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读后感锦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读后感锦集

2022-04-03 03:05:27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读后感锦集

  《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是一本由[美] 约翰·杜威(John Dewey)著作,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5.60元,页数:38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精选点评:

  ●太强了!杜威难道不是一个可以与马克思、涂尔干和韦伯并肩的伟大社会思想家吗?

  ●好书,不止具有教育学方面的意义

  ●杜威可谓是近现代教育最大的影响者之一,在我所在的学前教育领域,在我每天所讲授的各类课程上,没有哪一节课可以绕开杜威的言论,或者它的思想。然而惭愧的是,直到今天我才真正的开始学习他的著作,而不是从他人的只言断章中去了解实用主义教育的真正威力。不满足于咀嚼他人的剩饭,或许是我翻开这本书的动因之一。我以为,一个教育从业者最宝贵的就是对教育的敬畏之心。如此才能对自己的每一教育行为追根溯源,审慎待之,如此才能有胆量立于三尺讲台,否则永远都在佯装。

  ●读了一部分

  ●对我这个连求知之心都是过了二十好几才有了苗头的人而言,书中提出的一切都太晚了。

  ●很多事情很多问题以及已有过的有参考意义的解决方案其实很多人都心知肚明,大概是因为这个社会这个世界过于复杂,玫瑰与仙人掌也不是同一个环境里的产物,同样的水对各方的意义并不怎么类似,出错或者毁灭性的伤害过后也并不像游戏里那样可以删档重建

  ●了不起的人。虽然很多东西他论述的还不算详细,但是概念已经很清晰了,而且不得不说他真的是太!有!远!见!了!尤其今天看到他介绍理智的逻辑和情感的逻辑那一章……很庆幸自己选择沿着他的路继续往前走。

  ●担心自己前两天读英文版会有些许误解,今天又下载了中文版读了一遍,老一辈的翻译真是挺好的。杜威的教育哲学最容易被强调的是经验,但最容易被忽视的是经验的提升,这种情况在日本的战后教育中凸显出来了。或许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布鲁纳的结构论很好地嵌套进了后杜威的时代。

  ●其实杜威的书并没有大家说的那么难读,也许是翻译的问题?

  ●杜威是更加理想主义的人,对于人性总是持有如此积极的观点。

  《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读后感(一):仰望大家

  毕业再读经典的教育学著作似乎有些亡羊补牢,结合工作,姑且希望有益。 这本书是杜威早期六部教育著作的集合,体现出卢梭教育思想对他的影响。具体的教育观点在译者前言中都有概括。比较深刻的有几点体会。一、强调教育,特别是学校担负的社会属性。时刻提醒学校所处的大环境,承担的社会义务,因而探讨学校要为社会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教育家的社会责任感可见一斑。二、重视兴趣这一内在动力对学习的影响,并试图通过实验联合兴趣和职业,只是在学生感兴趣的职业学习中强调人感官发展的重要性。但也因此不由自主想到后面出现的职业教育。觉得在二者的区分方面谈得较简略。三,例举了很多教育实验和各学校改革的尝试,理解称其为实验教育家的原因。同时结合现实,意识到学校掌舵者的教育思想、理念和智慧对学校发展的深远影响。

  历经时代,大家的教育思想仍然适用甚至超前,佩服其远见、胸怀和智慧。 缺憾是书中一些长句读来拗口,时常感到费解。此为缺一星的原因。

  《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读后感(二):杜威实际上是在宣传“社会化抚养”

  《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读后感(三):明日之学校

  1、格林威治的“森林小学校”

无论是什么季节和天气,学生常常成群结深入丛林,研究树木花草的各个季节的各种形态。学校的组织者把室外活动这一基础称为“森林知识”;他相信,经历一些在森林中生活的人所要做的事——骑马、围猎、野营、探索、攀登、划船以及印第安人的各种手艺——将会培养出强壮、健康、独立、有充分发展的性格以及对自然美的深刻感受的青年人。

  喜欢这个学校的培养目标,也喜欢他的培养方式。我们住在城市中,对自然之美实在太疏远了。

  2、游戏学校

  从儿童对布娃娃的强烈兴趣,引导儿童学会裁剪衣服、盖房子、操作工具,甚至建造城镇和花园。

  3、印第安纳州葛雷市公立学校

  这个学校发现一般学校存在一种惊人的浪费,平常每天有一般时候空在那里,于是他招收了2倍的学生,大家轮流利用教室,而且他们的室外活动时间大大增加,因为必须把教室让出来。体育老师每天在操场8小时值班,看护孩子,其他科目的老师则轮流在教室上课。只要专业老师,没有班主任,每个学生对自己负责。

