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言》观后感100字
《诺言》是一部由安塞尔莫·杜阿尔特执导,莱昂纳多·比利亚尔 / Glória Menezes / Dionísio Azevedo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诺言》精选点评:
●耶稣在任何时候降临人世,都会成为耶稣。
●片头背负着十字架,已经预示着献身的事实。对信仰的虔诚,引来无数的荒诞,宗教即使能给人带来归属感,但本质上还是功利的,因为宗教只能使人变得狭隘,归属感神圣感坠入凡间成了工具,狂热不过是人类的一厢情愿。
●人间好邪恶啊,来,善良的灵魂,上帝如此爱你,让你早日到天堂里去~
●最后将Zé抬到十字架上的镜头非常震撼,一种革命的感觉。
●在一个被殖民数百年、各种文化混杂的国家一段由宗教隔阂引发的危机,除此各种人等的加入,构成窥看巴西社会的小切片。有好几个灵气的镜头,结尾的俯拍、颠倒彻底贯彻了导演的想法:信仰才是最真。一枚金棕榈也是给予背后所代表的巴西新电影运动最好的鼓励。
●一个荒诞的诺言,耶稣式的影像确实在讽刺基督教,最终以平民的死亡结局,反教会意图倒是非常明显
●我想象中的信仰,就是男主角这样,不需要任何冠冕堂皇的理由或是形式上的条条框框,只是单纯的坚持自己相信的,并虔诚地遵守许下的诺言。
●信徒只是虔诚实现诺言,社会各方各取所需,各做利己解读,矛盾本就存在,诺言把这矛盾摆上台面,信徒虔诚受考验,必得以死来救赎,阶级矛盾也得以死来化解,南美大地的惊艳神作
●《倒扣的王牌》宗教版!这一次虔诚的信仰与滚滚的红尘针锋相对,然而结局却没有赢家。沉重的十字架与紧闭的教堂大门居然成了互不相融的对立面,小人物的诺言在面对世俗的洪流时,也只是犹如螳臂当车,无力回天...
●作为家庭伦理放在宗教信仰之前的中国人,看这样的片子我是蒙蔽的。喜剧不错,镜头语言很好。
《诺言》观后感(一):【262】《诺言》——鲸鱼推荐872部好电影
一诺千金 命比纸薄
《诺言》 O Pagador de Promessas 年代:1962年 / 国家:巴西 / 导演:安塞尔莫·杜阿尔特 / 主演:莱昂纳多·比利亚尔、格罗里亚·梅内塞斯
虽然《诺言》获得了第15届戛纳电影节的金棕榈大奖,但知名度还是有限,以至于鲜有人知巴西还曾有过这么一部绝对值得一看的电影。不过看之前得对巴西的宗教状况稍有了解。由于长期受葡萄牙殖民统治,巴西人大多信奉天主教。但当地底层的奴隶由于信奉原始宗教而被认为是信“邪术”的“异教徒”。为了躲避统治阶级的迫害,他们就把自己所信仰的神灵系统与天主教的圣人体系混同起来。长此以往,人们对信仰神灵的身份认知也出现了混乱。这部电影讲述的就是由宗教信仰的差别所引发的一场分歧和命案。
笑点
第39分钟,记者来采访泽的段落用喜剧化的手法讽刺了媒体从业者的职业操守。泽还愿时承诺的捐出土地,被记者记成了“想要进行土地革命。”被问到“如果政府拿出所有遗弃的土地分给农民们,你觉得怎么样?”泽说是件好事,记者则记成“他反对人剥削人。”随后记者与神父进行交涉,但并非出于帮助泽,而是想以此表现出争取自由平权的反抗对传统势力的胜利,扩大新闻报道的影响力。
《诺言》观后感(二):《诺言》:被狂潮吞没的“救世主”
文/尘世流年
对巴西电影我看得很少,以前看过比较著名的《上帝之城》和《精英部队》,印象极为深刻,故事都发生在里约热内卢贫民区,那里有的只是盗窃.抢劫.卖淫.毒品......,那里是罪犯的天堂,是腐败的沃土,是一个没有希望的城市。上帝之城被上帝抛弃了,似乎已经无可救药。人们都在盼望着救世主的到来,可是他从没有来过。
信仰是人类最大的精神寄托 ,顺境时这是上天的恩赐,要时时感恩。逆境时要勇于面对,不卑不燥。主人公赛就是亿万信徒之一,他千里迢迢把十字架献给教堂只是为了实现对上帝的诺言。那上帝恩赐了他什么呢?原来赛赖以生存的驴子重伤后但奇迹般复活。赛的天性质朴按道理说是高尚的,但影片开头赛的妻子却没有被打动,她只是赶快结束这次疲乏的旅行,认为这是一次愚蠢的举动。随后的事情发展是赛和他的妻子始料未及的,他们犹如被推进巨浪滔天的大海,最终被疯狂的浪潮吞没。
