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良好家风涵养初心使命
走进临澧县刻木山乡彭市社区退休老党员、湖南省文明家庭叶松枝家,堂前一块精致的《叶子家训》牌匾跃入眼帘:“敬先祖,祭祀成;首孝悌,次谨信;立长志,舞鸡鸣;传勤俭,思创新;业可就,功必成;脑清醒,手干净;恶不为,善多行;守规矩,讲文明……”字句不多,包含很广。既谈尊敬老人,又讲继承创新;既谈积善行德,又讲健身报国……给人印象至深。
叶老介绍说:“我已经把这28句三字经的家训,印成200多份彩色名片,人手一份,让他们随身携带,用良好的家风家训滋养心灵。”如今,一家15口,有10人入党,成为党员之家,和谐之家,幸福之家。
从这一家不难看出,个人成长需要良好的家风熏染。古语讲,洁白家风不染尘,冰霜气骨玉精神。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是寄托传统、盛放亲情的陈年家私,是文化源流的朴素沉淀,是社会价值的坚定担当。见义勇为的桂林女大学生崔译文,夜自习后和同学小梁结伴回宿舍,经过操场时,一名男子企图对小梁行凶,崔译文赶紧上前把小梁推开,自己身上多处受伤。面对人们“为何敢”的问题,她回答“因为我是军人的孩子。”与军人家庭的良好家风分不开。父亲勇救战友,母亲笑对磨难,在她心中深深扎根。
总书记在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表彰大会上指出: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正所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可不是吗?国家发改委原主任,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刘铁男,在儿子刘德成小时候便告诉他,“做人要学会走捷径,要做人上人。”这样,金钱万能在其子的思想中根深蒂固。父子非法收受他人财物共计3558.3万元,刘铁男亲自收受的只有104万元,绝大部分都是儿子收受的。正所谓机关算尽太聪明,刘铁男一手给儿子设计的敛财捷径,最终却使自己和儿子双双步入歧途。全国政协原副主席苏荣在忏悔中写道:“正常的同志关系完全变成了商品交换关系,我家成了权钱交易所,我是所长,老婆是收款员。”他在担任江西省委书记期间,其妻于丽芳频繁插手土地出让、工程建设、招标投标,索取收受巨额财务。其子多次插手工地、工程项目,大肆收受好处费。经查,苏荣共有十余多家庭成员涉案,可谓夫妻联手,父子上阵,兄弟串通,七大姑八大姨共同敛财。事实充分说明,领导干部的家风,不是个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关系到作风能否端正,廉洁能否守住的大事。要想守住自己的廉洁家园,必须维护好家风,涵养好家教。
在这方面,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给我们做出了杰出榜样。在长子毛岸英从苏联留学回国后,毛泽东把他送到农村和工厂接地气;刘少奇的长女刘爱琴读大学时周末回家要车接,他知道后严肃批评说:“坐电车和公共汽车不一样吗?”;曾主管国家经济工作长达26年的李先念,不许孩子经商。忠厚传家久,读书继世长。可见,清正廉洁是对家人最好的馈赠;家风纯正,是对干部最好的保护。
社会和谐需要良好的家风促进。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从家庭走向社会,家风的影响亦会随之远播,成为社会风气和道德标准,成为健康成长的力量源泉。因此,家风善行可以促进社会风尚,社会的和谐安宁也就有了更多的保障。
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步入新时代,我们一定要时刻牢记习总书记嘱托:“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以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让更多善心义举绽放荣光,成为梦想起航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