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绿色星球》经典观后感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绿色星球》经典观后感集

2022-02-26 08:35:49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绿色星球》经典观后感集

  《绿色星球》是一部由大卫·爱登堡执导,纪录片主演的一部英国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绿色星球》观后感(一):凯氏大王花(Rafflesia keithii)

  凯氏大王花(Rafflesia keithii)是马来西亚婆罗洲独有的寄生植物,花朵发出腐臭吸引飞虫来传粉~

  属名Rafflesia来自Stamford Raffles爵士(1781-1826),他与Joseph Arnold于1818年在苏门答腊发现此花;种加词keithii则得名自沙巴州(旧称北婆罗洲)前森林保护人Henry George Keith~

  ~~~~~~~~~~~~~~~

  基因分析清楚显示,大王花在演化的过程中不仅没有了叶子和根,还融入了它所寄生的热带藤本植物的某些DNA

  主持这项基因研究的查尔斯.戴维斯(Charles Davis)博士说,一想到大王花的种种古怪之处,就不知该从何着手。它完全寄生于藤本植物的内部,根、茎、叶、光合作用都省了,全靠宿主提供养分养活,唯有开花时才会让外人注意到它的存在。它的花径超过1公尺,重达7公斤,尺寸为花中之冠,即使只是花苞就有一颗足球那么大了。此外,就像为了进一步突显花朵奇特的造形般,它的花闻来像是腐肉,散发的恶臭,吸引了食腐蝇前来为它授粉,也因此又被封称为“腐尸花”~

  《绿色星球》观后感(二):我愿称之为屏保工厂

  我算是很不关注地球的人类,气候变暖全球政局什么的我都不关心,但是这部纪录片真的太喜欢看了。

  切叶蚁怎么偷红木叶子给地下菌群红木又如何下毒,大王花捕蝇草怎么捕食,小蝙蝠如何采蜜帮助授粉,浮游生物如何靠根系进化适应水流……每个植物都有自己的“程序设置”,大自然真的太智慧了(没有说人类不聪明的意思 狗头)

  而且每一帧截图出来都是屏保,镜头角度美到超出我语言能力!

  比正片更好看的是花絮,在享受以上镜头时候就忍不住想这些镜头是怎么拍的,知道一个切叶蚁镜头要拍好几天顿时理解了。

  谢谢三脚树

  配合B站弹幕食用更佳

  《绿色星球》观后感(三):#小作文练习#绿色星球 观后感

  「很棒」

  思考了很久还是用这个词总结吧,真的很棒啊。植物世界的纪录片,有些植物见过听过,有些是第一次听、第一次见。延时摄影技术让人类有机会领略植物界的生存之道,感谢所有为带来这部作品出力的人。

  五集正片,不短不长,值得回味。

  印象最深的两个场景:一个是野外的最终胜者亚马逊王莲;另个是人工种植的上亿棵巴旦木林。同样都是满屏的铺陈,带来的心情却不太一样…可怕的果然还是人类啊(捂脸)

  再来记一记爱上的植物top3:

  第一名给卷柏,有雨则安 静静舒展、缺水则断 随风滚滚,踏上征途的少年啊…脑海里莫名给配上了bgm「We're on the road again」(笑)

  第二名给榕树,融入城市中的根成为独特景观的树墙,隐在深山中的根成为连结生活的树桥;无论生命的形态如何,坚韧都是可贵的品质。

  第三名有点纠结,大片虹河苔在水中飘摇成粉粉的梦幻之境;为迁徙之路提供能量补给的猴面包树;绽放在极寒之夜的霜花之舞…都很震撼,所以就,并列吧。

  P.s. 植物之外,四十年时空相隔的画面也很让人感动。能有一份热爱的工作持续一辈子,真好。

  《绿色星球》观后感(四):植物:一种让我重新认识的生命

  打开《绿色星球》第一集的第十分钟,我开始思考一个问题:动物和植物的区别是什么?

