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游侠儿》影评摘抄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游侠儿》影评摘抄

2021-05-11 23:12:27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游侠儿》影评摘抄

  《游侠儿》是一部由张彻执导,姜大卫 / 李丽丽 / 郑雷主演的一部动作 / 武侠 / 古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游侠儿》影评(一):少年时有个游侠梦

  曹植《白马篇》:“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那是以家国情怀为先的游侠儿。

  而到了晚唐,李山甫《游侠儿》:“好把雄姿浑世尘,一场闲事莫因循。荆轲只为闲言语,不与燕丹了得人。” 这些游侠儿已经精神已经离初盛唐那种豪爽通脱、自由向上的时代精神愈来愈远,更倾向在乱世变迁中的醉生梦死。

  电影中的姜大卫还算是接近盛唐那一类的游侠儿,但格局上还是低了点。

  喜欢最后一幕,策马,倒在草地,情人飞扑,全程升格。游侠的潇洒出来了。

  张彻喜欢玩基情多于男女爱情。我还是比较喜欢男女爱情多点。

  编剧又又是倪匡。武侠的倪匡,喜剧的黄炳耀,垄断了两个时代。

  《游侠儿》影评(二):他还不会笑

  看完这个电影我完全明白了张彻初期规定姜大卫十分钟只能笑一次的原因,因为如果都如《游侠儿》一般,我们也许可以再多一个踩香蕉皮的,但少了一个阿尊。

  阿尊最好的还是忧郁的时候,他是那种充满戾气的少年,譬如新独臂刀,突然展颜一笑,如乌云见日,但转眼便又黯淡了,人生大抵如此。

  游侠儿犹如雷力如果一直没有遇见那个所谓的大侠,的确名头万儿会越来越想,可实际不过多一个被人利用的小孩。盖世武功换来的其实还是以命抵命,但满地的镖师不会因为他笑得好看心里就算了的。

  这个片子的台词精彩不少,譬如那句真奇怪,老娘总是八十岁,不会七十九,也不会八十一”,还有一句其实也颇有少侠风采:才做了一次神仙就要吃白食了。(后面还有“不是我不给你们,我要留下一点”。

  这个里面的大河六侠之首万无一失的确很有风范,不比《铁手无情》里的那个老大差,所谓盗亦有道,这个道不是道义还好,如果是不得门径之道,自然就如陈星这样的满身肌肉先是面汤又是滚油之类的。

  游侠儿对女孩的笑按理说多多益善吧,其实不然,如他这样的笑便如小孩,小孩吗只能骗骗小孩。

  姜大卫一生演艺生涯也许学会的最要紧的事情便是如何笑吧。

  《游侠儿》影评(三):那种漫不经心的姿态

  姜大卫的表演很容易让人忽视他在表演,无论哪个角色总让人觉得就是真实的人物,让我记住的不是他那古典气质的五官,而是那种漫不经心的姿态,这种气息仿佛一种毒药慢慢入侵你的灵魂,时刻触动着你内心最敏感的神经。

  这种漫不经心是充满风情的,透着慵懒,就连笑都透着一股不进不退,邪邪的却又有着少年的率真。喜欢游侠儿的姿态,仿佛一切都是潇洒的,活着似乎是件极其美好的事,没有条条框框,活着很简单,想吃的时候吃,想睡的时候睡,偶尔内心的正义感跑出来还可以劫富济贫。或许这就是少年郎,每个人曾经都拥有的这种游侠儿的姿态。

  很崇尚古典气息的美,就像一种隐忍的风情,似乎裹着层层迷雾。那时的武侠电影总是处处透着古典,有着区别于现在所拍武侠的内涵。张彻的电影大都阳刚十足,每每各种角色总是赤膊决斗,就连死都是华美的,就如涅槃重生,而今的电影再也找不到这种古典的阳刚气质,满世界的“温柔”,拍的武侠电影也总是觉得不够味,内容很牵强,观后即忘。

  看过姜大卫的几部作品,总觉得当年没有和狄大侠演小宝和康熙是一大憾事,那种灵气分明就是韦小宝的化身,可惜现在为止还没看见有一个这样的演员。

  所以总是怀念那个真实的年代,那个为拍电影而拍电影的年代。更多也是因为那个时代漫不经心的姿态吧!

