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身在高地》观后感摘抄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身在高地》观后感摘抄

2021-07-29 08:06:5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身在高地》观后感摘抄

  《身在高地》是一部由朱浩伟执导,梅丽莎·巴雷拉 / 斯蒂芬妮·比翠丝 / 安东尼·拉莫斯主演的一部剧情 / 爱情 / 音乐 / 歌舞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身在高地》观后感(一):看了电影跑回去看了三遍原剧

  期待了好久最后非常失望,电影把原剧的很多出彩点和逻辑删的删改的改,最后呈现出来的效果像是一个烂俗爱情片加鸡汤,导演也不知道该如何把音乐元素融入电影,视觉效果像廉价宝莱坞的过饱和版本。 当然更生气的是对于原剧本的删减。nina 的学业、家庭与爱情,远航和留下本来是剧的大主线,电影里直接砍掉老妈角色,老妈老爸的歌直接砍没,老爸的挣扎为什么固执做决定只用一句台词带过,完全没有剧里I will not be the reason,That my family can’t succeed那种感同身受感。奶奶和nina讨论的那首歌也没了,使nina的转变显得莫名其妙。

  最喜欢的奶奶那首歌很多象征意向都砍掉了,当时看剧时奶奶在唱到她们一家到纽约时的灯光和舞台效果转变真的震撼到我了,到最后拿出彩票时候气氛推到最高点,问The birds, they fly away,Do they fly to La Vibora?时所有时空的奶奶透过演唱看向我,到最后回归Paciencia y fe唱出了第一代移民的心路历程。这些在电影里都没有,剧里只有所有人莫名的乐观和不知要讲多久的爱情,我真的很失望。

  《身在高地》观后感(二):狂舞纽约

  这个港译片名差点让我错过排片。港版的一些台词译得也有问题,比如把they are kicking out all the dreamers翻译成“他们要赶走所有有梦想的人”。

  在YouTube上提前看了前八分钟的歌舞,把期待拉满了。但越到后面节奏问题越明显,原剧中逻辑不太流畅的地方也被放大了,从大停电那场戏开始就显得乱七八糟。优点是演员们唱得都非常好、编舞没有大毛病,也有服务于音乐剧粉的林漫威/华盛顿爸爸/Patrick Page客串。

  电影相比音乐剧更政治化,个人觉得这个改变并没有太成功。移民这个问题太大,影片给不出确切的解答,只能含糊地用希望、梦想之类的托辞糊弄过去。原剧中角色们面临的困境更私人化,反而比这种泛泛的政治化更能引起共鸣。(Nina和Benny的线尤其是这样)

  Vanessa这个角色我看音乐剧时就不太喜欢,觉得她让Ussnavi留下的说辞虚伪。电影里她戏份更重,我更不喜欢了……而且最后男女主两个人都有孩子了,歌词唱得还是getting a second with Vanessa,怎么不给改改……

  《身在高地》观后感(三):众所周知,好莱坞的音乐电影往往有不少精品,身在高地当成艺术片该如何评分?你的梦想sueñito是什么?

  首先吸引我观影的是,它是一部反映美国西语裔街区生活的音乐电影,作为一个西语专业毕业的自然不会错过这部电影。

  整部电影总体表现了街区的各个人物、对生活、工作、友情和梦想(sueñito),各种音乐编排了很多,其中不乏也些优美的演唱。看到留言中有说比较喧闹的,或者还不够好的,可能只是个人喜好不同,总体来说所配的音乐与歌曲已属上乘。艺术的追求与实现已属不易,拔高太多不合适,想想国内的一大波巨制的烂片就知道了。

  如果你只说把它当成一部商业片,它可能只是合格的,国外的评分和豆瓣评分都不错,国内观影观众的水平并不差。

  如果你是经常看音乐类影片,并且把它当成一部艺术片来欣赏,你会给它至少4分,如果恰巧你又了解美国西语裔的文化背景,大多你会给它5星,至少可以鼓励一下。

  别的不多说了,很喜欢里面的音乐,还有美女,剧情治愈系,轻松观影就足够了!

