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传奇》读后感100字
《自然传奇》是一本由[英] 奥利维亚·布鲁克斯/ 著 / [英] 伊恩·杰克逊/ 绘著作,黑龙江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50.00,页数:60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自然传奇》读后感(一):【书评人俱乐部】栩栩如生的动物世界
《自然传奇》这套书共有20册,我获赠了其中两本。全书画工精美,场面宏大,以第一人称叙述,给孩子们强烈的代入感,把动物世界中抽象的进化过程变成栩栩如生的纪录片。本书通过问题引导,每册关注某个种类的动物,在封二提出本册讨论的主题,点燃孩子的好奇心。
《史前动物》介绍了远古时代的物种,包括恐龙、猛犸象、剑齿虎等,客观描述并模拟恐龙灭绝过程。书籍的科学性在于,关于恐龙灭绝的原因,实事求是地陈述目前尚不详,但是主流的观点认为是陨石撞击地球引起植物死亡,进而导致食草恐龙食物短缺。既满足了孩子们的求知欲,又让他们明白对于科学尚未揭晓谜底的领域,要保持开放的心态和思路。
《蜘蛛和蝎子》这本书详细地介绍了蜘蛛如何织网、如何捕食,蝎子的刺有什么用等等,让孩子们明白这些看起来disgusting的昆虫其实也是大自然的绝妙设计,每个物种都有特定的生存方式,造物使其卑微,但也赋予其致命武器以防身和觅食。万物相生相克、生生不息,人类应当学习、敬畏生命,和其他物种和平共处。
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们来说,对画面的直观感受远远比文字的解说有趣的多。本书对动物的精致再现如同把动物从自然界中抓到放大镜下观察。在没有去过博物馆、没看过相关的纪录片之前,这套书籍就是他们人生中的第一次动物科普教育。当“自然”这个概念像一粒种子一样在孩子们的小脑袋中植根下来,好奇心和求知欲也会与成长如影随形。
遗憾的是,城市里长大的孩子们大多数只能在媒体或动物园见到一部分动物。像我小时候在山谷、田野里玩耍、认识动植物的机会可能永远无法重现。他们或许观察不到一只蛞蝓是如何在潮湿的石头上划出一根银线,一只勇往无前的壁虎如何迅捷灵敏地咬住一只飞蛾的头颅,一只蚱蜢如何在草叶上舒展粉红色的翎翅,一只懒洋洋晒太阳的独角仙是如何吓呆围观它的小朋友们。互联网时代,知识的获取和储备已易如反掌,而“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实践却难倒不少父母们。如何把学习和实践有效结合,是目前儿童教育者们都应该考虑的问题。
《自然传奇》读后感(二):宇宙神秘,自然传奇
刚看完一本《137亿光年的宇宙论》,图是黑白的,但宇宙的想象是无限的。然后拿起这本《自然传奇》,立刻有从天空降落大地的失重感。这些来自传奇自然的动物们,是我们这个美丽星球的财富,也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好邻居。
