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一瓢纽约》读后感摘抄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一瓢纽约》读后感摘抄

2021-05-14 01:35:24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一瓢纽约》读后感摘抄

  《一瓢纽约》是一本由张北海著作,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45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一瓢纽约》读后感(一):还行

  ◆ 50篇文章,100幅图

  公车地铁,街头表演,好莱坞梦想,

  牛仔裤,炸酱面,火鸡,生蚝,纯麦威士忌,

  人孔,树木,天空线……纽约每一角,都有来历和掌故,

  一个人的人生经验,他的身影与华发,这里也是光阴的故事……

  ◆能到美国纽约的华人,都是从张北海家的客厅,开始认识纽约的。

  ◆【内容简介】

  本书是张北海的散文精选,并配有百幅彩图。这不光是一个讲美国讲纽约的文化读本,这里虽有旧物但丝毫不老,更是能体现出一个妥帖平易恬淡的人,一个写“无用之物”、视角独到、让人着迷的老嬉皮。

  《一瓢纽约》读后感(二):一瓢纽约

  本书是张北海的散文精选,并配有百幅彩图。这不光是一个讲美国讲纽约的文化读本,这里虽有旧物但丝毫不老,更是能体现出一个妥帖平易恬淡的人,一个写“无用之物”、视角独到、让人着迷的老嬉皮。

  我看是抱着学习的态度,没用去过纽约,不知道纽约什么样,作者一段一段的介绍纽约的方方面面,当时年代背景下,人、政治、建筑、自然的种种变化,对于我来说,还算是新鲜。后面的就略略的读,基本上觉得一般吧。

  《一瓢纽约》读后感(三):熟悉却陌生

  《一瓢纽约》是张北海的散文精选,而早在2007年,张北海的小说作品《侠隐》便已被引进出版。如果说以1936年的北平为背景的《侠隐》,写的是自己“熟悉却陌生”的往事,那么《一瓢纽约》,无论是写纽约,还是写其他地方的人事掌故,张北海所表现的,都是自己更加熟稔,且伴随着充分体悟的人生。

  有关纽约的“城市故事”,占据了作品集的大量篇幅。作为一座世界性的大都会,“大苹果”纽约承载了太多的梦想与期望,但在张北海的笔下,这座城市自由,忙碌,每天都会有许多有趣的人,演绎着有趣的事,可终究也不过是座城市罢了——这大概便是梦见与身处其间,使人在对一座城市的感知上,产生的差别。

  《一瓢纽约》读后感(四):外貌党不经意间的收获

  对这本书兴起好奇之心,完全是因为封面,觉得穿着一身工装的这个年轻人坐在老式汽车的车头上,莫名地有一股霸气。到手一翻才发现作者不简单,是张艾嘉的叔叔,任职联合国,且已经年过八旬。编辑你太心机了~选张年轻时最帅的做封面!本着既然借了就一定要认真看看的原则,我还是耐心地开看了。看进去后感觉还是蛮不错的。老人家人老心不老,嬉皮士的感觉。有回忆台湾,重游大陆,在各国居住时发生的故事,重点还是讲述了纽约的点点滴滴。爱一座城市真的会爱到细细翻阅它的过去,描述与之相关的小细节的历史变迁也乐此不疲。这种情怀,到了今天恐怕只有旅游时才会出现了。花点时间,听一位经历如此丰富的人物讲诉生平所见,总能有所得。

  《一瓢纽约》读后感(五):人生一场,三千弱水,终只取一瓢

  每天晚上睡前看一瓢纽约会感受到本来心里各种原因到夜晚莫名躁动起来的波澜,最终慢慢回归到平静

  享受着作者所谓的三千弱水,只取一瓢的生活碎片拼凑而成的随笔

  自己随着了作者去到很多地方,看到了很多的故事,自己也好像做了一场黄粱一梦一样,饭还没煮熟,就这样把一个人的一生有趣的事情和感悟就翻完了

  喜欢他描述的上世纪的纽约,不像现在这样是个干净的迪士尼一般,而且个又纸醉金迷,糜烂危险的巴比伦,却散发着致命迷人的魅力

  是不是美丽危险的东西会格外迷人,那是那个时期的纽约黄金时代

  刚巧看过这里的时候,身边的朋友突然在深夜跟我感慨,香港这样一个曾经充满罪恶又繁华的迷人之都,好像就这样随着时间的无情碾过,也一同陨落了

  喜欢他说,“城市的灵魂,你看不到,可是你一上街你就感受到了”