  补充下,评价后看到,这部电影的导游是华裔,导演过《舞出我人生2、3》,有点名气的。 美国很多华裔母语是说西语的,是第三代第四代甚至更新的移民了。

  《身在高地》观后感(四):自我洗脑式的少数族裔成长

  已经是一周多前看的了,看的时候就攒了一堆想吐槽的,结果紧接着就是一个很棘手的proj砸过来,弄到现在才在做proj的间隙抽出一点时间把影评写了,也不知道还能记住几个当时马上想要写下来的槽点。不过印象非常深刻的,因为个人对歌舞片的偏爱,虽然感觉剧情单薄得不像话,但是看在对拉丁裔群体的歌舞是真的拍得好的(听说演员都是真正的舞者),都准备给个四星了,但是电影后半段的剧情甚至还没有前半段的铺垫来得有煽动力,矛盾的积攒和释怀都没有给观众一个很好的爆发点,就算是最后的“海滩”,可能存在着文化的隔阂,导演铺垫了那么多,给我一种就算是堆出来的泪点我也认了,结果幕布揭开的一瞬间,我满脑子都是:就这?给我的不是感动更多的甚至是有点尴尬到抠脚的刻意,让我真的把这个四星给不出手。Nina在Stanford的委屈点也让我有点感觉带着太重的stereotype,真要想营造少数族裔的无法融合,“搜身”或者“被指责小偷”这种dramatic的东西真的让我毫无代入感,反而应该是一些并非恶意但是刻意的善意也许更让人能感到这种作为少数族裔的疏离。而Vanessa和Sonny则都是关于身份的老生常谈,常谈到让我觉得这么大了还没有接受这个事情还在毫无作为都有点矫情和做作让人翻白眼。最后是Benny……对不起他真的毫无存在感,整部看下来我感觉他就是Nina的工具人罢了,最后看着女神回Stanford自己还是咩都无。然后剧情从头到尾在我看来也是啥真正实质的内容都没有解决,男主Usnavi开头什么样结尾还是什么样,甚至连回家的梦都放弃了,肤浅的一逼,唯一看起来解决了的事情还是靠着彩票搞定的,结果最后还给了一个仿佛大家都得到了成长,实现了梦想的自我洗脑式的圆满结局。不过说回来,歌舞真的拍的好,虽然不像Lalaland有那么多高光的歌让人在之后也能反复咀嚼,但是贴合着height的氛围,确实给了大家复现了整个拉丁裔社区的动人风景。奶奶去世的那场也很动人。要不是剧情真的是忍不了的沙雕(其实知道导演是拍《Crazy rich Asian》的时候就应该有这个预期了……),我愿意给四星。可惜。

  《身在高地》观后感(五):不小心写长了,记录观影体验

  可能中午吃太饱,开场之后和引入各个人物的部分差一点睡着了。前一半都在迷茫这是个什么故事,怎么东边一榔头西边一锤子的,还好老奶奶离世后,各个支线开始收束总算是大概看明白了…刚好有朋友是因为奥观海慷慨的政策得以留美但也因此终身不能离开美国的墨西哥裔,讲undocumented immigrant面对自己的身份寻找自己和社群的出路的部分确实有那么一些动人…(但我觉得这点也,痛苦表现一般,以至于成长力道不足,当然我可以脑补)

  没看原版舞台剧没有做过任何功课,观影过程中的几点想法:

  1)电影叙事节奏体感非常音乐剧,每一个小剧情结束切下一个的时候都仿佛在大声宣告舞台暗灯换布景进入下一幕,各个情节和场景明明是互相联系的,拍出来的效果却多少显得剧情支离破碎,脸盲症患者单纯厘清人物关系就带了半场痛苦面具。同理,因为十分舞台剧的叙事节奏,好几个剧情收束的小高潮都给我一种结束了吧/是不是应该有个15min的中场休息的错觉。

  2)在电影里,实在很难理解blackout对推进情节的作用,除了导致了老奶奶去世,其它角色的成长和blackout的关系似乎都不大,把它作为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显得莫名其妙。回来查了一下听说blackout在舞台的效果十分震撼,希望bway重开后有机会看现场。