手中的两册分别是《食肉恐龙》和《食草动物》。《食肉恐龙》里介绍了地球上最强大的猎杀机器霸王龙和其他食肉恐龙的一些生活习性。以问答的形式非常引人入胜,而精美的插图又非常有临场感,一下让读者进入一个恐龙为王的远古时代。我们知道霸王龙食肉,但是一般还真不清楚,霸王龙眼睛小,是长在脸的正面,看到的世界也是立体的,嗅觉相当不错,几千米外的腐尸的臭气也闻得到。虽然不善长远距离奔袭,但是会等待时机,在最合适的地方等待猎物,等待一击即中。是的。霸王龙头很大,牙很尖利,但是霸王龙们一般并非完全拼牙齿咬死猎物,而是用结实坚硬的下颌将猎物的骨头砸碎,然后再用像匕首一样的长而利的尖牙迅速杀死猎物。好了,现在知道霸王龙是怎么猎物,以及其霸道的本性究竟为何了吧。
再看一款恐爪龙?确定是叫恐爪龙?而不是恐龙爪?是的,是的,是这个名,而且叫这个名的这只恐龙据说是最聪明的猎食者。这种龙,集体行动,喜欢围攻:一旦发现猎物,就悄悄摆好阵势,神不知鬼不觉地包围它。一根筷子一折就断,一把筷子难折断。团结起来力量大。这种恐爪龙,腿强壮有力,尾巴长,奔跑速度快,平衡感好,后脚上还有一只大指爪,非常尖利,像钩子一样可以插进猎物身体里。只要被恐爪龙抓住,猎物身上那些脆弱的器官就绝无完好。
还有一种像小鸡仔一样大,四肢像鸟爪一样纤细的小恐龙,也是食肉恐龙。你要问了,这么小,还想吃什么肉?可是别看他小,这种叫“绿衫王”的小恐龙,可是蜥蜴和小型哺乳动物的天敌。
伶盗龙,有点像始祖鸟,全身覆盖着羽毛,不是鳞甲,但是不能飞,所以不是鸟。
重爪龙,看起来像鳄鱼一样,四肢长,喜欢埋伏在河边,特别喜欢抓鱼。
精致精细的绘画风格,很美,而图文并茂又活灵活现的讲解,也轻轻松松间让我们又多认识了四种恐龙。不错的绘本读物。值得推荐。
《自然传奇》读后感(三):自然传奇
这套书我一共读了四本,分别是《极地动物》、《远古生物》、《食草动物》、《食肉动物》,这是一个意外的惊喜。
我对动物的了解其实真的不怎么样,并且对大部分动物我是怀有害怕之心的,尤其是软体动物。以前上生物课,我基本是不愿翻开书的那种学生,毫不意外,我的生物成绩从来没超过70分,也因为如此,高中分科,我毫不犹豫的选择了文科。
就算这样,我还是挺喜欢看《动物世界》的,不过我是选择性的看,遇见讲述蛇、毛毛虫等,我都会赶快换台。我家小王子就偏不,他总是调皮的问我:“小爸,你怕哦?”然后我就郑重其事地点点头,他笑呵呵的说:“我不怕。”然后就拿过遥控器换回台来看的津津有味。大多时候,我除了无奈,什么也不能做。可是,有时候,他为了讨好我,跟我协商:“小爸,看猪猪侠嘛?”他说这句话除了是想讨好,也是命令。因为我们不准他看猪猪侠,小孩子的认知太少,他看猪猪侠除了变身什么都没学会,每次把家里搞得乱七八糟的,我就头疼。他这样说的时候,我唯有妥协。
自然传奇的出现,给小王子的生活增添了些许色彩。这四本书介绍很完善,虽然小小的他还不认识字,但是通过自然传奇已经认识了好多未见过的动物。说来惭愧,作为大学生的我也有不认识的字,没办法,只有翻字典查出读音,再教他。
小孩子对艳丽的色彩很是钟爱,但凡颜色亮丽,都是他心爱之物。这四本书当然也不例外,每本书封面都各具特色,并配有英文。小王子最喜欢的是印有老虎那本书的封面,只是因为猪猪侠变身后是老虎。【好吧,其实这原因让我也挺无语的。】
小宝贝还小,看不懂漫画,这样配有动物的书就成了他缠着要跟我睡觉的主要原因。【我真后悔啊,除了他出生时为他洗过尿布,会吃饭后喂他吃饭,陪他看电视、玩耍,我还真的没陪他睡过。~~~~(>_<)~~~~,可是现在,每晚粘着我~~~~(>_<)~~~~】一周下来,不是太难认的动物他都认识了,并且还会唱《小老鼠》的歌了。
兴趣是孩子学习知识最大的动力,因为喜欢,所以才会主动接触。能找到喜欢的书,我觉得是每一位爸爸妈妈最大的开心事。作为家长,就应该多多关注孩子的喜好,让宝宝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起来。