  我仿佛已经透过邪不压正的电影,浮现出他口里不可名状的北平灵魂

  喜欢他分享的谋杀的故事,“那一句1906到1985进步的岂止是法律”,这句读来的时候突然会心一笑,忍不住给这句话画下了横线,觉得他肯定是个有趣的灵魂,大概人的文化程度各不相同,但是喜好恶趣味程度都不分上下

  喜欢他形容纽约是世界交叉路口,是夜幕之下在霓虹登上之时心灵会获得那份出世的疏离

  印象深刻他分享的那个东非小故事,自己茫茫生活之中微不足道的一则经过的小故事,但是却给生活增添了魔幻现实的传奇色彩

  之前总在想看书到底是在看什么,为了获得什么,直到感受到了哪怕时代不同,在不同时空交错里,能感受到他是来过的,作者有趣的灵魂和趣味

  所以其实看书也不为了获得什么,记住什么吧,荡气回肠的故事也好,看作者写自己个人经历的游历也罢,尤其是后者更有血有肉,会感觉到这是一个人曾经也同样真实有意思地生活着

  看到他留下的很多不同年份的随笔,觉得时间不过也是沧海一粟,纽约纽约,也这样晃晃悠悠地被我看见了

  最后他说喝酒便是

  人生一场,人生几何,为知音,为远方来的友朋,为自己的心情,为春分,为初雪,为任何你要为的

  《一瓢纽约》读后感(六):顽皮老头写城市

  传奇城市必有传奇人物,而真正的传奇人物必定不是那些众人皆知的人。所谓大隐隐于市,传奇者玩世不恭,不与日常为伍,潇洒于世界,漫游在人潮人海。一本不可思议的小说《侠隐》,让很多人知道了张北海这个名字。他本名张文艺,祖籍山西五台,1936年生于北京,成长于台北,工读在美国洛杉矶,自此生活在美利坚,成为后来很多名流人际网络中的显赫节点。这是一本谈笑风生的书,也是一本纽约生活笔记,一本城市素描。

  张北海在美国这些年,“从开车的洛杉矶,移居搭地铁的纽约”,对比这两座美国东西海岸的著名大城市,他非常鲜明地用主流交通方式来作为标尺。在混凝土森林状的纽约,张北海非但没有像很多人那样感到畏惧、恐慌或为快节奏所累,还“一步一步成为曼哈顿天空线下的一个漫游者”,这就是能够感受大都市脉搏的玩乐心态。随着在纽约生活的逐渐深入,作者开始书写纽约。从建城的由来开始,他追溯公民们达成法案的历程,殖民者、淘金者、亡命之徒来到这里的旅途;他回顾城市一步一步被设计、建造、演化、更新的历史,不只是中央车站、时报广场这样的物质空间,还有诗歌、艺术作品、演出、电影等等。他短小精悍的随笔记录下了各路英雄豪杰闯荡纽约留下的故事,包括他自己。

  22年前,一位职业训练家告诉张北海,他有成为一个一流骑师的素质,可能可以在圣莫尼卡的太平洋乐园任职,那是作者从台湾到美国留学的第二年,还在半工半读的状态。本书封面那张照片里,坐在红色轿车头部的青春少年,就是初抵美国的张北海。看他写在海洋马戏班学习指挥小鲸鱼表演和大象表演,特别是一直在心里默默担心被大象压扁手臂,还真是确切地感受到一个为未来思慕甚多的青年人心中充溢的幻想和焦虑。从这个层面上来看,这本书既是对纽约城市的记录,也是张北海对成长岁月所作的自我记录。因此,他不免经常将美国与台湾作比较,从喝酒、着装、食品、教育等方方面面都细细比过。虽然作者并未用高下论去分别地看待美国的东西和台湾的东西,但作为一个早早就移居离台的人,他还是对台湾社会有个总体判断:“整个50年代台湾社会是一个窒息的社会,一个君臣父子式社会,一个家长式社会,一个非但不鼓励,反而打击个人自由发展的社会,一个改革前起飞前的社会,一个我要逃离的社会”,1962年到1984年这22年间,他从未回过台湾一次。