  《游侠儿》影评(四):话唠成灾——在世界末日时遇见小姜

  写于2012-06-29

  胡乱的一点前言

  灵感于我来说是件很奇怪的事,它会在我坐公车时涌现,会在我走路时涌现,会在我洗澡时涌现,会在我躺床上时涌现,但通常都不会在我坐在电脑旁,想写东西时涌现……所以我想写点东西是很痛苦的,因为当我要写时,酝酿起的思绪早就过去了,加上记性越来越差,总是会忘记事情,所以我尽量一点一点的回忆起来

  人家说快乐不知时日过,我想花痴也不知时日过,不知不觉迷恋了小姜已有数月,当初三月时从TB上买回的老姜台历也从三月翻到了六月……(真的好想要小姜台历啊,打滚ING)

  自打二月以来,花痴上头的我总是有不断的念头闪现,想写些什么,但都忍住了,一来是觉得自己刚入门作品没看几部就写显得太不够格,二是有太多念头想写……如今小姜电影业看得七七八八了,而他老的生日也快到了,我想是时候动笔了,我知道要是现在不写,以后再想动笔估计就难了。。。

  好,话唠开始。。。

  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遇见小姜便是这样(我怎么觉得我突然文艺起来了),想当初只是想看王羽,想一睹他年轻时候的风采(要知道事情经过,简述一下:姜大卫——新独臂刀——独臂刀——王羽——武侠——汤唯,是倒叙哦),却又阴差阳错地扭转了方向盘,想起了有个老牌演员——姜大卫,这个人不知从什么年头开始出现在我视野之中,也不知从何时开始我对他有了印象:哦,这人叫姜大卫,别人都喊他John哥。。。

  《游侠儿》影评(五):少年不适合江湖

  分了几天看完的,或许是我不再有少年心性了,即使是姜大卫演的,我也是分分钟在吐槽游侠儿作死。恨铁不成钢的作死,恨铁已成钢的作死。

  小孩儿闯江湖,老一板一眼的教训别人,其实自己又懂得多少呢。

  一开篇教训了飞贼,以为他要将钱送回大户,转个眼就给了灾民,还以为别人嫌不够,身上的钱都给了出去,我翻了第一个白眼,你也给自己留点啊。

  没钱吃饭,赔着笑脸,说,你们的东西真的是便宜。我翻了第二个白眼,你你你也拿出点侠士的气概镇个场子呀。

  后悔剑卖便宜了,去追买剑的人,第三个白眼,吃饭的家伙你卖的时候咋不想清楚。

  银子分给赌输的人,丝毫不介意前面别人对他爱答不理,你是忘了之前没钱的苦处了,回来拿银子,还是为了做赌金,哎。

  去抢回剑,顺了银子,还头头是道的说,天下银子一般白,你叫唤他,看他答应你不。你说你又不爱钱还拿着一堆银票,非要拿多点钱,与人结仇,虽然我们上帝视角知道是个坏人,可是你不知道呀,真是仗艺欺人,人好歹之前还帮你解了围,长得丑就不可以混江湖了?

