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如何阅读一本书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如何阅读一本书

2017-12-29 19:21:13 作者:胡说又胡说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如何阅读一本书

  这么多年来,我读了很多书,但从来没有认真思考过,如何阅读一本书,才能最大化的将书本上的知识据为己有。直到有一天,我读了莫提默·J·艾德勒和查尔斯·范多伦合著的《如何阅读一本书》,才系统思考了自己多年的读书心得,并结合作者观点写下这篇文章

  为什么读书

  知识更新

  当今世界科技迅猛发展,新领域、新问题、新理论层出不穷。一方面,新的知识不断涌现,终生学习才能适应社会生存和自我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知识不断升级,我们也需要不断订正知识。如果一个人的知识无法定期更新,就会很快落后于这个时代和他人。因此,我们需要不断学习,不断阅读。

  精神享受

  优秀文学作品通常能给人带来愉悦的精神享受,所以许多人把读书作为业余爱好,阅读随性而为,纯粹是为了调剂生活、休闲娱乐,这样的阅读是比较简单的。只要具备一定的文化基础,每个人都可以轻松拿起一本书来阅读,不需要付出多大的努力

  心智成长

  对于我们每个人而言,身体的成长是有限制的,而心智的成长却没有限制。真正的学习是阅读一些超出自己水平书籍追求终生学习的读者通常对自我有所要求,他们会去阅读那些超出自我能力的书,通过自我发现式的学习,提高自己对世界的认识,更好地理解世界与他人,使自己的思想深刻,使自己变得更有智慧

  读什么书

  资讯泛滥,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据调查显示,19世纪人类的知识量大约50年翻一番,20世纪初则缩短为30年,20世纪中叶为20年,到80年代只需3到5年。据美国社会学家詹姆斯马丁的测算,近十年人类知识总量已达到三年翻一番,到2020年甚至要达到每73天翻番的空前速度。太多的资讯和太少的知识一样,也会对我们的阅读造成障碍,因此,如何选书就显得至关重要

  阅读具有繁殖能力知识的书

  繁殖能力的知识,这个概念来自李笑来老师,是指具有累积和放大效应的知识,能产生知识红利和增殖,并指导我们的行动正确的概念、工具、原理、方法论就是具有繁殖能力的知识;不具有繁殖能力的知识,则没有累积效应,也无法指导我们的行动,最多增加一些谈资而已。比如:充斥在网络空间的各种明星八卦等资讯。

  多阅读“著”,少阅读“编”或“编著”的书

  著、编著、编都是著作权法确认的创作行为,它们在独创程度和创作结果上有很大的不同

  著:独创的原始作品,有作者独到的见解和开创性的成果;

  编:组织、整理已知的资料或他人的成果,基本没有独创性的见解。如字典、工具书等;

  编著:将编和著有机结合起来的作品,在编纂已有资料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陈述和见解。

  所以,除了字典、工具书、教科书之外,尽量选择标明是“著”的书,如果该“著”的作者在其所处领域中取得了比较重要的商业成就。这样的书籍很可能代表了知识的源头,知识的浓度和质量较高,具有丰富的营养。

  多阅读能给自己带来精神享受和积极影响的书

  曾经看过这么一句话:读一本好书,胜过万两黄金;赏一本好书,宛如鸿运缠身;品一本好书,恰似幸福重温。优秀的诗歌、散文小说等能给我们带来精神上的愉悦和享受,并带给我们启发、思考,让我们对生活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思考。比如汪国真的诗总能给我力量张爱玲的书总能让我思考,龙应台的书总能给我启发。

  怎么读书

  许多人将书当成了催眠神器。在冬日的夜里,橘黄的灯光下,躺在温暖的被窝里,拿起一本书,翻了几页便昏昏欲睡,即使一本书读完了,也不知道书里讲了什么。这是因为我们把自己当成了知识或信息的接收器,被动接受作者知识或信息的给予,将作者的观点装进自己的脑袋里。如果我们只是被动接受别人的信息,带着别人的观点而存在,就永远不会产生真正属于自己的观点。

  而阅读是与一位缺席的老师学习;阅读是自问自答式的解决问题;阅读是凭借一己之力进行的自我提升;要想真正拥有一本书,就必须主动阅读,并通过思考、记忆、观察和运用自己的想象力与作者的思想或灵魂相遇。阅读越主动,对世界的探索能力越强,收获也就越多。

  所以,阅读必须积极主动。

  主动式的阅读,需要注意阅读方法

  ——用手指做指针指引着阅读

  主动式的阅读需要提高专注力,一个好用的办法就是用你的手指做指针,顺着一行一行的字移动下去,速度比你的眼睛要快一点,强迫你的眼睛跟着手部的动作移动,虽然这只是一个简单的动作,却让你的阅读变得更主动。这样做,一方面可以提升你的专注力,当你的眼睛随着手指移动的时候,你的注意力也随着手指移动;另一方面会提升阅读速度,当眼睛被迫跟着手指移动的时候,速度自然会快上来。不信?现在就试一下。

