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社交媒体中的婚姻与个体》的读后感大全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社交媒体中的婚姻与个体》的读后感大全

2022-05-18 09:09: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社交媒体中的婚姻与个体》的读后感大全

  《社交媒体中的婚姻个体》是一本由程萍著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89元,页数:31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社交媒体中的婚姻与个体》读后感(一):为何“不忠”

  社交媒体作为二十一世纪人与人沟通的最大媒介,早已融入我们的生活。互联网的隐匿性给了“陌生人理论”完美的发挥空间,让社交媒体成为现代文明的迫切诉求。它能让人们体验多元身份和角色,回避现实压力和冲突,构建和释放多重自我。

  避孕套的发明和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无意中催生了中国的性解放,性和婚姻之间出现裂痕,性的快乐主义和婚姻现实主义产生越来越大的张力。用户将社交软件当做构建、实施、演绎自我性脚本的重要工具和舞台,软件背后的资本扮演了协作、诱导的作用,由此看来,二者之间属于“共谋”。尽管如此,社交媒体并不意味着是婚姻的“隐形杀手”。婚外性行为的人总会说:“我们(夫妻)没什么感情基础。”用此当做合理化的借口。这背后显现出来的婚姻类型,可以完美的解释出现越轨行为的原因。将婚姻分成四个类型的话:1幸福稳定型2幸福非稳定型3稳定非幸福型4非稳定非幸福型。很多人都是以婚姻稳定性为前提,互不打扰的情况才会进行越轨行为。这一行为看似极其矛盾,但是在中国人的逻辑中又恰恰适合。深受儒家文化形象的中国人,将婚姻看做人生大事。也就是说,甚至不要求感情,也要结婚总有一个稳定的家庭才行。再加上婚姻制度强大的规制力,越轨行为的人们经常用其将自己的越轨行为合理化。从而打破常有的婚姻形式。

  尽管身体与科技的共谋赋予了主体体验多维身份、混合人生的机会,但是道德、情感、利益等多重力量也会让主体混乱。与其我们去追求一时的刺激,莫不如多余身边的爱人谈谈心,表达自己最真实的想法和欲望。

  《社交媒体中的婚姻与个体》读后感(二):平衡

  婚姻与个体在社交媒体中 转型期中国由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转变,互联网促进了人们在社交媒体构建和释放多重自我,在这种社会文化背景下,社交媒体真的会成为婚姻的“隐形杀手”吗?学者系统的分析讨论了研究意义、研究思路、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以及研究设计和研究伦理,以性脚本理论为基本研究框架,运用网络民族志的方法(人类学的“田野”转移到了网络虚拟空间),对28名已婚男性利用社交媒体进行婚外“交友”的行为和特征进行观察和访谈。 此研究虽然并不能普遍代表中国已婚男性的婚姻现象一定程度上透视了当代中国人的婚姻道德观念,也反映了当今社会上性观念的变迁。这种割裂行为一方面在婚外释放情感和性欲,另一方面在婚内维护家庭的完整和稳定,这种“稳定压倒一切”的生活哲学真的正确吗?如果没有手机、互联网和任何社交媒体就可以挽救一场婚姻吗?因此,这本书并没有止步于婚外性行为本身,而更多对于婚姻发展趋势进行讨论,引发了我很多思考,同时阅读这本书对中国的文化,对社会发展、家庭、自我有了更多感悟,在传统和现代的动态转换之中,亲密关系的建立反应了动荡与稳定之间的矛盾,可以说这本书对于如何经营、尊重婚姻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一直会想什么是持久的令人满意的亲密关系的模样,但作为成长于互联网迅速发展的一代人,所观察到的大多是经过社交媒体的过滤后,只剩下精心策划的、具有喜剧效果与人生脚本的婚姻,这与自身对亲密关系的角色期待产生了巨大的反差。最后自我反思之后发现在现阶段我还是没能摆脱传统教条与现代观念的动态的撕裂感,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也一直在进行自我对话,作为被时代洪流裹挟的个体,在社会规范、法律制度、伦理道德、责任义务等多重因素的作用下,尽力平衡“真实的自我”与“现实的自我”,尽量实现生活和情感的自洽,减少在亲密关系中的过度内耗,给予彼此充分的信任和尊重是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社交媒体中的婚姻与个体》读后感(三):一种技艺视角下的婚外情

  有句歌词形容娱乐圈“是是非非是是非,非是是非是是非”。这种说不清的是是非非,纠纠缠缠,也是情爱中徘徊的男男女女的真实写照。

  不过现在,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千姿百态的个性,对应了趋于多样化的爱情观,可以发现,爱情速食者愈发多起来。互联网成为我们快速联结陌生人的工具,那种“熟悉又陌生”的刺激感,令人沉迷。正如文章所写:“网络像是一个新的乌托邦,给关系冷漠、迷离现实中的人们提供了一个自洽之地”。

