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跃龙门,龙腾过万里
7月19日,岭南师范学院“龙腾万里”三下乡社会实践队为期十天的三下乡活动已接近尾声,时间有限,收获无限,让我们看看“龙腾万里”三下乡社会实践队的成员们有什么收获吧!
副队长劳丽颖我们介绍队名“龙腾万里”的寓意,首先我们都是龙的传人,其次她希望可以带着队伍翱翔万里,不断前进,不断进步,有所收获。问到队伍是如何确定“跳花棚”这一主题时,队长关关炼云以及调研组组长谢楚炜回答:“确定这个跳花棚的这个主题,是经过队员们一起调查当地的一些特色的文化,然后我们了解到他们现在面临着一个优秀传统文化失传的问题。所以我们就想通过这次的三下乡实践,让更多的青少年了解到跳花棚这个文化。”“在确定了主题之后,我们就动员调研组的组员进行跳花棚的一系列的调查,并把它融入到支教的课堂中,向当地到小朋友知道并了解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据了解,“跳花棚”是一种流传于化州民间的古老的传统民俗舞蹈,属于傩舞的一种,并在2011年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跳花棚”的了解越来越少,濒临失传。
“从招收队员到现在已经跟大家相处了一段时间,最大的感悟是庆幸。”队长关炼云激动地向我们说着她三下乡的心得体会。“很感谢大家信任我,让我当队长,这是我第一次担任三下乡实践队的队长,经验不是很丰富。很多东西都是在探索中得出来的。队员们也非常的给力,也会经常给队伍的建设提一些很有意义的建议。在队伍里面,每做一件事情感觉是大家一起团结去做的就非常的开心。这几天的三下乡的社会实践时间虽然不长,但是我觉得我们都能收获到了不少东西。每个组分工明确,各司其职,所有人都非常配合。所以在这几天的实践中是非常的愉快。”
由于新冠疫情的原因,“龙腾万里”选择了“线上支教与线下实践调研”相结合的方式。支教组组长孟玉婷表示:“得知要线上支教,我们选择了大家熟知的办公软件:钉钉,然后创建了网课团队群和学生支教群。由于网课的特殊性,我们共同商讨,更改课表。线上支教需要熟悉操作,所以我们每晚都会进行试课,保证第二天可以正常上课。”副队长蔡嘉婵介绍:“我们队伍虽然是线上支教,没有办法与学生面对面授课和交流,但是我们支教组的老师们都很认真地备课和讲课,操作也愈发熟练,在遇到网络卡顿等问题时都能及时解决。”
时间如白驹过隙,十天的实践时间有限,希望这十天带给大家的收获无限。希望队伍可以取得预期成效,可以“鲤鱼跃龙门,龙腾过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