  结果不久就被老江湖给骗的团团转,面对一群歪瓜裂枣,交了几次手的劣迹斑斑,居然实名以报还加入他们,你不是下一个封俊杰你是谁。

  打斗的时候,要求只拿东西不杀人,人死的差不读了才问汪镖头到底是谁,少年呀少年,师傅没告诉你江湖险恶嘛,你就学武艺了。

  被骗了觉得丢人,死活不和姑娘说明真相,单枪匹马去抢回宝物。双拳不敌四手啊游侠儿,你不心疼自己,我们心疼呀。

  到了最后,你倒是一刀结果了万无一失啊,逗他玩做什么,知道你是主角,中了一剑一时半会也不死,可是你白纸一张,斗不过奸诈小人好嘛。明明可以不中那一剑的(撅嘴)。

  看他从不杀人到杀人如砍瓜切菜,看他从教训小姑娘到自己受了教训,看他连最熟手的双剑都无力再玩。即使还是笑着,却带着自嘲了。

  游侠儿,他真正的踏入江湖的那一刻,他便死了。不如永远做个不知江湖的少年人。

  《游侠儿》影评(六):张氏英雄

  片子有点糙,但依我看,除了女主太丑之外,倒是有潜力成为张彻挺不错的一部作品。在这部片子里,张彻对英雄的定义可以说很分明了。

  张彻的片子百分之九十九都始于少年。鲜衣怒马,意气风发,所以首先,他的片子大都可归类为成长片——少年成长为英雄的故事。

  如何成长?第一这个少年要犯错。比如本片中游侠儿的受骗、《独臂刀》雷力和《十三太保》李存孝的骄傲自满,甚至少有的文艺片《死角》里张纯的放浪落拓。《五毒》算张彻电影的异类,因为其中并没有“少年英雄”。主角都很丑,没什么英雄气概,关键也都没犯什么错,没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张彻意不在此,只是将其作为一幅发泄他邪典情调的画布罢了。

  好,现在我们有了犯错的少年,那么这个少年如何淬火成钢,成为正宗的张氏英雄呢?

  当然是死了。

  死亡可以说是张彻最重要的主题之一,张彻不懂女性美(所以唯一的文艺片拍得恶心得要死),说不来什么深刻的哲学,但张彻有一种孩子般的对死亡的纯真梦想。死亡在他这里是最肉体的,所以他是茄酱导演,但肉体本身对于张彻就是个近乎抽象的迷人概念,所以他的作品里,血要最红最浓,最触目惊心,但肯定不是最真实的。或者不如说,死亡的肉体是一个象征,就像史敬思那袭稠艳红披风,飘在风中,标志的是一个凡间肉体的升华。

  于是本片的游侠儿死了,十三太保的李存孝死了,张纯死了,雷力没死,但他断了条胳膊,而且知己惨死,是另一种形式的死亡。《五毒》还有个异类的地方就是它的主角最后竟然没死,这在我看过的张彻电影中是仅此一例。

  但是本片其实不止游侠儿一个少年,甚至,不止他一个人犯错。造成那个错误的,游侠儿是一个,李丽丽也是一个,细细论起来,她的错甚至比游侠儿犯得还严重。

  但她并没有死(我不记得张彻其他片子有没有女主死掉过,印象中应该没有),甚至,并没有谁拿这个来怪罪她——这就是张彻的性别观。对于张彻来说,英雄只能是男性,女性不会受到怪罪,更不可能成为英雄。

  所以究竟什么是张氏英雄呢?他要承担责任,所以他会被怪罪,会为这责任付出惨烈的代价,而正是这惨烈的代价——死——像一个洗礼,就像本片最后,一行人带着游侠儿的尸体,朝霞光弥满的天际走去——少年在这一刻成为英雄,他的肉体,原本是汁质的,是躁动的冲动和情欲,在此刻,汁液变成布衫上的稠红——一种高贵的肉体的极端的颜色,他就此升上殿堂,成为一个男人,也即真正的张氏英雄。

  《游侠儿》影评(七):少年不识愁滋味

  华语电影中,至少有两部《游侠儿》。一部上映于1990年,是由当时如日中天的小虎队主演、朱延平导演的。另一部是1970年首映,张彻导演、姜大卫主演的《游侠儿》,这也是姜大卫以一个利索漂亮的替身动作为张彻发掘以来第一部担纲主演的电影。