《自然传奇》读后感(四):《自然传奇》:万物皆有灵
比起成人,小孩子的思维更善于发问和记忆。而给小孩子的启蒙课,也就要让他对“自己是谁”产生兴趣,进而发生对世界的好奇。。但了解他自己的初步,应当是了解他者,了解是谁和他共享这颗星球的蓝天、阳光和坚实的土地。好奇劝导求知,而求知引导的,一定是善意。
《自然传奇》是来自英国的一套自然科学普及绘本,其文字和图画部分均来自知名的作者——奥利维亚•布鲁克斯是英国著名科普童书作家,著有《益智版幼儿全景透视认知绘本》、《儿童趣味图画小百科》、《恐龙大揭秘》等热销作品;而负责图画部分的伊恩•杰克逊则是英国最负盛名的专业科普画家之一,《伊恩•杰克逊的动物画像》便出自他的手笔。二人的合作,使得这套共20册,涵盖了几乎“自然界一切”的巨制,兼具了科学性与趣味性,生动而“干货十足”。
我读到的两本是《爬行类大家族》和《沙漠动物》。其实这套书的原题《See how we live》要比《自然传奇》更吸引人一些——“看看我们如何生活”,是一种富于情感的、善意的邀请。同时,内文的叙述也是以动物的第一人称来贯穿始终,因而文本读来,颇有亲和力。
具体到这两分册,《爬行类大家族》首先概括地指出了这一“家族”的主要成员,然后着重讲述了鳄鱼、海龟和蛇的生养与日常生活;而《沙漠动物》一册则围绕沙漠里严酷的自然条件为中心,介绍了沙漠中的动物如何努力生存。朴实而亲切的文字,加上可爱也不失写实风格的绘图,使得这套作品颇为有趣。
应当给孩子们读怎样的“科普”,始终是个容易回答,却不容易操作的课题。兼具趣味性和科学性、引导孩子们的兴趣,顺便再培养某种好的阅读或是思维习惯,说起来容易,但一旦想要为孩子推荐或是寻找一套出色的启蒙读物,却又实在是不易之事。同样的问题抛给了童书的“制作者”,就形成了童书市场鱼龙混杂的局面。但其实,有关孩子的事,也总要基于孩子的视角出发的。要有童心——更重要的,是去讲述真正重要的道理。如果讲自然,就一定要告诉孩子自然的真相——像《自然传奇》,“See how we live”,万物皆有灵,它们努力生存,延展自己的生命价值。于是人的高贵也不在于凌驾,而是领悟和包容,直至拥有和睦与幸福。
这大概是一个孩子在最善于学习的时候,应当懂得的最重要的道理。
《自然传奇》读后感(五):彩绘的自然醉美(读《自然传奇》系列)
彩绘的自然醉美
——读《自然传奇》系列
滁人也
很多年轻的爸爸妈妈都希望有这么一套书:很系统地介绍自然万物,可又浅显易懂,生动有趣,而且图文并茂,让孩子欲罢不能,奇幻的阅读之旅就从这套书中开启……也许,这一套《自然传奇》能给爱心爸妈们一个惊喜。
这是一套彩绘版的童书,文字作者是英国著名科普童书作家奥利维亚•布鲁克斯,他还著有《益智版幼儿全景透视认知绘本》《儿童趣味图画小百科》《恐龙大揭秘》等。这些书,都深入浅出、生动形象地介绍了某些孩子感兴趣的知识。图画作者是伊恩•杰克逊,英国最负盛名的专业科普画家之一,著有《伊恩•杰克逊的动物画像》等。“画风在坚持科学的精细与准确之余,又保持着令人叹服的艺术美感。”
