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数时刻》影评摘抄
《倒数时刻》是一部由林-曼努尔·米兰达执导,安德鲁·加菲尔德 / 亚历山德拉·希普 / 罗宾·德·齐泽斯主演的一部剧情 / 传记 / 歌舞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倒数时刻》影评(一):首先声明我有滤镜,但是这部电影真的值得一看
最后真的想说林聚聚是天才
《倒数时刻》影评(二):跟风才是这部电影观众的主要人群
本身就属于小众电影,能点评过万并且还能在8分以上,到底是观众的艺术水平提高了还是一群虚荣心爆炸的跟风人士装文艺青年呢(真喜欢这类电影的给高评分可以理解,就怕是冲某演员来的,某钢锯岭在真喜欢看战争题材的影迷眼里水准也就一般但仍然评分挺高)现在观众的观影水平跟风效应太大,浮躁的社会大概就是如此吧
《倒数时刻》影评(三):艺术追求、爱情和面包难以都得
比较戳的一句话,When U are not 30 you can be a musician having part-time job as a waiter but when you are 30 you could only be seen as a waiter with hobby. 整个影片看着很舒服,但我对于音乐电影本身一般般
《倒数时刻》影评(四):倒数时刻
设定在1990年,主角为加菲饰演的Jon,一个年轻、雄心勃勃的音乐剧作曲家。他在纽约一边当侍者,一边写一部叫《Superbia》的音乐剧,希望能平步青云,开启事业。但他从女友Susan那里感受到了压力,对方已经厌倦了任男友的职业前途牵制自己的人生;同时,Jon的室友Michael也放弃了创作梦想,做了一份高收入的广告业工作。快30岁的Jon非常焦虑:自己的梦想是否值得继续拼搏?
《倒数时刻》影评(五):音乐剧编剧的音乐剧
仔细看了开头15分钟,然后倍速,然后发现以音乐和歌舞为主,然后拉到末尾,草草收场。
本以为是传记类剧情片,所以才下载的,没想到是音乐剧,而音乐剧刚好是我不喜欢的类型之一,再加上还是我不喜欢的歌舞剧类型。就算是几年前火爆的《爱乐之城》,也不大看得下去。原谅自己的音乐素养水平吧。
打了个三星,呵呵。
《倒数时刻》影评(六):很正确的电影,但正确的部分引人思考
继爱乐之城后的第二,实在太正确了没有理由不得奥斯卡,了解了Jonathan本人事迹后,对这部电影稍微有点不满意,现在的新人导演为了冲奥真的牺牲了太多剧情内核了,尤其是对传记片更不应该如此,我们本应该对出现黑人,LGBT,批判美国梦元素的电影觉得很有意思,很有意义,但是现在看到冲奥作里面出现这些就“要素察觉”,这真的失去了本来的意义,但这至少不是电影的问题,如加缪说的:“让人产生荒谬感的往往不是事物本身”
《倒数时刻》影评(七):好看到爆
作为LMM的处女作完成度很高,加菲的表演飞跃令人惊喜,确实是对标爱乐之城的电影,一样拍三十岁前年轻人追梦的处境,一样有很多对于经典的致敬,也……不得不说,一样的通俗,感染力来自于故事外部而非故事内部。爱乐之城的感染力来自于观众自身经历和情感的代入,而这部则更针对本身就对宽街有情怀的音乐剧观众,剧情和人物本身有很多单薄的、甚至是悬浮的地方,脱离了更为真实具体的挣扎(譬如90年代艰难的LGBT运动,包括舞台上的和舞台下的),显得中二有余但悲壮不足。
《倒数时刻》影评(八):成名要趁早的焦虑
热血澎湃好像没什么不好,亢奋过头了身体就不好了。
为了向外界证明自己的天才,自己是天才。保持紧张与恐惧,倒像是对创作的一种热爱表现,毕竟这会让自我保持绝对的警惕。
一种怀疑的态度足以使自己,以一种令自己信服的明确方式、毫不含糊地开始沿着这个思绪琢磨(创作),一个确定的方向,看上去不可能必须要去证明什么,不可能必须被证明什么。
实际上未必。
《倒数时刻》影评(九):心中炽热
Jon用青春8年的时间创作的《傲慢》即便收到了认可仍被各种拒绝。在30岁的钟声响起之际,分分秒秒都积压成恐惧,像一座牢笼困住自我。我们活着是为了什么,我的存在可否变得有意义一些,生活处处都是灵感,但有时候灵感也像炸弹,将你我之间的距离推远。街头是危险的,在那个餐厅窗口里生活的人们,他们是勇敢的,就算没有清晰的画质、只有脏乱的色彩、难闻的气味,仍旧绽放着生命的意义。Jon也一样,虽然他也困惑,也有过恐惧,但他没有放弃心中的那份炽热,始终为了自我,冲破牢笼,像群鸟的领头,飞翔着。
《倒数时刻》影评(十):时间总是对天才苛刻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媒体占据了生活的绝大部分,尽管如此,人们却止不住的焦虑,仿佛欲望的缺口被打开,…… 男主是一名怀揣梦想的普通人,即将30岁的年纪,仍然对音乐保持热爱,可现实如何呢?没人没钱没颜,身边的朋友有的因病离世,有的不再坚持,就连女朋友也要到异地工作。面对着重重压力,灵魂还在绞尽脑汁的创作,耳边只有嘀嗒的声音,提示着今夜时间的流逝,当下无眠…… 影片以音乐剧的形式,反映男主心中的苦闷以及对待生活的态度,当然还包括那份热爱,对于正在奋斗的年轻人来说很有启迪。 “可以因自己的创意得到报酬,不再被拒绝和忽视。”这就是所谓的成功吧。 感谢本片让我认识了一个倔强而孤寂的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