  游侠儿的设定,是一个带着一身好武功和一脑子江湖道义初闯江湖,梦想着行侠仗义当大英雄的少年。然而,刚刚一本正经地提醒他救下来的镖局姑娘小灵子“江湖上的坏人多”,一转身,却是他自己遇上了真正的坏人。

  一帮大盗看中游侠儿的身手,假称自己是劫富济贫的侠客,骗得游侠儿和他们一起劫了小灵子所在镖局的镖。这个一路济危扶困,心思单纯到把从强盗那里截来的金子顺手全给了灾民,当灾民向他跪谢时竟着急地把身上的碎银子也全给了出去,搞到自己付不出饭钱的游侠儿,面对如此卑鄙的欺骗,面对坚信他清白的小灵子,也只能说一句“说起来真丢人,我……上了人家当了。”

  少年不识愁滋味,当少年发现了世道险恶,少年就不再是少年。

  整部电影里,游侠儿几乎一直都在笑,他曾经笑得眉飞色舞、笑得强作镇定、更曾笑嘻嘻地安慰刚死了师哥的小灵子“你本来很好看的,一哭就难看死了。”而在为镖局夺回珍宝的血战中,被利刃穿身的游侠儿,面对剑下以“家中有八十岁的老娘”之语哀求饶命的强盗,他惨淡的笑容里满是对这个荒谬世界的讥嘲:“真奇怪,老娘总是八十岁,不会七十九,也不会八十一。”笑容消失的同时,他毫不犹豫地痛下杀手——少年的成熟本来没有不付出代价的,只是很少有人如他这么惨重、这么彻底。

  《游侠儿》的好,在于拍出了“少年”:少年纤毫毕现的青涩脆弱,少年晨曦一般稍纵即逝的美,少年面对世界初生牛犊的无畏同时又毫无根基的迷惘。

  首映于1981年的《猫头鹰》是一部超越了时代因此被它所属的时代低估的电影,当年票房平平,近年却屡被港片研究者重新提起,公认它是无厘头电影的鼻祖。今天的观众如果找出这部电影来看,会发现在周星驰走红之前许多年,周星驰电影里惯用的无厘头疯狂恶搞桥段,都在这部片子里找得出原型。电影中,当年游侠儿的主角姜大卫出演的范侍卫,为了给皇上寻回宠妃,请求小李飞刀出手相助,小李飞刀却称病只派出了徒弟小小李。小小李对范侍卫许诺的高官厚禄全无兴趣,冲口而出:“我情愿跟你做游侠儿……”

  这句台词让我在看这么一部爆笑喜剧的时候蓦然忍不住一声叹息:游侠儿啊,腰插双剑骑着马兴冲冲一头撞进江湖的无辜孩子,见过你的都未曾忘掉,没见过的人不会明了。

  《游侠儿》影评(八):游侠儿

  游侠儿可以说是为姜大卫量身定做的。姜大卫生性跳脱,小学、中学各留过一次级,十七岁中学没毕业辍学,为了躲避读书甚至还玩儿离家出走。第一份工作在写字楼当后生,月薪180块,只干了13天;后来又有朋友介绍他到古董店上班,月薪200块,这次做得比较长久,三个月。最终还是选择了做武师这份不知道有没有前途的职业,所以姜大卫自己说这就是命,注定跟电影圈纠缠不清。这种跳来跳去的生涯,简直跟片头游侠儿用轻功戏弄冀东双飞贼克服地球重力做出的种种腾跃动作有点心照的意思。《游侠儿》的主人公游侠儿,名字已经揭示了他的职业、心性诸多特点。游,整天到处浪荡;侠,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慷慨好义重信守诺;儿,这是电影的主线,他虽然武功极高性格不羁,却始终还是一个孩子。他救下江灵,要她不要到处乱跑,江湖上坏人太多,却最终因为轻信大盗的谎言,帮助他们劫了镖局的财物。