  本书让人惊奇的点是,它的访谈对象是寻找婚外性的已婚男性。他们愿意接受访谈让我感到震惊。婚外性作为社会中一个的隐秘角落,让我忍不住继续了解下去。在本书的第五章,就揭示了互联网的显规则和潜规则,显规则是关于官方文件的,而潜规则不是,潜规则是一套自发的“交友”流程。性欲是社会消费的“头等大事”。为满足这种“头等大事“,就要展现自己的好方面。这种展现也与技术密不可分。它包含着照片、网名的不同展现方式所带来的不同呈现效果,以塑造自己的人设。同时,搭讪技巧也是一门学问,那些关于符号的运用技艺,让一切关系变得可能。“战略决定战术,战术决定战斗”。“不同的”战略战术,决定着这场游戏的发展走向。

  但是,这种做法真的合法吗?包裹在自由背后的婚外情爱,都是对道德的挑战。而这种“合法性”竟然也可以被自我建构出来。建构一种认识,赋予认识一定的合理性,缓解良心不安。这种自我建构的新认识,也可以帮助自我审查和疗愈。

  所以一切都不是偶然,骗局也终将是骗局。家庭伦理责任固然沉重,但爱情也不应该沦为速食面包。读完这本书我还是很感慨,不知是否是对这种“婚外情技艺”的讶异。当这种“情爱技艺”分析视角以文字的形式进入我的脑海,着实令人寒颤。

  《社交媒体中的婚姻与个体》读后感(四):网络交友——婚姻制度中的个体困境

  《社交媒体中的婚姻与个体》以网络民族志的书写方式,勾勒出互联网时代中婚姻关系的多重面向,以个体叙述为主,突出了个体在婚姻关系中的困境!这种困境既有个体内心的自我纠结和道德拷问,也有关于社会变迁的时代背景!如果以网络社交的陌生人为透视镜,可以窥见从传统到现代,个人—家庭—社会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本书以性脚本理论为切入点,分析已婚男性使用社交媒体与陌生女性进行交流,如何建构自己的性脚本,来满足自身性或情感的需求。

  作者揭示出,在这一过程,已婚男性面临多重问题:如何解释婚外情与婚外性的行为,并赋予合法性?如何处理家庭与线上陌生女性的关系?如何建构自己的生活状态,来吸引线上的陌生女性,满足自己的需求……这些问题在访谈者的自我叙述一一呈现,也为作者的理论提供了经验材料!

  访谈者都为已婚男性,社交媒体交友的矛盾就深深嵌入在了婚姻制度之中!个体在婚姻关系的地位、婚姻的形成过程,婚姻关系的好坏……这些都可以成为婚外软件交友的原因。婚内关系的复杂性成为了个体生活的日常负担,从而重新让人向婚外欲求:性,抑或是情感。

  通过社交软件交友,性脚本的自我建构不仅要避开传统社会的道德要求和自我约束,还要在陌生人面前建构自我形象,达到目的!这两个层面都指向了对婚姻制度的否定!前者否定了传统意义上婚姻关系的约束力,婚姻,情感,性变成了三个独立的面向,不再彼此关联;后者强化了自我意识,与陌生人产生社会关系,以区别于熟人关系! 本书的第二个理论来源就是陌生人理论!陌生人社会的到来是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重要特征!现代社会的快速流动不仅动摇了传统社会中人际关系的稳定性,也摧毁了传统社会的人伦道德,现代社会以新的一套道德规范重新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中国社会转型,是从传统熟人社会的集体关系向现代陌生人社会的个体联系转变;在传统家庭集体本位的道德伦理叠加了现代社会个体主义道德伦理;基于农业生产的稳定的经济关系转向了市场化不确定的经济关系;传统与现代在短短40年间相互碰撞,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也使得这40年来两代人之间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产生了巨大的鸿沟。 与传统的熟人圈子不同,现代人面对更多的是陌生人的交往。个体所面对的已不再是乡村、县城里的熟人关系,而是以互联网为依托,扩展到了更广阔的人际关系。陌生人关系已经成为了现代生活的主要关系。社交软件提供了一个陌生人社交的平台,在平台上与陌生人交流性/情感,没有了婚姻制度所带来的诸多约束,甚至成为了婚姻生活之外的一种“补充”。陌生人关系的相处方式,相对于熟人关系的复杂性,要简单的多。正是在这种意义上,作者的访谈让读者看到了,婚姻制度的复杂性。 线上软件社交目的复杂,每个人的需求都不一样。无论需求为何,都将自身置于传统-现代的两难境地。一方面要面对家庭、婚姻、社会关系带来的生活责任义务;另一方面需要为高压生活找到自身的出口。

  在个体-集体的二元对立之间,网络社交的隐蔽性和虚拟性为此开拓了第三个空间。

  最后,这本书同时在启示我们:当理解了现代社会中个体必然要面对的这种困境,当切身感受到个体内心的矛盾与冲突,我们又该如何定位婚姻制度、性与情感之间的关系呢?

  高度不确定性的社会关系中,哪个又是恒久的呢?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