  以往我总觉得,动物的生命感非常显性,我们会从动物身上感受到它们的喜怒哀乐。它们的“动”无时无刻都在提醒我们,这是一个小生命,所以会有“扫地不伤蝼蚁命,爱惜飞蛾罩纱灯。” 但是植物呢?虽然也有“生机勃勃”这样的形容词,但植物的生命感对我来说就很微弱。带着慈悲心不忍杀生的人会去吃素,但吃素真的不杀“生”吗?我们为被虐待的小动物感到愤怒和伤心,但是满大街的依依芳草踏之何忍,并没有阻挡住那些脚步。植物们的确没有表情,我们也听不到它们的痛呼,但是《绿色星球》这部纪录片,让我感受到了植物们真实存在的生命。

  在热带雨林,所有生物都要争夺阳光。所谓的“猫有猫道、狗有狗道”,各路植物各显神通:有迅速生长的轻木,也有把卷须像套圈的绳套一样挥舞着的藤蔓,其中的争夺完全就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水下世界》里,水生植物们拿出了漂移、悬浮的本事,最后还是被亚马逊王莲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在铺天盖地的王莲世界里,我仿佛看到了一个尸横遍野的战后景象;

  植物也是有智慧的,为了阻止切叶蚁啃食自己去养活真菌,红木会分泌一种毒液,这种毒液要毒杀的并不是啃食自己的切叶蚁,而是切叶蚁养活的真菌。它是怎么知道蚂蚁会用它的叶子去养真菌的呢?它又是怎么知道杀死真菌的方法的呢?

  这部纪录片让我感受到,植物之间的生死之战,丝毫不亚于动物世界的弱肉强食,每集片尾的拍摄小彩蛋,也让我看到了拍摄的有趣场景,总之就是推荐大家一起来看看哟~

  《绿色星球》观后感(五):《与地球同行》

  “一个人的意义不在于他的成就,而在于他所企求成就的东西。” 不同物种形态就会有不同的生存方式。做出改变并非抛却原本的认知习惯,一味迎合他样的角度转换,只是要明白整个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转不是定于一尊的,而需要其中所有环节密切配合、相互依存去维持和发展。所以作为其中一环的人类,不必顾盼自雄,好像厉害得可以脱离整个结构,独自存在似的;也不必妄自菲薄,现在就开始创作灭亡之前的挽歌,搞得社会文明像个始料不及的意外。 尊重自然的规律和选择,根据它的演化进程调整自身发展,不暴力推动,也不横加破坏,尽量保护其原生体系的健康和稳定,就是我们可以做到的事情。虽然真正有能力投身专业领域,取得实际成果的人群有限,但总有一些帮助是具有普遍性的,能深入日常生活,并对应到每一个人。积沙成塔,众擎易举,一个人可以做到的事情也许远比他想象得多,我想这也是大自然为智慧的生命所安排的终极课题。 做或不做,取决于你。 最后,真诚感谢所有致力于生态保护、全心全意付出、不畏艰难、持之以恒的纪录片团队、专业研究人员和志愿者团队及个人。正因为他们的存在,我倍受鼓舞,对个体价值的认识和行为动向的规划也更加坚定。

  永远臣服于大自然的雄奇瑰丽,永远钦佩纪录片团队的苦心孤诣。

  《绿色星球》观后感(六):这个世界时而乏善,你很美就以足够

  这个记录片采用延迟摄影,动态的拍摄了植物的生长,在热带雨林、水下、荒漠…植物美到极致,却生活在战场之中。为了争夺阳光、资源、养分,植物也充满獠牙,鱼也会飞起来获得植物果实… 如同弱肉强食的动物世界一样, 遵守着丛林法则。 无独有偶,人类为了生存,在职场与社会上不时的被按在地上摩擦。

  这个世界时而乏善,你很美就以足够。

  《绿色星球》观后感(七):大自然我好爱!!!!

