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金陵十三钗读后感1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金陵十三钗读后感100字

2021-05-03 04:24:07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金陵十三钗读后感100字

  《金陵十三钗》是一本由严歌苓著作,作家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5,页数:2015-9-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金陵十三钗》读后感(一):金陵十三钗。

  真的是佩服里面的人。那些女性。为了保卫国家付出了那么多。真的是让人觉得非常的佩服。试问如果放到这个年代,又有多少人能做到那样?不要说女人就是男人。也够呛。因为我同样是个女孩子。所以特别的轻微,这里面的13位女孩子。为了国家牺牲了那么多。真的是个个让人敬佩个个让人佩服。佩服他们的同时,有同样的憎恨日本人。世界上怎么会有这样无耻的国家,无耻的种族。简直可以说是。不能用畜生不如来形容。

  《金陵十三钗》读后感(二):商女亦知亡国恨,此恨无关风和月

  秦淮河的女人们,美丽堕落,风尘女子,也许无人认为她们会关心国家兴亡,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但没有人自甘下贱,为人所侮。也许跟女学生们比起来,她们态度恶劣,言语粗俗,心灵也早已不再纯粹。但俗子胸襟又识得谁是真英雄?谁能想到烟花女子却最有舍生取义的胆量?十二个妓女顶替学生走向了日本侵略者,美丽的终究破碎,以这破碎换取的尊重代价太过沉重……覆巢之下焉有完卵,乱世之国何处可居?

  《金陵十三钗》读后感(三):1.28《金陵十三钗》严歌苓

  这本书严歌苓依旧采用了她往常惯用的风格——动荡时代背景以及具有明显特征化和对立性的女性作为故事主角——1937年沦陷的南京城里的不谙世事的女学生和放荡多姿的妓女们,这样的故事绝对是吸引人并且其主题也是具有历史价值和意义的。但是通过整本书来看,严歌苓这股想要把故事讲活讲美的气没有撑到底,在小说里的矛盾冲突并不仅仅只局限于电影中妓女们替女学生们赴宴,而强化在了多种的人物关系当中,扬州法比和神父,陆军官和头牌妓女玉墨,女学生书娟与玉墨,书娟与小愚,但是这样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占了文章的绝大部分,而在最终的矛盾中严歌苓却并没有像在电影里那样铺成描述,就连妓女们之后的要代替女学生去赴宴的情节也显得非常突兀。电影和小说在人性的描写都各有突出,但总体来说电影更加具有戏剧表现力,而小说文本则更加的真实,希望严歌苓之后的作品可以撑住那口气,呈现出更多的好作品。

  《金陵十三钗》读后感(四):《金陵十三钗》书评

  商女亦知亡国恨,此恨无关风与月 —严歌苓《金陵十三钗》 故事发生在1937年冬天南京城的一个教堂里,一群金陵女大学生、13位秦淮河上的风尘女子,以及6位国军伤兵为了躲避这场惨绝人寰的大屠杀不期而遇,13位风尘女子在侵略者丧失人性的屠刀前,她们身披唱诗袍,怀揣剪刀,从容淡定的代替教堂里的女学生去赴一场悲壮的死亡之约。 千年前杜牧那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我们都耳熟能详,然而严歌苓开篇首句就打破了这千古名句,独辟行径,向我们陈述着“商女亦知亡国恨,此恨无关风与月”。 在战争中对正义的坚守与不屈的抗争的每一个人,都是一段不可磨灭的史诗。严歌苓笔下的金陵十三钗们,给我们演绎了一段女人的史诗,这是一段不该忘却的记忆,最后以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陈列的一段文字结束此文: 让白骨可以入睡,让冤魂能够安眠,把屠刀化铸警钟,把逝名刻作史鉴,让孩童不再惊恐,让母亲不再泣叹,让战争远离人类,让和平洒满人间。

  《金陵十三钗》读后感(五):商女不知亡国恨,此恨无关风与月

  不知倪妮红了多久之后我才看了电影,忘了是在何时掠过一眼那名女子冒死回去捡琴弦时说出了活该二字,问了室友她为什么一定要回去捡,她不回去不就不会死还害死了另外一个人。室友答,你看了才知道原因,太惨了太可恶了。