这里没有必要让专门处理逃学事务的官员硬拖学生上学,也不必施展严酷的权威去恐吓儿童。一个学生用在任何一门学科上的时间可以有多有少,也可以干脆不学这门课。身体弱的学生可在操场上多花些时间。如有学生正在对学校失去兴趣,他的大多数功课掉在其他学生的后面,或者他开始谈论要离开学校,学校也不会因他对学校的兴趣减弱而惩罚他,让他掉队越来越远。他的教师会找出他擅长的课程,给他大量的时间钻研这门课程,让他在这门课程方面一路领先,这样他的学习兴趣就被激发起来。

  4、瓦伦丁学校

  瓦伦丁学校所处的环境很特殊,非常贫困,社会治安混乱。这个学校针对当地的特点,帮助学生获取木工、烹饪、缝纫、修鞋等生活技能,还将做好的帽子卖给附近居民,帮助附近居民修鞋。

给社会做些人们所需要的事情,同时又在家长和学生中间唤起一种协作和关心的精神。

  这些明日之学校充分反映了杜威的“”两个面向”,

“儿童中心”是就心理的因素,也即就方法论来说的,“社会中心”是就社会的因素,也即就目的论来说的。

  《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读后感(四):当我们谈论学校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当我们谈论学校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毫无疑问,在民间,“名校”的核心标准就是升学率和考试成绩,这预示着宽广的未来和高薪体面的工作,几乎没有家长会反对素质教育,可是面对小升初、中考、高考这些关键的节点,一切理想和信念都成了浮云。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一章第三条规定:“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使适龄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很显然,即使是义务教育,学校也是要为培养一个 “高大全”的、被指定的目标而“奠定基础”,是为了培养“理想的新人”、“社会楷模”,而非“合格公民”,这些就是“素质”教育的目标吗?在这样的目标里面,学生个体、个性毫无空间。此外,这种对学校的殷切期望,与家长对学校的功利性目的,是那么的不协调、不相干,充满了讽刺啊。

  你一定在网上看到过这些口号:“决战小升初,赢在起跑线” “背水一战,冲刺中考”“决战高考,改变命运”。天哪,我们的孩子从小开始就一直在进行生死之战!考试即生活?这是为什么?原来,还有另外一种评价学校的视角,在敏锐的商人的眼中,学校应该是非常赚钱的产业啊。

  夹在庙堂和老百姓之间的学校,如何看待自身的责任、目的和手段,则微妙而复杂得多。

  近一二十年来,教育界对“应试教育”的反思不可谓不多,许多学校努力地从教育理念到教学方法都进行大胆探索。比如,身边的华阳小学以“生本教育”为教育理念,以“心自由,行至远”为校训,我个人非常欣赏。然而,就如同总结华阳小学成功经验时候相关报道所说:”结果是,生本教育实验班的学生,5年不参加当地的统考和抽考,但在最后的毕业考试中,该班平均成绩却在全区、全市最好。”我很怀疑,如果当年的实验班统考成绩平平,这项生本教育的实验能够走到今天吗?《羊城晚报》2015年有篇报道标题是《校长的教育理想深藏于心》,真是耐人寻味。我们应该理解学校的这种无奈,在来自制度的、家长的、社会的多重压力和混乱导向下,在学生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间的艰难取舍和妥协。

  当我们谈论学校的时,我们在谈论什么?整个社会都迷失了,让我们听听大师约翰·杜威谈论学校和教育吧。

  杜威说: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

  关于“教育即生活”,杜威说“教育是社会生活的过程,而不是生活的预备。”什么意思呢?

  1)儿童在学校接受教育,这就是他们现在应该过的富有生气的、多姿多彩的生活,单纯为了他们“未来生活”而进行脱离其现实生活的教育是没有意义的。卢梭在《爱弥儿》里面说:“你为什么硬要他牺牲适合于他今天学习的东西,而去学习他未必能够长成到那样大的年龄的人才适合于学习的东西呢?”在这一点上,杜威坚定地支持卢梭,相信如果他看到《给孩子讲量子力学》这本著作,一定要摇头叹息说:你们别闹了……这个观点如果我们再往前延伸思考一下,谁又有资格为儿童设定一种未来的生活或是理想新人的目标呢?

