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卡拉马佐夫兄弟(全2册)》读后感1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卡拉马佐夫兄弟(全2册)》读后感100字

2022-04-02 00:24: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卡拉马佐夫兄弟(全2册)》读后感100字

  《卡拉马佐夫兄弟(全2册)》是一本由【俄】陀思妥耶夫斯基著作,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88,页数:102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卡拉马佐夫兄弟(全2册)》读后感(一):除了封面,是个很棒的版本

  有的作家会写单纯的好人或者坏人; 有的作家会写做坏事的好人、做好事的坏人; 有的作家会写不停忏悔的坏人 有的作家会写变态; 有的作家会写复杂的人性;上一秒是好人,下一秒是坏人。 陀思妥耶夫斯基:可以完整呈现人性。(同一秒钟我可以有很多属性。)

  一个人要公开剖析自己内心深处的黑暗与卑鄙,是一件需要勇气的事。真的是把心都撕了。人有时候就是有些事不会告知他人,不会写于日记,甚至不会主动回忆,这件事就像个小偷,而我只不过是偷偷放走小偷的那个主人。 当道德被欲望压制,但是却没有被完全碾碎时,道德的玻璃渣子,会碾碎你的心。

  我知道我不是什么好人,但也做好事,也会受到内心的鞭笞和折磨,我知道怎么做是对的,但我总是任由内心的魔鬼趋势我走向堕落。尽管你们将我审判为人渣,但我自由了,因为我坦诚了我的道德底线,公开了我内心的黑暗。而你们-这些审判者,没有资格审判我,你们根本没有审视自我的勇气。唯有上帝有审判我的资格。

  《卡拉马佐夫兄弟(全2册)》读后感(二):一座高峰

  《卡拉马佐夫兄弟》,陀思妥耶夫斯基最后的总结性作品。尽管读完已有数天,也几经回味,但现时的我,面对这样深邃的作品,还无法写下任何有意义的评论文字。仅记录几条有关信息。 1. 此书最初在《俄罗斯信使》杂志上连载近两年,后成书于1880年,即作者去世的前一年。 2. 作者在出版前写给编辑阿克萨科夫的回信中表示:“这部作品我个人非常珍视,因为其中包含了我许多的感情……我不惜任何代价,一定要把这部作品写好,至少要尽力而为”。 3. 在本书开头有一篇文字,题为“作者的话”,写到“我把阿里克赛·费多罗维奇称作我的主角……我所写的传记虽然只有一个,而小说却有两部。第二部小说是主要的,写的是我的主角在我们时代,即我们目前的活动。第一部小说写的是在十三年以前发生的事,几乎还算不上小说,而只是写我的主角青春时代某一刹那。我不能略去这第一部小说,因为如果略去,第二部小说里的许多事情就会令人不可理解。”另外,小说正文开篇写到“老费多尔在整整十三年以前就莫名其妙惨死了,那段公案曾使他名闻一时……”。 4. 据此可以确认,在作者的计划中包括两部小说,其中,第一部主要讲述“十三年以前发生的事”,即围绕老卡拉马佐夫死亡前后,第二部描写“我的主角在我们时代,即我们目前的活动”。目前流传的上、下两部七十万字的版本实为作者所言的第一部,而作者更为看重的是第二部。 5. 作者本打算继续写《卡拉马佐夫兄弟》的第二部,但天不假年,因病在1881年2月9日去世,这一计划终未实现。 6. 从第一部的行文看,在第二部中,除了阿辽沙外,柯里亚、丽萨、叶卡捷琳娜以及伊凡、德米特里也都会是重要人物,可叹详情已无从得知了。 7. 最后重温本书结尾处阿辽沙对孩子们说的话:“最要紧的是,我们首先应该善良,其次要诚实,再其次是以后永远不要互相遗忘。”