  #纪录片 《绿色星球》 第一期:雨林天地20220111 第1期就惊艳到了,非常养眼护眼,4K的画质配上杜比音效,真的贼享受。绿色的天堂,大自然太美了!感觉每一帧都可以截图下来当做壁纸。 在雨林里面植物之间的竞争关系,这让我看得浑身热血沸腾,看时非常期待那棵树能够打败纠缠它想要把它绞杀的藤蔓,这就像是一场战争,植物之间的战争,可以说是植物大战植物,这里的藤蔓的卷须,就像是动物的触手一样,让我感觉它们就像是在打架一样,胜就胜在树叶上,有一层绒毛是可以让卷须上的倒钩没有办法挂住树叶,是可以看得激动人心的一幕。植物想要获得阳光就必须不断的向上层生长获取阳光,在雨林里面植物的生长是很快的。一棵大树的倒下,意味着它倒下的底层的植物可以获得更多的阳光,可以获得更多的生长环境和空间,它们就会不断的向上生长获得阳光。 一年里面可以吃叶片多达五万片的东西,是一个叫做白环菇属的真菌,真菌通过释放神经性激素影响切叶蚁,让蚂蚁为它切割树叶运输到地下五米的地方给它食用,树也不是吃素的,树会通过叶片释放一种毒素,蚂蚁将树叶给真菌食用的时候,就会被树叶生产的毒素所影响,真菌又会产生一种新的神经信息素,影响蚂蚁通知蚂蚁给它换一种树叶运输。在相互制衡,相互生长。 树木有着硬木和轻木之分,硬木的重量很重,生长缓慢。轻木是因为它有一种特殊,生长快速,雨林里面基本都是,但是它很容易折断,所以他在雨林里面的寿命不会超过20年,在这20年的时间以内,会为了繁殖自己的后代而努力。繁殖后代就开花,吸引异种蜜熊来吃他的花蜜蜜熊身上粘着花粉传播到其他的花上面授粉。(这个熊太可爱了,吃花蜜的小熊) 有一种植物它没有茎也没有叶子,是一种寄生植物,通过寄生在一种藤蔓的身上生长而获得养分,长成花苞开花,他就是凯氏大王花,直径有一米,散发一种腐臭的气味吸引苍蝇来为它传粉授粉。(原来大王花是寄生植物)

  #纪录片 《绿色星球》20220111 第一期:雨林天地 接昨天晚上的一半,今天是后一半。 见血封喉把自己毒死了:见血封喉的树果里面有毒素,鸟类吃了它的果子,再拉到粪便在树周围,毒素又渗进泥土里,渗进见血封喉的根系里面,再自己毒死自己。 雨林世界里面有100万种不同的真菌,真菌吃枯枝落叶以后会发出一种光芒,我第1次知道真菌还会发光,这种光就是那种荧光,微微的光还挺好看的。真菌吃饱了东西之后就会长出实体蘑菇,蘑菇发出孢子,一个蘑菇能够发出10亿颗孢子。这些包子飘散在天空中,变成了凝结核和水珠结合,便形成了雨,在雨林内部下雨每滴雨内部都有一颗孢子。 植物和植物之间的生态平衡制衡太让人惊叹了,食物链中缺少了其中任何一个都没有办法形成一个完整的圈,这就是我们所生活的生态圈。缺少了任何其中一个植物环境,或者说是动物对我们所有的生态都是一种破坏。 同时世界经济在发展,雨林的破坏也日渐严重,一片又一片的原始森林被分割开来,被种植地所包围,就像是一个绿色的荒漠。现在想要找到一片,完全没有人类所踏足的森林是几乎找不到的。现在雨林在被破坏的同时又有人在保护他们,生态也在逐渐的恢复。 最后还有拍摄的幕后故事,能制造出拍摄如此镜头的机器的人实在是太厉害了!给他们点赞!