  纵观整个影片,可以说这是一个很单纯的故事,游侠儿一路行侠仗义解危扶困误信奸人所言帮人劫镖然后憣然醒悟血战之后夺回财物而献出自己年轻而宝贵的生命。也可以适当yy兼拔高一番,《游侠儿》讲述了我们是如何失去了纯真,一个将夺来的财物全都施舍给灾民,灾民向他磕头道谢的时候他着急地以为钱财尚且不够于是将身上的碎银子也全都捐献了出去结果在饭店吃饭付不了账的单纯孩子,在历经了欺骗,大开杀戒之后,面对土匪的“家中有八十岁的老娘要我奉养”的求生理由,这个孩子惨然一笑:“真奇怪,老娘总是八十岁,不会七十九,也不会八十一”,随后出手一刀毙命。这是编剧倪匡的神来之笔。在这个主题的照耀之下,用前面大段的小打小闹作铺垫,就为了迎接最终游侠儿血战群盗的高潮。这一段暴力美学极具张彻风格,惨烈浓郁,尤以匪徒被抛上半空落在南瓜棚直立的竹架贯胸而亡,以及游侠儿被长剑刺穿却又用这把长剑如同串糖葫芦般刺穿敌人为最。力战之后,游侠儿顶着墙壁把长剑从自己身体里面挤出来的一幕真是让人目眩神迷,通体冰凉。不过这段打斗跟罗莽等人那种硬桥硬马拳来腿往的一板一眼却又不同,5个盗匪头子各自不同的兵器加上游侠儿两把短剑灵动的身法,倒是有日后新武侠飘逸的神采。

  这种影片前大部分铺垫做足前戏只为最后爆发的手法,倒是让人想起《刺青一代》,张彻电影风格受日本电影的影响是很明显的,只是不知道他到底有没有看过铃木清顺的电影。可能为了弥补前后的用力不均,倪匡为影片设计了一个前后呼应的细节。游侠儿救下江灵之后装死劝说她不要哭,哭了就不好看了,最终游侠儿力竭而亡,李莉莉扮演的江灵不论哭还是不哭却始终不能换回游侠儿坏坏的一笑了。那坏坏的笑不仅将是江灵的终生怀念,也牢牢刻在了俺的心底。在张彻的电影世界里,英雄主人公很难不死,我觉得游侠儿是死得最为恰当的一个,在他不再纯真的时候毅然死去,他将永远是那个坏坏地笑着长不大的孩子。游侠儿因为笑而可爱,姜大卫因为笑而危险,被匪首打败卧在地上,笑着说:输了,手风不顺,怎能不叫人迷上他。姜大卫的危险不在于叫你爱上他,而是他够酷,与生俱来阴鹫一般的神采,你爱上他就有热脸贴冷屁股的危险。亦舒也很迷恋他,愿意出500块看一看姜大卫穿短衫的照片,也不知道她最终得手了没有。

  《游侠儿》影评(九):白马饰金羁

  话不多说,谁能抵挡得了小姜的笑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 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一、小姜的笑 没有人抵挡得了

  二、编剧倪匡 导演张彻 古龙式的理想英雄 不知道从何而来的少年 一身武艺 浑身是胆 最重要的是一心温柔 以一敌十 以一敌百不在话下 不知江湖险恶 哪里都敢闯一闯 付不起银子被小二小瞧挖苦 得了银子以后 得意却还是温柔 不带恶意