  ——不同的书采用不同的速度

  对于不同的书,读物的性质和复杂程度不同,我们阅读的目的不同,阅读速度自然不同,小说散文等是为了娱乐消遣,它们的难度也比较低,我们自然可以快一点阅读;而为了提升我们心智的书,因为书的内容高于我们的心智,我们的阅读速度要跟着脑部的运作速度来,而不能单纯跟着眼睛的移动来读。

  主动式的阅读,必须带着问题而来

  主动式的阅读,必须向自己提问并试着回答自己提出的问题。阅读一本超出我们心智的论述性的书,通常有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需要思考。

  ——整体上,这本书讲了什么?

  努力找出一本书的主题,并逐步从核心主题分解出关键议题。

  ——细节上,作者如何讲述?

  努力找出书中的论点、论据和作者的论证思路

  ——这本书有道理吗?全部有道理,还是部分有道理?

  用批判性的思维接受作者的观点,全盘接受和没有论证的批评都是有问题的。

  ——我读了这本书有什么意义

  读完一本书,要思考这本书提供的内容对自己有什么启发和帮助,如何将书本中的内容与自己的工作、生活实践相结合,并运用于自己的日常生活或工作。

  主动式的阅读,需要做笔记

  阅读应该是双向的沟通,而不应该是读者单向接受作者提供的信息和资讯。做读书笔记,首先要把书变薄,理解作者的主要思想和全书的脉络;做读书笔记,就像与读者对话,表达你与作者相同或相异的观点;做读书笔记,就是寻找书与书之间的联系,让大脑中的知识不断连接和生长。

  如何评判一本书

  1.读完一本书并读懂了这本书

  阅读一本书是一种对话,评判一本书,是读者在了解作者的思想后,与作者沟通;因此真正的沟通必须遵循基本的礼仪,首先读者读完了一本书,并且完全了解了作者的思想,否则不要轻易批评或赞扬一本书。有人可能只看了一眼文章的标题或一本书的书名,就自以为了解作者要讲什么,开始乱评一气,许多作者都有被读者瞎批评的痛苦经历特别典型的是在和菜头的公众号里,经常看见和菜头在怒气冲冲的怼许多读者,其中80%的原因是许多人根本就没看或没有看懂他的文章就开始评判,这对于作者而言是非常不礼貌的。

  2.了解作者的思想

  语言是思想的媒介,但是由于语言的模糊性,有时候语言远不能够充分表达思想。阅读一本书是通过语言的媒介,达到与作者心灵的沟通。比如在佛陀与僧人的辩论中,佛陀一定是在讲他的思想,而熊逸老师却非要用主格、所有格、身体的物理界限去给僧人支招。这最多是批判佛陀所讲的文字比较模糊,但却无法真正理解佛陀的思想。正如咖啡这两个字不是咖啡,你无法通过分析咖啡这两个字的结构,就能了解咖啡的味道。所以,当我们真正读完一本书,读懂了作者的思想,我们才有批评的权利,毫不理解便同意,还不清楚就评论,不是愚蠢就是无礼。

  3.区分知识和作者的观点

  一本论述性的书,通常都包含了作者论述的理论基础和个人观点,我们评价这种书的时候,首先要分清楚:那些是知识?那些是作者的观点?

  真正的知识通常都有理论支撑,或者至少有一些论据支持,但是大多数的知识都无法做到绝对。如果有一些新的证据出现,可能会推翻我们以前笃信的知识,所以知识是可以随时订正的。正如卓克所言:“知识这东西,就得不断的订正,尤其是从别人哪儿听来的知识”。比如远古时期,由于人们认识的局限,地心说一直占统治地位;而哥白尼后来经过40多年的潜心观测和研究提出了日心说。如果你与作者的争议点是知识,那么争议的问题通常是可以解决的。你可以指出作者的知识不足以证明他的观点,作者的知识有错误。但你必须有充分的论据来说明这点。

  如果你不同意作者的观点,要么是作者推理的逻辑有问题,要么是他并没有解决自己提出来的问题,或者他没有善用他书中的素材,否则观点之争就没有多大意义,因为通常情况下,观点并不是唯一的。与此同时,警惕你的习惯性思维限制了你对作者思想和观点的摄入。《了不起的盖茨比》中曾经有这么一句话:“测验一个人的智力是否属于上乘,只看脑子里能否同时容纳两种相反的思想”。

  总之,读好书,好读书,但千万别被他人的思想淹没。没有经过独立思考的轻信就是盲目接受别人的信条。乔布斯曾经说:不要被信条所惑,盲从信条就是活在别人思考的结果里。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如何阅读一本书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