但究竟是什么把他们推进黑色的漩涡之中呢?简单的说是社会的力量,具体地说其实是社会中三种最必有的势力。
政府势力
教会和警察无疑代表了政府,他们对民众来说就是吸血鬼,想尽一切办法剥削榨干群众的血汗,必然导致民众的不满。同时他们对新势力进行无情的打压,扼杀于摇篮之中。片中教父的表现就是如此,在听说赛不但向上帝许下诺言,同时也向教会所认定的邪教许下一样的诺言,这时的教父突然变了一个态度,指责赛是一个异教徒,他的行为是在对上帝的亵渎,断然将赛拒之门外。如果说教父的做法虽然无情,但却在履行圣职。但主教以及教会采取威逼利诱的手段迫使赛承认莫须有的罪,这又是为什么?原来他们想通过这次机会来传播政府才是唯一的神,你们必须无条件服从,要不然你们会在社会中无立足之地,这才是他们的真面目。
投机势力
记者和异教徒.皮条客等等代表了这种势力,别以为他们是革命者,只是披着一层革命的外皮而已。这些社会中产阶级利用盲目无知的大众来窃取他们自己的利益,他们把赛当做武器推向风口浪尖。一旦成功后,他们摘下面具,露出冷酷的面孔继续压榨,又变回了原来的统治者,可谓是换汤不换药。失败了可以出卖大众,把他们当成挡箭牌自己溜之大吉。这种势力比统治者更卑鄙更狠毒。
群众势力
他们是最渺小最有力量的,可伶的是他们不知道这种力量在哪里。被人利用被人抛弃只为了一口热饭一张干净的床,他们盼望着救世主,却不知道救世主就是自己,就像赛一样至死都不知道自己的诺言何错之有,赛的错误就是过于善良过于质朴最后变成了愚昧,成为了统治者利用的弱点。那些看客们只顾嘲笑却不知自己的未来也是赛一样的下场。
这部在戛纳获奖的电影虽然冷门却评价极高,它让我们知道的不仅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更是在警示我们没有什么救世主,一切的力量都在自己手中,关键在于我们能否把握住这种力量来创造美好的未来走向光明的道路。
《诺言》观后感(三):《诺言(O Pagador de Promessas)》:活耶稣大战倔神父【第15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
http://blog.trivialfilm.com/2012/09/o-pagador-de-promessas15.html
本片获得1962年第15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
电影讲述一个虔诚的,但是有驴脾气的天主教徒引发出的故事。男主角的驴病了,男主角为了让驴好起来,向一个巫师请教方法。巫师告诉男主角,需要他向天主教许诺。于是,男主角向天主教的神许诺,如果驴复活,他就背着与耶稣同样重的十字架送给教堂。男主角许诺后,驴真的复活了,他就带着老婆背着十字架走了七公里路来到教堂。途中,一个迷人的男人看上了男主角老婆,就在深夜用花言巧语将她骗走,随后两人发生了关系。清晨来到,教堂中的神父听了男主角的故事后,认为男主角承诺的是异教神,不让他进教堂。于是,男主角和十字架引来众人围观,报社记者的报道更是煽风点火,教堂门前喧闹起来。此时,老婆与男人的情人厮打起来,更加大了混乱。为了教堂声誉,上级神父让男主角放下承诺,但是驴脾气的男主角不肯,这样又引发一场骚动。为了让老婆留下来,男人联系了警察,让警察抓走他。一段时间后,警察来抓男主角,男主角不肯放下十字架,就拿出匕首要与警察动武。就这样,又是一场骚乱。最后,男主角不知道被谁刺死,围观的黑人们将男主角像耶稣那样绑在十字架上,抬着他闯进了教堂。
这是一部上世纪六十年代的一部巴西电影,很冷门。因此看本片时,没抱什么太大希望,只要别太沉闷就好。但是影片给我的感觉恰恰相反,它不仅深深的吸引了我,还有着发人深省的主题,让人不得不对本片肃然起敬。巴西电影真的很厉害,远比十几年后的法国、意大利电影好看。这样一部让我喜出望外的电影,绝对是影史上的奇葩,它获得金棕榈奖太应该了!
