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栽培好每一株“树苗” ——记第一次支教

栽培好每一株“树苗” ——记第一次支教

由于疫情原因,队伍五月份准备好的线下三下乡活动改为线上进行,而我们队伍的线上模式更为独特。我们经过队伍的试讲培训,熟悉如何线上教学,线上教学需要注意些什么。7月12日下午,我开启了我的第一节支教课程。 我的支教对象是一位即将升入五年级的小女生,我需要给她上一堂英语课。 首先是备课,我需要想好如何安排一堂四十分钟的课,该如何分配时间,哪里是重点,如何导入课堂,如何让自己导入一位小老师的角色,让学生更快速

《栽培好每一株“树苗” ——记第一次支教》的相关文章列表

小树苗
小树苗

日期:2015-08-16 16:13:46 点击:494 好评:0

小孩子们喜爱树苗,拔了栽,栽了拔,孩子围着笑,树苗看着死。 我是一株顶好顶好的小树苗啊,这位大伯把我从小孩子手中抢去,他给我选最好的场地,他给我挑上等的肥土,把我的根小心地掩起,慢慢地浇上一担清水,我要在这安家落户了。 主人常来探望我,摸着我...

树苗
树苗

日期:2016-01-16 13:44:54 点击:359 好评:0

小孩子们喜爱树苗,拔了栽,栽了拔,孩子围着笑,树苗看着死。  我是一株顶好顶好的树苗啊,这位大伯把我从小孩子手中抢去,他给我选最好最好的场地,他给我挑上等上等的肥土,把我的根小心的掩起,慢慢的浇上清水,我要在这安家落户了。  主人常来探望我,...

给小树苗绑根棍子
给小树苗绑根棍子

日期:2019-05-30 19:59:48 点击:514 好评:8

给小树苗绑根棍子 文/赵元波 今年的天气同往年有点不一样,冬春夏连旱,庄稼、树木在太阳的炙烤下,蔫头巴脑的,都奄奄一息了,要是能下一场雨就好了。 久旱逢甘霖。这天中午,西南天际飘来一阵乌云,刮起了一阵大风,转眼间,大雨倾盆而下,人们盼望已久的一...

金树苗社会实践队第二次队员培训会议
金树苗社会实践队第二次队员培训会议

日期:2019-07-17 09:33:24 点击:346 好评:0

导语:2019年7月12日晚,金树苗社会实践队于第四教学大楼408会议室顺利召开了本队伍第二次队员培训会议。当晚20:00之前,参加会议的同学们均已到达会议室进行签到。 当天早上,我校刚举行了“岭南师范学院2019社会实践出征仪式”,而金树苗社会实践队紧接着进...

“金树苗”支教文化实践队开展开班仪式暨安全知识宣传
“金树苗”支教文化实践队开展开班仪式暨安全知识宣传

日期:2019-07-17 23:32:04 点击:402 好评:0

7月17日,早上7点40分,“金树苗”支教文化实践队正式与学生们见面。 在经过了相互自我介绍后,支教组的成员开始了课程的教学。为进一步增强广大师生的政治与意识形态安全和人身安全,提高师生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使师生在突发的情况中能够有序、及时的...

新家金梦金树苗
新家金梦金树苗

日期:2019-07-20 21:53:41 点击:262 好评:0

7月16日清晨,迎着第一缕阳光,金树苗一班人马携带着传播知识的爱心下乡了! 身为一名大学生,这次是我初次担任老师的职责。兴奋又小小畏惧的复杂感情激荡在我的心间。下车还没几步,新家小学迎面而来,小朋友热热闹闹地议论着,他们对我们这些新老师满是好奇...

“金树苗”调研走访“雷州”新家村民
“金树苗”调研走访“雷州”新家村民

日期:2019-07-28 08:31:01 点击:213 好评:0

7月22日晚,岭南师范学院“金树苗”文化支教社会实践队在雷州市北和镇新家村进行调研访问。 金树苗社会实践队是一支以支教为主,调研为辅的队伍。在三下乡过程中,就“在精准扶贫下广东省中年贫困群体心理资本与社会支持状况调查研究”问题对新家村40岁至55岁...

给树苗根拐杖
给树苗根拐杖

日期:2019-09-07 16:52:34 点击:315 好评:0

给树苗根拐杖 文/赵元波 去观光大道上散步,见一位园丁在补种树苗。 那儿已经有好几棵树已经干枯了,很不相称,得补种上才行。只见园丁挖好了一个坑,把周围的土都松了一下,把树苗放了进去,踩了踩,浇上定根水。我想这就应该就可以了吧,一棵小树苗也就种好...

关于葡萄树苗名言
关于葡萄树苗名言

日期:2021-04-11 17:39:02 点击:89 好评:0

编者按:关于葡萄树苗的经典语录,希望对你能有帮助,网络整理未免有纰漏,推荐句子或指正,请留言评论。 1、“沉上道子风一还是,好比成我一个便还枷锁——” “年满金也……挣脱不得……” ----《毒酒穿肠就小第他为》 2、“你想说,一孩去到不过着我,一孩...

把握好每一次遇见
把握好每一次遇见

日期:2020-06-10 14:34:59 点击:190 好评:1

我们时常会因为生活中的某一些“失去”而感到遗憾、悲伤、难过。而对于这一切,我们抿心自问,其实都是于事无补的。每个人在人生中的每一个阶段,每一个年龄层,都会有他的“任务”。世界上的信息有千千万之多,不是每一次的信息源,都能触发我们“醒悟”。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