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文典一览》的读后感大全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文典一览》的读后感大全

2022-05-20 09:21: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文典一览》的读后感大全

  《文典一览》是一本由余秋雨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98,页数:,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文典一览》读后感(一):“为文而造情”的悲哀

  这本书要比讲《周易》和《老子》的好,文学和美学毕竟是相通,云山雾罩也是可以的。 比如,他对美文的定义,“不是美在辞藻色彩上,而是要在语感、节奏、气韵上见功夫”。又如,他说,“文化,切莫自卑”,我总觉得先生要是把他放到做人上更好,也就不会出现书后面一大堆溢美之词了。须知,捧也是可杀的。再比如,他的一些论述也很到位,他讲,“历来绝大多数中国文人,对此岸理想和彼岸理想都不认真。陶渊明对他们而言,只是失意之后的一种临时精神填补”,说的真是一语中的。 这里面他引述别人的议论,也很精彩。比如,《中国文学史》对于屈原的论述,“在造成人生悲剧的同时也造就了优秀文学”。还有《文心雕龙》的论述,“为情而造文”和“为文而造情”,所谓的“造情”确乎是夸饰和作假。 最后,用韩愈的《送李愿归盘谷序》的话以自警,“与其有誉于前,孰若无毁于其后。与其有乐于身,孰若无忧于其心”“侥幸于万一,老死而后止者”

  《文典一览》读后感(二):阅读,去功利,为静心。

  2022/4/4~4/23 2021年3月8日出的书,这么新的哇?我以为是16年南国书香节演讲前后写成的,刚好对应演讲时的推荐书目。余秋雨这次演讲内容,我截屏在下面了,简单的说是开了一个一年才华养成的书单。 从这本书里,感受到了余秋雨胸中深厚的文化内涵。我很喜欢他的注释和译写,更喜欢他的解读,不是研究透了中外古今文学经典的人,是无可能写得出的。当然他不仅于此,我不在这儿瞎吹彩虹屁了,总之是见识了当代学者的风范。 我了解了余秋雨对于诗歌文化的看法,比如更适合的唐诗读法并不是像手术刀一样冰冷解剖意义和来由,而是就用个人经历和身心去读 去感受诗魂。 了解了他对文人的看法,比如赞苏轼 无限亲近,无法企及。 了解了从楚辞开始到宋词的千百年中华文化中,抓大放小,可以开启学读的方向和抓手。 积累了不少佳句名诗。 我啊,在微信里一直浮着这条演讲实录的帖子,也一直记得有位同乡在2015年国庆说我没读过四大名著所以还不算个才女。而我内心一直希望自己是饱读诗书的,拥有书香气韵和斐然文笔,所以一直记着,跟自己较劲。 好歹,多少也比有进步了,虽然我还是记不得多少内容。但迟早,我可以成为希望的模样。 阅读,一定要有用吗?怎么才算有用?有人说挣不到钱就没用,多狭隘。 阅读,非得为了变成了不起的作家吗?一定能够改变人生吗? 阅读很无辜啊,它不过是和画画唱歌跳舞化妆一样的某件事情,有人喜欢有人不喜欢,有人通过它获得了财富,有人只是享受它体验时光。为什么要被供上神坛,非要有所作为? 不必被捆绑。 但是,有时我们还是会把阅读=读书=学习,这就是概念性的错位了。 阅读是学习的很重要的方法,而学习不单单通过阅读。学习本身也不以功利为唯一导向,也可以是爱好享受和内心追求。 所以啊,从来没说我们不需要向着目标进发,当有具体任务,该争取和努力的时候,必然力争上游全力以赴,算计投入产出比。 可是不必把所有事情都功利化,太累,人生已经不容易了,能有一件做了内心安宁同时增长智慧的事情,是多么的幸福啊!

