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3 儿子 (一)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3 儿子 (一)

2022-01-31 06:55:57 作者:老闯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3 儿子 (一)

  “儿子,老爸问你一下,你还记得下面的这一首诗吗?”

3 儿子 (一)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欲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这是唐朝诗人孟郊作的一首名作,流传至今已经是千余年,并且家喻户晓的,诗词中歌颂着慈爱的母亲与儿子间的良知亲情。诗中没有一滴离别的泪水,诗中也没有一句恋恋不舍的嘱咐,然而,几句小诗写的是那么样真真切切有情有意的,仿佛让我看到了在暗淡的一盏烛光下,一只装着针头线脑的竹篓旁边,坐着一位青丝白发的老母亲,正在千针万线的缝补着游子远行要穿的衣裳,看得母亲辛劳的面容,是那样的深笃之亲,是那样的纯朴之爱,真的是可怜着天下母亲的心哪!

  我也是在结婚成家生儿育女做了父亲之后,才进一步的体会到了,这一首小诗的情深意重,也体会到了做儿女的是要深深地领会到父母的养育之恩,以及父母所付出的辛苦。养儿不忘父母恩,这个人间长情之理,也是咱们中国尊老爱幼代代相传的理教,也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美德。

  在我四十岁的那一年,争气的妻子给我生了一个大胖儿子,男人四十岁喜得贵子,这是人生中一件天大的喜事,当然,这不是乞求就能得到的,俗话说得好,好人会有好报,命中定有的才会来到的。虽然,我不是虔诚的信徒,但是,我还是相信着前世我与儿子是有相约的这一个缘分,当然,这也是今生的修炼。记得,是在一九八九年那个的仲春之季,在我的面前祥云瑞气总是不停的闪过着,睡觉中也是常常的梦遇到观音送子,睡梦之中就见到了儿子脚踩着彩云,超凡还俗的投入进了妻子的怀中。

  虽然,儿子来的有点晚了,但是,他终于还是来了。现在,我们是一对夫妻一对孩子了,而且还是一个女孩,一个男孩,这样了却了我们一生的夙愿,也是我们成为了现在的中国标准式的家庭,一对夫妻一对孩子的要求。

  然而,二三十多年以前,可就不是这样的形式啦,那个时候中国的计划生育的政策是,一对夫妻一个孩子,当初谁要是超生了一个孩子,那就是违犯国法政纪会受到处分的,想起当初的那种情形,至今,我的心里还是在心惊胆战的害怕着,说起儿子临生来世的那个时候,我和妻子满腹都是泪水的,我们差一点就与儿子失之交臂了。儿子出生是在一九八九年的春季,那正是计划生育形势特别紧张的时候,当时,妻子怀孕眼看就要生产了,生育指标还没下来,我们知道孩子没有正常的出生指标那是犯法的,那些天里我和妻子两个人,整日都是愁云缭绕烦心事缠身,我们害怕着孩子出生是要遇到麻烦的,经过千思万想最后无奈的我们,只能走了一条的歪门邪道,托人找关系用金钱来铺筑儿子出生的路子,金钱真的管用,没有多久儿子的出生指标就弄到手了,如负重卸我们的心算是彻底的放下了,不过背后我和妻子都是这么说的:

  “缘来缘聚,命中注定,老天有眼,人生有德,千辛万苦,坎坎坷坷,真的是好事多磨的!”,

  我们本来已经有了一个可爱的女儿,现在,我们又生了一个大胖小子,人生中难得获得的心满意足的龙凤双全,真的好似锦上添花一样,我们的心情已经飞跃了,我们的灵魂可以安定了,剩下来的就是筹集着精力财力,一心来抚育着我们这一双宿之星的儿女们,完成我们一生最大的夙愿!