首先,影片情节与结构上就很出色。片头的十分钟是喜剧,男主角的倔强、老婆的现实、男人的好色与不择手段,在这几分钟内都表现的淋漓尽致。其后直至影片最后几分钟之前,电影是一出闹剧,而且像极了好莱坞黄金年代的神经喜剧。比如看热闹的餐厅老板、煽风点火的记者、现场直播的电视节目、解决矛盾的上级神父,以及使事情恶化的警察们,等等。这些形形色色的人们,使得影片情节即夸张但又不失风趣,而且还非常契合的表现了影片主题。如此出色的情节,怎能不好看?影片到了最后,则是一出悲剧——现世耶稣诞生了!片尾那个震撼人心的镜头:绑在十字架上的男主角,彻彻底底的扇了天主教一个耳光!什么恶魔?什么撒旦?只因你们天主教的因循守旧,才迫使一个虔诚的信徒有如此悲惨的下场!如此直面宗教迫害,并在一部电影中转折如此之快的电影,世界电影中仅此一部吧!总之,本片是完美的,但影片情节与故事是最完美的,没有瑕疵,
写到这里,本片反映的主题也就跃然而出:通过一个虔诚的、有驴脾气的信徒所遭遇的一切,表现了人类社会面对宗教的百态,以及社会中人们的功利性,并深深的揭露了宗教的虚伪和对普通信徒的伤害。关于这些,都可以通过影片情节中看出,不多说了。不过,本片中天主教一方做得确实过分,神父知道男主角虔诚,还不同意让十字架进教堂,这也太要面子了!教堂的威严比人更重要,这就是所谓的“天主教”。此外,通过本片故事也可以看出天主教对于异教的看法——完全排斥,根本没有商量的余地。看来宗教在世界各国都是如此:一山不容二虎!
本片画面也非常漂亮,各种广角画面,大的远景、中景,以及片中各个人物的特写,都一一有力的表现了剧情。尤其是几个教堂的远景画面,配合着庄严地音乐,很具有讽刺的味道。可以看出,巴西电影在世界上一点都不落伍,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就出现了本片这样,拍摄技巧一点也不次于好莱坞电影的影片,真的很让人惊异啊!
本片演员表演也很出彩,都非常生活化。男主角Leonardo Villar、女主角Glória Menezes,两人都表现出了人物自身的性格。只是这样一部六十年代的巴西电影,演员照片太难找到,即使Glória Menezes这样的美女也是如此,遗憾啊。
额外说一句,本片字幕翻译得非常有才,比如“潇洒哥”、“能有一长床赛过遇见活神仙”等等。这些有趣的翻译差点没把我乐晕,好玩啊!当然,有才的翻译也提升了影片的可看性,对观看影片还是有很大帮助的。
总结一下。本片是看金棕榈奖获奖影片以来不多见的、各个方面都非常完美的电影,这样一部主题深刻、情节有趣、技巧娴熟的电影,真是被世界人民忽略了!可惜啊!
序列:0917
2012-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