比如这套《自然传奇》,作者写蜘蛛猿是这样开头的:“我是蜘蛛猿,在树枝间跳跃的时候,我要手脚并用,还要用上尾巴……”文字的上方,就是三只惟妙惟肖的蜘蛛猿,“手”抓住树枝,而尾巴的末端竟然也向瓜蔓一样绕在树枝上,两只后腿则悬空挂着,摇摇晃晃,真的有意思极了。为了让小朋友(读者)知道蜘蛛猿的尾巴为什么能如此牢牢的“抓”住树枝,在书的后一页,仿佛放大镜一般画出了一个尾巴末端,连毛孔似乎都看得见,真得就犹如相机拍摄的一般。在图的下面配有文字:“我尾巴梢里侧没有毛,而是和我的手掌一样,覆盖着结实的皮肤。这样的尾巴用来抓住树枝,真是再合适不过了。”
张开大嘴的狒狒,荡秋千的猩猩,海洋里用胃直接伸入贻贝壳内的海星,会把海葵的毒素藏在触角里对付天敌的海蜗牛,像鲸一样生活在水里的哺乳动物海牛,奇异的珊瑚礁世界,喜欢吃草的超级大块头食草恐龙,以及那无比奇特的远古生物、极地动物……所有这些,都在这套共20册的《自然传奇》里。
或许可以说,这套科普童书,读者定位却完全不必一定是儿童。实际上,20册里面出现如此之多的动物,每种动物又如此清楚简洁地介绍了其特点,成人读者看了,也定能大开眼界的。特别是想让孩子“见识”一下那些动物真面目的爸爸妈妈们,完全可以指着图书上那些色彩鲜明、逼真,且表情丰富的图片跟孩子分享:“这是大海豚,那是飞鱼,而另外那个,则是万年之前的史前动物水龙兽……”能和孩子一起成为书的忠实朋友,那是何等的快乐与幸福!
一套彩绘版的《自然传奇》,有着别样的“美景”在其中。对此套书,无论怎样阅读,必定会开卷有益的。
《自然传奇》读后感(六):彩绘的自然醉美(读《自然传奇》系列)
彩绘的自然醉美
——读《自然传奇》系列
滁人也
很多年轻的爸爸妈妈都希望有这么一套书:很系统地介绍自然万物,可又浅显易懂,生动有趣,而且图文并茂,让孩子欲罢不能,奇幻的阅读之旅就从这套书中开启……也许,这一套《自然传奇》能给爱心爸妈们一个惊喜。
这是一套彩绘版的童书,文字作者是英国著名科普童书作家奥利维亚•布鲁克斯,他还著有《益智版幼儿全景透视认知绘本》《儿童趣味图画小百科》《恐龙大揭秘》等。这些书,都深入浅出、生动形象地介绍了某些孩子感兴趣的知识。图画作者是伊恩•杰克逊,英国最负盛名的专业科普画家之一,著有《伊恩•杰克逊的动物画像》等。“画风在坚持科学的精细与准确之余,又保持着令人叹服的艺术美感。”
比如这套《自然传奇》,作者写蜘蛛猿是这样开头的:“我是蜘蛛猿,在树枝间跳跃的时候,我要手脚并用,还要用上尾巴……”文字的上方,就是三只惟妙惟肖的蜘蛛猿,“手”抓住树枝,而尾巴的末端竟然也向瓜蔓一样绕在树枝上,两只后腿则悬空挂着,摇摇晃晃,真的有意思极了。为了让小朋友(读者)知道蜘蛛猿的尾巴为什么能如此牢牢的“抓”住树枝,在书的后一页,仿佛放大镜一般画出了一个尾巴末端,连毛孔似乎都看得见,真得就犹如相机拍摄的一般。在图的下面配有文字:“我尾巴梢里侧没有毛,而是和我的手掌一样,覆盖着结实的皮肤。这样的尾巴用来抓住树枝,真是再合适不过了。”
张开大嘴的狒狒,荡秋千的猩猩,海洋里用胃直接伸入贻贝壳内的海星,会把海葵的毒素藏在触角里对付天敌的海蜗牛,像鲸一样生活在水里的哺乳动物海牛,奇异的珊瑚礁世界,喜欢吃草的超级大块头食草恐龙,以及那无比奇特的远古生物、极地动物……所有这些,都在这套共20册的《自然传奇》里。
或许可以说,这套科普童书,读者定位却完全不必一定是儿童。实际上,20册里面出现如此之多的动物,每种动物又如此清楚简洁地介绍了其特点,成人读者看了,也定能大开眼界的。特别是想让孩子“见识”一下那些动物真面目的爸爸妈妈们,完全可以指着图书上那些色彩鲜明、逼真,且表情丰富的图片跟孩子分享:“这是大海豚,那是飞鱼,而另外那个,则是万年之前的史前动物水龙兽……”能和孩子一起成为书的忠实朋友,那是何等的快乐与幸福!