  3)不太懂rap,但是有几首rap秒秒钟跳戏汉密尔顿,可能是因为相似的节奏和律动,也可能是歌词里相似的用词和押韵,实在很难说是好还是不好。

  4)有几个剧情的画面和编舞很有意思也很美,喜欢

  5)男主的故事结局原来是这样的(不剧透),这个小设计也喜欢

  6)哦,对了,女大学生那条线,Stanford哭唧唧.jpg(开玩笑)成长后得出的结论很好很正确很高大上,转变的理由…我个人没有很好的被说服,毕竟前面都偏执成那样了,咋就瞬间升华了啊,但可以理智上接受。这条线要我说更有意思的是女大学生的发型的变化,发型和她心态的转变对应得很好。

  最后,讲Latino的剧也有了,啥时候有一部不带偏见和刻板印象的剧好好讲讲Asian这个社群呢~

  《身在高地》观后感(六):身在高地,仰视梦想

  2021年的新片,豆瓣此时评分8.0,音乐剧形式的电影(我的菜),据说演员都是真正的舞台剧演员,主要讲的是生活在纽约拉丁裔街区“高地”的移民生活。

  (涉及剧透)

  开头看了十分钟后,我忍不住问了一句,所以他们并不是生活在纽约吗?

  这个问题可能就是一种移民生活的侧面写照吧?我生活在美国吗?我真的属于这里吗?

  中国并不是移民国家,一代移民,二代移民,非法移民,难民这些词离我们的生活很远。如果稍微了解一点美国移民文化,就很容易带入电影里的情感了,这也是开头二十分钟,除了音乐的新鲜感之外,情节推进缓慢,大量情绪和环境铺垫看得有点不明所以。

  大概电影到了nina要从斯坦福辍学,回到熟悉的街区融入感和背叛感产生的内心冲突那一刻,我才被情节真的代入进去。

  这是个拉丁裔聚集的街区,街角的杂货店,美发沙龙,推车小摊贩,来自各个国家,不同的少数族群又似乎大家从来都是一起的。

  男主usnavy经营一家杂货店,生活似乎只是为了赚钱,未来一眼看到头,赚cash,没有社会认可,没有社会体制下的信用额度,没有梦想。他收到来自家乡的消息,那个热带小岛上父亲的酒吧被暴风雨彻底摧毁了,那是他童年的乐园,是已故父亲的希望,似乎他跟家乡最后的链接被切断了,他决定回去,重建他,找到儿时的乐园,而不是在这里,只是赚钱,为了活着。

  他喜欢的女孩很有设计才华,她平时在美容院上班赚钱,下班后画图做服装设计,她的梦想是在downtown 开自己工作室,但因为没有信用担保人,也没办法证明她的收入来源是稳定的,没人愿意租给她房子。梦想被现实撕碎,即便她从小生活在美国,有才华,但看不到未来。

  Nina是全村的希望,唯一一个考上斯坦福的人,整个街区对她充满期待,出人头地,她父亲为了交学费甚至卖掉了经营一辈子的店。但nina除了背负着压力还有强烈的对街区的背叛感,她感觉在斯坦福的生活背叛了这里所有人,除此之外大学里被排挤,被搜身,同样也是少数羿移民的困境。

  是选择继续蜷缩在舒适圈,还是向前冲,冲破那些障碍,限制,那些固化的思想和生活模式,或许是每个生活在这个街区里的人的境遇,年迈的外婆在这生活的一辈子,似乎从来没走出过这条街,她说她哪里也不去,她要在这照顾她的孩子们,她一辈子没有生育,这条街的孩子都是她的亲人。她年轻时没有想过走出去吗?没有试着去过另一种生活吗?我不知道。

  最后,男主帮喜欢的女孩实现了在downtown 开工作室的梦想,帮从小非法移民的“弟弟”争取绿卡,给外婆送终,他自己正准备回到热带小岛时,女孩留下了他,她偷偷把杂货铺做了涂鸦,一整面墙就是爸爸的那片海滩和小酒吧,她告诉他或许在这里他也可以实现梦想,或许他可以留下来。

  这就是结局,跟我期待的不一样,或许是我一直有个小岛梦,希望电影里的男主能帮我勇敢实现,但对于男主来说,或许,留下来需要更大的勇敢吧。

  非常非常喜欢男主每天醒来起床说的那句话:Best day of my life. 只要抱着这样的信念,日子会越来越好的,不是吗!