  《绿色星球》观后感(八):第二期:Water world.水生世界

  在这一集开头几分钟就见识到了虹河苔的美丽。(很喜欢)

  是我第1次看到全身粉红色的水生植物。(新奇)

  “水生植物的水下旅行”

  大薸。

  这个植物在花店里面也有卖的,但是我不知道它在买卖中叫什么,曾经我也有买过回来养,没有养活,看完纪录片才知道它应该生活在活水和阳光中才行的。花店里面买卖的都很小,而在野外中真实生活的它却很大。植物还是要生活在野外中适合它生存的环境才是最好的,养在小小的一方水碗水盆里始终没有很好的生活环境,感觉也是对植物的一种折磨。毕竟它生性是随着河水而漂流,寻找适合自己的地方的一种植物。

  地球上最大的内陆水世界“潘诺纳尔湿地”

  “水上植物的战争”

  我愿意说每一集植物和植物之间的战争是最精彩的部分(虽然这才第二集)

  亚马孙王莲和凤眼蓝(水葫芦)大薸之水上生存空间争夺战。亚马孙王莲会长出一个带有刺的叶子,把水面上的障碍(水葫芦和大薸)全部清理掉,然后迅速长大,它的直径最大可以长到两米。

  凤梨科的植物在因为生活在比较干的地方,它的叶子是漏斗状的,可以在漏斗叶片和叶片之间形成一个小的水流,这个小水流之中又有新的生命(小鱼,虫虫)生活在其中。小鱼小虫死在了凤梨科植物的叶片中,之后还会给他提供营养然而一种洪堡里藻会长出茎伸入凤梨科植物的叶片之中,这个茎上面还会长一种真空的捕虫囊,抢夺食物。

  “会跳舞的植物”

  湖球藻。又是一个可爱的植物。一坨一坨球形的。在深水区,因为水中沉积物会遮挡他们身上的阳光,他们就会随着水流而滚动跳起舞,这个跳舞真的太可爱了,把自己身上的水中沉积物震掉,又可以吸收阳光了。

  “水下山脉和森林”

  谷精草属 水盾草属 河车前属

  “水下草原”

  水下草原的草几乎三分之一已经消失了。科学家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想要利用种植来对抗气候的变化,以便保护他们保护生态。

  还有很多关于其他的植物都没有写出来了,就写了这些相对来说更有趣的一部分。后面依旧是有幕后拍摄的花絮,一个摄影师他能够站在植物的角度去思考,我觉得非常值得敬佩,而且这一部纪录片的延时摄影是真的非常棒,镜头也很好看,多亏了幕后才会有这样美丽的镜头呈现在我们的面前。

  《绿色星球》观后感(九):雨林天地

  龟背竹属植物:极力伸展开裂的叶片,尽可能收集更多的阳光

  藤蔓:卷须在空中探索(攀附其他植物);还有种藤蔓,卷须有小挂钩 → 死命缠绞

  轻木balsa:生长最快的植物,叶片巨大。叶片上有柔滑的绒毛,如同盾牌一般,藤蔓倒钩难以抓牢。木材很轻,横截面就像一个蜂巢 → 生长飞快,但寿命却很难超过20年。一年时间,一般树木只能生长2cm,轻木却能生长10m左右

  白环菇属的真菌:每天吞噬叶子高达50000片,很难被人们发现。切叶蚁为真菌提供食物,真菌生长出微小的蘑菇喂养切叶蚁。真菌释放化学信号,告诉工蚁它想吃什么种类的叶子。每只切叶蚁每分钟可以行进2米,承受十倍自身重量的负荷。但树木也会发起反击:产生一种毒素,可以杀死地下的真菌。真菌会重

  蜜熊吸取花朵中的花蜜,花粉粘了一嘴,就这样一棵树转移到另一颗。为了保证成功,一夜花蜜会上满七次 → “自动续杯” 传粉就这样完成了

  加里曼丹岛 京那巴鲁山:凯氏大王花:5年花开一次,用一天完成授粉,之后就逐渐枯萎。花朵中散发刺鼻气味,花粉沾到丽蝇的背上。

  灯蝠花:只在夜间绽放,每朵花只能持续一晚上。开放七个小时,花朵就会凋谢。科式长舌蝠:每晚造访近百多,进食的同时完成传粉工作 “垃圾食品,好吃却没营养”

  见血封喉

  穷灰椋鸟会在树叶上筑巢,一年排出近250公斤粪便,导致见血封喉四面寸草不生。 毒素从地面渗透到根部到每一片叶子

  会竞争死树,分泌出消化树木组织的酶

  黑猩猩之火:非洲国家 刚果

  彩蛋:克里斯·菲尔德:延时摄影稳定机

  《绿色星球》观后感(十):BBC开年神作《绿色星球》|热带雨林告诉你,什么是人生算法

  大卫·爱登堡爵士,现在95岁高龄,完全看不出年龄对他创造力的限制。耗时4年,拍摄了这部纪录片,「绿色星球」。

  这部2022年开年神剧,第一集讲的是热带雨林的植物「为了光而战」,却触碰了每位创业者的心。

  为什么?

