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洛克菲勒写给儿子的38封信》经典读后感有感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洛克菲勒写给儿子的38封信》经典读后感有感

2021-05-03 04:57:05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洛克菲勒写给儿子的38封信》经典读后感有感

  《洛克菲勒写给儿子的38封信》是一本由约翰•D.洛克菲勒著作,古吴轩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80元,页数:25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洛克菲勒写给儿子的38封信》精选点评:

  ●【2020-1】来自长辈的谆谆教导,包含面很广,也难免很散。体会有:1.“我们遭受侮辱正是因为我们的能力还不足以达到令人尊重和佩服的程度。”所以,请停止抱怨,踏踏实实提升自己就好。2.“总是找借口却不去找解决办法的事情,坚决不允许发生。”遇到问题去解决就好,不需抱怨、无需后悔。3.“假如想让一个人残废,只要给他一对拐杖就可以了。”假如想让一个人变废,就给他一笔“拆迁款。4.“做你喜欢做的事,其他不喜欢的事交给喜欢做它们的人去做。”再次坚定了我离开现在行业的心。另外,不喜欢后面几封信,就像我对张一鸣不感冒一样,缺乏“慈悲心”。

  ●后悔这么晚才读

  ●流传版本不一,真实性存疑,但就内容而言不像完全杜撰,虽然都是一些朴素古老的鸡汤,人人都懂的大道理,但是,腔调口吻和表达方式有一种朴素的真实,没觉得唠叨繁琐,挺赞的,这种鸡汤要常喝。

  ●读了一半,感觉就是鸡汤

  ●超赞!无与伦比!

  ●2019年12月20日读毕,这本书如果10年前读,我会认为这是心灵鸡汤;经过行为经济学的相关研究后,再读这本书,深深地感觉这就是一本行为经济学的实践书。洛克菲勒是天生会运用行为经济学理念管理自己和员工的人性大师,很多例子和语言都深深地体现了行为经济学的概念。我的主要收获是:(1)一个人的成功既来自个人能力,也要来自别人的能力。(2)如何让别人按自己的目标去做事,这是领导需要关注的问题。(3)多从优点入手,来分配工作,因为目标要用的是人的能力。(4)计划是理解和评估解决问题的过程,真正行动不一定完全按计划,但是经过了计划更容易用好各种能力。(5)岁月可以偷走人的青春,人也会到社会上偷窃东西或知识,主要原因是人不会管理自己。(6)为自己工作,可以自由地、更有创造力地解决问题,也才能获得巨大财富。