一套彩绘版的《自然传奇》,有着别样的“美景”在其中。对此套书,无论怎样阅读,必定会开卷有益的。
《自然传奇》读后感(七):探索自然的奥秘
信息时代我们亲近大自然的机会越来越少,还记得小时候,经常和父母一起去田间种地,虽然见到的都是农作物,不过面对大自然的开阔视野还是能让人心情舒畅不少,后来电视普及的时候,父亲也总是爱看动物世界,大自然孕育了一切,有平和也有残酷,动物世界里为了生存必须每天奔跑。看似原生态的大自然其实也在讲述生存和生命的意义。
同样,《自然传奇》看似一本科普读物,其实也是大自然在讲述适者生存的道理,动物们在用自己的进化史证明生存的王道,这里面需要智慧、需要不断改变自己、更有残酷的弱肉强食。
本书包含20册,涉及到爬行类、昆虫、远古生物、海洋生物等,随机得到的两本是远古生物和极低动物。远古生物讲述了地球最初生物的生物,读这本书的时候让我想起小时候学到的生物课,仿佛自己又回到了学生时代,这些有关大自然的知识那时候都学习过,如今站在这样一个角度重新学习反而是另一种感悟。地球最初的生命要从35亿年前说起,好久远,那时候只有一些细菌,经过漫长的岁月才有了后来的海洋生活、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乃至辉煌一时的恐龙时代。这个过程本就是一个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残酷竞争,想要生存就要不断进化,积极改变,人类也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人类的世界竞争残酷,大自然也上演着同样的戏码。
极低世界讲述了企鹅、信天翁、北极熊和海象。一直都很惊叹大自然的神奇,在南北极这样寒冷的地方都有生命存在。特别是信天翁,翅膀长达3米,能和伴侣相伴80年,这不就是所谓的长相厮守吗,人类的爱情如果能相伴80年那也是个传奇了。还有企鹅,身体厚厚的羽毛和脂肪是为了适应寒冷的天气。在南极,成千上万的企鹅聚集在一起驱赶严寒,也为了抵抗外敌。
本书讲述的内容简单易懂,作为科普读物很适合孩子阅读,书中的图画也很精准到位,很有艺术美感,如果不仔细看会以为是相机拍摄的照片。书的封面采用英文名称,有种纪录片的感觉。本书的内容讲解方式也很亲切,没有阅读百科图书的距离感,通过这样一本书,一下子就拉近了孩子和动物的距离。
孩子的世界是充满童真的,在父母和孩子阅读这本自然传奇的时候,孩子看到的是动物的多姿多彩,认识到各种不同的动物和他们的生活习性,有过生活阅历的父母看到的是世界的进化和竞争。希望父母能引导孩子通过书本看到现实的世界,世界上的万物本来就是相通的,通过动物世界也能学习到很多人类生存的道理。
《自然传奇》读后感(八):【书评人俱乐部】《自然传奇》
《自然传奇》系列一套20本,从天上飞的、地上跑的再到水里游的,真是无所不包啊。除其内容丰富外,还有很吸引人的一点是,它的画风十分细腻生动。
我和孩子首先挑了我们最感兴趣的《鲸和海豚》,可能因为我们住在一个临海的城市,家又离海边很近,所以对关于海洋的一切事物都充满了好奇。
在阅读此书之前,我也曾买过很多本关于鲸和海豚的书籍,从它们的种类、习性、分布到现存量、灭绝等级等等,详细得反倒让孩子失去了阅读的耐性,最后搁置一旁。
