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火神的眼泪》经典观后感有感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火神的眼泪》经典观后感有感

2021-05-23 08:49: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火神的眼泪》经典观后感有感

  《火神的眼泪》是一部由蔡银娟执导,温升豪 / 陈庭妮 / 林柏宏主演的一部剧情 / 动作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火神的眼泪》观后感(一):你为什么要做这个工作

  

家人对危险工作的埋怨和不理解。民众对公职人员的不信任和无理取闹。在公职人员高人一等的大陆难以带入,换成医患矛盾就比较容易理解了。

面对施救者不要求一定心存感激,至少能做到基本的尊重和体谅。社会对钱权的尊重多放一点到生命之上,世界就会美好一些吧。

多线叙事导致前两集都在铺垫,节奏显得有点散。相信后面会更好。

你为什么要去当消防员?

待遇一般,消耗生命,职业年限又低。怎么看都是一份高风险低回报的工作。为什么会有人想做这种工作呢?

证明自己不比男生差、因为爸爸是消防员所以稀里糊涂也当了消防员……理由可能有很多。

但理由动因借口再多,本质一定是自己也有想救人的心。

恰好住在消防队附近,他们的标语很可怕,血红大字写着:流血流汗不流泪,掉皮掉肉不掉队。几乎天天能看到他们出动,时不时响起的消防警笛宣告着他们的工作量。消防队不再隶属武警部队没有军人身份之后到处能看到消防员招聘,待遇其实真的算低。但侄子一直说他想当消防员,看到消防招聘海报会停下来多看几眼。问他为什么想当消防员,他答得理所当然:我要救人啊。

当然没有打击他消防员工资不怎么样还有生命危险。所以他至今听到消防警笛就会跑去趴窗边看几眼,偶尔会喊上一句:消防员又去救人啦!

  他长大以后可能不会真的去当消防员,但我还是希望他无论以后做什么工作,那颗想帮助别人的心能一直都在。

  《火神的眼泪》观后感(二):救援不仅是救一个人,而是救整个家庭。

  

2019年《我们与恶的距离》至今观看人数231951,评分9.4,拿下了当年的最佳华语剧。

时隔2年后,出品该剧的台湾公视筹划三年的重磅新剧,同样是揭露现实,关注民生和社会问题,取材自真实事件——

火神的眼泪 豆瓣:8.9

看片名我们不难猜出,这是一个讲述打火英雄的故事,但有别于以往英雄、光鲜的消防员,这部剧中的消防员可以说是实惨。

我们的报警电话是110,火警119,救护车120,但台湾报警电话是110,火警和救护车是119,也就意味着消防员不仅担任救火工作,在台湾消防员还负责防护,包括于医疗救助、灾害救助、紧急救助等等。

可消防员也是人,也有脆弱和劳苦的一面。

该剧开始,就提出了一个比较犀利的问题:

“病得不能走路的奶奶,房子烧了,人受重伤,以后会瘫痪拖累儿女,消防员应不应该救她?”