  ●对我来说是掺杂着管理学知识的鸡汤

  ●鸡汤

  ●答应我一定要读,极其真挚,跟傅雷家书一样都是很好的教育典范

  ●38封信,38个视角。每一封书信中都蕴含了能量,涵盖了商业、品德、人际交往、管理等等诸多领域。虽然时代变了,但是人性的本质没有改变。

  《洛克菲勒写给儿子的38封信》读后感(一):读后摘抄

  摘抄:1.自作聪明的人都是傻瓜,懂得装傻的人才是真聪明。

2.人人都追求尊严,但谁都无法阻止侮辱的到来,从别人的侮辱中可以测量出自己的能力水平,但是尊严是自己缔造的,不是天赐的,也不是别人给的,如果认为自己

  《洛克菲勒写给儿子的38封信》读后感(二):《洛克菲勒写给儿子的38封信》

  洛克菲勒作为世界经济史上赫赫有名的“石油大王”,他创办了美孚石油公司,成为了地球上的首个亿万富翁。

  这本书是洛克菲勒写给儿子的38封家书。他白手起家,成为历史上超级富有的人绝不是偶然,而他对于如何获得成功,如何在磨难中发展自己等,所思所想,句句精辟。

  本书的动人之处在于洛克菲勒不仅仅在教导儿子如何赚钱,更重要的是,他告诉了我们应该怎样活,怎样活得有尊严且能为社会创造更多价值。

  《洛克菲勒写给儿子的38封信》读后感(三):看完书后这三点感想

  今天读完《洛克菲勒写给儿子的33封信》

  全书有很多地方很多观点值得我回味。

  第一点也是全书印象最深的,洛克菲勒告诉他的孩子,贪心是非常重要而且必要的一种“美德”。因为贪心,所以才会激发出自身的潜力,像那些无欲无求安于现状的人,已经失去了贪心这个重要的“品质”,所以他们碌碌无为。这个观点在我以往的认知中是对立的,因为在大家看来,贪心是个贬义词,是万恶之源可以带给大家无穷尽的困扰。但是要正面看待,确实是这样的,我们可以把洛克菲勒在此说的贪心理解为“抱负”,有远大的抱负,才会有动力。

  第二点是全书每封信都提到的,洛克菲勒很有好胜心,所以他告诫儿子他喜欢的不是钱是喜欢赢了对手之后的那种幸福感。洛克菲勒一直给自己正面的能量,他相信自己一定会变成富有的人,他很自信,他告诫儿子一定也要相信自己的能力,因为信念会引导自己的运气,他觉得一个人的运气就是这么来的,因为自己相信自己可以做成功,运气就随之而来了。这让我想到理财大师博多舍费尔在《小狗钱钱》里告诉大家的梦想清单梦想相册的方法,每天看看梦想相册然后幻想自己成功的样子,这样会让自己潜意识里去变成那样的人,所以行动也会一直朝着目标奋进。

  第三点是关于做领导的一些建议。首先洛克菲勒的儿子是名校毕业,他告诫儿子不要因为专业知识限制自己的认知,往往学校交给他的知识所带来的解决方法对于现实当中的困难来说实在是太渺小且无用了,在这一点上不要自大,要相信有实际经验丰富的员工,一是要尊重自己的员工,要信任他们,若员工能力到了尽管委以重任。对于激发员工的能力,有些员工可以用钱来收买他们的尽力,可有些员工恰恰需要领导的一些尊重,要把员工放在首位,卡内基问洛克菲勒你成功的秘诀是什么?洛克菲勒说永远不会怪罪员工。领导是让每个员工在工作中都可以满足和快乐从而激发员工最大潜力来一起发展企业的。

  看完这本书其实还有很多要说的。今天太晚了。现总结以上三点。不错的书。推荐大家看,两个小时即可翻完。

  《洛克菲勒写给儿子的38封信》读后感(四):写给儿子的38封信

  《洛克菲勒写给儿子的38封信》 作为全世界最富有的家族,洛克菲勒处于世俗与媒介的评价,褒贬不一,褒为慈善事业,贬为资本大鳄,笼断行业与霸道吞并。但时间会说明一切,中国老话富不过三代,洛克菲勒家族却富了六代,家族倍有人才出,传承慈善与社会公益活动,使得家族长盛不衰,归根溯源,当然得益于家族的创始人约翰·洛克菲勒先生。作为事业起步的创始人,老约翰定位了家族的方向和事业发展的核心,除去方式方法和心态思维,更多是价值观的输送。本身出身贫穷,靠做薄记员起家,领着微薄的工资,却通过自己的学习与努力,变成企业不可获的一份子,然后变成合伙人,然后抓准时机,看中投资方向,抱负远大,目标明确,创造了自己的石油事业。老约翰是慈善的低调者,在商业上叱咤风云,野心勃勃,在生活上,与家庭成员的相处上,却温和谦逊,作风俭朴,甚至教会了所有孩子理财,付出与收入是呈正比的,生前老约翰不出书,不宣传自己的事业,低调做慈善,甚至要求他未来的儿孙成员,也不许写书著作讲述自己的家族。此书只是老约翰写给儿子小约翰的家信,然后经编辑润笔,结集出书。所谓38封信,是商业心态与企业管理的经验之谈,情真意切,却也理性分析,那些迎面而来的挫折,那些轻描淡写的失败,无不凝结了老约翰掌握事业打拼事业的不变理论,包括永恒不变的信心,目标,规划,帮助他人的价值观,还有独到看待世界的观点,自成一派,却又与成功因素不谋而合。这是一条真理,真理连通于每一名成功的卓越人员,成功也绝非天赋异禀,而是勤奋努力,比别人花出更多的时间,热爱工作,全身心投入于工作,以人为本,以赚钱为目标,用更多的金钱来回报社会,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然后由此体验绝无仅有的独特人生。老约翰相信中国老话的天道酬勤,更相信有因有果,种下慈善的种子,将收获参天大树的繁花木茂,企业家如此准确地看清世界,影响世界,经百年以后,世界仍处处留有洛克菲勒家族的痕迹,纽约双子大楼,洛克菲勒中心,北京协和医院等等百年机构,企业家的心胸,让世界变得不同,老约翰说,财富是神的赐予,我们只能去信任并接受它,而不能置之不理。同时他也告诫,不能违背上帝的意愿去赚钱,只有抵挡财富的诱惑才能获得成功。因此,慈善基金会,成了洛克菲勒家族的信仰与行动,持之以恒,让世人尊重。