而这一版的“鲸和海豚”,倒更适合孩子来阅读,绘图准确生动,文字又很浅显,阅读变得更为流畅。同时以动物的角度用第一人称“我”来回答各类问题,沟通更亲切,孩子对自然知识更容易吸收。
在看过第一本后,我们兴趣盎然的开始翻阅第二本《食肉动物》,老虎的封面看上去威风凛凛,不愧为食肉动物的代表啊~
我个人偏爱的是独行侠——豹,我最早学会区分豹子和猎豹是在读《哈尔罗杰历险记》的时候,一直觉得豹是最像杀手的动物,冷静、果断、自信,有时候落魄看上去都那么优雅。
而最没好感的当属16-17页的鬣狗们,我是真真真对这种狡诈强盗式的动物好感不起来啊~
在读完这本《食肉动物》后,和女儿又接连读了另外两本——《蝴蝶和飞蛾》以及《夜行动物》。
前者相对来说在生活中更熟悉一些,谁儿时没有捉过蝴蝶和蜻蜓呢。因为这个系列的画风太过写实,当女儿看到7-14页蝴蝶的蜕变过程时,她忍不住感叹了一句“好恶心啊”。
生活里,我们最怕的就是昆虫类,对虫子有着不可理解的恐惧感,可是当看到它那么努力终于蜕变成蝴蝶时,又忍不住觉得万物真的很奇妙啊~
果然,人类才是最奇怪的生物啊~
“夜行动物”中我最熟悉的就是21页的刺猬了,因为我小时候在家附近的草丛里捡到过2只小刺猬,与人并不亲近,后来用筐子将它们带到后山放走了。
看到这本书,又突然想起这段童年的美好回忆,讲与女儿听,她觉得不可思议。是啊,现在这里繁华了都市,很多小时候常见的动物都失去了踪影,就连养只小狗都成了难以达成的梦想。
儿时大群大群可见的麻雀,现在都成了稀客,又如何让孩子认识自然,了解自然,感受自然,并且热爱大自然呢?
今天通过翻阅《自然传奇》,希望孩子不但能了解关于动物的知识,也更懂得要爱护、保护和珍惜它们。但愿在一代代人的努力下,生命与自然更融合。
《自然传奇》读后感(九):动物是我们的好朋友
动物是我们的好朋友
读《自然传奇》/by烟波浩渺1980
自然界的动物是我们最好的朋友,而这套书就是一本非常不错的科普读物,向读者介绍很多动物的好朋友,并小小介绍了它们的生活习性,让更多的小朋友直观的认识这些不同的自然界生灵。《自然传奇》这套书共有20册,开本不大,薄薄的一个个小册子适合亲子阅读。整套书的颜色饱满,没有媚俗、搞怪风,尊重一些动物自然的状态,保留是动物最适合出现的场景。
文字作者是英国著名科普童书作家:奥利维亚•布鲁克斯,他将海陆空中最有代表性的动物们(包括远古生物),归类入册形成不同的分类。每册书大致有六七种动物的图文说明,重点介绍每个小动物的特性,如喜欢什么,吃什么,为什么瓢虫身上有斑点?儿子读了这书后,接连不断的问了好多问题,人形十万个为什么开始了:为什么鸟儿会飞?鱼儿会游泳?沙漠里的除了骆驼还有什么稀奇古怪的动物,它们的数量多不多?有没有动物可以生活在地底岩浆里啊?远古真的有恐龙?••••••
《自然传奇》无论是从书的装帧和版面设计,特别有大牌纪录片的感觉。装帧有原版书的感觉,封面中英文结合,自然不违和。虽然它是绘本,如果不仔细看,非常有油画风照片的感觉。尤其是我读到这几本《沙漠动物》、《昆虫》、《海洋生物》、《鲨鱼和魔鬼鱼》、《远古生物》即视感非常强。大爱这种画风,追求的科学严谨性和艺术的美感,满足颜控对图书风格要求。
市面上关于动物的科普书,多不胜数,让人眼花缭乱。《自然传奇》的特点就是在于它的画风大气,画家伊恩•杰克逊,英国最负盛名的专业科普画家之一,著有《伊恩•杰克逊的动物画像》等。画风在坚持科学的精细与准确之余,又保持着令人叹服的艺术美感。书中所选的各种动物是自然状态的场景重现,仿佛照片一样质感的绘图,画家的绘画功力可见一斑。