  《身在高地》观后感(七):In the heights 主观repo想不到什么题目

  昨晚因为网速断断续续高糊画质在hbo看完了,感觉总体不错,但是我期待的高光没了,加的叙事对我个人来说共情不够。

  enough没了,我很喜欢父母不同态度的表现没了,家庭矛盾都没了。

  sunrise没了,nina和benny那段教学,看musical的时候awsl,诶。

  最喜欢身在高地和ham的时候,我在海外留学,所以nina的经历我特别共情。

  每个人因为个人经历的原因在作品里看到的东西可能不一样,我在ham和高地能共情身为“外来者”,“immigrant”的负责心态和出境,与我曾经的旅居海外经历肯定有关系。

  电影里面似乎削弱nina的矛盾和脆弱?(个人感受),然后后面的坚定让我直接出戏,就这么短时间就找到方向真的,只能说下定决心找出来,但是一个迷茫到退学的能直接找到人生目标,我真的觉得有点跳和鸡汤了。

  父母倾尽所有把压力全部放在孩子身上也是real感同身受。

  现在家里人都会用当初花了多少钱送你出去读书,你回来怎么混成这样挂在嘴边,就。。。虽然留学是个人选择不存在有人逼迫,但是这种情感捆绑确实压的人喘不过气来。

  电影里面V加了设定和故事,感觉很cheesy,小妞电影那种feel,不是很喜欢。

  musical 里面nina和benny戏份比较多,usnavi是讲述视角穿针引线,电影usnavi和v似乎更像主角,[笑cry]个人观感有点落差吧。

  ps 不知道lmm是不是故意的,现实里in the heights 拿奖之后娶女神V,电影结尾似乎对应了现实。

  身在高地 (2021)

  8.6

  2021 / 美国 / 剧情 爱情 音乐 / 朱浩伟 / 梅丽莎·巴雷拉 斯蒂芬妮·比翠丝

  《身在高地》观后感(八):完全主观地被冒犯到,映后胡说八道

  预警,一个文盲土狗的无责任差评。

  剧情杂乱稀碎,音乐毫无记忆点之类的都懒得说,第一遍看完观众能哼出in the heights之外任何一个调的都是乐届奇才。

  宽街试图下沉理解普通人却能只能整出特权社群对底层的尴尬想象不是一年两年了。

  LMM作为一个二代移民写的东西更像美国白人对少数族裔的优越幻想这事也不出奇吧。In the heights是部当年看了不到一半就走人的剧,但至少还记得开头nina的情节还蛮能让我共情的,电影版只能让我反复白眼。

  找crazy rich Asian的导演来拍,是觉得那部电影特别能代表华裔群体吗?

  不过男主看到拉美海滩照片决定祖国才清新快乐是我梦想之地,决定回祖国海边开酒吧的情节。确实相当于华裔看了李子柒视频决定回国种田。

  对自己父辈的挣扎没有作出任何理解的意图,我知道二代对于美国是没有幻想滤镜的,说不定还反而觉得一代是短视愚蠢不知道珍惜田园生活的物质动物。 这作品对于拉丁移民潮的解读就停留在【国内找不到工作,出来赚钱】这种级别上,为了生存离开桃花源的人真可怜啊,但凡认真跟你爹聊过天都不至于这么傲慢。

  更离谱的是居然还安排二代指责一代移民经历过的歧视没有自己深刻。我,嗯????“你和妈妈当年到纽约就有当地Latino社区张开怀抱欢迎你们,我在大学里面没有自己的community”, 这说的是人话吗???我随便看一眼历史,70年代纽约承认削减bronx消防预算为了用火灾赶走当地移民这事你知道吗???小姐你眼里拥有一个当地老乡聚集地就能抵消整个社会施加的歧视迫害,被室友歧视抵得上非英语打工人来到陌生国家遭受到所有苦难???哈???