  直到正正经经看完才明白那种心情;也明白就算豆蔻不回去捡也会死,以那种刺伤民族心灵的死法;明白看起来戏剧性设置的非捡不可是一种卑微却又坚定的爱。恨,真恨。

  书与电影都是最为喜欢十三个女人扮成女学生走出地窖,走出“自我”,扮成梦,以高傲的姿态走向恐惧的尽头。

  书里交代了十三钗的结局,1945年的赵玉墨已失去1937年的优雅,选择遗忘自己重新开始,不再是赵玉墨但脸上的痕迹却是历史的斑斑血迹,我也想不通她是痛苦的还是释怀的。

  该怎么荡气回肠该怎么神化,对于历史来说对于灵魂来说,都是远远不足够。那段侵略的伤害有多深我们如今就该有多刻骨铭心。这是事实绝不失实。

  《金陵十三钗》读后感(六):对南京陷落浅显的思考

  貌似有很多人对这本书的评价不算高,原因多是归咎于,十三钗对十几个女学生的救赎,是建立在自认为自己的命贱,虽然女学生不齿她们,但窑姐还是主动用自己的悲惨、“肮脏”的生命换取更“高贵”、“纯洁”的生命延续,作者似乎在讴歌这样的舍己精神。本书的时代背景确实加分不少,但我更关注的是作者描述下南京沦陷的这七天里,人性的暗。日本鬼子的残暴和兽性是作者深入描写的方面,其次是国民党高层的弃城政策,和国军内部的逃守两方的对峙,以及投降后的杂牌军的麻木和任人宰割。我认为有一类人是被作者忽视的,而且对剧情发展起到关键作用,就是汉奸,包括汉奸翻译和汉奸收尸队员。这本书可以引发中国人深刻的反思。如果政府当局没有错判形势从南京撤离;军队没有涣散士气、麻木不仁、任人宰割;百姓都有家国意识,不做亡国奴;没有那么多卖国贼、狗汉奸,中国的命运会否大不相同?自古以来中国都是领先世界的,到了封建巅峰的明朝以后,中国已经落后于列强。技术劣势并不是关键因素,是人的思想出现了落后,上至统治者,下至黎民百姓。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愿这种自上而下的麻木不复存在,愿中国富足自强,中华民族永续绵延!

  《金陵十三钗》读后感(七):孤岛的安全

  和平是相对战争而言的,没有经历过战争的人不会像珍惜空气一样珍爱和平。教堂的高墙阻隔了墙外的腥风血雨,持续的枪声让墙内的人充满想象,还抱有幻想,墙内是安全的。女学生对妓女们嫌弃而又好奇的情绪,女学生内部的小嫉妒,小吵闹,朋友之间的分裂又和好。妓女们在教堂依然魅惑着神甫以获得继续留在教堂的幸运,勾引厨子以获得更多的果腹之物,玉墨作为五星级妓女,既是这一群妓女的领头人物又是卓尔不群的那个,她有修养,曾家境殷实只因家人败家才致被贩卖的命运,所以玉墨时时体现出与她人的不同也是体内曾经的贵族小姐因子尚在,让她即使在任何地方都想要和其他妓女区分以取得卓尔不群的地位。玉墨是其中一个特别的存在,她有修养,有文化,相貌出众,如同掉在墨汁里的雪团,既不是纤尘不染也不是藏污纳垢,内心既保留着姑娘的教养,又历经世事。然而,女学生的纯洁,不谙世事,嫉妒等等,妓女们的调笑,赖皮,玉墨的卓尔不群,在教堂这个暂时安全的孤岛里悄悄蔓延,直到战火烧到这里,安全的表象被撕开,厄运来临之际,妓女们无论是基于怎样的原因代替女学生去承担苦难,她们都是伟大的。

  最后的结尾让即将掩卷的读者悲袭心头,女人如花,艳丽而娇嫩的花儿在战争的腥风血雨里不堪一击,委曲求全。

  《金陵十三钗》读后感(八):商女亦知亡国恨,此恨无关风与月

  对这本书之前,是看了些电影片段的,见识了倪妮的风情,也大概了解了她所饰演的赵玉墨是这本书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因此在阅读过程中,会觉得额外的笔墨略多,对于英格曼神甫,副神甫法比,阿顾和陈乔治以及三个中国军人的一部分叙写,会让我粗略扫过。但读完全书,书中的每一个人物形象都鲜明的存在于脑中,作者对每个人性格的刻画与内心的描写令人印象深刻。