  (刊于《凤凰都市》杂志2015年6月号)

  《一瓢纽约》读后感(七):半本有趣的人生

  原本想看的倒不是这本书,是张北海的另外一本《侠隐》。因为最近在映姜文的《邪不压正》,想说把原著找来看看。结果两本刚好装成一个合集了,《一瓢》在前,既然是同一个作者,姑且一起看了。《一瓢》是作者在纽约生活这几十年间写的散文合集,其实也只有大半关于美国和纽约。实话说,一直看到前三分之一,我对作者都颇为不满。这些文章的叙述里个人色彩如此稀薄,好似翻阅陈年报纸的剪辑册——全是公共记忆。虽说纽约对我只是略知轮廓的那种关系,光好奇心就足以支撑我读完本书。但是明明我们已经有那么多的媒体去记载公共记忆,更何况是纽约。既然这记忆与图书馆档案库里那个纽约几无二致的话,再将这种文章付梓还有何意义?我甚至刻薄的想,作者乃是有江湖地位(此描述见于百度)的大佬这件事绝不虚构,否则谁会出这种书?

  一直看到近一半,才逐渐有所转机。虽然那些好似旅游介绍般的文章还是不时出现,但终归有了一些作者自己的故事。而这些故事,哇,这作者真正过了多么幸运又有趣的一生!四零年代的北平,还来得及看最后一眼将被拆毁的古城墙。五六零年代的台北,混世,又在金门最前线读完了《战争与和平》!像极了,这张北海莫不就是《牯岭街少年少人事件》里哈尼的原型?不知是否有人问过杨德昌。之后赴美留学,任职联合国,在美国、肯尼亚生活,当然还有纽约。又因此得以见证苏荷区艺术的兴起和衰退。老爷子有趣的不行,吃穿打扮,一样不落下。05年近七十岁的人了,还写文章大谈sneaker文化,连连称酷。听一个三零年代生的老人,眼神放光地讲起匡威和李维斯,这感觉就像那时候我第一次知道——《猫和老鼠》播出的时候,中国还在抗战时期——的诧异。那些被压缩到我们以为很短暂,好像不过几年前才发生的历史又重新鼓胀起来,显露出其原本的尺度。及至讲到咖啡、威士忌,终于我与这老头越发谈得拢了。依然吊诡的是,某篇文章一旦是关于纽约,多半就不佳,一不谈纽约,又立刻恢复了水准。心里笑他不是曾任职大学食堂的打菜大爷,纽约“这一瓢”舀的可全是姜蒜。于是我就这么深一脚浅一脚地把书看完了。看完书之后,我习惯要在网上做下记录,是怕过几年又忘记了。不想一翻翻到有人讲这张北海业余书写文章介绍纽约,竟成了新纽约人的城市攻略。原来真的是写攻略的,又为何不在序言就讲明呢?不过我还是要争一句:即使真是写攻略你也不该这么写,你毕竟是个写文章的人。心里却已经偷偷原谅他了一半。

  《一瓢纽约》读后感(八):钱能决定命运吗?

