——角色大反转,当妈妈调皮的时候宝宝也会大吼大叫吗?让宝宝不离不弃的爱与陪伴疗愈妈妈们那颗烦躁不安的心吧。

  《不要,不要,妈妈不要!》读后感(九):面对淘气的熊孩子,我们不能一味的说“不”

  面对淘气的"熊孩子",我们不能一味的说“不”

  做过父母的都知道孩子不好带。我们家宝宝才10个月,就已经很皮了,周末有时候带他一天,都累的不行。但是累只是一部分,有时候孩子不听话,就会让自己很火大,这时候难免会失去耐心,往往会用一些命令式的词语,比如“不要”“不可以”等。

  不要站爬高,不要玩水,不要乱跑,不要乱丢玩具,不要浪费食物,等等。但是,这些命令式的词语往往收效甚微,有时候还会引起孩子们的对抗,你不许他做的事情,他偏要去尝试。

  为什么孩子总是乐此不疲的做着很多你不准他做的事情?你是不是也有对孩子大吼大叫的坏毛病呢?孩子做错一点小事,就用非常严厉的态度对待他,这样真的好么?可能你冷静下来,你也知道那样做不对,但是就是不知道如何去克服。

  最近看在看《不要,不要,妈妈不要》,这是日本天野庆等人编写的一个绘本,书里通过诙谐幽默的语言和图画解读了孩子的顽皮,更是为我们打开了一个认识孩子的心理活动的窗口。

  初看标题,我以为讲的孩子如何反抗自己妈妈的故事,拿到书才发现,原来是孩子与父母角色调换的故事。

  在一个月圆之夜,一家三口睡得正香的时候,“哭闹虫”和“生气虫”两只小怪物从窗口爬进了房间。第二天早上,妈妈就变得非常非常淘气,做起一连串平时不允许儿子做的事情:把家里弄得乱七八糟的,把果汁倒在地上,穿着奇怪的衣服出门,抢大熊的气球、在游乐园乱跑、爬到树上摘果子,等等,简直就是一团糟。

  淘气的妈妈

  《不要,不要,妈妈不要!》读后感(十):我的抓狂,你能理解吗?

  “不要,不要!”

  这句听着是不是很熟悉?在你的家里,“不要”两个字出现的频率是不是极高?没错,家里那个倔强执拗的小孩叫他/她做点什么,他/她总是会头一撇,手一摆,“不要,不要!”不要吃饭,不要收拾玩具,不要写作业,因为他/她根本没空理你。或者,那个抓狂的爸爸、妈妈看到孩子这样捣蛋那样破坏的时候,气急败坏地大叫“不要,不要啊!”

  不要,不要!

  那是因为我们都不曾换位思考,只站在自己的角度自己的立场,以自己当时的情绪喊出这句话。

  不要,不要!

  不如让我们换个位,来看一看、想一想,当置身于对方的身份后,是否还会大叫“不要,不要”?

  《不要,不要,妈妈不要》是一本另类的绘本,没有传统的说教,而只是通过图文,尤其是细节丰富的图片,来让我们一起见证一下爸爸妈妈和孩子角色大反转时的情景和那个要照顾爸爸妈妈的孩子的情绪和心理。

  书的扉页,一家三口睡在床上,窗台上爬进来一蓝一红两只小怪物。它们是谁?在此后的图片,你将会发现它们的踪影。

  第二天醒来,“我”(书里的孩子,这家的儿子)起床后,发现家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那个曾经勤劳爱干净的妈妈做了一个巨大的三明治,她在乱糟糟的厨房只吃三明治里的火腿,又拿起牛奶盒直接对着嘴喝。(这会是我的妈妈吗?这些可都是妈妈不要我做的啊!)她把卧室里的衣柜翻了个底朝天,戴上卡哇依的发箍,围上披巾,还强迫我也戴上兔耳发箍,和她一起“疯狂”歌舞。闹完这一出,她两只脚穿着两只不同的鞋跑出门去了,我追出门,看到她在踩水洼、爬到围墙上行走、还抢了别人的气球,她在球球池里胡闹、霸占着抓娃娃机玩个不停,我带她去吃饭,她吃得一片狼籍,在游乐场她到处乱跑……没完没了的闹腾,终于我带着妈妈回家了,可是爸爸也不对头了……我只想也只能大喊“不要,不要!”可是他们一点儿也不听话啊!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