  《卡拉马佐夫兄弟(全2册)》读后感(三):写在陀思妥耶夫斯基诞辰200周年之际

  第一次见到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书是在初中快毕业,正是对世界充满好奇,什么书都想看并且也能看下去(看不看得懂另说)的时候,,跟我姑去见她的朋友,她和朋友聊天,我在房间里四处乱看,发现床上放着一本叫《白痴》的书,当时根本不知道作者是谁,只是心里暗暗嘲笑:这么白痴的名字肯定不是什么好书,连带对那几个朋友都开始暗暗地瞧不上。后来当然也没再见过,这个属于年轻人的偏见倒是存在了很长一段时间。

  后来上了高中,被语文老师鼓励阅读,也听说过《罪与罚》(仍然没记住作者),但看过一本《钢铁是怎样炼成》之后对俄国文学并没有激发多少热情,冗长的人物名字让人望而生畏,而我对俄国文学的印象除此之外也只剩下列夫托尔斯泰。

  一拖就到了今年四月份,在看过好多人推荐陀老的书,又力荐《卡拉马佐夫兄弟》是他的作品第一,刚好我也有时间看一些大部头,于是终于下定决心去图书馆借了一本《死屋手记》,想着先从薄一点的开始也不错(不想承认是被厚度吓到了),回来看了几页,感觉有点看不进去,安慰自己算了是缘分没到还是下次有缘再见,但对作者留下的印象挺好,觉得他应该是一个悲天悯人、慈眉善目、有生活大智慧的老人。

  六月份看了毛姆的《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里面有一半是关于读书的建议,另一半是更有意思的许多著名作者的生平介绍,基本都是出现在课本上的大家,但因为时代比较久远,其实大部分人的作品我都没读过。我读书一向不喜欢去查作者生平,总觉得能写出什么文字的人就应该拥有什么样的性格。所以当毛姆侃侃而谈这些天才身上的种种缺陷,虽然我也知道作者在作品之外也是普通人,有七情六欲和人类普遍的臭毛病,但是看到一些非常恶劣的行为时还是非常震惊,无法把写出这些作品的人和作品本身完全区别看待。尤其当我看过一点陀老的书,心里已经为他构建出一个具体的形象,如今却看到他的老友斯特拉科夫(也是他的传记撰写者)说:“我无法将陀思妥耶夫斯基看成一个好人,或者一个快活的人。他品行恶劣、堕落放荡、嫉妒成性,究其一生都被自己的激情所摆布……他就是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气……而且最糟糕的事,他对自己肮脏的行径不仅毫无悔意,甚至反而以此为荣……”

  后面当然还是有一些正面的评价,但是连朋友都看不下去的一个人,年轻人(特指我)对于这个形象简直是无法接受的,这也让我对以前那种天真的“根据书的内容去给作者构建一个具体的形象这种想法”有了更进一步的反思,固然作品和作者要分开看,固然毛姆说“怎样的人写出怎样的书”,作为普通读者的一份子,还是应该谨慎在自己的幻想里沉溺。

  思想准备做了四个多月,终于下定决心去图书馆抱了这两本厚书回家(这个版本一般,语句不通顺、语义不清处有好几个,建议换个版本),上部长篇的宗教讲述硬着头皮看完,下部开始稍微有意思起来,到最后看完合上书的刹那,心里觉得怅然所失。看完是看完了,但让我怎么评价呢?

  故事主人公是一个父亲和他的四个儿子,围绕着父亲被杀大儿子被指控的故事展开,涉及到相关的人和事也都会一一描述,人名看到后面会习惯,宗教的争论一直在但后面好接受很多,书里的人物心理太坦诚了,也太戏剧性了,我拼命带入自己进去也不能理解那些激情、突如其来的伤心和愤怒,他们的话又太多了,每个人一开口就是好几页不带停,如果自己没有说清楚当下的感受,作者还会补充,掰开揉碎给你讲清楚。看完感觉得了一种“我也要把自己的所有想法袒露出来”的后遗症,所以我在这里写书评但是只有最后这一段在实际写这本书。

  刚才提到毛姆的书里提过作者和这本书,为了写那段又去重温了一遍,感觉很多我有的没有的感觉他都提到了,建议看完又不知道说什么的人可以去看看那本书。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