  最近看了张北海的两本书《一瓢纽约》和《侠隐》。侠隐是因为一瓢纽约的后记有提到,作者成名的这部小说,才接着看的。

  《一瓢纽约》是作者的杂文,各个不同的时期写的文章的汇总,有北京、有台北、有美国,看完整本书,可以了解不同的人生。

  其中有几篇小短文还蛮震撼的,如《东非事件》、《金门与我》、《五台山上、五台山下》等。

  《东非事件》讲述的是作者在东非工作租了一间房,男佣的故事。东非的人很穷,男佣结婚一年多,可是由于家里没钱,没办法把新娘接回家住,作者就出钱帮他把新娘接回来了。文中提到“我紧张是因为我开始感到我是在玩弄别人的命运。我有什么权利,除了出得起500美元之外,来扮演上帝?”这一句话,我体会到了贫富差距的悬殊,作者在美国和一个东非的普通居民做对比。钱能决定一个人的命运走向,在这个向钱看的社会真的是这样吗?曾经听到有人说过,这个社会只有百分之二十是精英,而其他的都是平庸的人,这百分之二十操控者其他的人。金钱是可以不断叠加的,一代一代的叠加,虽然中国有句老话:“富不过三代”。但是,现代社会这句话似乎不太适用了,你越有钱,你的平台就越宽广视野越开阔,你的眼界决定了你的格局。那该怎么办呢?最近也看了《平凡的世界》意识到知识是多么的重要,虽然社会很现实,人脉关系也至关重要,但是知识也是人向上爬的可行途径。国家与国家之间比的是经济发展,国家之间的可开发资源都是有限的,你的资源再多也会有开采枯竭的一天,唯有知识的迭代是无穷无尽的。该篇故事还没讲完,后来男佣的新娘跑了,新娘并不喜欢男佣,而是因为钱不得不嫁给他,她心有所属。作者又感慨“有的时候,我现实的一面告诉我,你太急于拥抱你以为是你失踪多年的兄弟了。但又有时候,我浪漫的一面又告诉我,你可能牺牲了郝特郎,可是玛莉却因此而终于找到了她真正的情人。”至于我,我有时候也觉得人和人之间为啥没有信任呢?社会还是太复杂,信任都丢失了,有点悲哀。

  《金门与我》讲述的是战争的残酷,你安逸的享受生活的同时,有人为你负重前行,为你保家卫国。《五台山上、五台山下》则是作者的寻根之旅,虽然我到现在还是不太理解,寻根的重要性。

  《侠隐》看完感觉男主就是作者张北海,一位喜欢喝威士忌的男人,故事主线很简单,就是为师傅报仇。通篇文章都是描绘了1936年的北平,好玩的街道胡同,好吃的美食,有趣的节日,都还描述得不错。但是男主角的关系就有点乱了,完全是作者的意淫吧,所有女性都喜欢男主,毫无理由的喜欢。乱。最近上映的《邪不压正》不知道在原著中改编了多少。

  《一瓢纽约》读后感(九):《一瓢纽约》:梦见一只大苹果

  张北海,“生于北京,长在台北,工读洛杉矶,任职联合国,退隐纽约,著作随缘”,怎么看都是个不俗的人。

  可当讲到“条形码”的发明时,他也不免流俗,引用了“牛顿和苹果”的故事,因为“条形码”的发明者自称自己的灵感,是来自于某一天在沙滩随意用手指乱划竖线得到的启发。

  但这种“启发”却决非偶然,因为这位先生之前学习过摩尔斯电码等相关的的知识,因而海滩上乱划的“宽窄条”的启发,其实是水到渠成的事——这是张北海在故事后面补充的观点,却也不经意泄露了自己的“秘密”。

  《一瓢纽约》是张北海的散文精选,而早在2007年,张北海的小说作品《侠隐》便已被引进出版。如果说以1936年的北平为背景的《侠隐》,写的是自己“熟悉却陌生”的往事,那么《一瓢纽约》,无论是写纽约,还是写其他地方的人事掌故,张北海所表现的,都是自己更加熟稔,且伴随着充分体悟的人生。

  有关纽约的“城市故事”,占据了作品集的大量篇幅。作为一座世界性的大都会,“大苹果”纽约承载了太多的梦想与期望,但在张北海的笔下,这座城市自由,忙碌,每天都会有许多有趣的人,演绎着有趣的事,可终究也不过是座城市罢了——这大概便是梦见与身处其间,使人在对一座城市的感知上,产生的差别。

  于是张北海的文章,更多的是“经验书写”——而这种“经验书写”,呈现出的是对所叙述的对象,举重若轻的表达。就像作品集第一篇,谈到人们对纽约城建市所进行的庆祝,总绕不开“荷兰元素”——“而我,只是在写稿时喝了半打荷兰啤酒”。

  简单的语句,却让人感受到超然物外的畅快。这定然是一个文人应有的“风骨”,可必然也要建立在足够的岁月,积攒的阅历之上。而这种阅历,也为他带来了洞察力上的出众。

  不过几百年的历史,可美国人却建立了当今最优秀的国家,谈到这个话题,人们总乐意牵扯出“美国梦”的话题,认为是个人的梦想,驱动了社会的进步。但梦想的制造,也要由人所处的环境——城市,作为依托。张北海说,“城市的灵魂,你看不见,可你一上街就感觉到了”。一座城市拥有灵魂,每个市民才会同样对“光荣与梦想”,充满热忱。反过来,市民的所谓“精神状况”,同样是决定了城市灵魂的高贵与低贱。

