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不妨“比学赶帮超”
阅读不妨“比学赶帮超”
“过去的2016年有哪些书值得回味?2017新年伊始,该读哪些书来充实自己?”元旦前后,不少人在社交媒体分享、讨论这个话题。不只是在岁末年初这样的特殊时间节点,阅读,正在成为越来越多人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1月4日《人民日报》)
在朋友圈里晒书单,正在成为一种时尚。每逢岁末年初,就会有一大波书单来袭。人们将一年来的阅读量放到朋友圈,长长的一串,很是令人羡慕;又将明年的阅读计划贴出来,又是长长的一串,不免让人产生阅读的冲动。而那些一年来没有读书或读书很少的人,势必会受到一万点伤害。有人会抨击这种为,不愿做出改变;但也有人在它的刺激下,暗下决心,要效仿甚至赶超。笔者更赞同后者。
阅读就该有“比学赶帮超”的精神。工作以后,人们放慢或者停止了阅读的脚步,将重心转移到事业、家庭中来,为美好生活而脚步匆匆,为提高业绩而加班加点,将“比学赶超”的精神发挥得淋漓尽致。但很多人的生活并没有因此而更精致,反而如一团乱麻,剪不断,理还乱。其实,可以让生活慢下来,用阅读充实我们内心奔腾不羁的荒凉。怀着敌意去看待晒书单的行为,这犹如讳疾忌医,很难改变我们精神给养缺乏的现状。要在这种行为的激励下,激发阅读兴趣,以一种不服输的态度,在阅读中与人“比学赶帮超”。
当然,我们不能满足于“晒”,还要动真格。如果是比拼阅读的数量,以“晒”的方式满足虚荣心,这种“晒”不要也罢。晒书单只是总结和规划,让人们对过去一年的阅读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对未来一年的阅读进行微调,而不是为“晒”而阅读。因此,要想自己的岁末书单厚重一些,就必须要“甩开膀子”动真格。要严格执行阅读计划,莫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莫要“明日复复明”,不然只能等来“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惆怅。
阅读没休止符,阅读永远在路上,阅读要常晒常新。我们总是受到惰性的影响,在安逸生活的生活里浑然不觉,其实,世界的变化远超我们想象。不读书,要落后。因此,我们不妨经常将书单拿到朋友圈里来晒一晒,一来是督促自己多读,二来是鼓舞朋友去读,三来是形成“比学赶帮超”的阅读氛围。
不要带着有色眼镜看待晒书单行为,我们不妨让其成为一种时尚,并激励自己参与这种无形的“竞争”。徜徉于书海,流连于墨香,为工作和生活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