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地边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地边

2021-11-14 21:07:38 作者:骑驴流浪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地边

  地边

  一

  村里人常常把土地上的地界说成是地边。地边是公共的 ,地边这边是这家的地,那边就是那家的地。

  1981年以前是大集体,大集体以前就是旧社会。旧社会的土地大多数在地主手里,只有少数在富农手里。这就是说,田野里大块的地多,小块的地少,相应的地边也少。地边是地块大小的标志。土地是要年年翻耕的,翻耕时为了防止这家侵占另一家的地,地边错位,就在地边上记一个双方都认同的记号。听老人讲,旧社会是在地边上种上一棵叫“桑扑棱”的植物作为记号的。“桑扑棱”到底是一种什么植物,现在已经失传,在我的想象里它可能是一种春天发芽早,秋天落叶迟,根系发达,易成活,生命力极强或者常年不落叶的灌木,不然是不适宜作地边上的记号的。

  这个记号就是绿色的界石。

  大集体的土地是以生产队为单位,地块大,一块地往往到几百亩以上,大的生产队大些,小的生产队小些。那些只有一个生产对的小村子,土地就在村子的周围,只有和外村的地有地边,地边就更少了。那时的土地是公共的,具体到一家一户,相对来说对土地的重视程度不够,因为争地边发生打架斗殴的事件是少之又少的。但也不是绝对没有,有时候一个生产队偷偷地犁了另一个生产队的地,被发现后,双方发生争争执,以及于大打出手。这种架如果打起来,并不是小打小闹,而是打群架,是这个村庄和那个村庄的人,或者是这个生产队和那个生产队的人,群起而攻之。参加者能达到几十人到一二百人不等。这家说地边在你们那边,那家说地边在你们那边,互不相让,地边定不下来,有时候还要进行持久战。家乡有两个村子,从六七十年代就开始争地边,一直到80年代初土地承包时,还争斗不断。不管是旧社会,或是大集体,那时候的土地都不是水浇田,尽管大集体时打过机井,但往往配不上套。收成的好坏,全靠老天爷做主。由于浇不上水,土地平整不平整不重要,有没有堤堰岗也不重要。所以,那时候的地边是犁地时留下来的一条沟,称为“堤堰沟。”

  二

  1981年,国家对农民的生产模式进行了翻天覆地改革,土地由集体所有制改为承包制,有个体耕种。秋后,庄稼收割以后,村民们集中在一起分地,人人手里都拿一个木头橛子。抓阄之后,会计按花名册点地边时,点到谁的名字,谁就在刚分到手的土地的地边上打上一个木头橛子,作为记号。这里人们忽略了一点,那就是木头橛子埋在地下是极容易腐烂的。第二年秋耕时,就腐烂掉了,就是没有完全腐烂掉,也撑不到第三年。

  农民的衣食住行,红白事,一切生活来源靠什么?靠的就是土地,没有土地,将会一无所有。对于土地,他们看得和自己的生命一样重要,尤其是土地承包以后,更是倍加珍惜。秋耕时总担心自己的土地被别人占去,再加上找不到地边上的记号时,更怀疑自己的土地少了,就不由自主地想侵占别人一点。别人也同样怀疑自己的土地少,也要侵占他人的。双方就产生了矛盾。所以,刚实行生产那几年,村子里邻里之间吵架、骂架、打架的特别多,这些纠纷的发生,十之八九都是因为地边不清引起的,当时它成了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当时村里曾有一个人,秋种时因事外出,委托人给他种上了小麦。第二年小麦孕穗时回来,丈量自己的土地,说自己的土地被邻居侵占了,回家套上牲口,把邻居家的小麦犁去三垄。邻居家看到自己正孕穗的小麦被别人犁去三垄,就告上了法庭。法庭传信被告,他也有自己的理由:说我犁的是我家的地,有没有犁他家的地。他家把小麦种到了我家的地里,犁了活该!不管怎么说,小麦已经被犁掉,在太阳底下很快就变干枯了。法院也没有起死回生的本领,让干枯了的小麦再活过来。

  由于木头橛子容易腐烂,后来人们在地边上做记号时,就不用了。而是埋下一个琉璃瓶子或者瓷瓶子,或者一块砖头。

  三

  以前参加分地的老一代农民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现在在农村种地的人都是50多岁到60 多岁的人。这代人也将渐渐老去,离退出历史舞台已经不远了。至于80后和90后的年轻人,一条走的是读书的路,上学升学,后来在城里有了正式工作,留在了城里,另一条路是进城打工。这部分人虽然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可对务农的事却是一窍不通,大多不知道自己家里的责任田有几块,有几亩,和在村子的什么方位。由于种地投入的劳力多,成本高,收益低,他们根本瞧不起这个行业。所以,农业这个行业,现在正面临着从业者的老化和断代的危险。

  与之相反,现在土地和以前的土地相比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于大量施用化肥,土地变得肥沃了不说,近几年政府出资在田间地头打了机井,并配了套,还疏通了河道,把水引到了地头,几乎把每一块地都变成了水浇田。为了便于浇地,地边上的“地堰沟”早已不存在了,“堤堰沟”被人们打成了“堤堰岗”。地边上的记号也发生了变化,有以前的埋瓶子,埋砖头,变成了埋废弃了的三角带。把圆形的三角带截断,一头绑定一块砖头,在地边上挖一个深坑,埋在下边,三角带的另一头露出地面短短的一截,作为记号。它不但耐腐蚀,体积小,旋耕犁旋地时旋不掉,还能一眼看得见。不像瓶子砖头,还得在地下寻找。村民们一致认为,在没有寻找到更好的方法以前,目前它就是地边上最好的“界石”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地边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