  张北海的一生是漂泊的,但每到一处的观察与体悟,却让他的灵魂得到了纾解。而这类似于“流动的盛宴”般的人生体验,最终让他在大千世界,选择了“一瓢纽约”。或许一个人最悲哀的,并非是注定流浪,而是在要结束漂泊的年纪,却找不到自己灵魂的故乡。

  写着纽约故事的张北海,大概是梦见过那只“大苹果”的。那是属于他的神谕,至于如何解读,其实秘密,都在脚下——你总要走出去,才能发现这只“苹果”,究竟代表了怎样的秘密。

  《一瓢纽约》读后感(十):张北海的纽约,只有碎片没有全景

  在华语文坛里,张北海算得上是写“大苹果”最长情的作家。上世纪70年代,他从“开车的洛杉矶”来到“坐地铁的纽约”,自此就拿起笔来写这个城市。2007年,由张北海所著、讲述上世纪30年代北平故事的长篇小说《侠隐》在内地出版。接下来的两年间,他的《人在纽约》、《天空线下》、《美国:八个故事》相继与国内书迷见面。待到姜文要将《侠隐》搬上银幕的消息传出,这些勾勒纽约生活的文字,集结成了《一瓢纽约》,劈头盖脸地浇了下来。

  1989年,关锦鹏拍《人在纽约》。电影里,张艾嘉、张曼玉、斯琴高娃,三个从台湾、香港、大陆漂洋过海到来的女子,像是三面镜子,折射了华人在纽约的三种境遇。张北海作为张艾嘉的叔叔、一个“老纽约”,在拍摄时当过热络的东道主。他的客厅是电影场景之一,他本人也差点在电影中客串一个酒客。后来陈升到纽约录专辑,搞不定录音棚,也是听朋友的话找到张北海。日后陈升写过一首歌《老嬉皮》,歌里“百老汇街不懂游子心情”的异乡客,众口一词指向张北海。

  然而在张北海的文字里,传奇性的往事无从寻觅,关锦鹏的电影那样具有象征性的叙述不见踪迹,类似陈升歌里的怅然乡愁也不着痕迹。很多人都写纽约,或作为游客,写一个浮光掠影,或作为观察者,写得跌宕起伏。张北海的写法,以上两个路数都不沾。他从一个邮筒、一杯咖啡、一双球鞋、一句印在地铁里的诗开始写起,写的都是生活中的琐事、街景。

  传说在写《侠隐》时,为了描写上世纪30年代的北平,人在美国的张北海花了大时间、大精力四处搜集资料。这些陈年的养料在张北海腹中烂熟,到后来他和人谈论起这个几十年未谋面的城市,可以信手画下一张鸟瞰图。张北海写纽约,也带入了这种严谨和认真。《一瓢纽约》开篇,就是纽约的历史、往事。然而当身处其中的城市融入笔墨,无论如何也找不到他在小说里千里之外挥斥方遒的侠气,剩下的只有不疾不徐的娓娓道来。他的视角和笔触像是慢工出细活的刺绣,写了几十年,拎到读者面前,仍像是将一席华服东一角的玫瑰、西一角的花纹挨个儿展示。而这席袍子的全貌,一直隐秘于文字背后。

  张艾嘉曾形容自己的叔叔是“中国最后一个嬉皮”。但是不论是面对媒体,还是执笔写字,张北海实在离人们想象里的“嬉皮”相距甚远,倒是离人们熟悉的老派文人很近。他写几十年异乡生活的图景,活生生是另一个时间、另一个空间的《雅舍小品》,心急的人吃不得的慢点心。书中很多文字写作于十年前甚至是二十年前,城市的生老总是快速,放在如今资讯发达的互联网时代,更是早已失去了猎奇甚至指南的意义。450页的大部头放在眼前,像是没有筋骨的珍珠,懒懒散成一盘,自然也算不得了解纽约的合适入门读物。但翻开书页,看着年轻时代的张北海穿一双白色Converse,信步在纽约的广场上,也让人不禁有点恍惚。倘若有闲,翻开书页,从碎片似的文字里瞥一眼这个人、这座城成长的岁月,不失为一件神奇而浪漫的事。

  (刊载于2015.6.20 《新京报》书评周刊)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