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子熟了之四 垛场
麦子熟了之四 垛场
麦子运进场,再一车一车地掀翻,看着不小的一片场地,用不了几车麦子,就被掀满了。但地里的麦子并不像玉米红薯等作物,能在地里多生长一段时间,小麦成熟以后,除了刮风下雨造成损失以外,还会自动脱离。所以,绝不能收一场打一场,那样会耽误很多时间,所谓的“快收快打”,“快收”容易办到,“快打”就不容易了。一是受场地面积的限制;二是蓄力,它和机械力不一样,能二十四小时不间断作业,牲口得定时喂养,定时休息,不然会累垮的。既然不能“快打”,还想“快收”,解决的办法只有一个,就是把收来的小麦垛垛,也就是垛场。
垛场时,有踩垛的,有撂垛的。下边一人或多人用叉一叉一叉地把麦子往上抛,上边踩垛的用叉接住,散开,——和盖高楼一样道理,都是为了节省地面,往高空发展——一个大的麦垛,有时能容纳二三亩地的小麦。麦垛垛成以后,上面用塑料纸盖严,就不怕风雨了。
等到地里的小麦收割完了,再拉开麦垛,一场一场慢慢地打。生产责任制头几年,单说打场,我们这里就有用去一个多月时间的。这是一种急需改进的耗时、费力、笨拙、原始的劳动方法。后来逐步改进,开始用拖拉机代替牲口碾场,再后来使用打麦机,再后来就是现在的收割机了。
当然,劳动力多的人家,也有边收边打的。小麦收完了,也打完了,但只是个别,不能代表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