  然而,儿子来到之后,在我们的家庭中还掀起了一个小小的插曲呢,现在想起来自己还常常的摇着头暗暗的笑着呢。那一天,当我把妈妈生了一个小弟弟的好消息,告诉了刚刚满十四岁的女儿时,却惹来了女儿一个高高的撅着的嘴巴子,她的不乐意的说着:

  “爸爸,你们都是共产党员,咋不响应国家号召,还在破坏着计划生育呢?”

  女儿的话像一瓢凉水,一下子浇到了我一头上,当时我那个高兴的情绪立刻的就没有了,心里纳了闷,我始终是爱着我的女儿的,我从来也没有轻女重男的想法,以前,我都是把女儿当做掌上明珠来关爱的,今天却没有想到,女儿怎么会说出这样的话呢,我的心里一时的是秃伤的。

  那一天的晚上,我在医院走廊里的僻静处,一边抽着烟卷,一边的深思着,十四岁的女儿为什不赞成妈妈生小弟弟呢?难道这是源于她十四年来独生子女孤独的环境所造成的?我在努力的理解了女儿的情感,我没有唠叨,也没有生气,想到我们将来更要加倍的来关爱女儿,用真情的在实践中去感化女儿,相信我们的女儿是同情达理的。

  女儿的小脾气有点像我倔犟的很,面对刚刚出生的小弟弟,在一开始的那些日子里,女儿是不理不问也不看望的,还常常的撅着小嘴巴子不言不语的生着气呢,弄得我和妻子也很尴尬的,好在是血缘的关系,待到百日之后,儿子胖乎乎的满是招人的喜欢,一天晚上,女儿是趴在门缝中悄悄的来看小弟弟了,高兴的我一把搂住了女儿,打那以后女儿便行影相随不离的照顾着小弟弟,亲爱着她的小弟弟,看到这里我不断的感悟其中的道理,血脉终究是凝聚着家庭的一根情缘。在后来的日子里,完全的证明了这一点,千古传承下来的血缘的伦理道德是真诚的,是长久的。

  我清楚的记得,那是在儿子四五岁那一年的春节期间,我和老伴因为有事情没有在家,是女儿把小弟收拾的干干净净,还领着小弟弟走亲戚会朋友,给爷爷奶奶磕头拜年的,获得了人们很好的赞扬,爸爸妈妈不在跟前,女儿就像妈妈一样的照顾着小弟弟。女儿也常在同学面前夸讲小弟弟如何的乖巧,如何的懂事,还带小弟弟到同学家玩耍,同学们也喜爱着小弟弟,姐弟两个总是行影相吊的,记得有一次我在喝酒中无意的问道:

  “儿子,爸爸妈妈不在了,你咋办?”

  六岁的儿子看着姐姐,然后流着眼泪说:

  “那我,那我就跟着姐姐过生活的。”

  听到儿子说的话,我眼睛里含着的是泪水,事情过了这么多年了,现在茶余饭后,一有空闲的时间,我们老两口还会常常的回忆起儿子小时候的一件事情,有的时候还没等老伴自己讲出来那些事情,老伴她自己就先咯咯的笑了,然而,我也知道了老伴要讲的是什么样的事情了,因为,我都听过几十遍了。

  那是在儿子两岁多一点的时候,那一年的暑假,妻子带着女儿和儿子,她们娘三个去沈阳串门,到了沈阳姥姥家的第二天中午,妈妈让女儿去市里的书店买书,这件事情妈妈都说过几遍的话了,女儿仍旧还是倒在炕上不动弹,妈妈生气了,脱下了自己脚上穿着的黑色皮鞋,上炕里去拉扯女儿,正当这个时候,一只黑色的皮鞋马上跟着妈妈也飞去了炕上,黑色的皮鞋子正好的打在了妈妈的肚子上,被打到的妈妈先是一愣,回头却看见了,是个子还没有炕沿板高的儿子打来的,他的小手此时还在空中举着的,儿子的眼睛是直盯盯的看着妈妈,儿子这突然间的举动,惊呆了站在屋里的几个大人们,过了不一会儿,醒过神的大人们都被突然发生的事情给逗得哈哈的大笑起来了,兴奋的姥姥一把把儿子抱在怀里,乐呵呵的说话了:

  “ 真是一窝的孩子,向着一窝的崽子,姐姐挨打了,小弟弟就不让了, 这真是一个妈养的孩子!”