  《文典一览》读后感(三):中国古典文学之美,不仅仅在唐诗和宋词这里

  最初“认识”余秋雨,是通过他的散文集《文化苦旅》。其中的很多篇章,譬如《一个王朝的背影》《抱愧山西》《风雨天一阁》《道士塔》……至今仍然记忆犹深。正是通过《文化苦旅》,才让人体会到了“文化散文”究竟具有一种什么样的令人叹为观止的别致之美!尽管其中一些篇章的字里行间有不完美之处,比如《道士塔》就对王道士的认识有所偏颇、过于严苛,却依然不失其总体上的蔚然大观。

  及至于读到《文典一览》,才仿佛意识到了,余秋雨先生可不仅仅会写现代散文,他对中国古典文学的认识和观察,也确有令人无比佩服之处。对于《文典一览》中的诸篇,很多时候,既有原文,又有译文阐释——译文或不足以惊喜,但阐释却能够在很多时候让更多的中国古典文学爱好者有眼前一亮之感。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虽然对于这些译文、阐释或许会有不一致的意见,但那却是属于见仁见智,不必过于拘泥。

  《文典一览》是余秋雨先生长期斟酌之后选出并予以翻译、阐释的一本中国古代文学读本,其中所选篇目自《诗经》《离骚》《逍遥游》始,还包括《报任安书》《兰亭集序》《归去来辞》、《送李愿归盘谷序》《愚溪诗序》《秋声赋》《赤壁赋》《文心雕龙》选段等篇目,还特地选出了余秋雨先生自己看重的五十首朗读、三十五首宋词以及十三首宋诗——只可惜没有涉及元曲等更多的古典文学类型——读者自己不妨来“添砖加瓦”。这些篇目的选取,无疑具有相当的“余秋雨”个人色彩,当然可以持保留意见。但不得不说,这些篇目都是精品。而能够归于精品的中国古典文学篇目确实太多太多,想要让所有的人都一致同意和满意,确实无异于去做一件根本办不到、办不好的事。

  不过,《文典一览》有特色的地方在于,除了其中的唐宋诗词是原诗原词照录以外,其余篇目都是由原文、译文和阐释三部分构成的。好多都是译文在前,然后是“附论”也就是阐释,最后才是原文——这样一种编排顺序还是比较别致的。值得一提的是,余秋雨先生的译文并不“固执”于忠实原文,和传统的译文不那么一样,而是注重于在语感、节奏、气韵上来“匹配”原文。比如,他在翻译《文心雕龙》一些内容时,就曾经说:“刘勰的这段话中,有不少精美词句,我在译述时不忍代替,只要不难领悟,便尽量保留。”确实是洒脱之至、个性十足。

  除了这些,《文典一览》中还收录了余秋雨先生手书的文典名篇书法——直接从最后边往前翻开欣赏就是了。在欣赏到中国古典之美的同时,还能欣赏到书法之美,确实具备一种“一举两得”之便捷。倘若是一名书法爱好者,在《文典一览》定然难免流连忘返。

  无论如何,虽然《文典一览》中选篇、译文甚至于阐释都不会是尽善尽美,却让人仿佛这才明白过来,为什么当年《文化苦旅》中的散文作品,能够让人读了一遍又一遍,却仍然有一种初读时的无比厚重,以及回味无穷之感……

  《文典一览》读后感(四):再读余秋雨,用简捷、轻松的方式纵观中国古代文学经典,赞

  修汉语言文学的文凭时,毕业论文我选的余秋雨的《文化苦旅》来解读,还记得当初的青涩懵懂,当然不如现在读书的认知全面和深刻,却懵懵懂懂的喜欢余秋雨文字间浓浓的文人气息,这个早早扬名立万的文人,多年如一日的坚持自己的文人修养,做自己认为该做的文人的事,写自己不变的文人的话。

  2021年入了余秋雨的《老子通释》,慢慢读完,越发佩服余秋雨独特的“余氏散文”风格,将晦涩难懂的《道德经》注释得明明白白,通达又博览,让人极其愉悦。

  老子通释

  7.6

  余秋雨 / 2021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22年元旦入了《文典一览》,又是一本和《老子通释》风格类似的文化书,满心满眼都是喜欢的样子。