  书的前半部分着重描写南京当时环境与风雨飘摇中的教堂环境,对女孩儿的心思与女人的轻贱都下了很多笔墨,而这些在后面真正的残暴来临时,都已不值一提。书的后半部分,已不再安全的教堂,人物关系却越来越复杂,男人与男人,男人与女人,女人与男人,在暴虐侵袭的边缘挣扎着生活,体会最后的人性的温度。在死亡面前,人无高低贵贱,在动荡岁月,商女亦知亡国恨。

  看到最后,感动于军人的气节,女人们的牺牲,也无法怪罪神甫的抉择。时代没有给他们过多的选择,而她们选择坚韧又肆意的活过。她们时常觉得自己不配拥有,不配被记得,但她们又没有放弃这残忍的生活。她们觉得自己应该被牺牲,得不到幸福,但心底仍有纯粹的情感与爱恋。她们是被不公的命运与无情的年代毁掉的人,却巧笑嫣然,顾盼生姿,把最美丽的背影留给了秦淮河。

  看过电影再继续编辑书评。

  《金陵十三钗》读后感(九):小人物反映大时代,小悲惨映射大国殇,一段往事掀起一段腥风血雨的日子

  《金陵十三钗》严歌苓

  曾被翻拍成电影的文学作品。剧情设置挺巧妙,以小见大,是一部不错的作品。

  本书从张书娟找寻记忆中的赵玉墨写开去。张书娟是南京大屠杀时的幸存者,当年的她和她的同学们躲在一个美国教会,她们之所以能从大屠杀中全身而退,靠的是教会神甫的机智勇敢以死守护,更重要的原因是靠躲在教会的十几个“堂姐”(窑姐)舍身解救,当年与她们同时躲在一起的还有几名幸存的中国军人。

  本书便是描述了这一群人躲在教会的几天时间内发生的故事,风云际会、转折离奇,面对教会外大屠杀的暴风烈雨,这群人抱团取暖、相濡以沫,最终使十几名女学生得以保全,代价便是以赵玉墨为首的窑姐们舍身取义般的“金蝉脱壳”,一命抵一命。虽然篇幅不长,但书中很多剧情很多冲突矛盾也令人看的紧张刺激。

  成年后的张书娟孜孜不倦的找寻当年幸存的同伴们和恩人“十三钗”的情况,祝愿她都能找到吧,当面道一声谢也是好的。

  不管取材真实与否,本书当真是以很小的一个片段来反映当时整个中国的凄风苦雨、朝不保夕,有外交豁免权的美国教会犹至如此,一般百姓的水深火热更可见一斑。

  以小见大,特殊场景设定,小人物反映大时代,特殊群体带动大社会,这种写作手法确实值得思考和学习。

  四星。

  《金陵十三钗》读后感(十):商女亦知亡國恨,此事無關風與月

  余秋雨說過,每一個民族都有自己的人格,在我看在日本民族是十足的的野蠻和恬不知恥。

  野蠻是他們從不肯饒恕任何一個投降的中國戰俘軍人,從不肯給他們一次生的機會,哪怕是他們被槍子穿過身體,也要多次補刀,只是為了確認他們是否有漏網之魚。也從不肯放過一個豆蔻年華的女子,甚至是一些年華逝去的老嫗,他們是罪惡的,只知性的小日本鬼子是牲畜,他們不配為人,更不配受我們儒家文化熏陶,我相信他們已經變異,否則絕不會是這幅魔鬼之態。

  恬不知恥是他們毫無悔意,無視國際戰俘條例,連英格曼神甫都看不下去,更有甚竟然否認南京大屠殺,其心可誅,其行可憤。

  書中英格曼對日本人的態度和認知的改變是嚴歌苓的諷刺,一個號稱“禮貌,文明”的民族,竟在別人的國家殺害他們的軍人,掠奪他們的女孩,腳踏他們的土地,殘害他們的百姓,腐蝕他們的心靈。所以後來的英格曼再不提日本軍人的所謂文明,講禮儀

  為大義而捨生取義的十三個秦淮河女人,用他們的身軀拯救了一群純淨的女孩,她們明知是虎穴,但卻義無反顧,看到後來真的不覺已是潸然淚下。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