  这组戏剧冲突,有一意孤行当头砸下重担的父亲,也有二话不说辍学不跟任何人商量的女儿,半斤八两的偏执人格吧,也没看出谁有尊重谁,父亲更弱势一点因为nina掌握了主动权,反正不读书也不可能被硬逼着读,于是要安排父亲低头和解,哪怕你本科第一年辍学,你说看到自己未来一片光明我也相信你。至于家里半辈子积蓄都被你拿去打水漂这事想必完全不用还钱,年轻人挣脱枷锁毕竟需要(父母)付出代价。

  作为一个同样苟在纽约郊区的穷逼签证难民,我共情一代真的不是因为东亚人特别能被父辈情感绑架,而是创作者对于移民社群的困境想象实在是太单薄了。拿着合法身份生长在纽约的人随随便便就把一代的经历纳入自己的认知体系:不就是美国嘛,不就是社会上层嘛,有什么值得珍惜的,有必要去融入吗,不接受高等教育我也可以走自己的花路,你们好物质,在这打一小时10刀的底薪苦工,家乡海滩不美吗?我在同龄人那受到的白眼你们能想象吗?

  我好酸,我好酸。

  当然了,电影不是没提社群困境,提的地方多了,生活劳累工资低的痛苦翻来覆去唱了两个多小时,正常观众看了都要同情一下你们好惨,然后把这个群体跟世界上所有挣扎穷人划分到一起。

  你们作为Latino,作为移民(大概率早年非法)的独特挑战在哪里,奶奶你的生活和世界上任何一个无产阶级有什么区别,LMM你能不能讲讲少数族裔社区的公立学校本质垃圾,比正常学校严苛100倍的处罚标准导致青少年稍不注意就直通监狱的school-to-prison pipeline, 没有身份就没有SSN没有保险和驾照(现在改了),遭受剥削不敢报警时不时就打个白工,想接受教育考个证提高工资社区中心排队到8年以后,政府还隔三差五威胁要把接收非法移民亲戚居住的福利房全家赶出来..........

  这些你都不讲,你隐藏一切背景和成因,就讲工资好低打工累。

  我相信这电影或许的确是二代移民们的真实想法,毕竟他们已经更加无限接近于美国而非父辈文化社群,他们的解读可以用英文写下来,登上宽街舞台,让其他美国人掏200刀一场的票进来欣赏鼓掌,他们的叙述可以覆盖掉上一辈的真实声音,并终生幻想自己有个被抛在身后的乌托邦故乡。