  三、构图极美

  四、有理想的、纯真无暇的人都是要走向悲剧 走向毁灭的

  《游侠儿》影评(十):可爱游侠儿,危险姜大卫

  王羽是张彻第一代弟子的代表人物,他投考电懋未获录取,再考邵氏却脱颖而出,以《虎侠歼仇》声名鹊起,而后凭借着《独臂刀》、《金燕子》、《独臂刀王》等片成为最受欢迎的武侠小生。他与张彻的师生情义维持了三年,后来自己去当导演脱离了邵氏,再后来娶了电懋的学生情人林翠,生了个女儿叫王馨平。我第一次知道这位大侠倒不是因为他的电影,当年李小龙和罗维合作拍完《精武门》之后,两人的矛盾日益激化,本来说好要拍得罗维的《笑面虎》,李小龙拿走了剧本,却一直忽悠着罗维想自己另起炉灶。罗维为了打击李小龙“地球离开老子就不转”的嚣张气焰,竟然由老婆刘亮华出面说动了冤家王羽来主演《笑面虎》并且获得了成功。但是由此罗维和李小龙的矛盾愈加激化,出现了后来李小龙持刀恐吓罗维事件。

  王羽之后,狄龙和姜大卫成为张彻的得意弟子,两人合作过无数经典之作,比如《报仇》、《刺马》、《十三太保》等等。双星耀眼却也免不了相互较劲,姜大卫以《报仇》夺得亚洲影帝桂冠,狄龙以《刺马》夺得金马“优秀演技特别奖”。后来李翰祥要拍《倾国倾城》,指名要狄龙演光绪帝,姜大卫演太监寇连材。当时他们跟随张彻在台湾长弓,姜大卫因为没看到剧本,又要剃头,所以打算推掉,但是狄龙很想演,由此认为姜大卫不愿意为自己跨刀不够义气,终于成就了又一对著名的冤家。

  似乎很难讲张彻对这两个干儿子喜欢谁更多一点,但是据细心人的观察,张彻大导演片中的男主角少有不裸露上身展现健美的,姜大卫就是那例外的一个。于是推论出断袖疑云,不仅是怀疑《新独臂刀》比《断臂山》早了35年展现同志间动人情愫,更是大胆猜测张大导演因为不愿意姜大卫美丽身体示之外人所以才将他包裹得严严实实。这个嘛,无文献可考。我觉得张彻对姜大卫的喜爱一方面固然在于他慧眼识材,另一个重要的原因还在于张彻与姜大卫颇有些渊源。

  姜大卫的父亲严化,本名姜克琪,是旧上海一著名影星。姜大卫有个大哥叫严昌,又叫姜昌年,当然还叫秦沛。母亲红薇后来改嫁尔光,又得一子,名叫尔冬升。这姜大卫、秦沛、尔冬升三位姓氏不同的大腕却是货真价实的亲兄弟。姜大卫因为在《金燕子》中给井淼当替身,从楼上破窗落街一次完成,张彻非常满意,向武术指导唐佳打听,才知道这个小伙子是严化之子。张彻当年还在做编剧的时候,所写的第一个剧本,好像叫《假面女郎》就是由严化主演的,所以张彻对故人之子着意提携宠爱有加也算是人之常情。于是,姜大卫在张彻的一些影片中先是演一些有对白的武师。正好王羽脱离了邵氏和张彻,张彻便转而捧姜大卫和狄龙上位。姜大卫在《铁手无情》、《插翅虎》当中做了两次第二男主角之后,终于等来了他的第一部正式担任男主角的影片——《游侠儿》。

  千里马在一骑绝尘之前,伯乐通常要承受巨大的压力。在阳刚大汉当道的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像姜大卫这样瘦削苗条中等个头的年轻人要红起来似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当时就有记者跟张彻打赌:如果姜大卫能红起来,他就从邵氏片场爬到尖沙嘴。后来姜大卫凭借《报仇》拿到了亚洲影展最佳男主角,张彻长叹一声:这下什么仇都报了。即使如此这般,姜大卫还是因为身材不够高大被称为“缩水影帝”。但是,姜大卫有一种天生冷酷的神秘气质,看看《新独臂刀》那张他独臂持刀仿佛从眼中散发蓝色幽光的海报,你就会明白要论扮酷,这是帝王级别的。这样一块美玉,其雕琢的第一刀显得尤为重要。