也就是,救人的意义。

把奶奶救下来的是个叫张志远的消防员,他出身音乐世家,和哥哥从小受父亲熏陶喜欢弹钢琴,但一次火灾夺走了哥哥的生命,张志远也险些葬身火海。

从此后张志远性情大变,变得孤僻不和人往来,再也没碰过钢琴,和父亲的关系日渐冷淡,他决定当消防员,而哥哥的身影总是伴随着他挥之不去。

火灾当天张志远拼命地趟着火海救老奶奶,他没想那么多,只觉得如果奶奶想活下去,就一定要救她,也许在救奶奶那一刻,张志远内心浮现的是没来得及道别就去世的哥哥。

有时候救援不仅是救一个人,

而是救整个家庭。

少年古仕煌茫然地朝着湖中央走去,越走越深整个人淹没在水里,母亲不断呼唤着他,等到消防员赶来少年早就不知所踪,送到医院时他已奄奄一息。

原来少年因为一次考试失利被父亲痛斥丢脸,不配做自己的儿子。

一时想不开的古仕煌选择轻生,此时少年的父母才缓过神,从没有给过少年一次赞美的父亲,没有好好珍惜亲情相处的父亲 ,就这样错过了弥补和道别的机会。

母亲执意要器官捐献,但父亲不同意,但母亲认为这样可以救更多的孩子,让儿子以另一种方式活下来。

父亲在医院遇见一个女孩,等了三年却没有等到心脏捐赠而去世,看见她的家人的遗憾、痛哭,这一刻父亲才转变了想法。

身体器官捐赠是为了挽回别人的家庭,正因为感同身受,才更明白失去亲人的痛苦。

医院门口排满了等待古仕煌身体捐赠的救护车,每一辆都饱含着一个家庭的希望。

父亲目送着每一辆救护车离开,就像最后一次和自己的儿子道别。

我们需要好好道别才容易接受再见,否则突如其来的离别,只会成为亲人心里永远的伤疤,就像再也回不去欢笑的张志远家。

这部剧叫火神的眼泪,火神是消防员的象征,而眼泪取自“观音垂泪”。

意为从神明的眼光看人世间的悲欢离合,怜悯人的悲痛。

这虽然是一部关于消防员的剧,但实际上也在观察世人,众生百态,从火场,医院,到单个家庭,每个都和这社会分割不开。

消防员是人,救助者是人,路边的醉汉也是人。

形形色色的人,就像月亮的两面,不止有光明也有黑暗。

消防员不仅是救火英雄,砥砺前行,他们也有脆弱孤独,家人不理解的时候。

因为没搞清楚状况屋主人不在家就破门而入的消防员,被屋主投诉要求维修大门还要赔偿8万块钱的精神损失费。

而相同的状况需要破门而入,吸取教训的消防员,因为屋主人不在需要走流程等里长签字,在门口干站一个小时,里长也没出现。

等到报案人赶回来时,屋主已经在家上吊自杀。

这时,铺天盖地的媒体,网友纷纷指责这是公务员行为,没有担当地走流程。

可是有民众投诉没人保护消防员需要他们个人赔偿损失,走流程又被大众批判指责不积极,体制不完善,每次被中伤的,都是处在体制内最底层的消防员。

因为浪费公共资源导致本该得到救助的单亲爸爸去世,而救下的是整天烂醉如泥瘫倒在街边,无所事事的酒鬼。

此时心怀愧疚急脾气的消防员义阳抓着酒鬼的手,一腔愤恨用针管刺向他嘴里愤懑着,下次你在浪费公共资源不要让我看见你。

可医院护士说起酒鬼老吴,才知道他因为化工厂污染,妻子女儿得癌症去世,只剩下他一个人,化工厂倒闭求救无门才喝酒厌世。

每个人都是多面的,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不过是受伤的灵魂。

所以哪有什么英雄,消防员也是人,会因为自己的感受有情绪地救助,而施救者也未必心存感激。

说到底这部剧痛苦且现实,扎在人心底正是没有那么多歌颂宣扬的光辉形象,而是普通不能再普通消防员的日常,机械作业,背光面,民众不理解地指责和批判。

但正是这些普通人,却拯救了一个个家庭,平凡而脆弱。

  《火神的眼泪》观后感(三):《台 湾 刁 民 实 录 大 全》… 火神是被气哭的吧?!…

又一部高分台剧横空出世!

定睛一看,居然又是台湾公视,

这两年公视宛如一台无情的佳作量产机器,一出手至少8分打底!