  也挺好。

  《身在高地》观后感(九):一部在我看来差强人意的音乐剧改编电影

  In the heights 终于看完了两个多小时的In the heights,还是想写下自己的一些想法。 看门见山,作为一部电影,不考虑音乐歌舞的性质,我这里只给6分。 在我不足三年的音乐剧入坑生涯中,算是看过一些水平参差不齐的音乐剧。以我个人的理解,评价一部音乐剧的最基本的标准包括制作水准(这里就囊括了一些硬件、音乐、演员等)、剧本和人物。在这三点都成熟的条件下,一部音乐剧不会太难看(这也是国内一些音乐剧烂的原因)。 当然百老汇出品并曾经获得托尼奖的ITH不该在这个层面被讨论,所以借着什么是真正的好音乐剧这个我个人的标准,我想说说为什么IHT是优秀的音乐剧,而难以达到优秀的电影的水准,让我觉得差点什么。 补充一下,个人标准极度主观毫不权威并接受一切不同意见,别骂人别阴阳怪气就行。 剧目该以剧本为基石、人物为灵魂,电影和音乐剧都是这样的。而作为音乐剧,音乐与剧不该是分割的。人物唱完一首歌,该表达的情绪该转变的心理都要有,这一点ITH在音乐剧的时候本身就做的很好,例如Nina的那首breath、婆婆临终前的Paciencia Y Fe都是很好的表现,旋律好听歌词动人,我在看的时候达到了深度的共情。 那么既然音乐剧的精髓电影版没丢掉,我为什么不喜欢? 关键就在于,影院和剧场的差别。更要命的一点还有,也是作为一个一个艺术作品是否能受到喜爱的根本,ITH要表达的想法我很多都不认同。 首先说「关键」,两个小时,持续不断的歌舞,拉美社区热情似火的氛围,只在电影开场的时候让我振奋,后面随着剧情的开展,我看得越来越累,可能这也是为什么我只记得影片开头的歌,后面完全没影响了。而剧场是有中场的,而且和演员以及观众面对面的交流,真情实感的传递也能刺激对故事的集中力。而大荧幕没了现场魅力,消减了情绪,距离感让热闹的歌舞失真。我在想,还有一个原因大概是,作为lmm大学时期的作品,ITH故事人物本身就不够成熟,太多东西都浮于表面,该细的地方也都处理成歌舞了,就像接近尾声时停电停摆的社区人们在美甲店老板的鼓动下开始热舞,还摆出各个拉美国家的国旗(真的让我尴尬极了),不知道音乐剧版是否有这个情节,总之lmm最为一个真真正正的二代移民,写出这种低级脸谱化拉美社区的尴尬情节,真的让我难以接受。包括曾经指导Crazy Rich Asian的本片的导演,也很难让人信服他可以给这部电影赋予更多的色彩。 借着上文的那个国旗情节,我又仔细想了一下,ITH本质上是好莱坞出品,针对的是包括相当一部分白人的北美市场。在Hamilton大获成功之后,lmm成了美国炙手可热的人物,各大奖项拿到手软、拜访白宫、电视表演等等,以Ham为代表的他的作品已经占据美国的文化高地,是不是也可以解释在我看来他为何这么白。ITH的故事里,Usnavi留在了高低,影片不曾详细解释那里的情况是否改善,是否还会在炎夏停电,也不曾说明Nina在斯坦福是否得到了尊重,人们在街道上继续舞蹈歌唱,好像开场时一样。 我个人觉得很可笑的是,我看到的一篇来自纽约客杂志的影评,作者Anthony lane对ITH也不甚满意,他写到: “Stanford, in fact, is about as much of a villain as “In the Heights” can mus- ter, unless you count the robber seen racing away from a bodega—the one that Usnavi runs with his teen-age cousin Sonny (Gregory Diaz IV)—or,on a larger scale, the government. “They’re talking about kicking out all the Dreamers,” Sonny says. Despite the daca refer- ence, the movie is far too invested in harmony, melodic and civic, and in the crotchety refrains of everyday life, to countenance bad blood; why bother to fight, when there’s a blackout looming and a fridge on the fritz? We seem to be oceans, rather than boroughs, away from the world of Spike Lee’s “Do the Right Thing” (1989)—another swelter- ing saga with a piragua guy and a fiercely specific sense of place.” 我的渣英语能看出,他对排斯坦福大学排斥Nina这一情节安排十分不满,我猜他可能是斯坦福的校友(笑 。其次就是他觉得电影中说Dreamers在被消灭的同时社区的人民bother to fight,还提到了奥巴马的儿童移民遣返暂缓政策(该政策在2017年被川建国取消了)加以反驳佐证。这些言论未免让我觉得,有些既得利益者“何不食肉糜”的无知与傲慢,这样对比看来lmm还真是不够白,白外自有白人在。 讲回这部电影,离不开的主题还是美国少数裔的生存现状,电影里Usnavi由于许久要做去与留的选择,说明他在美国过的生活并不好,Nina在斯坦福的遭遇、Abuela和她的母亲终其一生都过着苦日子,小表弟担心自己未来拿不到到资格证甚至上不了大学,三代人在这里生活,依旧难以find their own place,好在还可以tell their own story,可这也要被外人指手画脚地批判没有抗争精神,很可惜电影里我没看到关于这些问题的探讨。