  大卫·爱登堡爵士是BBC灵魂人物。跟随他的带领和解说,我们也踏入植物王国,去感受植物的人生海海,起落沉浮。

  也许,经由对植物世界的近距离的了解,会有不一样的视角,带给创业者意想不到的启发。

  爱因斯坦说,站在系统里,永远解决不了系统的问题。当下很多创业者都很焦虑,包括我也是,面对增长,面对自我成长,感觉迷茫又怕错过时机。

  我们站在人群里审视,跳脱不出这个系统去观察,就如同一只被限制在井底看世界的青蛙。

  只有跳出系统,升维,站在世界之外了解世界的运行规律,才有可能懂得身处世界是什么,从而找到机会发生改变。

  这个纪录片就是一次跳出系统,重新审视我们自己和这个世界的机会。

  大卫·爱登堡爵士

  他被公认是有史以来旅行路程最长的人

  探索过地球上几乎所有已知的生态环境

  01再小的个体都有生态位

  前提是必须参与竞争,才拥有竞争策略

  热带雨林遍布着参天巨木,它们活了成百上千年,稳扎稳打,是森林之王般的存在;

  也有平凡如苔藓、菌菇类的小物种,和直通云天的树木比,虽然生死须臾间,依然顽强生存毫不懈怠。

  植物也有「江湖」。

  森林里最稀缺的资源就是阳光,只有2%的阳光能照射到地表;就像我们商业世界,最稀缺的就是流量。

  大树之下,阴影多,光照少,其他类植物生存空间就被急剧压缩。一棵巨树死去,雨林腾挪出一小片空地。

  不久,种子们敏锐的感受到适宜的生长环境,开始迅猛生根发芽。

  每种植物都在抢夺生存资源,巴不得一夜之间长成空地霸主,独占阳光,为自己注入生命能量。

  龟背有自己的策略,它舒展自己与生俱来的大型叶片,梦想成为空地的主人。

  然而,一旁靠纠缠别人上位的藤蔓,求生欲极强的伸展触须,不断探寻龟背的叶片,最终它紧锁龟背叶片,靠它完成步步高升。

  轻木就不吃这一套,它的叶片上布满绒毛,让藤蔓抓不牢靠;轻木审时度势,趁龟背被缠,拼了命长高,一下子蹿10米。

  别看轻木完成长得快,出名靠趁早,是以木质骨质疏松为代价的。

  因此,它容易被逆风摧残。

  命运所有的馈赠,都暗中标好了价格。

  别看植物既不说话,也不奔跑,更不思考,在它们的世界里,无处不是江湖,时时都在竞争。

  再小的个体,只有主动参与竞争,才有可能找到适合生存的位置,完成生长、繁殖的生物使命。

  千万别在该努力的年龄,选择躺平。

  02互利共生的生态圈

  彼此赋能、等价交换、各取所需

  热带雨林的动植物间,除了简单粗暴的竞争关系,互利共生也是常态。

  光有竞争,拼个你死我活,物种变得越来越少,代价太高。

  存在是可以有多样性的,就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不管上班或者自由职业又或者全职妈妈,都是把自己的价值最大化:

  因为已经把自己嵌入社会运行的链条中,成为某个系统的一员。

  比如切叶蚁,光听这个名字就知道它们是典型的「工具人」,靠切叶子为生吗?

