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古村寨----汝州半扎
今天天高云淡,风和日丽。我们历史组一行四人驾车沿望嵩南路迤逦前行。路旁树木葱绿,繁花点点,正是春意盎然的好时光。逢春不游乐,但恐是痴人。我们不做痴人,在这春春光明媚、百花盛开的美丽季节,今天去放飞一下自己。
爬上蜿蜒曲折的乡村公路,穿过一个个布满农家院落、富有浓郁乡村生活气息的村庄。伴着汽车音响里轻快舒缓的音乐。,一路上欣赏不完美丽的田野风光。…不知不觉来到了今天的目的地,一个有着三四百年文化底蕴的茶马古道村庄,有着清晰可见的历史遗物的古村寨——半扎。
走进村庄路口,迎面是一座伟岸雄厚的村寨城门,城门洞宽丈余、深两三丈、高五六米,门洞顶呈拱形。地面、两壁和拱顶全部用方方正正的青石垒砌而成,墙壁表面平整,缝隙笔直如一条条细线,充分展现了匠人师傅的高超技艺。门洞上面是嘹瞭望望台,瞭望台上三面墙壁像长城一般凸凹起伏、错落有致。一个个一尺见方的瞭望望孔整齐排列着,足以想象几百年前,民兵们手持大刀长矛站在城墙上面威风凛凛的样子。瞭望台背后是一个长方形大阁楼,阁楼屋顶四角翘起,像一只飞翔的大鸟凛空而翔。屋檐四角还挂有四只铃铛,微风轻拂,清脆悦耳的铃声伴着风儿传向远方。
穿过城门,沿着一条蜿蜒曲折的小街前行。街道两旁都是古老的农家村舍,大多是石头垒起的墙和建起的房屋,破旧中带着沧桑。有高高的石器砌门楼,高大的瓦房屋脊上,很多造型奇特的怪兽,这应该是过去地主家的大院,见证着数百年不一样的历史。
街道是依水而建的,街道一侧房子的背后深处是一条曲曲折折的小溪流,房子都建在溪流边石头垒起高高的台阶上。溪水清澈见底,时常有石铺的台阶通向河谷。那是农人们去河里取水淘洗经过的路,三两个农家妇女在河谷大石板上洗衣服。他们的背后是一座拱形的小石桥,溪水从桥下一泻而出,冲刷在大石板的地壳上,溅起一朵朵浪花,晶莹白亮,与农家人的身影相映成趣,构成一幅山村小溪浣女图。
我们沿着小河下行,经过一座座小桥,一个个水潭,三五成群的鸭鹅在水中嬉戏,颇有江南水乡风味。伴着匆匆的水声,鸭子和鹅的叫喊声,两岸高大树木的倒影,几个儿童从河里捉来一只只龙虾,互相对比着看谁的收获更多。我们几人徜徉在河谷里,引来人们和儿童们不时张望。…前面听到一阵阵爽朗的笑声、叫声,还有更激烈的流水声,加快了脚步,看到几个农人在洗红薯、淘菜、洗衣服。河岸的一边一条长长的宽大石龙横在岸边,石龙的嘴里一股清泉倾泻而出,这是山泉,是村里人饮水的地方。走近一看,嵌入石龙背里的一条石凿的小渠,泉水在石龙的背里流过,从嘴里吐出。也许历经数百千年,石龙被水冲洗的光滑无比。背上的龙鳞,额头,嘴巴龙须还清晰可见,只是被打水洗刷的人们亿万次的抚摸抹平了些,但也记下了深深的历史痕迹。
踏过一块块搭石,登上一阶阶青石铺就的石梯,石梯表面光滑凸起的印痕,记载着历史的久远和厚重,想一块块石头能看到数百年上千年一代代人的生活画面。石头的记忆很久远,每一块石头都记载着一部比人的大脑久远博大的历史。拿我们每个人一生的生命,与石头和自然界的万物相比,是何等的短暂渺小而又微不足道。
来到村子的南头,又一座高高耸起古建筑赫然出现在面前,这座寨门没先前到过的西寨门宽大雄武,但门洞上方的阁楼别具一格,像一个尖顶四角上翘的亭子,屋顶是重檐四角亭建筑。它缺少了些威武,多了有点秀气和优雅。如果说北面的城楼是在对入侵的敌人示威,以显示其威武,南面的城门倒更像是欢迎南方茶马古道上的客人,以示礼貌和好客。
出了南寨门,不远处是一座双孔石拱桥。这座桥建于明代,今天依然坚固。桥长十几米,宽四五米,可以并排通过两辆马车,每个桥拱高约五六米,直径三四米。桥面上也是用规则的大青石铺成,年代久远有些崎岖不平了。桥两边应该是有栏杆的,从桥边青石上的一个个榫孔可以推测,是曾经安装栏杆的地方,该是石栏杆年代久远坏掉,今天亦不能见到它的全貌了。
桥下清澈的流水迤逦穿过桥洞,与桥外的落差形成一道亮丽的瀑布,瀑布下是一嗡深潭,纯是石板的河底没有一点杂质,潭水晶莹透底,水面一圈圈浪花荡漾开去。桥下一侧堤岸处,一条石砌的水渠也从桥下穿过,顺着台阶可以下到小渠里取水洗脸。我想大概是为了让茶马古道上疲惫饥渴的行人,方便饮水洗漱而建的。这些小小的建筑里包含着中华民族好客、热心、仁爱的优良品德和深远智慧。
桥的下游处,一股泉水从石缝里汩汩流出,大石板的地壳上被人凿了一个圆形的水洼,一米见方一尺来深,近似圆形,恰似一个天然石盆。石盆接住了泉水,盛满后从一侧的漫溢出去,我们捧起水喝,又洗了脸,泉水甘美凉爽,沁人心脾。一个同事说,如果柳宗元来到这里,历史又会留下一篇脍炙人口的《小石盆记》了。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春光美女。朋友吟唱着自编的诗句,徜徉在这惬意舒心的自然风光里,。不知不觉太阳已经爬上头顶,驱赶掉了身上的阴凉,。我们腹中也感到空空如也。我们坐在小桥下的树荫里,伴着流水清泉,取出自带的美食,就着泉水,边吃边聊、边喝边笑,一场天然惬意丰满的盛宴开始了。
偷得浮生半日闲,人间有味是清欢,还是用古人道不尽的诗意来结束今天的行程和文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