  《游侠儿》可以说是为姜大卫量身定做的。姜大卫生性跳脱,小学、中学各留过一次级,十七岁中学没毕业辍学,为了躲避读书甚至还玩儿离家出走。第一份工作在写字楼当后生,月薪180块,只干了13天;后来又有朋友介绍他到古董店上班,月薪200块,这次做得比较长久,三个月。最终还是选择了做武师这份不知道有没有前途的职业,所以姜大卫自己说这就是命,注定跟电影圈纠缠不清。这种跳来跳去的生涯,简直跟片头游侠儿用轻功戏弄冀东双飞贼克服地球重力做出的种种腾跃动作有点心照的意思。《游侠儿》的主人公游侠儿,名字已经揭示了他的职业、心性诸多特点。游,整天到处浪荡;侠,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慷慨好义重信守诺;儿,这是电影的主线,他虽然武功极高性格不羁,却始终还是一个孩子。他救下江灵,要她不要到处乱跑,江湖上坏人太多,却最终因为轻信大盗的谎言,帮助他们劫了镖局的财物。

  纵观整个影片,可以说这是一个很单纯的故事,游侠儿一路行侠仗义解危扶困误信奸人所言帮人劫镖然后憣然醒悟血战之后夺回财物而献出自己年轻而宝贵的生命。也可以适当yy兼拔高一番,《游侠儿》讲述了我们是如何失去了纯真,一个将夺来的财物全都施舍给灾民,灾民向他磕头道谢的时候他着急地以为钱财尚且不够于是将身上的碎银子也全都捐献了出去结果在饭店吃饭付不了账的单纯孩子,在历经了欺骗,大开杀戒之后,面对土匪的“家中有八十岁的老娘要我奉养”的求生理由,这个孩子惨然一笑:“真奇怪,老娘总是八十岁,不会七十九,也不会八十一”,随后出手一刀毙命。这是编剧倪匡的神来之笔。在这个主题的照耀之下,用前面大段的小打小闹作铺垫,就为了迎接最终游侠儿血战群盗的高潮。这一段暴力美学极具张彻风格,惨烈浓郁,尤以匪徒被抛上半空落在南瓜棚直立的竹架贯胸而亡,以及游侠儿被长剑刺穿却又用这把长剑如同串糖葫芦般刺穿敌人为最。力战之后,游侠儿顶着墙壁把长剑从自己身体里面挤出来的一幕真是让人目眩神迷,通体冰凉。不过这段打斗跟罗莽等人那种硬桥硬马拳来腿往的一板一眼却又不同,5个盗匪头子各自不同的兵器加上游侠儿两把短剑灵动的身法,倒是有日后新武侠飘逸的神采。

  这种影片前大部分铺垫做足前戏只为最后爆发的手法,倒是让人想起《刺青一代》,张彻电影风格受日本电影的影响是很明显的,只是不知道他到底有没有看过铃木清顺的电影。可能为了弥补前后的用力不均,倪匡为影片设计了一个前后呼应的细节。游侠儿救下江灵之后装死劝说她不要哭,哭了就不好看了,最终游侠儿力竭而亡,李莉莉扮演的江灵不论哭还是不哭却始终不能换回游侠儿坏坏的一笑了。那坏坏的笑不仅将是江灵的终生怀念,也牢牢刻在了俺的心底。在张彻的电影世界里,英雄主人公很难不死,我觉得游侠儿是死得最为恰当的一个,在他不再纯真的时候毅然死去,他将永远是那个坏坏地笑着长不大的孩子。游侠儿因为笑而可爱,姜大卫因为笑而危险,被匪首打败卧在地上,笑着说:输了,手风不顺,怎能不叫人迷上他。姜大卫的危险不在于叫你爱上他,而是他够酷,与生俱来阴鹫一般的神采,你爱上他就有热脸贴冷屁股的危险。亦舒也很迷恋他,愿意出500块看一看姜大卫穿短衫的照片,也不知道她最终得手了没有。

  图文并茂无奖征答版:http://bigteeth.blogbus.com/logs/2006/03/2020465.html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