  和人类社会一样,切割叶子只是它们的工作,这份工作是为了能兑换食物。

  它们就「西伯利亚的理发师」,一天要收割8w片雨林的新鲜嫩叶,干啥?喂养一种叫白环菇属的真菌。

  数以百万的切叶蚁为它提供叶片,作为回报,真菌也会生长出微小的蘑菇喂养这些蚂蚁。

  然而,树木不是任凭白嫖的,它释放一种毒素,有效阻止自己被伤害。

  轻木树龄很短,最多20年,果然出名太早,出来混,迟早要还。

  死前,它得完成此生最大的使命,开花,结果。

  它绽放出森林里最为绚烂的花,当夜晚降临,它为蜜熊准备了一场盛宴。

  蜜熊是配合它完成使命的最佳伙伴。

  蜜熊在享用轻木提供的花蜜时,为轻木完成了传粉工作。几周时间,蜜熊又吃到花粉,还吃到花蜜。

  蜜熊吃了近50升的花蜜,这比掏蜂窝强太多了,一次赚个盆满钵满。

  不同行业,不同个体都可以跨界合作,实现1+1>2的共赢。合作而非竞争,共生而非鱼死网破。

  03适者生存

  达尔文在《进化论》中提出,不是最聪明,也不是最强壮的物种,最终会被进化的漏斗所选择,而是最适应变化的。

  树木生长过程中最怕动物来啃食,怎么办?

  有一种树,它是丛林杀手,动物见它胆战心惊,就像看到鬼门关。

  这种树叫见血封喉,是世界上最毒的树,也就是箭毒木了。毒性极大,只要伤口上沾上了一点点毒液,就会立即毙命。

  它太强大,强大到无懈可击,无虫患,没有动物敢吃,长到30几米的高度,成为植物金字塔的顶尖。

  然而,明天和意外,也不知道哪个先来。

  一群群辉椋鸟来到它高大的枝杈上筑巢,因为它长得又高,枝杆光滑,树叶繁茂。

  鸟儿食下它的果实后,将一泡泡粪便抛它脚下。这原本是肥料。

  每年,辉椋鸟能排出近250公斤的粪便,这些粪便含有化学毒素,会让周围的土地寸草不生,也让箭毒木苦不堪言。

  粪便中的化学毒素渗入根部,沿着树干传输给每一片树叶。

  最终,见血封喉被自己毒死了。

  弱小和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熬慢才是。

  可谓,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战胜了所有竞争对手,却输给了雨林生态;那些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往往不是最强大的,而是最适应环境的。

  04微生物是地球之王

  在这个地球上,真正的主宰者是肉眼看不到的微小之物——微生物。

  有句话说,世间万物,尘归尘,土归土,生命将循环往复。

  微生物,让所有走向衰老的动植物最终走向「从哪来,回哪里去」的生态循环;没有它们分解遗体,地球表面将尸横遍野。

  华大基因CEO尹烨说,微生物一直都是地球之王,在微生物面前,人类还是一个自以为是的小孩。

  微生物来到地球已经30亿年,曾经是地球上唯一的生命。

  “它们占据了陆地、天空、水体的每一个角落,推动着化学反应,创造了生物圈,并为多细胞生命的演化创造了条件。

  它们制造了我们呼吸的氧气,支撑了我们耕耘的土壤,提供了海洋生态系统赖以维系的食物网。

  在漫长的岁月中,它们经过不断地试错,最终创造出复杂而稳定的反馈系统,并造就了今天的生命。”

  在雨林中,有100万种真菌(微生物的一种),有的就是蘑菇类的存在,有的还会散发夜光,在非洲国家刚果,人称「黑猩猩之火」,看起来很像很绚烂,就像极光。

  但美丽的背后,其实是残忍的真相——

  能让这些大树枝干、叶子发光,说明它已经被真菌寄生。真菌不断啃食着树木,树木很快被消耗精光,归于尘土,滋养其他生命。

  微生物才是地球之王,它们结构简单,几十亿年来一直维持稳定;在生物界,越简单的结构越具有稳定性,越复杂的,越脆弱。

  这部纪录片太棒,在B站就可以直接观看,一共五集。每一集都用不同的视角来探寻植物生存之道。

  就像大卫·爱登堡爵士所说:

  “其实植物也不是任人践踏、坐以待毙的物体,而是鲜活的生命,它们会明争暗斗,也会解决难题。”

  从植物的角度看待创业,我们也在触类旁通中寻求得属于自己的那个解。

  发表于公众号#静添的理想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