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我 讨 厌 下 雪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我 讨 厌 下 雪

2022-02-23 15:15:39 作者:牧羊 来源:视觉志 阅读:载入中…

我 讨 厌 下 雪

  有谁不喜欢雪呢?

  巧施魔法,大地银装素裹,世界洁白一片。

  时间仿佛在这一刻静止,引领人们的思绪去回忆过往曾经。

  但有时候,比起冰洁无瑕,她所带来的刺骨冰冷却更让人心酸。

  最近昆明迎来了一场大雪,几十年没见过雪的人们欢呼雀跃,长沙也下起了雪,年后一波大范围的雨雪天气到来了。

  在人们朋友圈晒图留念的时候,身边还有些人,其实根本不喜欢雪。

  正所谓“吃水不忘挖井人,寒冬请记织袍恩”。

  这些雪中的身影,需要我们去知晓和记得。

  01

  每当预报说西安、咸阳要下雪的时候,身边的朋友都会非常开心地说,多下点,西安一秒变长安。

  通常这个时候,我只能笑笑而已。

  毕竟不了解民航一线工作的人,并不知道“所谓风里雨里雪里节日里,我们在这里等你,这里没有四季,只有两季,你来时旺季,你不来是淡季”不只是说说而已。

  降雪、备降,太多恶劣的天气不断袭来,大家一边工作,一边安慰自己:

  没关系,一年也就这么几次,过去就好了。

  这是一位机场地勤人员,写的工作日记。

  可能大多数人不太了解地勤,这种工作的内容。

  有网友科普说:

  如果你想成为一名地勤人员,就要内心足够强大。

  能忍受了离家远,适应三班倒的班制,同时能接受得了旅客的围攻。

  而冬季因为天气原因,随时有航班取消或者延误的客人排着队,几百人等着你去解决自己的转机、行李、住宿等问题。

  有时难免会遇到情绪激动、想要说法的人,甩你一巴掌,你也只能微笑如常。

  即使为了旅客能平安到达目的地,有人已经在不眠不休地忍受严寒,开展机场机道除雪、除冰,检查飞机机体、加油等作业。

  据数据统计,一架飞机出现事故的概率仅为五百万分之一。

  但飞机速度快、安全性高的背后,是有人在寒风中夜以继日地工作。

  每逢暴雪,旅客们冻得瑟瑟发抖,但机场地勤人员也在及时清理跑道,帮忙装卸货物。

  别忘了,他们也会冷。

  有些人说本来飞机延误挺生气,但转头一看窗外大雪纷纷,那些工作人员一直在雪中工作,而自己至少在室内,顿时觉得等一等,其实也没有关系。

  因为他们,即使突遇恶劣天气,最终还是踏上了旅途。

  有些人经过登机通道时感觉很冷,突然想到旁边站在大雪中付出的人,有多辛苦,感激之情顿时而生。

  所以当你遇到不便时,请多一点耐心和宽容。

  因为你不知道有些人已经为了你的方便,为了你回家,有多努力。

  02

  如果不是疫情,我们可能根本不知道,那些穿着白褂的人群,会是英雄。

  没有踏着七彩云群,也没有穿着战袍盔甲,仅用一个又一个身躯搭建长城,将危险阻挡在外。

  而冬季正是疫情防控的困难时期,对医护人员来说,更是一个严峻挑战。

  大雪封山,崎岖不平,因为有些老人腿脚不便无法到达指定地点,进行核酸取样。

  他们需要爬山越岭上门采样。

  2022年初,河南郑州和陕西西安两座城市,因为疫情成为全国关注的中心。

  偏偏就在这个时候,下起了暴雪。

  一位郑州市民在排队做核酸时,她说发现医护人员的手,已经冻得拧不开核酸试剂管的盖子。

  大雪中我们穿着羽绒服,站在那里都很冷,而那些医护大白一坐就是两个小时。

  有记者问,为什么她们不多穿点,穿点羽绒服什么的。

  她们说穿的厚会很不方便,而且她们也不能穿自己的衣服。

  已经练就了任何姿势都能睡着的本领。

  就在去年11月份,山东多地也迎来暴雪天气。道路泥泞湿滑,路上能见度极低。

  为了保护孕妇,避免造成新生儿的感染,救护车上的护师李文静,脱掉自己的棉衣,盖在孕妇身上为其保暖,跪着救人。

  而她自己,衣薄正单。

  我们看到众多这样的大雪场景:

  他们一步一倒,践行一个不能少的精准。

  他们推车运送物资,成为了移动的雕像。

  甚至逢水架桥,遇雪开路。

  都说医者仁心,看着无所不能的他们,其实不过是一个个平凡人,也会受冷受冻。

  03

  “有时候走不动了,我就想,滚下山得了!”