  生儿不易,养儿更难。儿子小的时候经常有病的不是感冒,就是发烧着,真的是有些打乱了我们正常的生活秩序,常常的为生病的儿子着急上火,可以说那个时候,医院诊所的大门我们是常进常出的,由于常来这里,我们跟医生护士处得相当的熟悉了,还好儿子的身体虽然是懦弱的,性格却是很坚强的,面对吃药打针,儿子是不怕的,还常常地告诉护士阿姨说:

  “阿姨,我不怕疼,你慢慢的打针吧!”

  儿子的话语招来护士阿姨的赞叹,后来在医生的指导下,我们也看了一些资料,根据儿子实际情况的需要,精心配置了一些营养品,来补助儿子身体健康成长的需要,时间长了果然的有了效果,至此,儿子的身体的抵抗力逐渐的增强。如今,儿子已经是一米七八的个子,身体魁梧的一条东北的男子汉了。当然,这一路走下来,我们付出的辛苦是语言讲不完的,生儿而不易,养儿更是艰难的,现在国家的生育政策放宽了,提倡一对夫妻一对孩子,可是,如今的年轻人们都不想生孩子,或者只要一个孩子就可以了,他们都踌躇着养育孩子不易,教育孩子费用高昂的困境。

  我们的女儿和儿子都是菩萨佛爷送来的,孩子们的心肠好,天生就懂得人间事理 ,二十多年了,我们从来没有听见孩子们口出脏话骂人打仗的事情 ,我们也没有为孩子们的成长而糟心为难的,尤其是我们的儿子,从小他就不乱扔东西,也不乱花钱的。一次,我们带他去逛商场,他走到卖玩具汽车的柜台前,蹲在那里仔细的看着一辆翻斗的玩具汽车,没有说要,只是说:

  “爸爸,那个车好好的漂亮!”

  儿子喜欢了,我没有犹豫的立刻就买了,儿子高兴的好几天都是搂着那辆玩具汽车睡觉的。我们的家中不是富裕的,孩子们都是知道的,所以孩子们理事就早一点的,俗话说的好,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在儿子三四岁的时候,每天晚上儿子都在帮助着妈妈关好门窗,也随手闭掉不用的灯光水龙头。

  孩子们是我们的心肝宝贝,我们除了要照顾好孩子们的吃穿用外,还要且行且真的关心孩子的智力成长,明白无论是我们的家庭,还是我们的社会,都需要的是一个有智慧,有用的人才,然而,这一切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就难了,首先是要从我们自己做起,我们父母是孩子启蒙的初人,我们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孩子们的成长。

  那个时候,女儿已经上高中了,住校不常回家,儿子有些孤单了,为了不让儿子感到孤单,我们放下了身段,童心般的与儿子的心情融合在一起,心存共同的目标,尘封自己的杂念,我们的心思一个劲儿的都扑在了启蒙儿子的身上,儿子也有灵性,功夫不负有心人,满意的看着儿子这一棵小树苗一天天的长大了。

  那个时候,我们常常的领着儿子散步,逛公园,讲故事,看画册,儿子是认真的,也是很爱听的,在听故事的时候,他还能常常的纠正着妈妈的讲错的字句。看着伶俐的儿子,妻子她也总是因地制宜的利用打扑克牌的机会,来教育儿子认识扑克牌上的数字,随时的还拿着一盒的火柴杆来教育孩子做运算,给儿子买识字的卡片,买练字的田字本,定时定点的妈妈教儿子学唱歌,练习汉语拼音,这些妻子都是耐心的付出的,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点点的教授,母亲的慈爱,一点点的也融入进了儿子的脑海,儿子幼小的灵魂中就融进了母亲辛苦的心血与汗水。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3 儿子 (一)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