  余秋雨

  余秋雨,作家、学者。一九四六年八月生,浙江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被推举为当时中国内地最年轻的高校校长,并出任上海市中文专业教授评审组组长,兼艺术专业教授评审组组长。曾获“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上海十大高教精英”“中国最值得尊敬的文化人物”等荣誉称号。自本世纪初年开始,他赴美国国会图书馆、联合国总部、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处演讲中国文化,反响巨大。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颁授成立“余秋雨大师工作室”,中国艺术研究院设立“秋雨书院”。现任上海图书馆理事长。

  《文典一览》封面

  《文典一览》是余秋雨筛选的部分中国古代文学读本,从《诗经》、《离骚》、《逍遥游》、《报任安书》、《兰亭集序》、《归去来辞》、《送李愿归盘谷序》、《愚溪诗序》、《秋声赋》、《赤壁赋》、《文心雕龙》选段,到唐诗、宋词、宋诗篇章都有涉猎。

  目录

  和《老子通释》一样,《文典一览》还收录了余秋雨手书的文典名篇书法,洋洋洒洒的墨宝让人爱不释手。

  书法

  除了唐宋诗词以外,《文典一览》所选的古代文学每个篇目都由原文、译文和阐释三部分构成。我特别喜欢他的附论阐释部分,每一篇都是“余氏散文”娓娓道来他对这篇经典的认知和看法,有着极其个性鲜明的个人文化属性。

  拿《离骚》来举例:

  《文典一览》中将《离骚》篇目放在了全书的开头,可见余秋雨的心目中,对于屈原和《离骚》的价值估量。

  内页

  今译放在开头,白话文的译文,对于不熟悉原文的读者很友好。

  内页

  原文放在中间,读完译文再读原文,即便不熟悉,现在也可以再次对照着品读一番文言文和白话文的文字风格差异。

  内页

  附论阐释放在最后,余秋雨对屈原,对《离骚》的人文认知洋洋洒洒铺陈直述而来……

  余秋雨心中,屈原是第一诗人。

  《诗经》是中国文脉的美丽开端,但是诗人,屈原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个体形象出现的伟大诗人。

  “《诗经》把诗写在万家炊烟间,屈原把诗写在自己的身心上。”——余秋雨《文典一览》

  屈原投江自杀,百姓端午吃粽子祭奠,余秋雨说,老百姓比文化人更懂得:文化无界,文化无价。

  政治上的障碍,指引了文学的通道,讲屈原,落脚点应该是文学。

  屈原

  屈原的时代,中国终于走到了应该有个性文学的高点,于是屈原切身体验一系列的矛盾与分裂、信任与被诬、高贵和失群、天国和大地、神游和无助、等待和无奈、自爱和自灭等待,然后再向世人呈现出一个最高坐标,什么是第一等级的诗,什么是第一等级的诗人。

  屈原的一切经历,造就了他的人生,这是他通向辉煌的必要程序。

  自沉,是巫山间凄美的祭祀仪式。屈原投江,有对现实的悲愤,也有对生命的感悟,更有对自然的皈服。

  屈原带给后代的启示,在他的文学中不言自明,所以余秋雨在《离骚》的附论中题:第一诗人

  内页

  《文典一览》当然不是所有的篇幅都是这样的格调,唐诗五十首,宋词三十五首,宋诗十三首,除了附录做了简单的相关解释,没做译文,那是因为唐诗宋词的最佳作品已经成了中国人心中最普及的文化,不用翻译,也无需翻译。

  内页

  是我喜欢的余秋雨,是那个沉心论文的“文化人”,《文典一览》,用简捷、轻松的方式纵观中国古代文学经典,推荐给你们!

  我是宸妈,2021年读书247本、一周至少读4本书的读书人。关注青少年教养和自我终身学习,分享我的读书、教育和心理知识。喜欢我的原创文字欢迎关注、点赞、转发和评论!转载请联系本人,谢谢!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