书中的文字简介生动富有趣味性,以第一人称“我”的口吻,向读者介绍动物的特性,就类似我们大人互相认识交朋友的感觉,每个动物五六行字数,读起来适合儿童的思维模式,适合年幼的孩子阅读。
当我读到《昆虫》这个册子,心里想起来的是法布尔的《昆虫记》一个个小昆虫遵守着自然的准则,繁衍生息,为了生存不断的努力,昆虫们身形虽然不起眼,可是他们综合起来可以一个惊人的数目。你瞧那些蚂蚁、甲虫、苍蝇、蚊子、瓢虫,简直无处不在。
2015年8月20日星期四
如有转载经授权后方可,请豆邮联系笔者或2933702061@qq.com。
《自然传奇》读后感(十):自然的主题,传奇的解说--------评《自然传奇》
古代先哲亚里士多德曾经对自然有着如下的定义:“大自然的每一个领域都是美妙绝伦的。”尽管我们只是地球之上自然界的一份子,但是我们却很是有必要对我们的后代未来传授和解惑有关的神奇自然话题。走入自然的深处,解读自然的传奇,感知其中的精彩,领悟自然界各个角落散发着的迷人与芬芳------
不可否认,自然是一个很宽泛和深奥的主题。于其深处,我们有着太多值得探讨学习的内容。对于这样一个有着太多主题可以拓展的“自然”,我们的孩子如何可以形象生动地了解其中的精髓呢?一套由黑龙江美术出版社引进的《See how we live》,现如今译名为《自然传奇》的套装丛书相当精彩地填补了有关于”自然”话题的绘本作品。
作为一套套装丛书,这里共包含了20个不同自然类别的分册。动物,昆虫,鱼类等等自然界的生灵于此中得以生动的解说。上至飞禽走兽,下至江湖鱼类,应有尽有的动物们尽情地演绎着属于它们的自然传奇。于这套书册之中,哪怕是恐龙,史前动物都在属于它们对应的分册中展示了属于它们的风采。最近,我和孩子共同分享的是这套系列丛书中中《夜行动物》和淡水动物》两个分册。尽管这只是其中的两个不同类别的主题,但是借助着这2本分册的阅读,我们足以可以由此及彼地对整套丛书有个大体的认知。这套书册的阅读价值可见一斑,精彩不凡。包罗万象的自然主题于这套绘本丛书系列中得以分层次的展现。考虑到阅读群体的小读者们需求,每个分册的内容编排点到为止,却又充满着生机。每本书册的页码不多,但是言简意赅地把对应主题的动物奇妙所在娓娓道来一二。就绘本的画风而言,生动鲜明,立体感超强。看着这样的配图画面,我觉得这里给予读者视觉上的强烈震撼。设问形式的目录标题,以第一人称切入主题的话题解答,确保着小读者们看得更加深入,更加身临其境。毕竟,公式化的解说早已经不适应于今日好奇,多问的孩子了。此刻这套丛书着眼于小读者,更借由小读者们的角度生动地展示着自然界的传奇故事。其中的狠多知识点,哪怕是身为家长的我曾经也是一知半解。比如吸血蝙蝠篇章,前不久娃儿还一直询问我是不是都会来吸人血,有没有这样的可怕动物。此刻的这本《夜行动物》生动细致地解说了这一动物的特性和吸血的类别。答疑解惑,生动详实,着实有趣。借助着如此短小,精悍,却又图文并茂的绘本套装形式书册,我们读得着实酣畅淋漓。
对于这样一套《自然传奇》科普百科绘本图书,我觉得其阅读价值着实亮眼。值得推荐给充满好奇心的孩子们阅读,一同走入自然界传奇秘密的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