  2)学校应该是儿童快乐生活的场所,教育方法和教材要符合儿童的欲望、心理。学校应该如同家庭一样,以儿童生活为中心,学习是通过生活的方式进行的,而不是完全以静听的方式。杜威批评说,在传统的教育里,学校的“重心在教师,在教科书以及你所喜欢的任何地方和一切地方,惟独不在儿童自己的直接的本能和活动。”所以,杜威理想中的学校,会提供厨房、纺织室、木工室、金工室这样的生活场所给学生,因为生活就是学习和获得知识最好的途径。

  3)教育如同生活一样,是延续的、终生的,在生活中需要不断学习,如果接受完一个阶段的教育后,就拒绝接受教育、拒绝学习了,那是失败的教育。联想到我们很多学生在考试完成后兴奋地撕毁书本,我们不难想象他们接受的教育是多么的反人性、令人窒息。

  关于“学校即社会”,杜威说:“我认为学校主要是一种社会组织。教育既然是一种社会过程,学校便是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或许我们可以这几方面去理解:

  1)学校是社会生活的一个雏形,它应该显著地体现出社会精神,适应社会的演进而不断革新。在杜威的年代,现代科技迅速发展,大规模工业生产、中心城市化来临,家庭式手工业生产迅速衰退,社会合作能力、科学的洞察力、社会民主化都是新的社会精神特征,与生活相关的木工、金工、纺织、烹调学习科目,与生活相关的主动的作业,才是培养这些社会精神的有效手段。但在传统的课堂上,知识的学习是核心,学生间主要是竞争,脱离生活实际的理论教育自然分离出“文化人”和“工人”。那么问题来了,在我们当代这个信息化与互联网的时代,我们的社会精神是什么呢?学校如何传递这种社会精神呢?

  2)学校制度必须看做是社会生活的更大整体的一部分,要避免使学制、学科成为各自独立、互相竞争和妥协的大杂烩,唯一的办法是将他们的设计与儿童自身熟悉的、能感知的“生活”紧密结合,而不是相反。只有这样,学校才能提供社会的环境和气氛,而不是与社会和生活隔离。但事实上,我们仍习惯性地把学校比喻为“摇篮”、“象牙塔”,那是一种受到精心呵护、生怕为尘世污染的一种状态,正是杜威强烈批判的典型旧教育。

  3)在学校这个社会里,学生就已经逐渐形成了对社会和自身的认识和判断,因此,“在一所葛雷的学校就学的学生读完四年中学以后就知道他从事的工作的目的,无论他是否打算升入大学。”“这样就使得他从事的无论什么工作都真正成为一门职业,一门终身的职业,而不仅仅是一种只是为了工作才去做的日常工作。”看到这里,我们应该哀叹中国教育的失败,我们的学生甚至到了大学毕业,也对进入社会充满了茫然,大多数人完全不知道自己喜欢从事或者适合从事什么工作,甚至在工作多年后还是这个状态。

  总体来说,杜威以培养对民主社会有用的、合格的公民为教育目的,他认为教育有两个面向,一个是心理学的面向,它要求关注儿童心理,以儿童为中心而不是教材、教师为中心;另一个是社会的面向。而学校的教育职责就是要平衡好这两个面向。

  有人批评杜威的思想说,过于强调“儿童中心论”忽视了教师的作用发挥,可是事实恰恰相反,如同蒙台梭利倡导的“消极的教师”思想一样,杜威理想中的教师要求极高,因此教师才拥有崇高的地位。他说:“这样,我认为教师总是真正上帝的代言者,真正天国的引路人。”还有人批判说,“学校即社会”仅仅是一个空洞的理想主义,在现实生活中难以实现。好吧,站在我们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我只能说这个批判是有道理的。迄今为止,我也没有搞清楚,我们有许多的学校冠名以“实验学校”,他们到底在“实验”什么?有兴趣你可以百度一下我国“实验学校”的来源和现状。反观19世纪末,杜威创设的“芝加哥实验学校”,印第安那州的葛雷学校,波利斯市第45公立学校,瓦伦丁学校……一大堆学校就在广泛地进行着教育方面真正的“社会实验”,万恶的资本主义,真的太无政府主义了!

  杜威深刻影响了胡适、陶行知、蒋梦麟、蔡元培等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一大批知识界精英,那个时代从教育宗旨到教材编排,都因受到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而变革。今天,当我们在谈论学校时,我们已经不知道自己在谈论什么了的时候,作为家长、老师,是不是也可以去读一读《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我的教育信条》这些著作,试着从心理学和社会学两个面向,去思考一下教育本质,我们无力改变世界,但我们能否稍稍改变一点点自己?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