  《洛克菲勒写给儿子的38封信》读后感(五):洛克菲勒:经济学和管理学大师

  小品《卖拐》中骗子忽悠瘸屠夫的故事,洛克菲勒在100年前给他儿子约翰的信中就有提到“假如你想让一个变成残废,只要给他一对拐杖,然后过段时间就可以达到目的了(P192)”。

  这就是行为经济学中的锚点效应,也就是利用“拐杖”这个锚点来引导人的行为变化。洛克菲勒还提到了做事不要拖延,他举了射击的例子。如果用手枪一直瞄准,估计射不准的概率更高。

  从这些信中还能看到,洛克菲勒对自利、利他、创造均有知觉很好的观点。

  一、自利、利他与用人

  洛克菲勒说,历史上的商业成功基本都是源于自利。但是,关键是如何运用自利寻找到解决方案完成企业目标。

  洛克菲勒认为关键是“做你喜欢做的事,其他不喜欢的交给喜欢做它们的人去做(p196)”。

  这不就是经济学资源最优化的逻辑吗?总结的如此通俗,如此具有可操作性。当然,这句话很难做到。

  在上述前提下,洛克菲勒认为需要发现员工的优势,配备资源让员工干自己喜欢做的事,从而完成企业的目标。

  另外,洛克菲勒也利用“利他”的理念使员工和企业目标一致。他认为:原本,对天性自私的人类来讲,忠于自己是首要的。而现在,用“我们”代替了“我”,这就表明它所凝聚的力量将是无穷大的(P203)。

  二、创造和自我管理

  洛克菲勒在信中提到了德鲁克也曾经提到的收割机之父麦考密克,还有福特的创新。

  洛克菲勒认为创造力不取决于智商,而取决于如何运用智商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德鲁克说要随时提醒自己“我是正在用我的才智创造历史呢,还是在回忆复制别人所创造的历史呢?(P139)”

  洛克菲勒也提到了防止僵化思想阻碍创造。比如他说“为了避免陷入危机之中,我们要不断调整旧计划,找寻新的方法。我们必须对瞬息万变的商业环境有所掌控,还要根据这种变化做出修改和调试(P129)”。

  他还说“我们不会利用固定的集中方式来实现目标,而要时时刻刻都在挖掘能够实现收益的任何可能性(P129)”。

  他的方法是“你需要每天思考:今天我要通过哪种方式将工作做得更好?怎样才能更加激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呢?怎样能更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呢?”(P123)

  另外,他还认为心态,也就是信心对于创造力也很重要。有信心,就能寻找到解决办法化解难题。没有信心,大脑就会停止思考,也就不可能找到解决办法。

  而洛克菲勒也不是天生就有创造力。小时候,洛克菲勒家很穷,拍毕业照片时,因为洛克菲勒穿的破旧影响毕业照片的美观,被摄影师和老师请出了毕业照的队伍。

  洛克菲勒说,这种侮辱,代表自己能力不足以赢得别人尊重,这刺激他努力增加自己的创造力。

  等他有了财富后,又面对很多人的嫉妒。洛克菲勒认为,这恰恰证明自己有了能力。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