  河南省栾川县赤土店镇供电所的一位普通电工——李留松说到。

  在其19年的巡线生涯里,他骑坏6辆摩托车,总行程超过12万公里,走出10个长征。

  风餐露宿,岁月留下的是一身深山奔波的印记:皮肤黝黑泛红。

  因为负责的台区多数位于深山,而山上的羊肠小道,在石头上凿出来的凸起或凹陷,每走一步都像是搏命,被当地人称为“命撞”。

  平常天气,他都摔断过腿,滑倒在悬崖边缘,生死一线。

  更何况是大雪封山。恶劣的天气,让他一条腿都是疼的。

  李留松的经历只是众多电工人群中辛苦的缩影。

  赤壁市茶庵岭、咸安区大幕山、通城县黄龙山……众多地方都遍布着雪中“跑山电工”们的身影。

  2018年2月,因为受连日低温雨雪天气影响,重庆南天湖到厢坝的部分10千伏输电线路出现了严重覆冰险情。

  为确保2000多户居民安全用电,电力巡线工人冒雪巡视。

  大雪封路,他们就一刀一刀地开辟道路。

  有时为了检修,配电变压器又恰好位于一米多深并覆盖着冰雪的积水中,河南淮滨一位电工大哥会拼到不顾寒冷,毫不犹豫下水破冰前行。

  衣服上滴下的水珠在寒风中变成一个个下坠的小冰柱。

  终于解决好了,他顺向池塘边等候的村民们,比划了一个成功的手姿。

  这样的事情并非独例。

  2016年1月,江西突降大雪。地处山区的靖安县多条乡镇电力线路出现故障,2万多居民用户停电。

  为了过河抢修线路,他们脱掉裤子,仅穿短裤,咬着牙忍受河水的刺骨,被网友戏称“短裤哥”。

  事后有人问,为什么非要走这条路?

  他们说,不走这条路也行,但绕路需要耽误2个多小时。

  “我们出来抢修,就是为了早点排除障碍恢复送电。我们冻一会不要紧,可山上这么冷,停了电,老百姓的日子不好过。”

  还记得2008年南方雪灾吗?

  冰天雪地,他们爬高强险。有一个电工悬空挂在倒掉的铁塔上等待救援,在风中摇晃的他费力用手机给家里发了一条短信:

  “老婆,我很想念你和孩子。”

  还没等来回信,他就被严寒侵蚀了生命,挂在铁塔上闭上了眼睛。

  当看到城市的万家灯火,是否会想起在雪中的他们,为我们点燃了光明。

  04

  因为大雪封路。

  坚守在中哈边境无人区50多年的军人魏德友,错过与父亲最后一次见面的机会。

  等他收到报丧信时,已经是一个多月后,父亲已经安葬。

  他对着山东老家方向嚎啕大哭一场,装满了遗憾。

  虽然他说,只要自己还有一口气,就会在这里一直干下去。

  但我们总得要想,如果没有当年那场大雪,那份跨越千里的父爱是否就得以慰藉他独守边境的思亲之心。

  “在没有界碑的国土上,我们就是行走的界碑。”

  同样因为冰雪,边防军人在峰岭雪域,一年年和寒冷较量。

  爬冰卧雪,战天斗地。

  以雪为食,以冰为衣。

  驻守中哈边境的新疆塔城军分区,铁列克提边防连处在巴尔鲁克山与阿拉套山相对的喇叭口上。

  本来每年8级以上大风的天数就在200天以上,风力最高可达12级。

  每年十一月下旬,驻地还开始普降大雪,气温低至零下20摄氏度。

  你能想象,

  10级的寒风裹挟着雪花,夹杂着冰渣和石块,刮在脸上有多疼吗?

  他们只能手脚并用,相互搀扶前进。

  还记得长津湖的冰雕连吗?

  我们今天尽享的盛世安康,是有人在风雪中一步一步化为冰碑所换来的。

  05

  凌晨两三点开始撒融雪剂,四五点开始清扫。

  当走在干净整洁的街道上,会不会想到有人,会在你睡梦时工作。

  只为你醒来时的那一眼清爽。

  为了方便市民通行,环卫工人大雪中工作,露天吃饭。

  因担心机器撒融雪剂撒不到位,他们用手撒。

  哪里有城市凭空美如画,哪里又有人会施展魔法,不过是有一双手罢了。

  06

  刮风下雪,有人在家休息。

  而有些人却一定要走一条风雪路,只为不放弃任何一个中国人。

  比如邮车员。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区有一条特殊邮路,被称为雪线邮路,承担着四川进藏邮件的转运任务。

  劫匪、野狼、风雪,都让这条路危险重重。

  作为邮车驾驶员,其美多吉虽然工作三十余年,未发生一次错误。

  但也曾因暴风雪遭歹徒袭击,身中17刀,肌腱断裂,被多家医院诊断为“复原几率为0”。

  像其美多吉一样,这条路上的邮车驾驶员们在每一次出行或者返回前,都会祈祷天气安好,平安顺利。

  气温低下对于煤炭保供来说,同样是一场硬仗。

  最先出动的战士,往往是煤炭和铁路运输工人。

  今天我们得以在暖气房里指着窗外的白色雪花,大呼浪漫童话,不过是有人加班加点,拿走了我们的寒冷。

  不信,你看雪中执勤的交警。

  为了保障行人道路畅通,你能早点安全到家,他们看起来铮铮铁骨。

  可到了晚上,也会在马路上跑步,为自己获得少许热量。

  而在中国,消防员似乎是一群神秘的职业人群,他们不仅救人救动物,还水火不容,冰雪不怕。

  但铁人就真的是铁人吗?

  写在最后

  面对雪花,诗人岑参会赞赏“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偏偏杜甫要感慨“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也许每个人看待事物的角度不同,我们无法去评判谁对谁错。

  只是看到地勤人员、医护人员、电工小哥、边防军人、环卫工人、交警等一系列默默保护我们的英雄,在雪中所承受的一切,倍感心酸。

  突然觉得那份白色纯洁所带来的浪漫,竟是如此沉重。

  他们没有抱怨,但那句“所有人熟睡的时候,正是我们工作的时候”,却分外令人心疼。

  谢谢你们为这座城市撑起了大伞,让我们在伞内,你在伞外。

  祝愿每天都是美好晴天。

  如若不能遂愿,便希望你也在伞内。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我 讨 厌 下 雪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