类型多元、风格多变,部部让人惊艳。

新剧更是将镜头对准了之前从未在本地被搬上银幕的消防员。

开播后狂吸近百万人收看,收视率峰值破2, 夺得当日剧集冠军宝座,之后还爬上了台湾地区Netflix排名第一。

今天就跟大家聊聊这部豆瓣评分8.8的——

和大陆不同,台湾地区的消防部门归当地政府直接管理领导,承担“预防火灾、抢救灾害和紧急救护”三大任务。

所以急救和灭火这两种性命攸关的大事都归他们一个部门管。

开篇就用一场大火将我们迅速推入“火神”的世界。

居门楼四楼起火,老太太被困屋中。

主角团全军出击,情况十分紧迫,

然而导演却没有马上让我们进入火灾现场,

而是将镜头对准了场外的吃瓜群众。

因为屋内还有被困人员,为了避免火舌乱窜不能直接向火点直接喷水,

然而此举却引发观众愤怒——

典型的“外行指导内行”,且一言不合掐得“你死我活”……

与此同时,屋里浓烟滚滚,老太太脚被压住,队员们通力合作,最后在屋顶垮塌前将伤员及时救出。

短短7分钟,既交代了火场的凶险,更让我们看到了火场外的无奈。

而从片名就可以看出,主创真正想表达的,其实是消防员们在现实中遇到的困境。

“火神”是消防员的意象,而眼泪是取自“观音垂泪”。

从神明的眼光看人世间的悲欢离合,怜悯人物的悲痛,

这就有别于好莱坞式的灭火英雄片,通过给角色发便当来触动情绪。而本作恰恰相反,主要是通过人物来折射问题。

本剧的重点在于真实呈现台湾消防员身体疲惫和心理煎熬这些脆弱的一面。

剧里的四位主人公和事件虽然是虚构的,可是困境都是真实的。

温升豪饰演的前辈邱汉成,为人谦和,对后辈很照顾,他是主角团里唯一有家室的人。

即便老婆就要临盆,但接到报案还是得马上出勤,两个孩子出生时他都没能陪着妻子身边,永远得以救别人家的孩子为最优先。

他对老婆感到愧疚,却又无法放弃消防员的工作。

而他身上这种使命、工作与家庭、责任之间的拉扯,也是很多消防员的无奈之处。

林柏宏饰演的张志远虽然表面是个嘻嘻哈哈、无忧无虑的乐天派,但其实深受PTSD的折磨。

身在音乐世家的他却选择消防员职业,只因幼年时遭遇的一场火灾夺走了哥哥的性命,从此他再也无法弹琴,

每当救援失败,他总会陷入深深的自责,心理的压力无法排解,不仅日常焦虑,还总做噩梦。

这种情况现实中最知名的例子就是2018年台铁普悠玛的翻覆事件,一名现场救援的消防员隔年在队上仓库轻生。

有的时候外表越刚强,反而情况越糟糕,因为患者不想轻易展现自己的脆弱。

导演设置这个角色,为的就是让消防人员和体制正视这个问题的存在,同时鼓励有困扰的人员及时进行心理干预。

而由刘冠廷饰演的林义阳则代表了消防员与民众和社会制度的冲突。

片中的他脾气火爆,面对外行指导内行的路人,他会毫不留情的怼回去。面对同事遭遇了不公的待遇,他会据理力争、不遗余力地上前维护。

也因冲动做过出格的事。

他看不惯三番四次占用医疗资源的醉鬼,因为要把醉鬼送到医院而延误了真正需要救治病人的抢救时间,忍无可忍的他居然用注射器扎了醉鬼的手。

但跟着他的遭遇,我们也能理解他火爆的原因,在刚硬的外表下其实藏着一颗善良孝顺的心,

投身消防工作的他一肩扛下家庭重担,独自一人照顾妈妈和弟弟。

作为全剧唯一的女消防队员,陈庭妮饰演的徐子伶则映射了女性在职场上的不公平和亲情绑架。

她想考分队长却被前辈嘲讽——

心疼她的同时也让我们清醒的认识到不只是台湾地区,甚至整个世界性别也从未真正的平等过。女性只要一旦(甚至只是可能)优秀,瞬间就成了不可爱的存在。

职场的排挤不难想见,但同为女性,母亲的冷言冷语,才更加刺耳且难扛。

子伶的母亲因老公外遇忿忿不平,甚至将过错推到女儿身上,“当初要是生儿子就好了”,不仅如此,劝女儿辞职已经成为日常,每天都要夺命连环CALL,不接的话就直接打电话给119。

虽然方式太过偏激,但其实也是出自一个母亲的担心,很真实也很讽刺。

但即便如此,作为女性的子伶依旧人间清醒,努力坚定地积极准备小队长升级考试。

从角色的故事线拆解,编导审视、挖掘、延伸的主旨和议题就一目了然了。

消防员不仅要面临繁重的工作,更要饱受生理心理高压高负荷的双重折磨。

短短四集已经出现无数牛鬼蛇神在秀下限,完完全全可以当成台湾刁民实录大全来看。

除了开篇的外行指导内行,本剧还生动的展现了——

家属在一边大呼小叫妨碍收治前的评估;

狂躁的公寓管理员拼命要求破门而入扑火,

结果室内只是点了红色的圣诞彩灯,最后要消防员自己出8万新台币补偿业主损失;

男童仅仅是磕破膝盖,但大呼小叫的妈妈在一边疯狂“念经”,

要求救护车驾驶员开快车、闯红灯,导致车祸发生,最后反咬一口让司机赔偿车祸损失。

有时“敌人”甚至还会来自内部,患者气胸发作生命垂危,送到医院还要半个小时,急救员申请在半路进行手术(之前这样操作过、急救员有资质、路途实在太远),但遭到医生拒绝。

无奈只能违令施救,虽然成功救活病患、病患母亲也千恩万谢,但最后却因不符合程序而面临孩子父亲的提告……

火神怕不是被气哭的吧?!越看越感觉本剧的主旨似乎不是感谢消防员,而是批判刁民。

虽然在观看的过程中我的血压在不断升高,但编辑并不是为了制造悬念和冲突不择手段。

本剧筹备三年,导演在开拍前做了详尽的田调。

有消防员在网络平台发声:“其实剧情都是我们的日常,几乎95%相同,甚至还有更夸张的。”

导演就是希望透过本剧让更多民众了解消防员的辛苦,将心比心、换位思考。

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本剧在打造内容时可谓不惜成本,全剧斥资9400万新台币,以超高清4K拍摄。

光是首集住宅火警就烧掉新台币100多万元,拍摄时是真正身在火场、演员们背着重达25公斤的装备亲自上阵,背后就有真正的消防队员在待命。

剧组为此还为演员们购买了5000万的意外险,并且请到《战狼2》的特效顾问,为火灾拍摄现场做指导。

因为拍摄是恰逢新冠疫情,资源紧张没有医院租借拍摄,最后只能花了500万新台币自建医院场景。

所有演员在开拍前都在消防队进行了3个月的实习训练,跟着消防员出勤、参与真正的救援行动。

剧中的每个人都是再平凡不过的人,有家庭要经营、有生活上的难题、有不为人知的辛酸。

主创在不遗余力的表达同理心的重要性,

是同僚之间上下级的同理,是夫妻间经营生活和婚姻的同理,是母女亲情间的同理,更是普罗大众对消防员辛劳工作的同理。

只要观众能多一点同理心的投射,甚至哪怕只是想了一下“假如消防员是你的家人,你忍心让他受这种磨难吗”?

那么,主创的目的就达到了。

戳【有用】,为了这群最可爱的人。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