  《身在高地》观后感(十):大赞3D林聚聚拉丁社区励志温馨音乐剧 重温汉密尔顿美妙时光

  从In the heights 第一分钟起, 林聚聚特色说唱、华丽音乐扑面而来。。。整个15分钟浓浓纽约拉丁社区风情通过欢乐、愉悦的歌舞展示在观众眼前。。。。我第一个心中的想法是。。沃哦 如果说舞台上的是2D的话,这次的音乐电影就是3D 音乐剧。。。。舞台的歌声、舞蹈、戏剧效果应有尽有。。。。再来,电视电影镜头下故事情节切换的节奏感,剧情人物细节如道具、表情特写。。。以及纽约街头那种真实自然的文化特色。。。如神来之笔一般给原来就惊艳的音乐剧又一次升华的机会*・゜゚・*:.。..。.:*・'(*゚▽゚*)'・*:.。. .。.:*・゜゚・* 有惊喜。。。如阿凡达首次上映是的感觉。。。音乐剧还可以这样哒☆*:.。. o(≧▽≦)o .。.:*☆

  当林巨巨 Lin Manuel Miranda 和 John M. Chu 音乐剧 “In The Heights” 是今年必须看的音乐剧哦。。。。2007年本剧推出是引起轰动, 在转战百老汇剧场后横扫了包括最佳音乐剧在内的四项托尼奖项。。。。 “In The Heights”以其华丽、深具感染力的音乐为观众展示了一个有关社区和文化身份、引人入胜的故事。。。。

  尽管演员阵容中没有特别有名的,但是大多是精挑细选、唱功卓越。 我们在这部音乐电视电和影中科院找到汉密尔顿里的Rap 音乐,编曲完美。。。更值得一提的是电影还有教育意义。。。。如Spike Lee的 《Do The Right Thing 》一样,这部作品充满了拉丁民族精神,讲述了他们心怀自豪感、信心满满、积极与贫困斗争的故事。

  摘自:abcentertainment.co.in

  In the Heights doesn't forge the story of the changing face of New York as a battle. However, change is undergoing. As local businessman Kevin Rosario (Smits) quotes, the Heights was an Irish neighborhood before it was squeezed into part of Dominican Republic. Some businesses has been forced out, while others, say bodega, are closing. Usnavi (Ramos) has his dream of returning to the Dominican Republic, in order to reopen his father's old beachfront bar: The bodega, he tells the beach kids, was only meant to be a brief stop gap, but also an existence sign of a decade. The personnel is telling stories about his old block in New York's Hispanic Washington Heights as a flashback: his best friend, Benny (Hawkins), working at the neighborhood cab company; and Nina (Grace), from the block who got into Stanford carrying all the hopes and dreams of the community with her, and is buckling under the weight; and Vanessa (Barrera), working at the nail salon but desperate to move Downtown, past 14th Street, where her dreams of breaking into fashion are hanging by a thread.

  There's no villain hanging over In the Heights, no one to really blame for anything. Instead, this is like a Shakespearian problem play in vibrant song-and-dance form, as the clock ticks down to a blackout. After all, what's NYC in the summer without someone sweating on a stoop? But the real countdown is in Usnavi's planned departure, and Nina returning to school, and Vanessa getting that apartment. If they get their dreams, then they leave the Heights.

  摘自: www.austinchronicle.com

  一些外网物料:

  同名舞台剧剧作者 Quiara Alegría Hudes 的2021年改编升级了本作电视电影剧本。。。

  2009年 Chasing broadway dreams.....PBS 当年趁热打铁纪录片也记录下当年原创卡斯的经典。。。。。林聚聚19岁大学二年级写的音乐剧二十年后走进寻常百姓家,就算林聚聚本人也激动不已。。。当年演员早已功成名就,呃。。。。。要原班人马上。。。。呃。。。o(︶︿︶)o。。。。。看看Jackson 的肚子吧╮( ̄▽ ̄"")╭。 。。。。 但是。。。。原班人马在这次电视电影里还是作为彩蛋出来滴☆*:.。. o(≧▽≦)o .。.:*☆

  Jimmy Show:

  Broadway is back in September!*・゜゚・*:.。..。.:*・'(*゚▽゚*)'・*:.。. .。.:*・゜゚・*

  摘自:joshatthemovies.com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